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 元 教 學 設 計單元名稱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承擔社會責任”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簡述本單元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價值;簡要說 明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理論基礎) 第三單元“承擔社會責任”共設兩課,即第六課“責任與角色同在”和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 在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規(guī)則的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社會責任,認識勇?lián)鐣?任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精神境界,從而積極主動奉獻社會。 責任意識是新課標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著眼于該素養(yǎng)培育,就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 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建設國家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基于上述思考, 第三單元以“社會責任”為主題,重點強調(diào)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懂得因社會角色的差 異而產(chǎn)生不同的責任,明確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理解責任的承擔和履行對個人、社會的意義,培 養(yǎng)責任意識。幫助學生理解承擔責任的結果可能會獲得回報,也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懂得對自己 的行為負責,理性對待承擔責任過程中的得與失。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的關愛,理解關 愛他人是一種幸福,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引導學生思考服務和奉獻的意義,了解服務和奉獻社會的 途徑,培養(yǎng)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qū)W科核心內(nèi)容、學科思想方法、核心素養(yǎng) 的落實,設計單元學習目標,明確重點和難點) 理解責任的內(nèi)涵和來源,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 知道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代價和回報,能知道如何正確承擔責任。 理解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表現(xiàn),能自覺的關愛他人、服務社會。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第七課第一框關愛他人1 . 教學內(nèi)容分析(分析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在單元中的位置,學習內(nèi)容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功能價值, 蘊含的正確價值觀念等) 本框設兩目,即“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和“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第一目:關愛他人是一種 幸福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社會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多方面的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人是社會環(huán) 境的產(chǎn)物,環(huán)境影響人、熏陶人、塑造人。那么,社會環(huán)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社會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 上是人活動的產(chǎn)物。人通過自身的活動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反過來影響人,當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彼此 尊重、互諒互讓、與人為善,人間就會變成愛的天堂。反之,人與人之間相互猜忌、彼此忌恨、互相 拆臺,人與人的關系就會變成狼與狼的關系,人間就會變成可怕的地獄。關愛是幸福之源。“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點滴愛的付出,給人以感動、溫暖、信心和力量的同時,自己的心靈得到洗禮、情感得以 充盈、境界得以提升。教材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關愛,感悟關愛對形成和諧溫 馨的人際交往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理解關愛既能溫暖他人又能升華自己、促 進自身健康成長的道理。 第二目: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關心、理解和幫助他人,最重要的是心懷善念、源于愛心。一 個 人失去了善意和愛心,他的內(nèi)心就不再有溫暖和陽光;一 個社會缺乏善意和愛心,哪怕物質(zhì)財富再充 盈,也會讓人覺得寒氣逼人、心灰意冷。關愛他人,不在于場面如何壯觀、表面文章做得如何花哨, 而在于發(fā)乎本心、出于善心、源于仁心,在每個受助者心中播種愛和希望的種子,于潤物無聲中傳遞 真善美、彰顯人性光輝。關愛不是施舍,更不是傷害,關愛必須建立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礎上,必須以尊重生命尊嚴和人格尊嚴為前提。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有的人利用他人的善心騙取錢財,有的 人利用他人的善意奪人性命……這就警示我們:關愛需要愛心、能力,同樣需要經(jīng)驗、理性和智慧, 盲目的、不加辨析的關愛可能傷害自己。我們不能因為社會復雜就放棄關愛,也不能讓盲目的關愛遮 蔽理性的慧眼。教材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理解關愛他人是自己內(nèi)心愛的本質(zhì)力量的外顯,而不是 虛情假意的表面文章;感悟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愛的付出的道理;體會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掌握關愛 他人的基本策略。2.學情分析(分析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jīng)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發(fā)展 需求、發(fā)展路徑等) 八年級學生往往勇于進取,具備初步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同時,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他 們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以自我為中心、強調(diào)自我滿足等問題。因此,需要引導學生把個人成長成才與社 會發(fā)展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努力成為一名合格公民。3. 目標確定(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指向?qū)W科核心內(nèi)容、學科思想方法,描述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 程后應達成的目標) 通過幫助學生回想生活中的關愛舉動,分析他人獻血或急救的例子,理解關愛他人對他人、社會、個 人各方面的意義。 通過關注身邊的“無障礙”設施,思考如何對待殘障人士,理解如何關愛他人。4.學習重點難點 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關愛他人的策略 重點:理解關愛他人對他人、社會、個人各方面的意義5 .學習活動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新聞引入:一位女生曬出了她媽媽在地鐵站分 享的廁所照片 思考 學生分享 (1)你在這則新聞中感受到了哪些關愛 (2)在生活中有哪些關愛的瞬間讓你感動,請 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環(huán)節(jié)一:體會,勾勒關愛的輪廓 總結:關愛的含義 播放視頻:無處不在的關愛,沒有人是一座孤 島 探究與分享: 為什么要給別人獻血或者對他人進行急救 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①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 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②關愛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 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 待自己。 環(huán)節(jié)二:傳遞,給予關愛的力量 探究:關注身邊的“無障礙” 思考問題 (1) 你是否有受傷、生病導致身體活動不便 的經(jīng)歷 你當時希望別人如何對待 你 (2) 你注意到哪些關愛殘障人士的設施和 舉措 (3) 你認為,應該如何對待殘障人士 總結:要心懷善意、要盡己所能、要講究策略 課后作業(yè): 為你的家人、鄰居老人送上重陽節(jié)祝福,耐心 的教他們使用一項手機功能,幫老年人開啟智 慧生活,一起享受數(shù)字生活的便利和樂趣。感 受這一舉動的意義。 環(huán)節(jié)三:課堂小結與練習 學生理解并思考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總結并完成練習6.板書設計課堂小結 關愛他人 關愛的含義和表現(xiàn) 維系友好關系 為什么 促進社會和諧 收獲幸福 要心懷善意 怎么做 要盡己所能 要講究策略7.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