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學內容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24.25頁內容教學目標(一)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2.知道生產生活需求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二)科學探究目標1.經歷設計與制作木排(木排)模型的過程。2.根據設計目標,對制作的木排(木排)的性能進行測評,并不斷改進結構提高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3.通過探究,認識到船的結構與載重量和穩定性有關。(三)科學態度目標1.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設計和制作木排(木排)的任務,培養創新精神。2.感受船的技術革新對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和變化。重點和難點重點:通過實驗發現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難點:木排的制作和測試。教學準備教師:竹竿、木條、水槽、橡皮筋、螺母、課件。學生: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從上節課船的歷史開始,我們進入了第二節課船的研究。這節課我們來研究用浮的材料造船,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就會想到今天的學習目標是圍繞這個題目來的。目標一、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目標二、生產生活需要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探索一:設計并制作一個木排模型過渡:上節課,我們探索了獨木舟的載重情況,在活動中你們發現了獨木舟有什么不足?(預設:獨木舟在水中不夠穩定,可裝載的貨物也有限。)師:如果可以,你們打算怎么改進獨木舟?(預設:加大船體,增加它的底部面積。)提問:(教學提示:出示竹筏圖片。)這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的?(預設:木排,是將竹竿并排連接起來制成的。)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制作一個木排模型。制作設計圖,講解制作木排的要求。3.觀看教師制作木排視頻探索二:測試木排模型的載重量1.過渡:我們已經制作好了木排模型,那么木排模型載重量如何?是否穩定?接下來,讓我們測試一下。2.在木排上放螺母,然后根據裝載的螺母數量來判斷木排的載重量大小。)探索三:比較木排與獨木舟的不同1.過渡:我們完成了獨木舟和木排模型的制作,也對它們做了載重測試,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獨木舟與木排的不同點。2.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完成活動表格3.小結:木排的底部比獨木舟的底部更寬、穩定性更好、載重量更大,彌補了獨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貨物容易浸水等問題。還要進行防水處理。四、研討: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變船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剛剛我們比較分析了搖櫓木船和明代寶船,它們給你們改進木排模型帶來了什么啟發呢?請大家課后繼續改進自己小組的木排模型,下節課進行展示、評價。五、課后拓展繼續改進自己的竹筏或木排。六、教學反思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對船的載重量、材料、穩定性等有了初步了解,并發現了獨木舟存在的不足。本課通過設計、制作、測試與完善竹筏模型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相應結構對船功能的影響。在制作木排模型的活動中,要注意一次性筷子交錯疊放,因為他的兩頭粗細不一;在測試木排的載重量時,選用的水槽盡量大一些,過小的容器會限制木排的長短,進而影響竹筏的載重量。在活動中未設計防水測試,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七、設計意圖1.通過展示獨木舟模型,引導學生關注獨木舟的材料及其特點,激發學生研究船的制作材料和結構的興趣。2.引導學生按照“思考—畫圖紙—制作”的步驟開展活動,提醒學生盡量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3.通過測試,讓學生發現木排模型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改進埋下伏筆。4.通過比較木排和獨木舟的不同,引導學生體會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船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