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三國鼎立【學習重點】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學習難點】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環節一:自主預習戰役名稱 發生時間 交戰雙方 影響 特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 政權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經濟發展 意義重視農業,興修水利 北方生產基本恢復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 加速西南地區開發發展海外貿易,船隊到達____ 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環節二:精講點撥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1. 材料一的詩中描繪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2. 針對這樣的狀況,曹操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 曹操將漢獻帝迎到許,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強調“唯才是舉”,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曹操起兵后,為解決軍糧不足問題,決定推行屯田制;在戰爭中采取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3. 根據材料二,歸納曹操為何能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材料三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步出夏門行》4. 材料三中的“壯心”指的是什么?他實現了嗎?原因又是什么?環節三:合作探究材料一 魏、蜀、吳三國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國走向局部的統一。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孫吳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糸,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區域的開發尤其是南方經濟得到發展,科技文化有著顯著的進步,這些都為新的統一局面的出現奠立了基礎。5.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三國鼎立這一政治格局?請從材料中勾畫出來即可。6. 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為新的統一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環節四:測試評價1. 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一項是( )A.局部統一,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B.戰亂頻繁,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C.政權割據,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 D.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 說曹操是三國鼎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是不確切的,其理由是( )A.曹操在赤壁之戰中遭到失敗 B.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時,曹操已經去世C.曹操的軍事謀略不敵諸葛亮 D.曹操未能實現統一全國的愿望3. 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的戰役是( )A.赤壁之戰 B.涿鹿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4. 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役。這場戰役( )A.是秦國統一全國的關鍵一戰 B.是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 D.導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據狀態5. 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下列關于三國史實敘述正確的是( )①魏國—220年—曹操—洛陽 ②魏國—220年—曹丕—洛陽 ③蜀國—221年—劉備—成都④蜀國—221年—諸葛亮—成都 ⑤吳國—222年—孫策—南京 ⑥吳國—229年—孫權—建業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6. 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復雜的歷史比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哪一幅圖反映了222年三國鼎立的形勢( )7. 右面的示意圖反映出( )A.東漢末年軍閥割據B.三國鼎立局面形成C.統一趨勢不斷加強D.魏晉時期政權并立8.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填空。東漢末年,政局混亂,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強勢力趁機擴充實力,形成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集團。在軍閥混戰中,曹操脫穎而出,政治上,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經濟上,實行屯田,增強了經濟實力。200年,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打敗了袁術,最終統一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接著,曹操揮師南下,企圖一統全國。208年,曹軍與孫劉聯軍決戰于官渡,曹操敗走華容道,再也無力南下,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兒子曹植廢漢獻帝,自稱皇帝,改國號“魏”。有古人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而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評價,曹操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1)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