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知道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并趨向于熱平衡。 科學思維: 能針對熱傳遞現象作出假設,建立證據與假設之間的聯系。 通過分析、比較、概括等方法理解熱的傳遞。 探究實踐: 能設計探究實驗,通過測量溫度變化獲取證據,對探究的證據進行信息加工,科學的表述熱傳遞的規律。 態度責任: 對生活中的熱傳遞現象保持好奇心與探究熱情。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調整自己的想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分工合作探究冷水和熱水相互接觸后的溫度變化過程,如實記錄,以實驗實事為依據,調整自己對熱傳遞的過程的理解。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冷水和熱水相互接觸后的溫度變化規律,解釋熱水使冷水由涼變熱的過程,合作建構熱傳遞的概念。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大燒杯1個、60℃左右的熱水、20℃左右的涼水、試管1支、溫度計2支、計時器1個、溫度變化記錄表、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PPT、冷牛奶1袋、涼水、熱水、感溫粉末、大燒杯1個。教學過程一、觀察生活現象,聚焦研究問題 1.展示冰箱中取出的冷牛奶:為了腸胃健康,我們通常把牛奶放入熱水中溫一會兒。 2.詢問學生,牛奶會發生什么變化? 3.聚焦:熱水是怎樣使牛奶由涼變熱的? 二、作出假設,引發認知沖突 1.熱量的變化可以通過溫度的變化來體現。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溫度會怎樣變化? 2.預測:為了避免牛奶浪費,用冷水來代替冷牛奶。請同學們推測一下,冷水溫度會如何變化?熱水溫度會如何變化?并用折線圖表示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學生不同的預測,暴露認知沖突。 三、實驗探究,獲取可靠證據 (一)設計實驗 1.如何證明自己的想法? 2.本實驗需要哪些材料?如何進行實驗?小組內展開討論。 3.分享交流,完善實驗材料和方法步驟。 (1)需要的材料有:大燒杯、試管、熱水、冷水、溫度計、計時器。 (2)實驗方法:先用溫度計分別測量熱水、冷水的初始溫度,然后把裝冷水的試管放入裝熱水的燒杯中,開始計時。每隔一分鐘記錄兩種水的溫度。對測量數據進行對比。 4.確定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1)如何計時,能不能中斷?連續計時,不中斷。 (2)測量過程中溫度計是否需要取出來?溫度計一直浸入水中直到實驗結束。 (3)怎樣做到測量準確?分工合作,溫度計正確使用、讀數時間要一致。 5.播放實驗視頻,明確實驗方法。 (二)實驗探究,獲取證據 1.分組完成實驗。 2.填寫實驗記錄,并繪制折線圖。 3.分析實驗結果。 四、研討交流,建構概念 1.分享提示 (1)交流提示:我的發現是什么?我在實驗中找到了哪些證據?和我的猜測一樣嗎? (2)傾聽提示:我的發現和他的一樣嗎?我還有補充嗎? 2.小組分享,總結溫度變化規律 (1)熱水、冷水相互接觸后,溫度分別在發生什么變化?變化有什么規律?你在實驗中找到了哪些證據? (2)同學間相互質疑,達成共識:熱水、冷水相互接觸后,熱水溫度逐漸下降、冷水溫度逐漸上升,慢慢達到一致;溫度變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熱水溫度下降得少,冷水溫度上升得多。 3.討論溫度變化的原因,建構熱傳遞的概念 根據熱水、冷水的溫度變化規律,解釋熱水是怎樣使冷水由涼變熱的。 ——熱水的溫度在降低,冷水的溫度在升高。說明熱水把熱量給了冷水。 ——為什么冷水升高得快,熱水下降的慢呢? ——熱水多、冷水少,熱水熱量比冷水多很多。一定時間內,熱水的溫度降低一點就使冷水溫度升高較多。 ——為什么最后熱水的熱量仍然高于冷水,但溫度卻不變?溫度變化先快后慢? ——剛開始熱水60℃,冷水25℃,溫度差異很大,熱傳遞就很快,后來隨著冷水溫度的升高,溫度差異變小了,熱傳遞就變慢了。 ——總結:熱量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最后趨于平衡。 五、遷移應用 1.如果繼續測量,這些水會一直保持在這個溫度嗎? ——熱水的熱量還會傳遞給周圍的空氣,導致熱水溫度下降,此時,試管的水溫度更高,又會傳遞熱量給熱水,最終它們的溫度都會下降,到和室溫差不多。 2.生活中利用熱傳遞的例子:、冰雞蛋、熱牛奶、泡熱水腳、拿熱水袋,滲透敬老愛老教育;電熨斗、空調、暖氣等,滲透科技對人們美好生活助力。 3.反思實驗可以改進之處:測量的精確度、數據的實時性、熱傳遞過程的可視化……介紹電子溫度計、溫度傳感器等儀器,科技的發展、工具的進步,可以讓我們的研究更精確。 4.拓展:本實驗中加入感溫粉末的現象(視頻)。引發學生對熱在水中傳遞的過程產生新問題。 5.總結研究方法。 6.分層作業: (1)把常溫飲料放入冰塊中,你認為飲料的溫度會怎么變化?為什么? (2)給家里的長輩泡一次溫水腳,讓長輩感受到我們的溫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