資源簡介 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名稱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簡述本單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簡要說 明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理論基礎)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以社會生活為場域,以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培養為主線,將學生的視野 從家庭和學校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第一單元是對社會生活的理性闡釋和總括性說明,具有統領全冊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學生只有對社會生活有了全面認識和理性思考,后續關于社會規則、社會責任和 國家利益的探討才會成為可能,才有了展開的邏輯基礎和認識依據。因此,本單元既是新學年道德與 法治課程的學習起點,也是全冊教材建構的邏輯起點。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核心素養 的落實,設計單元學習目標,明確重點和難點) 單元以“走進社會生活”為主題,開宗明義地點出認識、理解、親近和參與社會生活是中學生成長為 負責任的社會公民的必經之路。教材從學生可以感知的社會生活人手,從現實社會和網絡世界兩方面, 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社會,正確把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解個人存在對社會的價值、社會對個人成長 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養成親社會行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同時,基于網絡與社會生活、青少年成長密不可分這一事實,引導學生關注網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重 大變化,辯證認識網絡的作用,形成對“互聯網+”時代的正確認識和科學態度,學會合理利用網絡, 不斷提高媒介素養,成為守法、理性、負責任的信息化時代公民。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介紹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的思路,包括課時安排、教與學活動規劃,以結構圖 等形式整體呈現單元內的課時安排及課時之間的關聯等)(感受社會生活我與社會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在社會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第二課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生活新空間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合理利用網絡傳播網絡正能量走進社會生活)課 時 教 學 設 計課題 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二框網絡改變世界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涉及網絡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及網絡的消極影響,內容含量極大。在有 限的課時內必須有所取舍,筆者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前者即網絡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通過列舉生活實例加強學生的理解,激發學生梳理正確的網絡觀;網絡的消極影響與第二框《合理使 用網絡》銜接性較強,可以作為前置性內容,設計討論問題激發學生對個人網絡生活的思考,與學生 討論分享,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2.學情分析(分析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發展 需求、發展路徑等) 學生們出生于20世紀第一個十年,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普遍充分享受著社會 發展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便捷交流、豐富商品、民主進步和文化繁榮等時代福利。學生對互聯網帶來 的顛覆性變革習以為常,并且輕車熟路的使用互聯網產品和思維方式,如何平衡網絡與自身的關系成 為當代青少年至關重要的課題。關于網絡一方面,學生非常熟悉網絡及其帶來的各項影響的實踐案例, 另一方面深受其影響而不自覺,排除互聯網弊端的難度非常大。3. 目標確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描述學生經歷學習過 程后應達成的目標) ①通過結合生活實例,了解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②結合實際,辯證的看待網絡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培養辯證思維能力。4.學習重點難點 結合生活實例,了解網絡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各角度的抽象概括能力不足,從生活實例到網絡對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 的作用的概括總結,需要教師選取恰當案例解讀。5 .學習活動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激趣導入:1976年的大慶日常生活狀態,與現 思考與回答 在比較有何不同 引出網絡對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 思考“網絡出現后,世界發生了哪些改變 網 思考并回答 絡產生哪些影響 ” 環節一:網絡對日常生活的積極影響 1.購物:百貨超市vs網上購物 出行:公交車vs網約車 總結: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的信息傳遞和交 小組討論并回答 流變得方便快捷 通信:寫信打電話vs移動社交 總結: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記筆記 促進了人際交往。環節二:網絡對社會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素材:關注河北強降水 問題:涿州汛情救援中,網絡發揮了哪些作 用 (1)介紹涿州圖書產業 總結: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我為涿州買本書”購書活動 總結: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 臺 (3)對事故調查的建議 總結: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環節三:網絡是把雙刃劍 問題:生活在充斥著海量信息的網絡海洋會對 我們產生什么負面影響 你最不喜歡網絡帶給 你的什么 (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2)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3)個人隱私權容易被侵犯(消極影響(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2)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網絡)6. 板書 設 計(板書完整呈現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最好能呈現建構知識結構與思維發展的路徑與關鍵 點 ) (積極影響(1)豐富日常生活:讓我們日常生活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破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2)推動社會進步: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9.教學反思與改進(教與學的經驗性總結,基于學情分析和目標達成度進行對比反思,教學自我評 估與改進設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