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講 漢代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程標準 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漢代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考情分析 1.頻率題型:該部分是高考高頻考點,多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也有所涉及 2.情境設計:(1)利用文獻、圖片等史料創設學習情境。如(2023·全國甲卷,25)兩漢江浙與湘江人口對比;(2023·北京卷,2)漢代簡牘;(2022·海南卷,2)敦煌漢簡。(2)以漢代政治、經濟等變化為主題,創設學習、社會情境。如(2023·全國新課標卷,26)兩漢時期州地位變化;(2023·山東卷,2)東漢乘牛車風尚;(2022·湖南卷,2)漢武帝統治措施;(2022·廣東卷,2)奉朝請;(2021·山東卷,2)王國職官調整;(2021·湖南卷,2)新帝人選標準 3.核心考向:秦漢政治制度沿革;兩漢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兩漢社會治理;兩漢經濟發展等 整體感知知識點一 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1.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即漢高祖。2.“文景之治”3.漢初的政治制度(1)基本沿襲秦朝,史稱“漢承秦制”。(2)王國問題①漢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縣與分封并行制,王國擁兵自重,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②應對: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漢景帝平定七國叛亂,但王國問題沒有解決。1.闡釋·核心概念[黃老之學]“黃”:黃帝的學說,主張修身,養生。“老”:老子的學說,主張治國無為。黃老之學始于戰國,盛于西漢初期,其思想以道家思想為主,并兼采陰陽、法、儒、墨等諸家觀點,形成一家之言。崇尚自然和質樸,主張“無為而治”。2.思考·情境問題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布的一項重要政令。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因為此計謀無人能解。談談你的理解。答案 推恩令是解決皇權與諸侯(藩王)之間的矛盾最行之有效、性價比最高的方法。縱使誰都知道這個政策是為了削減諸侯(藩王)權力,可誰都沒辦法反抗。它以權力為誘餌,瓦解了諸侯(藩王)的宗法基礎。知識點二 西漢的強盛1.加強中央集權政治上 地方 頒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中央 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選官 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刺史制度 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社會治理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經濟上 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②實行鹽鐵官營;③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④抑制工商業者,向其征收財產稅思想上 尊崇儒術2.開拓疆域擊匈奴 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通西域 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設機構 公元前60年,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1.闡釋·核心概念[均輸平準制度]均輸,就是調劑物資運輸。平準,就是平抑物價。均輸平準制度將過去由富商大賈掌握物資、操縱物價的利權收歸朝廷所有。2.挖掘·教材信息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試分析董仲舒“獨尊儒術”的理由。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理由:思想統一是歷來傳統,思想混亂容易導致政局不穩。知識點三 東漢的興衰1.王莽政權背景 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嚴重,賦稅徭役沉重,社會動蕩不安建立 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滅亡 王莽改革措施不切實際,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出現嚴重的旱災和蝗災。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政權被推翻2.“光武中興”(1)背景:東漢建立后,劉秀平定一些割據政權,實現全國統一。(2)措施政治 加強皇權,增強尚書臺的作用;嚴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縣,裁減官吏;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經濟 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釋放奴婢思想 重視儒學(3)影響:社會經濟在穩定的政局下重新發展起來,史稱“光武中興”。3.東漢的衰亡1.挖掘·教材信息 閱讀“東漢畫像磚中描繪的集市”,并解釋圖中信息。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畫像磚描繪了各行各業忙碌的場景,是當時社會穩定和繁榮的表現。東漢建立后,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社會經濟在穩定的政局下重新發展起來,畫像磚是當時社會發展的見證。2.圖解·關鍵知識 東漢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知識點四 兩漢的文化史學 《史記》 西漢司馬遷撰寫,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是一部兼具史學和文學特色的不朽名著《漢書》 東漢班固撰寫,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文學 漢賦 介于韻文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樂府詩 樂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詩,其中很多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真實情況科技 《黃帝內經》 成書于戰國至西漢間,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神農本草經》 成書于東漢,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九章算術》 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紙術 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發展拓展·思維點撥 兩漢時期科技文化繁榮的原因(1)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2)經濟的發展。(3)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4)對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繼承和發展。主題一 從無為到有為——強盛的西漢視角1 削藩與推恩——漢初王國問題解決材料 景帝時,采納晁錯強硬削藩的建議,先后以各種罪名削去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詔削奪吳王劉濞的會稽、豫章郡,結果引發吳楚七國之亂。平定叛亂后,趁機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諸侯王國勢力的變革措施。首先,確立以郡為國的原則,新建王國不再跨郡。后來,“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免除諸侯王的行政權力;“天子為置吏”,徹底堵住各諸侯王從前通過任用官吏培植私黨的途徑;同時削減王國官吏,使他們的規模、儀制無法與朝廷抗衡。從此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局面大為緩和,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條件。——摘編自林劍鳴《秦漢史》等解讀 從方式、側重點、效果等角度入手,注意提取材料信息,并結合推恩令的相關知識。思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漢景帝解決王國問題措施與漢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處。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同:景帝采用強硬手段,武帝采用懷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國治權,武帝重在析分王國封地;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武帝解決王國問題比較順利。視角2 史事的面相——漢武盛世材料一 漢興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司馬遷《史記·平準書》材料二 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憑借)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司馬遷《史記·平準書》材料三 董仲舒向武帝上疏: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司馬光《資治通鑒》解讀 不同的歷史記述使同一歷史事件有不同的面貌,需要提升思維品質,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形成歷史實證意識。思考 結合上述材料,陳述你眼中漢武盛世的面相,并說明理由。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眼中的漢武盛世經濟繁榮,但地方勢力強大。前兩則材料為當時人司馬遷所著,為研究漢武盛世的直接證據。材料三為后人司馬光所記載當時人董仲舒的上奏,可與前兩則材料相互佐證。材料一證明漢武帝時期經濟強盛,社會穩定,材料二、三揭示貧富差距大,人民境況悲慘的社會問題,由此我得以全面了解漢武帝時期的歷史面相。深化拓展歷史解釋——“漢承秦制,有所損益”(1)“漢承秦制”“秦制” “漢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監察制 中央繼續設御史大夫。地方實施刺史制度,監察郡國等地方高官;東漢時刺史地位進一步提高,后成為地方長官,掌軍政郡縣制 郡守、縣令的任免權歸皇帝田租、戶賦、徭役、兵役制 西漢發展為編戶制度,以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2)“有所損益”秦制 漢對秦制的“損益”賦稅、兵役、徭役沉重 漢初采取“與民休息”政策法律嚴酷 漢文帝減輕刑罰,約法省禁“焚書坑儒” 西漢尊崇儒術,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郡縣制 漢初施行了分封,出現了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時期解決了王國問題,漢朝實行州、郡、縣三級管理制度體系主題二 王朝的背影——兩漢的衰亡視角 監察權的異化——漢代刺史制度材料 漢武帝正式創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巡行監察,無固定治所。漢元帝之后,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和佐吏掾屬。西漢末年,新莽政權以州牧取代刺史,賦予州牧統兵作戰之權,并參與地方政務,州牧開始向地方官轉變。東漢初年,盡管光武帝復置刺史,但刺史已經變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權也進一步擴大。東漢末年,再改刺史為州牧,以便集中所轄州內各郡軍事、民力和財力鎮壓起義,州牧正式演變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州牧(個別仍稱刺史)乘機專兵攬權,擴充實力,中央政府逐漸失去了對地方州牧的控制,“漢之殄滅,禍源乎此”。——朱華《西漢至隋刺史制度的演變》解讀 漢代刺史權力逐漸擴大,威脅中央集權。思考 指出漢朝刺史制度的變化,談談你對“漢之殄滅,禍源乎此”的理解。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變化:漢武帝創立刺史制度,當時刺史屬于監察官;西漢末年以后,刺史權力擴大到行政、軍事;東漢末年,州牧(刺史)逐漸演變成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理解:這一看法是片面的,漢代刺史權力逐漸擴大,從地方監察官變成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是東漢政權滅亡的重要原因,但是東漢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此之外,還有宦官外戚專權、豪強地主勢力膨脹、階級矛盾尖銳等等,并不只是刺史權力擴大的問題。深化拓展1.歷史解釋——東漢后期威脅王朝統治的主要因素2.唯物史觀——漢朝政治的突出特色布衣將相 西漢開國諸臣中授官將相的人絕大多數“起自布衣”,這些人大都沒有貴族頭銜,稱之為“布衣將相”。這既是對秦末農民起義結果的承認,也是削弱貴族勢力的必然產物重視母族親屬關系 漢代皇室的母族勢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視,西漢出現了呂后亂政和竇太后專權,東漢出現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這些都是母族勢力強大的表現儒士受到重用 漢初重視“黃老之學”,但并不排斥儒學。漢武帝尊崇儒術,儒士受到了重用,幾乎壟斷了漢代官僚體系地方勢力強大 漢初王國是中央集權的主要威脅。王國問題解決后,豪強地主逐漸成為威脅中央集權的主要力量,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2023·山東卷,2)先秦貴族尚馬車,賤牛車,此風秦漢猶存。及至東漢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車慢、穩、寬敞、嚴密,可障帷設幾、任意坐臥而競相乘坐,出行乘牛車遂成為一種風尚。這種“風尚”反映了( )A.政治衰頹的時代景象 B.戒奢尚儉的社會風氣C.重農崇耕的思想觀念 D.豪強勢重的政治現實答案 A1.學習情境——從州的地位變化看兩漢地方行政區劃(2023·全國新課標卷,26)漢武帝時設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舉秀才。東漢,“州里”“州閭”“州黨”等語匯逐漸行用,意為同鄉,州刺史被尊稱為“使君”。東漢后期,以州為中心的地域觀念逐漸形成,這在當時( )A.推動了察舉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統一國家的鞏固C.有利于抑制豪強的勢力D.強化了監察制度的效力答案 B解析 材料說明從漢武帝至東漢后期,州(刺史)的地位逐漸提升,推舉者與被推舉者形成利益集團,進而加強了地方勢力,不利于統一國家的鞏固,故B項正確。察舉制度在漢武帝時期已經形成,與材料時間不符,A項錯誤;據所學可知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發展迅速,C項錯誤;東漢末年,以州為中心的地域觀念逐漸形成,再加上軍事權力的下移,增強了州長官的權力,弱化了監察制度的效力,D項錯誤。2.復雜情境——從簡牘和糧倉遺址看漢代地方治理(2023·北京卷,2)“郵”是漢代一種通信機構,官府的重要文書可以通過“郵”傳遞,稱為“以郵行”。1930年,新疆羅布泊北岸的遺址出土大量漢代簡牘,如圖為其中一件的照片。據研究推斷,此遺址是漢代設立的居盧訾(zǐ)糧倉。這一發現說明,漢朝( )①推動中外絲綢貿易的發展 ②有較發達的信息傳遞體系 ③在西域地區推行了郡縣制④發展交通有利于邊疆治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 “郵”是漢代一種通信機構,官府的重要文書可以通過“郵”傳遞,說明漢朝時期有較發達的信息傳遞體系,②符合題意;新疆羅布泊北岸的遺址是漢代設立的居盧訾糧倉,說明漢代加強了對邊疆的治理,④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絲綢貿易,①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在西域地區是否設置了郡縣,③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3.治國理政——以文獻史料考查漢代治國理念(2022·湖南卷,2)漢武帝南征北伐,東巡西幸,奢靡無度,致府庫告竭,遂用聚斂之臣,“至于賣爵、更幣、算車船、租六畜、告緡、均輸、鹽鐵、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遺,獨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舉( )A.體現以農為本 B.服務于漢初戰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決了財政危機答案 A解析 根據“獨于田租不敢增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見漢代統治者視農業為國本,不敢增加田租是為了避免動搖國本,A項正確;漢武帝斂財不僅是為了戰事,還有滿足巡幸和奢侈揮霍的需求,排除B項;漢武帝推行的各種政令,其本質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國庫,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漢武帝的措施“解決了”財政危機,排除D項。1.[歷史理解·新認知](2023·淄博高三質檢)西漢時期,漢武帝以察舉制從民間拔擢人才,為皇帝出謀劃策,讓他們成為皇帝的智囊團。這一舉措的初衷在于( )A.分散丞相的權力 B.加強對官員的監察C.減輕皇帝的負擔 D.完備中央職官設置答案 A解析 據材料“拔擢人才,為皇帝出謀劃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代通過察舉制選拔人才為皇帝出謀劃策來減少決策失誤,有利于分散丞相的權力,強化皇權,故選A項。2.[遷移運用·新情境](2023·蘇州高三調研)自漢武帝時代以后,士人數量劇增。一方面,博士弟子的人數從漢武帝時的五十人增至西漢末的三千人,再增至東漢時代的三萬人,郡國也開始設立學校;另一方面,私人教授也愈來愈普遍,“傳業者浸盛,支葉蕃滋”。由此可知,兩漢時期( )A.儒學思想影響漸廣 B.朝廷放松社會控制C.教育體系已趨完備 D.士族勢力日益強大答案 A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政府重視儒學的環境下,官學弟子數量不斷增加、民間講學也逐漸繁盛,故選A項;材料是政府加強思想控制的表現而非放松,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儒學在官方及民間的傳播情況,沒有明確具體教育教學機構設置及管理,排除C項;材料沒有明確有關士族勢力發展的具體表現,排除D項。3.[文獻典籍·新對比](2023·湖南師大附中月考)有學者指出《史記》《漢書》的一個區別:司馬遷提到人物籍貫的時候,往往只稱縣名,這是戰國以來的老傳統;班固則多遵循某郡某縣的原則,每個人都被精準定位在帝國的地方行政框架之內。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空前強烈的國家認同 B.人物記述慣例的變化C.傳統農耕文明的影響 D.專制主義的發展強化答案 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帝國分崩離析,以及漢初“七國之亂”,說明缺乏國家認同觀念,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雖已是西漢中期,這種遺風猶在。班固生活在東漢時期,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儒家學說統治地位的確立,統一的國家認同意識逐步加強,故選A項。郡國并行制的合理性秦以郡縣治東方,用秦吏秦法“經緯天下”,移風“濯俗”,結果激起東方社會的反抗……而在劉邦重建帝業的過程中,區域文化的差異和沖突顯現出來……由此我們看到,在東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戰國時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劉邦建立漢家帝業,一方面必須“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須尊重東方社會的習俗。——摘編自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材料解讀] 漢初郡國并行有其深層次的社會、文化背景,是吸取秦亡教訓所做出的調整和改變。[命題方向] 漢承秦制、有所損益的原因;漢初郡國并行制的背景;區域文化對秦漢制度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