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古代生物的多樣性教科書 書 名:科學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遠古時期,地球上存在著不同的生物。 有些古代生物已經不復存在,一些現存生物與古代生物相似。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 2.科學思維:能基于證據表達自己的觀點。 3.科學實踐:能夠通過觀察化石推測古代生物的特征,認識古代生物。 能夠通過觀察比較、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證據,推測一些古代生物與現存生物的關系。 4.態度責任:意識到對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生物及其地球環境的發展變化,體會科學研究的意義。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根據化石信息分析,描述古代生物。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觀察化石推測古代生物的特征,認識古代生物。教學過程一、聚焦: 1.引導:遠古時期,地球上生活著許多動物和植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三葉蟲等遠古生物的視頻) 2.提問:現在還能見到這些古代生物嗎?我們都沒有見過,又是怎么知道它們的相貌的呢 3.介紹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 今天就讓我們經歷化石考古的過程,研究生物的進化,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樣性。 二、探索 (一)挖掘化石 收集信息 1.引導:科學家們首先通過挖掘化石來發現古代生物的信息,同學們,你們是否也能從挖掘中有所收獲呢?試一試吧。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化石”挖掘、組裝及討論。 3.實驗匯報:你們組挖掘到的是哪種古代生物的化石? 生1:我們組挖掘到的是猛犸象的化石,我們是依據它的骨骼結構和彎彎的象牙判斷的。 生2:我們組挖掘的是霸王龍化石,它的頭骨比較大,牙齒很鋒利,前肢細小,但后肢粗壯。 總結:同學們收集到的信息真不少。我們來和完整的猛犸象、霸王龍的骨骼化石圖片比對一下。同學們的推測都很準確呢。其實,在真實的化石發掘中,極少能找到完整的骨骼化石。科學家們也是通過不斷發掘同種類的化石,收集信息,最終復原了古生物的骨骼結構。 (二)研究化石 推測親緣 1.引導:猛犸象和恐龍都已經滅絕了,但是它們和現在的生物有沒有什么聯系呢?以猛犸象為例,你們覺得可能和哪種動物呢? 2.分析:這是亞洲象,我們來找一找。 生:猛犸象和亞洲象的身長、身高都差不多、骨骼結構也很相似,我們推測它們可能由同一祖先進化而來,兩者有親緣關系。 (三)探尋發源 復原樣貌 1.引導:可能有緊密親緣關系的猛犸象和亞洲象外形也一樣嗎?生活環境相同嗎? 科學家又是怎么推斷出猛犸象的生活環境、外形樣貌的呢?出示新聞素材 2.分析:猛犸象可能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生:從猛犸象化石的出土地點:黑龍江、加拿大永久凍土、西伯利亞,我們推斷猛犸可能生活在寒冷地區,它可能像北極熊那樣長有濃密的長毛,厚厚的脂肪層。 講授:是呢,科學家們初步復原了猛犸象的樣貌。但猛犸象真的長這樣嗎?科學家們還在不斷的尋找證據。直到十多年前,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冰層內,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具1萬年前猛犸幼象遺體,最終復原了猛犸象的樣貌。 (四)恐龍化石 探尋進化 1.引導:剛才我們還挖掘到了恐龍的化石,恐龍種類豐富多樣,讓我們通過視頻領略一下。(播放恐龍的多樣性視頻) 2.討論: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恐龍信息呢? 2.總結:恐龍統治了地球大約8000萬年,科學家們通過骨骼化石推測,中國恐龍的種類達到了308種,世界范圍內,恐龍的種類可能有上千種,科學們也在不斷探索研究著恐龍的多樣性。 (五)多姿多彩的古代生物化石 1.引導:除了種類繁多的恐龍,科學家們還通過化石,確認了13多萬種古代生物,這兒有一些古代生物的化石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2.通過學生介紹和教師補充的形式介紹多樣的古代植物和動物。 三、研討 引發思考:地球在46億年的時間里,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生物,但大多數的古代生物都已經滅絕了,比如短面熊、恐龍、猛犸象、烏海擬齒葉、種子蕨……,但烏龜、鱷魚、亞洲象、銀杏、冷杉這些生物卻能延續下來,直至現在,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請同學們課后去繼續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