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4講 近代以來西方民族國家、國際法與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課程標準 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情況,以及國際法的發展。2.了解世界歷史上貨幣發行和使用情況,以及現代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知識點一 民族主義——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1.專制王權國家背景 (1)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2)宗教改革運動使各國的世俗權力得到強化,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表現 (1)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授意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是英國教會的首腦,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 (2)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2.民族國家背景 (1)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促進了民族國家的形成 (2)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3)個人對國家的忠誠越來越超過對國王和宗教的忠誠 (4)出現了國旗、國歌和各種國家節日,國家在人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經過 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特點 歐洲民族國家有的由單一民族組成,更多的則是包括了多個民族針對訓練1.(2024·山東名校聯盟聯測)16世紀,亨利八世確立了王權至尊地位后,選擇以英文《圣經》為載體,重塑英國社會基礎上的“上帝話語”。這反映了( )A.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B.理性主義的宗教觀念C.民族國家的政治特征D.封建專制統治的瓦解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強化世俗權威,削弱人們對于天主教會的迷信,反映了16世紀英國向民族國家轉型時期的政治特征,故選C項;英國通過宗教改革使天主教擺脫羅馬天主教廷的控制,成為民族教會,排除A項;16世紀并未發展到理性主義時代,啟蒙運動才以“理性”為核心,排除B項;16世紀英國君主專制處于鼎盛時期,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封建專制統治瓦解,排除D項。2.(2024·泉州一模)路易十四(1661—1715年執政)在巴黎西郊修建了規模宏大、極盡奢華的凡爾賽宮。其后,他把法國各地的貴族邀來凡爾賽宮居住。這一舉措旨在( )A.促進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B.擺脫羅馬教廷的神權統治C.維護專制王權國家的穩定D.推動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答案 C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路易十四建立凡爾賽宮后,將各地貴族邀請來凡爾賽宮居住,這一措施的目的是維護國家穩定,故選C項;“覺醒”一詞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王權與貴族的關系,并沒有涉及羅馬教廷的相關內容,排除B項;路易十四時代是君主專制政體,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D項。知識點二 國際關系——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1.國際法的形成(1)背景①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②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2)過程奠基 1625年《戰爭與和平法》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形成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年) ①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 ②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發展 建立起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國際關系體系——維也納體系(1815年)(3)影響①國際法的應用范圍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②各國之間還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試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③西方各國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2.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 十月革命后,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國際聯盟 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國際組織;規定了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非戰公約》 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集體安全體制完善 《聯合國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權力;確定了“大國一致”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國際組織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國際法領域擴展 在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人權、環境、海洋、外層空間等方面,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性質的公約或宣言針對訓練1.(2024·浙江強基聯盟聯考)格勞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論》中強調:廣闊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國,在那里沒有主權以及與主權相關的為主權國家統轄的獨占性的所有權、航海權和貿易權,在沒有主權的海洋,個人或國家的行為是自由的、開放的。這一觀點( )A.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B.有助于推動資本主義發展C.為減少戰爭行為開辟新途徑D.確認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答案 B解析 材料觀點適應了新航路開辟后早期殖民擴張的需要,有助于拓寬殖民范圍,進而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利于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故選B項;格勞秀斯1625年出版的《戰爭與和平法》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排除A項;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國際法的形成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減少戰爭開辟了新的途徑,排除C項;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認國際法基本原則,排除D項。2.(2024·福州一模)1928年,美、法等國簽訂了《非戰公約》,宣布廢棄以戰爭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公約簽訂3年后,日本侵略中國;11年后,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這表明( )A.美法的國際影響力下降B.國際公約不能約束列強C.維護世界和平任重道遠D.國際爭端終將訴諸戰爭答案 C解析 據材料可知,《非戰公約》簽訂后,并未真正得到實行,日本、德國悍然發動侵略戰爭,說明維護世界和平任重道遠,故選C項;一戰后,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明顯上升而非有所下降,排除A項;材料表明《非戰公約》并未真正得到實行,不能擴大為所有國際公約,排除B項;“終將”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知識點三 國際金融——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西方國家主要貨幣的歷史18世紀初,英鎊正式投入使用;1360年,法國開始鑄造法郎硬幣,1795年法郎作為唯一的標準貨幣在法國流通;1792年,美國國會頒布法案,正式規定用“元”作為美國的貨幣單位,美元出現了。2.國際金本位制背景 (1)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間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復雜 (2)1816年,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采用特點 (1)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的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 (2)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根據規定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作用 金本位制的實行,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瓦解 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大危機,美國政府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導致金本位制崩潰3.布雷頓森林體系背景 (1)金本位制崩潰,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統一的標準和基礎 (2)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目的 協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特點 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比值,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影響 積極 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消極 美元取得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瓦解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后來,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取代針對訓練1.1816年英國率先采用金本位制,1870年后各工業國都采取金本位制。通過規定英鎊與黃金的比價,英鎊成為國際貨幣;用類似方法,馬克、法郎、美元也可以在世界市場流通,隨時兌換。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實現自由流動。這可以說明( )A.資本輸出減弱了歐美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B.西方國家依靠金融手段即可控制世界市場C.英鎊等同黃金起到協調各國貿易的作用D.金融體系在國際經濟運行中的作用顯著答案 D解析 資本輸出是增強而非減弱了歐美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故A項錯誤;僅僅依靠金融手段不可能實現對世界市場的完全控制,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可知不單是英鎊,馬克、法郎都可以直接與黃金掛鉤,故C項錯誤;由英國開創隨后各國紛紛跟進采用金本位制,充分顯示出金融體系在國際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故D項正確。2.(2023·寧波“十校”聯考)觀察下表,這一變化( )1950—1972年各國黃金儲備比重變化表1950年 1971年 1972年美國 31.2% 9.7% 7.6%西歐共同體各國 26.5% 30% 29.6%日本 3.2% 12.4% 12.3%資本主義世界 100% 100% 100%A.提升了歐元的貨幣地位B.加速了原有貨幣體系的解體C.緩和了美歐的貿易競爭D.導致了美國霸權地位的喪失答案 B解析 據表格數據可知,1950—1972年美國黃金儲備逐漸減少,而日本和西歐的黃金儲備有所增多,這沖擊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故選B項;歐元在2002年才開始發行,排除A項;表格中,美國的黃金儲備不斷下降,而西歐的黃金儲備有所增加,說明美歐貿易競爭激烈,歐洲經濟崛起,排除C項;1950—1972年美國的霸權地位并未喪失,排除D項。視角1 民族國家與國際法材料一 在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之前,教廷不僅在精神而且在某些世俗事務方面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歐洲君主不得不長期與教會分享權力,且接受教廷頻頻“行廢立之事”。但是在和會之后,從法律上講,歐洲君主成為其領土內的最高主宰,不承認他們之上的任何世俗的權威。這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的幾個國際關系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密切相關。——摘編自[美]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材料二 拿破侖戰爭是建立在一場革命的基礎上的。拿破侖在對外征伐期間,一直以“革命的代表和啟蒙運動的化身”自居。但是,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相互混居的不同民族,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統治者,開始將其作為“異族”對待。當時的德意志哲學家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甚至直接揚言道,每一個擁有自己語言和民族文化的族群均天然地享有自治權力。維也納體系雖然建立,但是“仍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中前行”,也許很幸運地是在維也納時代最“和諧”的時期。——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思考 (1)根據材料一,歸納威斯特伐利亞和會前后歐洲政局的變化,并說明“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的幾個國際關系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拿破侖戰爭對民族國家的影響,并指出“維也納時代最‘和諧’的時期”的含義。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變化:由君主與教廷分享權力,到世俗王權在國內成為最高主宰。原則:國際關系中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2)影響: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含義:通過大國協調解決國際爭端,建立起大國均勢;恢復了歐洲封建統治秩序;使歐洲大國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贏來了一段和平時期。深化拓展1.唯物史觀——近代西歐民族國家形成的推動因素(1)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西歐的崛起奠定了最重要的經濟基礎。(2)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作為一種新生的制度,它要遠遠優越于舊的落后的封建制度。(3)西歐的崛起,起關鍵作用的應該是首先開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工業革命的出現成為可能,工業革命的完成改變了世界格局。2.歷史解釋——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主權平等原則 各國不論政治、經濟、社會等情況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責任互不侵犯原則 各國在其相互關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國,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國,不得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互不干涉原則 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平等互利原則 各國在法律上必須是平等的,在事實上必須是互利的和平共處原則 根據國際法的要求,彼此尊重對方現存的社會經濟制度,實行廣泛的合作,發展友好關系,和睦相處民族自決原則 被殖民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民族,有權采取國際法確認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決定自己的命運、擺脫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和平解決爭端 國家之間在發生糾紛或爭端時,應當通過和平的方法予以解決善意履行義務 善意履行由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產生的、其作為締約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各項義務視角2 世界近現代金融體系的演變材料 世界近現代國際金融體系發展變化大事記時間 大事1816年 英國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度19世紀70年代以后 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效仿實行金本位制度一戰后 金本位制難以為繼,除英聯邦國家與英鎊形成固定的比價關系外,許多國家都確定與美元的固定比價關系1944年7月 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應運而生。規定實行固定匯率制,各國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基本固定,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固定1971年8月 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放棄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可兌換性,實行美元與黃金的自由浮動1976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了《牙買加協定》,全球經濟進入了浮動匯率制時代2009年 中國開始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2015年 中國倡導的金磚銀行和亞投行成立——摘編自盛斌、黎峰《世界格局變遷中的金融體系變革》思考 采用一個新的尺度,對近現代國際金融體系的發展進行階段劃分,并說明劃分依據。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階段一:19世紀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依據: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擁有廣大海外殖民地。成為“世界工廠”,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品生產基地、輸出國和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1816年,英國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其他國家紛紛效仿。英國建立并主導了以金本位制為標志的全球金融體系。階段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貨幣體系混亂。依據:英國的實力削弱,金本位制難以為繼。除英聯邦國家與英鎊形成固定的比價關系外,許多國家都確定與美元的固定比價關系,國際金融體系處于混亂狀態。階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沖擊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國等國實力大為削弱,美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大大膨脹,企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1944年夏,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布雷頓森林體系應運而生,標志著美國主導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確立。它規定實行固定的匯率制,各國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基本固定,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固定。階段四:20世紀70年代至今:多元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依據:20世紀70年代,在日本、西歐崛起的同時,美國經濟實力相對削弱,無力承擔穩定美元匯率的責任,實行美元與黃金的自由浮動。各國紛紛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采取浮動匯率制,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國際金融體系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深化拓展歷史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啟示(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與黃金無關,當時黃金并不與各國貨幣直接掛鉤,問題在于美元發行過剩,無法支撐美元與黃金互換,這才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混亂和崩潰,因此貨幣的發行必須遵從經濟規律。(2)隨著經濟一體化、資本流動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資本項目開始實行嚴格管制,此項措施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合時宜。逐步放松管制、實現自由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3)加強區域貨幣合作,不但有利于抵御其他國家不良影響的沖擊,而且可以有效減輕世界經濟波動給自身帶來的壓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多元化國際貨幣的競爭必然促進各國之間的國際協調,從而形成多種國際貨幣協調、競爭、有序的貨幣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