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名稱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簡述本單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簡要說 明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理論基礎) 本單元承接第一單元對社會生活的總體介紹,專題探討社會規則,對初中生進行規則教育。社會規 則對初中生來說并不陌生。本單元設計了三課,分別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講道德”“做 守法公民”。社會生活中的規則主要包括道德、紀律、法律等,它們對人們的各種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 本單元以“遵守社會規則”為主題,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和價值,認識社會規則的主要內容, 知道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學習和踐行道德和法律規范,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治意識。首先,幫助學 生從規則的產生、運行、修訂等角度深度認識規則,以引導學生自覺踐行規則。其次,從尊重的含義 和功能,從文明有禮的培養,從誠信的社會意義、經濟意義等角度。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幾類 主要道德規范。最后。引導學生認識違法行為的危害。樹立“法不可違”的信念。增強規則意識和法 治觀念。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幫助學生反省自身行為,遠離不良行為,積極預防犯罪;幫助學生 認識法律救濟的相關知識,增強依法維權的能力和意識。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核心素養 的落實,設計單元學習目標,明確重點和難點) 加強個人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將道德教育育貫穿公民道德建 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營造向上向善的社 會氛圍。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介紹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的思路,包括課時安排、教與學活動規劃,以結構圖 等形式整體呈現單元內的課時安排及課時之間的關聯等)(社會生活有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覺遵守規則維護與改進規則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從我做起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誠信無價誠實守信踐行誠信違法無小事法不可違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了解罪與罰加強 自我 防范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善用法律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第 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 五課做 守法公民維護秩序尊重他人以禮待人道守規則遵守社《規預防犯罪)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第五課做守法公民第一框預防犯罪1.教學內容分析(分析本課時教學內容在單元中的位置,學習內容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功能價值, 蘊含的正確價值觀念等) 第五課“做守法公民”包括“法不可違”‘預防犯罪"“善用法律”三個框題。 第二框“預防犯罪”包括“了解罪與罰”“加強自我防范”兩目。第一目集中介紹犯罪與刑罰這 兩個刑法學的主要內容。“罪”主要說明犯罪的含義和特征,“罰”主要介紹我國刑罰的含義和種類。 使學生認識: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 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第二目主要進行預防未 成年人犯罪教育。說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介紹刑事責任年齡的法律規定;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 原因;對學生提出預防犯罪、遵紀守法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認識:犯罪是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 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不良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就很容易發展為違 法犯罪行為,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 自我防范。2.學情分析(分析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發展 需求、發展路徑等) 學生對犯罪事件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法律問題有一定的自我想法。這種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意識和態度,需要我們加強示范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犯罪是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我們要珍惜 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不良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就很容易發展為違法犯罪行為, 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3. 目標確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描述學生經歷學習過 程后應達成的目標) ①學生通過探究涉及毒品的行政違法行為和犯罪,理解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理解刑罰的 種類,進一步掌握區分罪與非罪的方法。 ②學生通過列舉和分析未成年實施的不利于其成長的行為,遷移自我的生活經驗,理解如何預防犯罪。4.學習重點難點 難點:理解犯罪的特征。 重點:理解如何預防犯罪。5 .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激趣引入 涉及毒品的未成年人案例介紹 環節一:毒品罪與非罪 探究一:了解什么是毒品 提出問題:吸毒違反了哪些法律 會受到何種 懲罰 總結:吸毒屬于行政違法行為,可處拘留、罰 款或強制隔離戒毒的處罰。 提出問題:列舉一系列行為,請學生探究這些 行為與吸毒有何不同 總結: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 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探究與分享】為什么要嚴厲處罰暴力襲擊人 民警察的行為 提出問題:什么是刑罰,介紹刑罰的種類 總結:三種違法行為類型及其法律后果 環節二:加強自我防范 通過了解毒品,你產生了什么感受 不讓犯罪、傷害自己;不去犯罪、傷害他人 總結: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 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提出問題: (1)你周邊有朋友抽煙嗎 你認為他們為什么 這樣做 (2)你能列舉其他未成年實施的不利于其成長 的行為嗎 這些行為有何危害 介紹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 學生活動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學生筆記 學生理解并思考 學生理解并思考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探究與分享】陳某的墮落經歷,思考1、陳 某走上犯罪道路之前還做了哪些事 學生總結并完成練習 2、陳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啟示 總結: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環節三:課堂小結與練習6 . 板書設計(課堂小結刑法的作用了解罪與罰預防犯罪珍惜美好生活加強自我防范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犯罪的含義及特征刑罰的種類杜絕不良行為)7 . 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