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標·定位 核心·導學1.了解現代農業、漁業發展過程中,人類在食物生產、儲備等方面的進步(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認識消除饑餓和食品安全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唯物史觀、家國情懷) 1.注意“兩個核心”: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和食品安全問題 2.掌握“三個特點”:食物生產的現代化;食物儲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糧食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學習任務1 食物生產的現代化、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活動1】閱讀教材第一目,了解食物生產現代化的主要表現1.農業生產現代化(1)原因: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機器生產推動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2)歷程時間 表現20世紀中葉 歐美各國完成了農業機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約的現代農業20世紀下半葉以來 ①優良品種育成推廣,優質高效化肥廣泛應用 ②以高科技為基礎的設施農業有了突破性進展 ③大型農場、養殖場成為現代農業的主要生產經營模式2.農業機械化原因 20世紀以來,汽油拖拉機、柴油拖拉機相繼實現批量生產,為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創造了條件特點 美國以大型為主;法國以中型為主;日本以小型為主;中國則是大、中、小型相結合影響 (1)用大功率拖拉機牽引的農業機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1世紀初,農業科技的發展推動農業生產從人工化向自動化轉變3.雜交育種技術進步成就 1930年 美國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玉米新品種1941年 墨西哥培育出小麥新品種20世紀 60年代 菲律賓培育出的雜交水稻在東南亞推廣2014年 中國“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百畝試驗田平均畝產突破1 000千克,創世界紀錄 意義 提高了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為人類消除饑餓作出了突出貢獻4.養殖業、畜牧業、漁業的現代化(1)養殖場和牧場的各個生產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控制。(2)現代科學技術用于海洋捕撈,漁船、網具等日趨現代化。(3)水產養殖向工廠化、機械化、集約化經營發展,從淡水養殖向海水養殖發展。[概念釋意]工廠化水產養殖是在一個小水體中采用流水式的養殖方法。養殖設備和養殖手段采用了高度的機械化以及電腦自動控制技術等裝置,使飼養的水生生物能在最佳的水溫、水質、溶氧、光照、飼料等條件下生長。【活動2】閱讀教材第二目,掌握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1.糧食儲存技術時間 表現原始農業社會 利用地窖和陶器存儲余糧古代社會 糧倉儲備技術逐漸改進,不僅防鼠、防盜、防潮、防火,還具有良好的保鮮功能20世紀50年代 美國使用機械通風儲糧技術20世紀70年代 中國開始采用機械制冷低溫儲糧技術21世紀以來 (1)新型制冷設備相繼推出 (2)糧倉倉容量不斷擴大 (3)低溫、低氧等技術廣泛應用 (4)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2.食品儲存技術(1)古代:利用腌制或風干等方法,還利用自然界中的冰來延長食品保藏期。(2)自20世紀20年代起:冷凍食品加工 速凍加工、冷凍設備、冷凍食品以及冷凍食品包裝等領域的技術不斷進步冷凍食品儲存 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凍食品工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冷鏈物流產業發展(3)2010年:中國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對冷鏈物流產業進行整體布局。[概念釋意]冷鏈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教材開發]觀察課本“現代糧倉”圖,從圖片中可以看出現代糧食儲存技術有何特點 提示:大型化、自動化、智能化。學習任務2 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活動1】閱讀教材第三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糧食安全產生的原因及世界各國的對策1.產生原因(1)隨著人口激增和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積不斷減少。(2)食物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2.主要對策世界 (1)各國政府都把保障糧食安全與消除饑餓作為首要任務 (2)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多次召開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制訂糧食安全行動計劃,為人類共同消除饑餓統籌資源中國 (1)1996年,發布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 (2)中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糧食安全的法律法規[情境創設]閱讀課本“歷史縱橫——20世紀80年代的非洲大饑荒”,史料體現了當今世界面臨什么問題 提示:糧食安全和消除饑餓問題。【活動2】閱讀教材第三目第三自然段,概括食品安全問題的表現及解決措施1.表現(1)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2)禽畜飼養中過度使用抗生素。(3)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食品添加劑等過度使用。2.解決措施(1)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確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對食品安全法進行了修訂。(2)中國政府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懲罰、最嚴肅的問責,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教材開發]閱讀課本“史料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據史料指出我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方式有何特點。提示:以立法的方式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主題一 食物生產和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體系構建】【史料探究】1.問題探史——食物生產的現代化史料一 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①,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②,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共二十大報告史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加大投入,提高漁業設施裝備水平。目前,全縣60馬力以上的漁船鋼質化率達到98%,海洋捕撈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漁船通訊設備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0年,如東海洋漁業生產邁向現代化》③[研討交流]據史料一、二,概括當今我國食物生產的特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破法]抓住關鍵信息:由①②③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成果展示]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生產與保護生態相結合;轉變生產方式,實現食物生產現代化。【鏈接學術前沿】馬克思曾經指出,現代科學在農業的運用,將把農村居民從土地上趕走,使人口集中于工業城鎮。這種大規模的集中,將把從事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城市和農村生活方式的優點結合起來。總之,世界農業現代化是與工業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實質和核心是化“農”,就是農民比重大幅減少,農業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歷史演進過程。——摘編自張新光《20世紀以來世界農業發展中幾個帶有規律性的問題》[觀點解讀]史料說明現代農業是現代科學在農業的運用;現代農業與工業化、城市化相伴而生;農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2.史料證史——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史料 今天的中央儲備糧庫,已經廣泛采用氮氣儲糧技術替代化學熏蒸,即從空氣中提煉氮氣充入倉內,當氮氣濃度達到98%以上低氧環境時,糧食呼吸減弱,害蟲……被憋死,實現儲糧綠色無污染。——摘編自《一文看懂糧食儲備的“前世今生”》[研討交流]根據史料,指出我國糧食儲備技術有哪些新突破。(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破法]抓住關鍵信息“采用氮氣儲糧技術替代化學熏蒸”“實現儲糧綠色無污染”結合所學分析。[成果展示]采用氮氣儲糧技術替代化學熏蒸,實現儲糧綠色無污染。【史論闡釋】農業生產現代化的特征特征 闡釋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 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的手工勞動,降低勞動者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 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農業經營方式產業化 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提高農業的經營效益農業服務社會化 形成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產業布局區域化 發展農業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 既有利于增強農業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又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農業發展后勁大為增強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用現代化的手段保護生態環境農業勞動者現代化 要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提高勞動技能,以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農民生活現代化 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美好點撥 現代農業的四大發展趨勢:宜居生態、優質高效、科技創新、傳承農耕文明。主題二 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體系構建】【史料探究】1.問題探史——糧食安全史料 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讓農民能獲利、多得利,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多措并舉、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才能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摘編自李浩燃《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策支持和農業技術角度,概括現代中國應對糧食安全的舉措。(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破法]抓住關鍵信息“出路在科技”“自立自強”“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成果展示]政策支持: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制定法律法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農業技術:大、中、小型相結合,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雜交水稻制種技術的突破;提高糧食儲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鏈接學術前沿】影響世界糧食安全進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國際層面,國際社會缺乏統一的政治意愿,特別是發達國家對不兌現其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外,2007—2008年全球性糧食危機及持續至今的國際市場糧價高位波動,氣候變化的影響和自然災害的頻發,生物燃料和國際貿易政策,以及糧食商品的資本化和市場信息的不透明等,都是阻礙世界糧食安全進程的重要因素。在國家層面,除一些國家受資源與環境的制約外,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糧食和農業政策失當,科技發展和能力建設有限,公共投資減少,以及社會公平、公正缺失和社會保障體系薄弱等,也是實現糧食安全的主要障礙。——摘編自何昌垂主編《糧食安全——世紀挑戰與應對》[觀點解讀]史料說明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有國際社會缺乏統一協調;對農業的投資不足、糧食危機、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貿易政策、糧食商品的資本化和市場信息的不透明;科技發展和建設能力有限、對農業投資不足、社會保障薄弱。2.史料證史——食品安全史料 200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從制度上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首次明確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研討交流]閱讀上述材料,談談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加強食品安全。(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破法]抓住關鍵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據”“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結合所學進行說明。[成果展示]健全法律法規,嚴懲違法者;制定質量標準;加強監管力度;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和相關道德教育。【史論闡釋】 一、世界糧食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1)人口激增和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2)世界糧食生產的不均衡性和消費的不合理性長期存在。 (3)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及自然災害頻發。 2.對策 (1)推動農業科技發展,挖掘糧食生產潛力。 (2)力爭糧食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盡最大可能降低因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減少危機。 (3)加強國際合作,改善糧食生產的環境,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 (4)積極構建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的長效發展機制。 二、國家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的意義 1.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的健康,而且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乃至公民對整個社會和政府的信心。 2.有利于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健全質量安全標準。 3.食品安全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確保日常食品的安全,對整個社會、國家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4.食品標準的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食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也體現了一個國家在國際食品貿易中的競爭水平。 5.推動各國食品安全體制的調整與改革,為國際范圍內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經驗提供借鑒。【題組1】食物生產的現代化1.(2024·三明高二檢測)下圖所示農用工具的使用,顯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特征之一是 ( )A.市場化 B.私有化C.機械化 D.企業化【解析】選C。據圖片可知,現代農業生產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手段實現了機械化,故選C。“市場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農用工具的使用情況,與“私有化”和“企業化”無關,排除B、D。【補償訓練】20世紀前期,汽油拖拉機、柴油拖拉機相繼實現批量生產。大功率拖拉機牽引的鏵式犁、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些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得益于 ( )A.蒸汽機的研制與改良B.跨國公司發展與壯大C.原子能的發現與使用D.科學技術突破與創新【解析】選D。材料“20世紀前期,汽油拖拉機、柴油拖拉機相繼實現批量生產”體現的是當時科技創新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動,故選D。材料中的動力明顯是內燃機,A排除;B與材料無關,排除;原子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C排除。2.農業溫室系統能根據實時采集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自動開啟或者關閉相關設備。這說明農業生產實現了 ( )A.產業化 B.智能化C.無人化 D.集約化【解析】選B。材料中的農業溫室系統可以自動控制溫室內的溫度、濕度等,體現的是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故選B。產業化、無人化及集約化的說法均與材料無關,排除A、C、D。3.(2024·哈爾濱高二檢測)“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為中國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的科技成就是 ( )A.探月工程 B.兩彈一星C.高鐵技術 D.雜交水稻【解析】選D。雜交水稻技術為中國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故選D。探月工程、兩彈一星和高鐵技術與糧食安全無直接關系,排除A、B、C。【補償訓練】在培育玉米的過程中使用雜交技術,可以生產出不同品質和用途的玉米。雜交玉米的發明者是 ( )A.瑪雅人 B.歐洲殖民者C.美國人 D.墨西哥人【解析】選C。1930年,美國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玉米新品種,大大提高了畝產量,故選C。4.水產養殖向工廠化、機械化、 經營發展。橫線上應填的內容是 ( ) A.人工化 B.分散化 C.集約化 D.自動化【解析】選C。水產養殖向工廠化、機械化、集約化經營發展,故選C。A、B與水產養殖的發展方向相反,排除;D不符合題意,排除。【題組2】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5.(2023·宿遷高二檢測)在原始農業社會,人們利用 和地窖儲存糧食。橫線上應填的內容是 ( ) A.陶器 B.瓷器 C.糧庫 D.掩埋【解析】選A。在原始農業社會,人們利用地窖和陶器來存儲余糧,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6.2010年,中國頒布 ,對這一產業進行整體布局,大大促進了這項產業的發展。橫線上應填的內容是 ( ) A.《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B.《2020年糧食危機地圖》C.《中國的糧食問題》D.《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解析】選A。2010年中國頒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對冷鏈物流產業進行整體布局,大大促進了這項產業的發展,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拓展延伸】冷鏈物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1)能夠為人們提供更新鮮、營養保存更好的生鮮農產品;(2)通過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跨季節均衡銷售,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食品種類,并滿足其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3)既可以極大地減少農產品的損失,又可以有效避免生鮮農產品在儲備、運輸過程中衍生的個別食品安全問題;(4)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在整體上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題組3】消除饑餓與食品安全7.致力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并保證人類免于饑餓的國際組織是 ( )【解析】選A。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并保證人類免于饑餓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故選A。B是世界銀行的標志,C是歐盟的標志,D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標志,排除B、C、D。【深化點撥】消除饑餓與保障食品安全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國際組織重視的重要問題。8.1996年中國政府頒布的《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中,提出的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方針是 ( )A.制定保障糧食安全的法律法規B.制訂糧食安全計劃,消除絕對貧困C.政府進行制度創新和政策支持D.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解析】選D。《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這是政府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基本方針,故選D。A、B、C均不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方針,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