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名稱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簡述本單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簡要說 明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理論基礎) 本單元承接第一單元對社會生活的總體介紹,專題探討社會規則,對初中生進行規則教育。社會規 則對初中生來說并不陌生。本單元設計了三課,分別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講道德”“做 守法公民”。社會生活中的規則主要包括道德、紀律、法律等,它們對人們的各種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 本單元以“遵守社會規則”為主題,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和價值,認識社會規則的主要內容, 知道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學習和踐行道德和法律規范,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治意識。首先,幫助學 生從規則的產生、運行、修訂等角度深度認識規則,以引導學生自覺踐行規則。其次,從尊重的含義 和功能,從文明有禮的培養,從誠信的社會意義、經濟意義等角度。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幾類 主要道德規范。最后。引導學生認識違法行為的危害。樹立“法不可違”的信念。增強規則意識和法 治觀念。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幫助學生反省自身行為,遠離不良行為,積極預防犯罪;幫助學生 認識法律救濟的相關知識,增強依法維權的能力和意識。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核心素養 的落實,設計單元學習目標,明確重點和難點) 加強個人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將道德教育育貫穿公民道德建 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營造向上向善的社 會氛圍。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介紹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的思路,包括課時安排、教與學活動規劃,以結構圖 等形式整體呈現單元內的課時安排及課時之間的關聯等)(社會生活有秩序維護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覺遵守規則維護與改進規則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從我做起待人禮為先第 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誠信無價誠實守信踐行誠信違法無小事法不可違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了解罪與罰加強 自我 防范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善用法律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做文明有禮的人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 五課做 守法公民尊重他人道守規則遵守社《規以禮待人預防犯罪)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第五課做守法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1.教學內容分析(分析本課時教學內容在單元中的位置,學習內容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功能價值, 蘊含的正確價值觀念等) 第五課“做守法公民”包括“法不可違”‘預防犯罪"“善用法律”三個框題。 第三框“善用法律”包括“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兩目。第一目主要介紹 尋求法律救助、依法維護權益的途徑和方式。使學生認識: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 依法維權,用法律解決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訴訟是處理糾紛 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第二目主要介紹與違法犯罪作斗爭 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認識: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敢于依法維護正當 權益;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是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合法手段;未成年學生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同犯 罪分子作斗爭。最后,教材對本課內容作了小結和提升,指出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 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2.學情分析(分析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發展 需求、發展路徑等)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日常社會交往中存在權利被侵害的經歷,也具備一定的維權意識。這種心理發 展的階段性特征、意識和態度,需要我們加強示范和引導,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 依法維權,用法律解決問題。3. 目標確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學科核心內容、學科思想方法,描述學生經歷學習過 程后應達成的目標) ①學生通過探究真實情境,思考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求助,學會區分法律服務和幫助、法律救濟等手 段,理解訴訟的含義、地位和訴訟的三種類型,增強依法維權、依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意識。② 學生通過了解真實情境中被害者的維權過程,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勇于 斗爭、善于斗爭。4.學習重點難點 難點:區分法律服務和幫助、法律救濟等手段 重點: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5 .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激趣引入 介紹小明一家的假期生活,通過生活化情境中 遇到的侵權情形,請大家分組討論,幫助小明 想想辦法。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他們可以向哪里求助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情形一:小明一家計劃國慶出游,提前做好規 劃定了酒店,沒想到被平臺以“系統價格沒有 更新”為由取消。 情形二:小明爸爸駕駛電動車出門買菜,被交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警攔下以此路段為“禁摩區”為理由罰款2000 元。小明爸爸認為電動車不是摩托車,感覺很 惱火,對處罰不服。 情形三:小明一家在某餐廳就餐,單據上顯示 消費金額209.6元,但商家實際收取210元。商 家回應是系統自動操作,讓他們不要計較。 環節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總結:怎樣依法求助 (1) 可以求助的法律服務機構 (2) 通過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3) 訴訟的含義及類型 練習:分辨以下內容屬于訴訟的那一類型 環節二: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分享案例,思考面對這些侵害個人與他人利益 的行為,你會如何做 觀點辨析:有人質疑肖先生,如此計較這幾分 錢有意義嗎 對此你怎么看 價值感悟: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吳宏宇見義勇為 總結:面對違法行為,我們應該勇于斗爭、善 于斗爭。 環節三:課堂小結與練習 學生筆記 學生理解并思考 學生理解并思考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總結并完成練習6.板書設計1.依法維權善 依遇 法到 求侵 助害 2.尋求法律救助的途徑 A及時尋求法律救助(四種法律服務機構) B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控告、舉報、起訴用法律 應 對有 違勇 法有 犯謀 罪 3.訴訟含義、特點、類型(民事、行政、刑事) 1.全體公民責任(包括未成年人) 2.勇于斗爭、善于斗爭 3.青少年怎樣做守法公民7 . 教 學 反 思 與 改 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