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3 背景類【題型特點】 背景類材料解析題的設問指向明確;答案來源于材料或所學知識,能力要求偏重于概括、歸納能力。其實質要求就是要把歷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認識和評價。具體設問方式有兩類:一是限定性的設問,如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社會/經濟/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二是寬泛性的設問,如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歷史條件/歷史因素有哪些,其歷史依據是什么,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等。一般包括背景、原因、條件三種不同設問。背景的范圍最廣,原因或條件是背景的組成部分。條件更注重客觀性,原因注重主觀性。常見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條件。導火線是直接原因,不是條件。 【解題思路】 1.第一種解法:在沒有限定詞的情況下,歷史背景、條件、因素、依據、原因等可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體表現為: (1)經濟方面的內容可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政治方面的內容可從政局、制度、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可從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第二種解法:歷史背景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時空限制。這就需要考生從縱向、橫向、特定對象本身三個角度進行綜合思考,然后排除那些與設問關聯程度不大的歷史事實,最后得出試題答案。 3.第三種解法:背景是對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必然會涉及不同的主體。我們可以從歷史事件本身涉及的不同主體分析,江蘇新高考多是小切入點設問,所有的背景、原因類試題,最后一點,都是聚焦于材料本身提供的信息上。答案的組織過程,由遠及近,由彼及此。 【答題模板】 1.時代背景、時代特征。 2.當時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3.個人積極推動或政府重視。 4.材料信息中具體情況的概括。【真題示例】 (2023 江蘇卷 17 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紀,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西方商船來到中國,以絲綢為載體的中國服飾文化逐漸被歐洲人了解。一些英國女性穿上了面料柔軟舒適的刺繡服裝。幾乎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凡是略有規模的英國貴族豪宅中,至少有一個房間是用精美的中國絲綢墻布來裝飾的。而當來自東方的紡織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時,歐洲工匠開始設計、生產帶有中國元素的紡織品,在模仿中國服裝款式時通常會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縫制方法。當時有些歐洲藝術家在接觸到中國紡織品后,從中汲取了靈感,開始自由表達自己的奇思異想。 ——摘編自劉海翔《歐洲大地的中國風》等 據材料,概括中國服飾在近代歐洲傳播的基本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歷史背景。(8分)信息 要素 答案信息1:“17-18世紀,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西方商船來到中國” 時代背景、時代特征 新航路開辟/海外擴張(2分)信息2:“17-18世紀,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西方商船來到中國” 當時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世界市場基本形成(2分)信息3:“17-18世紀”“當時有些歐洲藝術家……開始自由表達自己的奇思異想” 當時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啟蒙運動(2分)信息4:“以絲綢為載體的中國服飾文化逐漸被歐洲人了解” “凡是略有規模的英國貴族豪宅中,至少有一個房間是用精美的中國絲綢墻布來裝飾的。而當來自東方的紡織品……歐洲工匠開始設計、生產帶有中國元素的紡織品” 材料信息中具體情況的概括 中國絲織品暢銷/中華文化在歐洲傳播(“中國熱”)(2分)【實戰演練】1.(2021·江蘇第一次適應性卷 18B 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北方修建了“直道”這一古代軍事“高速公路”。直道起于首都咸陽附近的云陽,直達長城最北端的九原郡,全長1800秦里。秦王朝的騎兵從云陽出發,在直道上急行三天三夜,即可馳騁在陰山腳下,北擊匈奴。近年來,有學者對直道進行了調查。他們認為,《史記》“塹山堙谷”的記載實際是“將山體斜面的土石削平,填入低洼的山谷”。直道平均寬30米,最寬處可達50米。修建者為了避免道路沿著黃土高原特有的縱橫交錯的侵蝕溝谷迂回,選擇了在筆直延伸的山脊上修建,極大地縮短了修建時間。對秦始皇來說,直道是他實現中華帝國夢的重大工程。——摘編自(日)鶴間和幸《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時代》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直道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5分)答案:統一國家的建立 (2分);秦始皇的重視 (1分) ;中央集權下動員能力強(中央集權的正面作用) (1分);技術水平高/路線設計合理/智慧 (1分)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492年后,當歐洲船只將成千上萬的物種運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園時,全球的生態系統開始了碰撞與融合。有學者將其稱為“哥倫布大交換”,正是它讓意大利有了西紅柿,美利堅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國有了辣椒。毫無意外,哥倫布的遠航確實引起了生態大爆炸,就像它在經濟領域引起的震蕩一樣,這是塑造現代世界的眾多事件之一。——摘編自[美]查爾斯·曼恩《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材料二 新航路開辟后,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人口遷徙。16世紀初,第一批奴隸從非洲被直接運往美洲,萬惡的黑奴貿易開始,持續時間長達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國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輸送黑奴300多萬名,獲利極為豐厚。黑奴貿易還是支撐當時世界上最活躍的大西洋貿易體系的基礎。統計顯示,1709—1787年間,英國從事海外貿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開往非洲的船只增長了11倍。造船業的發展、運往非洲交換黑奴的槍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連鎖反應,促進了其他制造業的發展。——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隨著“歐洲船只”一起進入美洲且極大地影響了美洲經濟生活的兩種主要糧食作物。列舉“商業革命”的具體表現,以佐證“哥倫布的遠航”在歐洲“經濟領域引起的震蕩”。答案:(1)作物:小麥、水稻。表現:歐洲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商品市場擴大;英法荷等國建立特權貿易公司;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改變。(2)資本主義的發展掩蓋不了奴隸貿易的罪惡。根據材料二,概括17—18世紀黑奴貿易對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結合所學,分析“萬惡的黑奴貿易開始”的原因。答案:(2)影響: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擴大了海外市場;促進了英國制造業的發展。原因:牟取暴利;美洲原住民人口銳減,殖民地勞動力極度匱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