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 課標·定位 核心·導學認識20世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意義 (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 1.注意“一個特點”:立體交通的形成 2.掌握“三種方式”:陸路、航運和航空學習任務1 陸海交通的發展【活動1】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一至六自然段,了解陸路交通的發展。1.汽車工業世界 (1)出現:1908年,美國的福特T型汽車誕生,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是當時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典范 (2)發展趨勢:汽車的設計越來越科學化、人性化和精細化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高速公路(1)興起背景:汽車工業的發展推動著道路的建設,高速公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2)歷史概念:高速公路是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車道以上的公路。(3)發展概況世界 ①1932年,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高速公路在各國廣泛發展中國 ①1988年建成的上海滬嘉高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 ②到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3.高速鐵路世界 1964年,連接日本東京和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高鐵。后來,許多國家都修建了高鐵中國 (1)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 (2)2014年,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伊安高鐵二期建成通車[教材開發]閱讀教材“中國高速鐵路分布示意圖”,新中國成立后鐵路發展有什么特點。提示:高速鐵路發展快;里程長;地區發展不平衡。【活動2】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七、八自然段,掌握現代航運的發展。背景 航運 技術 突出表現在航海雷達的使用和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船舶 制造 呈現出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和自動化等多種趨勢主 要 成 就 西 方 海底 隧道 1994年開通的英法海底隧道,將英國和歐洲大陸更緊密地連接起來中 國 (1)1978年前造船業主要是為國防建設服務 (2)1982年,首次按國際標準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 (3)2020年,中國造船完工量為3 853萬載重噸,其中絕大部分用于出口,以載重噸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情境創設]2023年11月28日,隨著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部分壓倉混凝土澆筑完成,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中國能取得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強大,交通快速發展。學習任務2 航空的發展和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活動1】閱讀教材第二目,掌握現代航空交通事業的發展。1.世界時間 概況1903年 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1914年 美國開通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等航線1919年 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20世紀 上半期 飛機的材質由布質和木質轉變成金屬,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為噴氣式飛機所代替,技術進步讓飛機提升了速度、載量和航距自20世 紀70年 代開始 能搭載數百人的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2.中國開始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發展 中國民用航空機場、飛機、定期航線等快速發展[教材開發]觀察教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圖,圖片反映了什么現象 提示:當今中國航空業的迅速發展。【活動2】閱讀教材第三目,概括現代交通對社會生活的影響。1.人流和物流時間的縮短(1)現代交通的速度:如今,高鐵、飛機的速度已分別超過350千米每小時和900千米每小時。(2)物流業:整合了交通、倉儲、通信、包裝等行業的物流業,更快捷和精準地輸送物資。(3)“地球村”:各種交通網絡把整個世界聯系成為息息相關的整體,世界成為“地球村”。2.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1)城市公共交通始于19世紀,交通工具起初為公共馬車,后發展為有軌電車、地鐵和公共汽車等。(2)公共交通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區面積的擴大。(3)城市的人口與資源,沿著交通路線的軸線向四周輻射擴展,從而形成了分工明顯的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教育區和休閑區等,使城市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更為便捷。3.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1)嚴格按照時、分、秒進行細分的交通工具時刻表,讓工業革命后建立起來的現代時間觀念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2)工作時間制度的確立以及住宅區與工作區的分離,促使人們在每天近似時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導致早晚上下班時間出現成群出行、交通擁堵等現象。(3)隨著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們收入的增加,大眾旅游的潮流出現。普通民眾從“旅”到“游”,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和領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名勝古跡,在放松心情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教材開發]閱讀教材“史料閱讀”——“吳藹宸《華北國際五大問題》”,思考史料體現了交通發展對近代天津有何影響。提示:影響了天津城的城市布局。主題一 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體系構建】【史料探究】1.問題探史——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史料 1929—1932年,德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這一時期美國也提出了建設縱貫全國連接各州的州際國防公路戰略構想。艾森豪威爾在德國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隊高速移動的情景,認為建設州際公路是提高軍隊機動性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該法案。此后經40余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建設完成了77萬千米的州際高速公路系統,這個系統支撐著這個世界強國的經濟繁榮和國民的榮耀。——摘編自劉瑞波、趙寧《歐美國家高速公路融資模式及其借鑒》[研討交流]閱讀史料,概括美國州際高速公路得以發展的原因。(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根據畫線部分信息結合所學進行概括。[成果展示]借鑒德國經驗;汽車工業的發展;國內統一市場發展的需要;聯邦政府的支持;加強國防的需要。2.史料證史——現代中國鐵路建設史料 1949—1981年的32年內共修建了38條新干線和67條新支線,逐漸向西北、西南落后邊遠地區延伸,初步形成了鐵路網絡……1996年,京九鐵路開通……2007年,CRH系列動車誕生,高鐵從上海到杭州縮短為40分鐘,可以工作在上海,住在杭州,還使原本獨立的城市文化景點逐漸形成一個整體。2017年,自主研發出了“復興號”動車,中國高鐵駛向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舞臺。——據白壽彝《中國交通史》、李京文主編《鐵道與發展》等整理[研討交流]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鐵路交通建設的特點有哪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破法]抓住關鍵信息“初步形成了鐵路網絡”“自主研發”進行概括。[成果展示]鐵路修建速度加快,逐漸形成緊密的交通網;技術水平逐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筑路權。【鏈接學術前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公路建設的投資主體由過去單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轉變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外各類經濟實體等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投資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資,轉變為中央地方聯合投資、中外合資合作,以及外商獨資等多種形式。截至2017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4萬千米。當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2萬千米的時候,世界銀行對此作出評價:“在構建現代化高標準的國家公路網、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促進社會團結方面,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摘編自徐麗、賀菲菲等《緩解制約支撐發展——收費公路的前世今生》[觀點解讀]史料說明中國公路建設起步晚,發展快,成就巨大;投資主體多元;投資方式多樣。【史論闡釋】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及其特點1.新變化(1)汽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運等的發展,把陸海交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2)飛機的發明和航空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3)交通與通信網絡相結合,更加便捷、精準。2.特點(1)高速化,提高通行能力。(2)大型化,擴大運輸工具的裝載量。(3)海陸空立體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立交橋、鉆山隧道、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大型客機紛紛涌現。(4)便捷化、環保化、網絡化和精準化。主題二 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體系構建】【史料探究】1.問題探史——交通工具變化的影響史料 工業革命大發展,要求改變傳統的運河和公路交通,蒸汽機車和鐵路應運而生。鐵路以廉價快捷的優勢迅速支配了長途運輸。蒸汽機還被應用于水上運輸,隨著蒸汽機效率的提高,汽船逐漸取代了帆船。為了傳遞商業信息,人們又發明了電報,鋪設了越洋電纜。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工業革命向全球擴張。——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研討交流]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交通工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變化結合三次工業革命交通工具的成就分析;影響據“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結合所學分析。[成果展示]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車和汽船興起并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汽車、飛機興起并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高鐵興起并發展。影響:推動了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鏈接學術前沿】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激增,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必然選擇。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給予支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較快,但整體銷售規模較低。新能源汽車存在以下問題:政策缺乏及時性,標準體系仍需完善;核心技術仍需攻關;質優產品依然缺乏;基礎設施總體規劃缺失;技術資源缺乏整合;產業鏈互動模式尚未形成。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引導區域市場需求,創新商業模式,推動產業持續升級。——摘編自陳瑞青、白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觀點解讀]史料說明我國現有汽車保有量激增,能源壓力大且環境污染嚴重,所以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較快,人們消費觀念與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因素使新能源汽車銷售受到一定影響。2.史料證史——現代中國鐵路建設的意義史料 一幅宣傳畫[研討交流]史料能夠反映成渝鐵路修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對此加以說明。(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破法]抓住關鍵信息“苞米脫粒機”“識字教材”“1952年”結合史實從政治、經濟和文化角度進行說明。[成果展示]從經濟角度作答,如小型苞米脫粒機、車站里堆積的大量物資、聚集的人群、重慶站站牌下方的交通工具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鐵路的修建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了西南地區的物資交流、人員流動以及交通運輸業的繁榮;重慶站站牌下方的“工廠”等信息,反映了鐵路開通帶動了工業生產的恢復,從而為大規模工業建設奠定了基礎。從文化角度作答,如“農民速成識字教材”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鐵路的修建促進了西南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政治角度作答,如五角星、乘客與工作人員的交流、民眾對火車的期盼之情等信息,反映出民眾對新生人民政權的認同。總之,成渝鐵路的建成,在當時有利于恢復發展國民經濟和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史論闡釋】一、近代以來中國交通工具發展變化的特征方面 表現動力 由人力、自然力向機械力發展技術 由從西方引進到中國自主研發區域 城市近代化進程顯著,鄉村緩慢對象 由權貴富紳向平民化、普及化發展進程 初期由于受到各種勢力的阻撓,發展緩 慢,后來進程日益加快種類 鐵路、公路得到發展,海上和內河航運 發展較快,航空事業有所進步二、現代交通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影響積極 (1)使人群的流動和物流時間得以大幅度縮短,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 (2)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影響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 (3)為人們生活提供了便利,對時間的精準度和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 (4)推動了工業和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5)加快了人口流動,促進了各地區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消極 (1)交通噪音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對沿線附近居民的影響 (2)運輸揚塵對大氣的污染 (3)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4)對水和土壤資源造成污染點撥 現代交通的進步促進了科技革命向縱深發展。交通運輸領域中的每一項進步必然促進其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題組1】陸海交通的發展1.(2024·天津高二檢測)20世紀初,汽車逐步普及并成為美國人重要的交通工具。這主要得益于 ( )A.內燃機的發明 B.蒸汽機的發明C.工廠制度建立 D.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選A。內燃機是汽車的動力設備,故選A。蒸汽機與汽車無關,排除B;工廠制度建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排除C;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排除D。2.1908年,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汽車誕生,推動了道路的建設。其中,高速公路最早出現于 ( )A.20世紀初 B.兩次世界大戰之間C.二戰期間 D.二戰以后【解析】選B。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國,于1932年建成,故選B,A、C、D排除。3.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推動了沿線城市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東海道新干線”屬于 ( )A.高速公路 B.海上航線C.高速鐵路 D.航空線路【解析】選C。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高速鐵路,故選C。“東海道新干線”與高速公路、海上航線和航空線路無關,排除A、B、D。【深化點撥】汽車、高速公路、高鐵、航運等技術的發展,把陸海交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4. 中國的火車經歷了下圖的變化。出現這一歷史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D.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解析】選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火車機車的發展奠定基礎,故選D。A、B、C表述不能從根本上概括圖中火車的變化,排除。5.目前世界上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是 ( )A.英法海底隧道 B.青函海底隧道C.大清水隧道 D.新關門海底隧道【解析】選A。英法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故選A,B、C、D排除。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地產商與零售商開始在城市郊區建造購物中心。購物中心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服務等功能于一體。這一新的商業組織形式得以推廣的直接原因是 ( )A.企業盲目擴展與利潤豐厚B.人口由城市向郊區聚集C.高速公路修建與汽車普及D.郊區環境優美污染較少【解析】選C。據材料信息可知,能夠在城市郊區建造購物中心,與當時的高速公路修建和汽車普及有密切的關系,故選C;材料反映的是企業在城市郊區建造購物中心,并不是盲目的擴展,排除A;材料中企業在郊區建造購物中心,并不是由于人口由城市向郊區聚集,排除B;郊區環境優美污染少不是修建購物中心的直接原因,排除D。【題組2】航空的發展7.近代以來,無數科學家為了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其中標志著飛機時代開始的是 ( )A.馮如制成中國首架飛機B.“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C.北京至天津航線的開通D.舊金山至洛杉磯航線的開通【解析】選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3年12月,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標志著飛機時代的開始。8.飛機的發明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下列對于飛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飛機時代開始于1913年B.世界上第一條空中航線開通于1914年C.歐洲國際航班和航線開通于1918年D.20世紀50年代寬體客機成為主流【解析】選B。1914年,美國開通了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航線,是世界上第一條空中航線,故選B。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了,排除A;1919年,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排除C;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能搭載數百人的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排除D。【補償訓練】如圖顯示了2010—2019年中國定期航班通航機場數量情況。這一變化趨勢 ( )A.推動了國際間航空貨運的發展B.說明我國已形成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C.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為便捷D.宣告舊式交通工具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解析】選C。根據圖片信息,2010—2019年我國定期航班通航機場數量持續增長,說明我國的民用航空事業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通勤效率,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為便捷,故選C;從材料中看不出是國際還是國內,也無法得出是貨運發展,排除A;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包括了航空、鐵路、公路、海運等多種類型,排除B;航空運輸具有體積小、費用高昂的局限性,難以完全取代舊式交通工具,排除D。【題組3】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9.“請看由馬車而腳踏車而汽車、電車,愈來愈省時間。”這旨在強調新式交通 ( )A.改變人們時間觀念B.加快了城市化進程C.加強城鄉之間交流D.促進了效率的提高【解析】選D。據材料“愈來愈省時間”可知交通工具的進步發展有助于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故選D。人們的時間觀念改變是現象,排除A;材料未涉及城市化進程加快,排除B;材料未涉及城鄉之間交流加強,排除C。10.濟南地鐵被稱為“最難修地鐵”。我國結束“無地鐵時代”始于 ( )A.20世紀40年代末B.20世紀50年代中葉C.20世紀60年代末D.20世紀70年代末【解析】選C。1969年10月,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完工,故選C;排除A、B、D。11.(2024·太原高二檢測)下表是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部分)。據此可知,漢口公交運營管理的進步 ( )站名 車到分秒 車開分秒 停車分秒三元里 — 28分15秒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華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青年會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怡園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六渡橋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A.緩解城市擁堵狀況B.加強外界經濟聯系C.體現政府民本理念D.改變人們時間觀念【解析】選D。據材料可知,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的制訂,使人們嚴格按照時間安排出行,反映了人們時間觀念的改變,故選D。材料體現不出緩解城市擁堵的作用,排除A;材料未涉及與外界的經濟聯系,排除B;材料內容與民本理念無關,排除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