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下冊課題 畫家凡·高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 初步了解凡·高繪畫的生平、繪畫風格及藝術成就,認識到凡·高的作品所表現的美并提高審美素養與能力。 2.藝術表現 能夠通過作品感受凡·高當時的內心情感,用簡單的語言對凡·高的作品進行欣賞評述。 3.創意實踐 認識到凡·高作品的筆觸、色彩等方面特色,通過臨摹凡·高的作品更進一步的感悟凡·高的藝術精神。 4.文化理解 能夠了解凡·高的繪畫特點,并認識其作品的藝術特色,提升對藝術的熱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畫家凡·高的生平,認識畫家的繪畫風格,用語言或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與感受。教學難點: 通過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內心的藝術表現情緒,并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評述。教學過程一、設疑導入 教師出示課件《向日葵》作品圖。提問學生看到向日葵會想到哪些形容詞?畫這幅畫的作者你認為是什么樣性格的一個人?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教師通過視頻展示讓學生了解畫家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那么通過影片,你又會想到哪些詞來概括他的一生呢?這兩組看似截然相反的反義詞是怎么產生聯系的呢? 凡·高是如何與向日葵結下不解之緣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凡·高的世界,去了解他更多的秘密。 二、作品賞析 通過凡·高不同時期的作品以故事的形式依次展現,讓學生結合故事背景對不同時期作品的色彩、用筆及題材等三方面進行分析,更加直觀的感受凡·高繪畫風格的變化。 1、早期繪畫(學習任務:出示并賞析凡·高一生中第一幅代表作——人物畫《吃馬鈴薯的人》) 學生在書中尋找凡高最早的一幅作品并繼續閱讀課本40頁中關于這件作品的資料,并匯報得到的信息。雖然凡·高很貧窮,但他經常幫助路德一家,并且畫下了他生平第一件重要的代表作《吃馬鈴薯的人》,學生欣賞人物畫《吃馬鈴薯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人物的神態如何?色調如何? 學生鑒賞,教師總結。凡·高就是這樣一個既勤奮又富有愛心的人,但他的畫不被承認,更沒人去買他的畫,這使他非常的苦悶,于是凡·高來到了法國巴黎。 2、巴黎時期(學習任務:了解梵高繪畫風格的轉變) 凡·高在巴黎第一次看到印象派的繪畫,便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此時他向印象派學習,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人們稱之為后期印象派。 3、阿爾時期(學習任務:欣賞并評述靜物畫《向日葵》) 凡·高前往法國南部小鎮阿爾,他的創作進入了巔峰時期。教師同時展示《吃馬鈴薯的人》與《向日葵》的對比。請生完成任務單。 色彩線條(筆觸)畫家內心的情感表達《吃馬鈴薯的人》《向日葵》教師提問凡·高的作品在色調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他擺脫了早期昏暗的畫面色調,色彩變得絢麗明亮起來。 教師引導:除了色彩之外,我們近距離看一下花瓣的表現,像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燃燒的火焰,有一種動態美。花瓣的線條非常夸張,很奔放、自由,顏色也很豐富,像一團火焰,很有生命力。 老師模仿《向日葵》的筆觸進行仿畫。 4、圣雷米時期(學習任務:賞析凡·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間創作的風景畫作《星月夜》) 在這一時期凡·高被送進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在這里創作了他的另一幅名作《星月夜》。教師出示作品《星月夜》。 教師提問:你在畫中都看到了什么?這件作品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們能看到房子、柏樹、月亮、星星等。凡·高的繪畫筆觸粗獷有力十分吸引人。 學生選擇《星月夜》的一處模仿凡·高的筆觸進行仿畫。 此時的凡·高正飽受著疾病的折磨,畫中流動的筆觸不僅使畫面富有生氣,同時也表現出凡·高對命運的抗爭,痛苦的掙扎。如果說藍色代表著痛苦和折磨,黃色則說明凡·高心中仍然懷有希望,向往光明。 三、 總結評價 學生自主評述 聽了凡·高的故事,欣賞了偉大的作品《向日葵》、《星月夜》讓學生感受頗深,如果對凡·高說一句話,引導學生把想對他說的話寫在向日葵花瓣中,我們一起完成一幅不一樣的《向日葵》。 教師總結 凡·高就是這樣偉大,即使生活對他再不友善,但他總是以溫暖相報,在以后的生活中,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學習凡·高執著追求夢想的精神,像他的向日葵表達出來的一樣,相信未來的每一天都是充滿希望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