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科學 六年級下冊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1.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2.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象。 2.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3.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 科學態度目標: 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 2.體會到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對于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了解化學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觀察并記錄加熱白砂糖和蠟燭燃燒這兩個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教學難點: 1.尋找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的證據。教學過程一、聚焦 1.白砂糖既是一種調味品,也是傳統民間手工藝——糖畫的制作原料。 2.出示老師自己做的糖畫,請學生分析這幅糖畫“失敗”的原因。 (預設:可能是加熱時間太久了,有點焦了;制作手藝太差) 探索一:加熱白砂糖產生新物質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通過一段實驗視頻來仔細觀察一下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并記錄實驗現象。 交流觀察結果,梳理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思考:加熱白砂糖的過程是什么變化?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預設:這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因為白砂糖在加熱后產生了黑色的新物質) 反問:你判斷黑色物質是新物質的證據是什么? (預設:顏色是黑色與白砂糖原有的顏色不同;氣味是焦糊味與白砂糖原有的氣味不同) 在顏色和氣味上兩者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那我們還有沒有更加充足的證據證明這個黑色物質是新物質呢?讓我們一起來尋找更多的證據吧! 觀察白砂糖與黑色物質在水中溶解性的對比實驗視頻。 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你又發現了哪些證據可以證明黑色物質是新物質? (預設:白砂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溶解了,而黑色物質卻還有較大一塊未溶解,說明兩者的溶解性差異較大;并且白砂糖放入水中是沉的,而黑色物質放入水中是浮的。) 這么多的證據都證明了白砂糖在充分加熱后產生了新物質,說明這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 思考: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有化學變化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變化?說一說你的理由。 (預設:還有物理變化,因為白砂糖在剛開始加熱時是先由固態的糖熔化成液態的、無色透明的糖,這時候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小結:化學變化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物理變化的過程,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探索二: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 過渡:在剛才的實驗中,除了白砂糖發生了變化,你還發現哪些物質也在發生變化呢? (預設:蠟燭也在發生變化) 蠟燭燃燒的過程大家有留意觀察嗎?(課件展示GIF動畫) 3.說一說: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都有哪些現象產生? (預設:發光發熱、蠟燭熔化、燈芯變黑、勺子底部變黑等等) 4.思考:根據這些現象,說一說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預設:固態蠟燭在熔化成液態的蠟燭油的過程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勺子底部變黑是因為蠟燭燃燒產生了黑色的新物質,這是發生了化學變化) (預設質疑:勺子底部的黑色物質會不會是勺子被燒焦產生的新物質呢?) 觀察用玻璃片接觸火焰的實驗視頻以及清洗前后勺子、玻璃片的對比照片。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蠟燭燃燒確實會產生黑色的新物質。 當然,蠟燭燃燒除了會產生我們看得見的黑色物質外,還會產生一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新物質,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一下。 觀察蠟燭燃燒產生水蒸氣實驗。 (預設質疑:我覺得燒杯中出現水霧是因為蠟燭將杯中的水蒸氣加熱了,遇到冷的杯子出現的冷凝效果。) 思考:燒杯中的水霧是由于杯中原有水蒸氣冷凝形成的還是蠟燭燃燒產生的水蒸氣冷凝形成的? 增加對比實驗(用玻璃杯罩住點亮的燈泡)——發現并未出現水霧 小結: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了黑色新物質以及水,說明這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其中也包含有物理變化過程(固態的蠟燭熔化成液態的蠟燭油)。 探索三:發現更多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閱讀資料,找一找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 鋼鐵生銹資料——摘自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酸雨的形成資料——摘自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五、課后延伸 1.找一找對我們生活有益(有害)的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