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1課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學案(含解析)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1課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學案(含解析)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第21課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課程標準
1.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2.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
3.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
學習目標
1.通過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初期的史實,認識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的統一及其性質。
2.通過對史料、地圖及時間軸等多種資料的研讀,學生能夠分析紅色政權存在的原因,進而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由此培養學生在具體歷史時空下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運用地圖及研讀史料,講述長征過程,分析長征勝利的意義,進一步傳承長征精神,涵養家國情懷。
4.核心概念:寧漢合流、東北易幟、工農武裝割據、土地革命、長征、遵義會議。
知識點一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
1.政治統一與專制并存
2.民族工業在夾縫中發展
(1)民族工業發展
原因 政治保障 國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的熱情提高
發展機遇 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興起
政府政策 國民政府實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表現 除了原有的紡織、面粉等行業外,民族工業中的新興部門如化學、橡膠、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2)官僚資本的崛起
官僚資本憑借國家權力,迅速聚斂起巨額財富,四大銀行成為他們巧取豪奪的重要工具。
概念闡釋 官僚資本
國家壟斷資本在中國的通俗名稱。1927年以后,四大家族利用金融優勢地位實行商業壟斷和吞并私人資本主義工業;他們憑借國家政權,接收以前政府的國家資本,發行公債,征收苛捐雜稅,進行商業投資。
透析教材
閱讀教材第一子目“歷史縱橫”欄目,思考: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提示 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誤區警示 兩次“北伐”
國民革命時期的“北伐”以反帝反封建為宗旨,對象是實行反動統治的北洋軍閥,組織基礎是國共合作,是一場革命戰爭。
南京國民政府的“北伐”,在國共合作已破裂的情形下進行,組織基礎是不同利益集團的軍閥,是一場爭奪地盤和統治權力的戰爭。
知識點二 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
1.武裝起義
(1)背景: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
(2)南昌起義
(3)八七會議
時間、地點 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
總結教訓 總結了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確定方針 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提出思想 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4)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進攻長沙途中受挫,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
2.開辟革命新道路
(1)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創建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建立紅色政權,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會師 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意義 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2)工農武裝割據的實踐
易錯易混 南昌起義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早在國民革命運動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已經掌握一部分武裝力量,但這些武裝力量是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而不是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
透析教材
1.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圖片《八七會議舊址》,思考:這次會議有何意義?
提示 意義:糾正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為中國共產黨指明前進的方向。
2.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圖片《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思考:農村革命根據地在空間分布上有何特點?
提示 主要位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多位于兩省或幾省交界的地方。
知識點三 紅軍長征
1.背景
(1)客觀原因:蔣介石調集重兵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
(2)主觀原因:共產國際的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中共中央犯了“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過程
(1)開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2)轉折:遵義會議
(3)勝利
①吳起鎮會師: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
②會寧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3.意義
革命中心 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
發動群眾 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種子,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
思想解放 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概念闡釋 “左”傾和右傾
(1)“左”傾:是激進冒險主義、機會主義,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現,表現為急躁冒進、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傾錯誤等。
(2)右傾:是保守主義、投降主義,主要表現為保守、妥協、退讓,如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透析教材
閱讀教材第三子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描述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
提示 出發地為江西省瑞金等地,途徑烏江(強渡烏江),到達遵義(召開遵義會議),之后紅軍經歷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慘烈戰役,經歷艱難險阻到達陜北吳起鎮,最終到達甘肅會寧。
主題一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
材料一 吾國何時可稻產自豐、谷產自足,不憂饑饉?吾國何時可自產水筆、燈罩、自行表、人工車等物什,供國人生存之需?吾國何時可行義務之初級教育、興十萬之中級學堂、育百萬之高級學子?吾國何時可參與寰宇諸強國之角逐?……此文的編者按語說,“此十問俱實現,則中國富強矣,國人安樂矣!”——《十問未來之中國》(1929年)
材料二 1927—1937年間的民族工業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927—1931年間較為平穩,1931、1932至1935年間陷入了深刻的危機,1936、1937年明顯好轉。依據劉佛丁提供的統計資料,1927—1931年間民族資本制造業及公用事業投資年遞增率為14.6%。1931—1935年,年遞增率只有2.4%。兩階段的差別是明顯的。
——摘編自王方中《1927—1937年間的中國民族工業》
解讀 提取關鍵信息,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時中國的社會面貌,并說明這一時期影響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
提示 社會面貌:政治分裂,人民生活痛苦;工業基礎薄弱;教育落后;外交屈辱。
因素:積極因素:國家形式上的統一;國民政府的支持推動;消極因素:內戰的破壞;官僚資本擠壓;世界經濟危機影響;帝國主義的侵略。
1.歷史解釋——國民政府統治前期的經濟措施
2.史料實證——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特點
主題二 工農武裝割據道路與紅軍長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讀 到1930年,全國建立了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多個省份。在白色政權包圍中,紅色政權就像是星星之火,并已成燎原之勢。
工農武裝割據道路與紅軍長征
材料一
革命根據地農民獲得的土地分配證
材料二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鑄就了寶貴的長征精神,它的精神內涵可概括為如下關鍵詞:
集體利益 堅定信心 團結協作 獨立自主 顧全大局
艱苦奮斗 必勝信念 不怕困難 實事求是 嚴守紀律
依靠群眾 救國救民 不惜犧牲 生死相依 患難與共
解讀 提取材料一中的關鍵信息,如“土地分配證”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選取材料二中的關鍵詞,結合紅軍長征的史實從背景、內容、影響等角度回答即可。
思考:(1)指出材料一中圖片所涉及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歷史事件的意義。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表格中任選一個或幾個關鍵詞,談談你對長征精神內涵的認識。(要求:明確關鍵詞,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提示 (1)事件:土地革命。
意義:各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更加擁護中國共產黨,也堅定其發展生產、支持革命的信念;有利于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2)舉例:選取堅定信心、不怕困難。
認識: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長征途中紅軍戰士要同敵人進行殊死搏斗,如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也要與饑寒作斗爭,如爬雪山、過草地。然而在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鼓舞下,紅軍將士保持樂觀、甘愿吃苦、寧死也不掉隊的精神跨越重重障礙,于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1.唯物史觀——“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含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
原因 社會性質 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無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
力量對比 中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城市中敵人的力量相對強大,而農村中敵人統治力量薄弱,易于突破
群眾基礎 經過國民革命,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如湖南、廣東等省,曾有過工會和農民協會等組織
紅軍力量 有相當力量的中國工農紅軍的存在與發展
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堅強的領導以及政策的準確性
意義 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2.歷史解釋——長征勝利的意義
(1)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實現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3)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后方。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建立陜甘寧抗日根據地,以它為基點,將革命輻射到全國。
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
1.寧漢合流標志著中國國民黨專制統治的確立,東北易幟標志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 2.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前十年,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但也受到官僚資本的壓迫。 3.工農武裝割據和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紅軍的長征,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教材補遺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權性質
中國蘇維埃政權所建設的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國家。蘇維埃政權是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的。在蘇維埃政權下,所有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都有權選派代表掌握政權的管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之最高政權為全國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蘇維埃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為最高政權機關,中央執行委員會下組織人民委員會處理日常政務,發布一切法令和決議案。
——摘編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1931年11月
解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權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政權,為之后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情境閱讀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國民政府成立“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委員會”總會、分會及支會負責實施,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在農業方面,主要是研究和推廣優良品種,培養農業技術人才。在工礦領域,加強國營企業的籌設和發展。在商業方面,提倡國貨,加強對商業團體的指導和監督,調節糧食運銷等。此外,采取措施鼓勵農產品和土特產品的輸出,開拓對外貿易。1936年底,工農業產量都有很大提升。——摘編自嚴志才《評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解讀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特征:涉及領域廣泛;政府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實施相關規章制度;以救亡圖存為目標;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養歷史學科素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33年,國民黨中央在頒布的《公務員任用法》中明確規定:“曾于民國有特殊勛勞、勛勞或成績者并致力于國民革命若干年,經證明屬實,便可留任或升任簡任官、薦任官和委任官,與考試及格人員同等錄用。”這一規定(  )
A.試圖實現政治與行政的分離
B.繼承了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
C.意在強化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D.推動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答案 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1933年國民政府任用公務員,與功勛、國民黨派有密切關系,這有利于國民黨對政府的控制,其目的是強化國民黨獨裁統治,故選C項;國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為了強化國民黨的獨裁統治,而不是實現政治與行政的分離,排除A項;這種公務員選任方式未繼承孫中山文官考試思想,排除B項;這種公務員選任方式強化了國民黨獨裁,不利于推進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排除D項。
2.2022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從歷史上看,人民軍隊的創立發端于(  )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答案 B
解析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人民軍隊的創立發端于此,故選B項。
3.1927年9月中旬,秋收起義部隊在進攻長沙途中受阻,領導人對下一步進攻方向發生了激烈爭論。毛澤東從學校借來一張地圖,指著羅霄山脈中段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隨即中國共產黨(  )
A.發動南昌起義
B.聯合國民黨開展大革命
C.走上長征道路
D.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可知,八七會議后,毛澤東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因起義軍在進攻長沙途中受挫,毛澤東決定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故選D項;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排除A項;1924年國共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排除B項;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排除C項。
4.有歷史學家評述某次會議認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屢遭挫折的紅軍從此有了從失敗走向勝利的保證。”這一會議(  )
A.標志著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
B.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C.挽救了黨和紅軍以及中國革命
D.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答案 C
解析 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此次會議是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故選C項。
5.下面詩歌反映出的長征精神是(  )
A.堅持不懈,革命首創
B.民主科學,愛國進步
C.不畏艱險,不怕犧牲
D.艱苦奮斗,謙虛謹慎
答案 C
解析 據材料可知,詩歌反映出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C項正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體現了革命首創精神,排除A項;“民主科學,愛國進步”是五四精神,排除B項;該詩歌無法體現謙虛謹慎的精神,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松潘县| 富阳市| 高阳县| 黄大仙区| 昭觉县| 皮山县| 金坛市| 大同市| 平乡县| 左权县| 永清县| 九龙坡区| 肇东市| 汉川市| 清水河县| 承德县| 五莲县| 永丰县| 蓬安县| 滨州市| 连南| 新乡县| 岚皋县| 饶河县| 济源市| 麻城市| 志丹县| 大洼县| 清河县| 白山市| 酉阳| 历史| 鲁甸县| 景洪市| 平和县| 武冈市| 平遥县| 永吉县| 仪征市|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