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明朝和清朝前中期(鴉片戰爭前),奠定了現代中國疆域的基礎,但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同時面臨著外來侵略勢力的威脅,輝煌與遲滯并存。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1)專制集權:明朝廢除宰相、設立內閣,清朝設立軍機處、實行奏折制度,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2)民族關系: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強,遼闊的版圖在清朝前期最終奠定。 (3)對外交往:西方殖民者東來,侵占中國部分沿海島嶼。海禁和閉關自守政策嚴重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使中國脫離了工業化的世界潮流。 (1)農業:農耕經濟高度發展,農產品日趨商品化,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2)手工業: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 (3)商業: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江南經濟轉型,全國市場形成,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4)賦稅:賦稅制度進一步改革,人頭稅逐漸廢除。 (1)思想:程朱理學仍然占據統治地位,但日漸僵化,思想界出現提倡個性自由和反對專制的思想。 (2)科技:傳統科技進入總結階段,科技上逐漸落后于西方,西學東漸,一定范圍內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 (3)文化:市民文化不斷發展,明清小說和戲曲繁榮,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主張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第12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課程標準1.通過了解明朝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2.通過了解明朝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形勢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學習目標1.通過廢宰相與內閣制及司禮監權力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明朝政治體系的變與不變。2.通過相關史料梳理明朝經略邊疆的措施,理解“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和明朝在維護統一多民族國家中的重大作用。3.通過相關史實引導學生思考明朝時期中國所面臨的世界形勢,進一步深化對明朝對外政策轉變的認識,多角度認識明朝滅亡的歷史原因。4.核心概念:內閣、鄭和下西洋、海禁、奴兒干都司。知識點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明朝建立(1)背景:1351年,元朝爆發農民起義,朱元璋統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區。(2)建立: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2.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1)廢除宰相制度(2)設置內閣(3)宦官專權①原因: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②表現:司禮監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還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思維點撥 正確認識內閣的性質(1)明朝的內閣首輔并不是宰相。內閣是皇帝為加強專制而建立的政治機構,但它始終沒有法定的地位。(2)明朝內閣制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問題思考明初設置了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明朝中后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局面。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根本原因:宦官專權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結果,宦官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知識點二 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1.鄭和下西洋2.海禁與抗倭(1)背景倭患 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不時在我國東部沿海騷擾,被稱為“倭寇”海禁 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對日本實行經濟封鎖的目的,嚴厲禁止海外貿易經濟破壞 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海盜、奸商等與倭寇勾結,進行走私活動,造成巨大破壞(2)概況: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臺州九戰九捷;在福建、廣東與俞大猷合作,連續重創倭寇。(3)結果:東南沿海形勢穩定下來,朝廷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抗倭事跡被后世傳頌。3.西方殖民者的侵擾(1)背景: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沿海的活動日益頻繁。(2)概況問題思考明朝前期的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后來卻未能持續。應當如何看待明朝統治者“下西洋”政策的變化?提示 鄭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經濟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難以長期持續。透析教材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閱讀”欄目,思考:史料反映了哪些信息?提示 荷蘭殖民者與明朝軍隊交鋒情況,顯示當時荷蘭火器制造技術已經明顯領先于中國;隨后明清政權都先后開始制造歐式“紅夷大炮”,并應用于作戰。知識點三 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經略邊疆2.明清易代易錯辨析1.鄭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貢賜貿易,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 √ )2.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殖民者騙取在澳門的租住權,荷蘭殖民者侵占香港島。( × )透析教材閱讀教材第三子目“學思之窗”欄目,思考:史料作者的意圖是什么?提示 《大明會典》固然值得學習,但明朝的國情與后金又有差別,因此制度的繼承必須符合客觀實際。主題一 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內閣制度材料 明太祖初壹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成祖簡翰林官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有歷升至大學士者。其時章疏直達御前,多出宸斷。儒臣入直,備顧問而已。至仁宗而后,諸大學士歷晉尚書、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諸輔之中,尤以首揆(宰相)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亂興衰,繄宰臣是系。其賢邪忠佞,清正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摘編自《明史》解讀 提取材料關鍵信息,如“革中書省”“殿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尤以首揆(宰相)為重”等,結合所學回答。思考:根據材料,概述明代內閣制度的變遷過程。答案 過程:明太祖罷中書省后,設四輔官,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但他們對國家大事不能發揮作用;明成祖讓殿閣大學士參預機務,還提升了他們的職位,但國家大事往往由皇帝自己裁決,閣臣只是備顧問而已;仁宗以后,閣臣地位迅速提高,隨著票擬權的取得,閣臣變成不居丞相之名的丞相,他們的作為直接關系國家興衰治亂;內閣制度日益健全,并逐漸制度化。1.史料實證——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特點2.歷史理解——宰相與內閣的區別項目 宰相 內閣權力來源 法定制度賦予 皇帝個人信任職責 參與國家政務決策 侍從咨詢,無決策權任免 通過規定程序 皇帝個人決定對皇權的影響 有限制約皇權 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主題二 明朝時期邊疆治理與對外交往明朝邊疆治理材料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諸帝放棄元朝憑借邊疆向外擴展的做法,繼承漢唐“守在四夷”的治邊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諸子大都遣鎮北方,前朝重北輕南的治邊傳統仍被明朝繼承,為防范“北虜”南下,明朝修建九邊重鎮,修繕長城并駐重兵,以強硬的軍事手段應對北方游牧勢力。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派駐的軍隊,以衛所的形式駐守各地。在設置衛所以外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總體上實行衛所與土司結合統治的雙軌制。——摘編自方鐵《論元明清三朝的邊疆治理制度》解讀 提取材料關鍵信息,如“守在四夷”“九邊重鎮”“衛所”“土司制度”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思考:根據材料,指出明朝管理邊疆的舉措,并分析其意義。提示 舉措:遵循“守在四夷”、重北輕南的傳統政策和原則;派諸子鎮守北方;派駐軍隊以衛所的形式駐守各地;邊遠地區實行土衛雙軌制。意義:鞏固了統治,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1.史料實證——明朝對外交往呈現的歷史特征2.唯物史觀——明朝的民族政策及影響(1)使用戰爭和招撫兩種政策,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統治。(2)以撫為主、輔之以軍事手段,成功招撫了西北、西南等邊疆少數民族各部。(3)“朝貢和賞賜”吸引了少數民族各部,密切了中央和少數民族之間的聯系。(4)在邊疆地區建立衛所、實行屯田,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5)開設馬市和茶市,加強了各族之間的經濟聯系。(6)在邊疆地區興辦教育,有利于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和文化水平的提高。(7)明朝的宗教政策適應了少數民族的需求,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總之,明朝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對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有重大意義。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1.明初廢宰相、設內閣,君主專制得到空前加強。 2.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無決策權,僅是皇帝的顧問機構。 3.鄭和的遠航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雖然其目的是宣揚國威,但也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4.明朝時期設行都指揮使司管理西藏事務,在黑龍江流域設置奴兒干都司管理東北地區,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教材補遺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對比項目 鄭和下西洋 新航路開辟目的 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揚國威 主要是經濟目的,海外殖民,掠奪財富方式 進行朝貢貿易,以和平友好交往為主要方式 以武力掠奪為主要方式影響 增加了中國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加重財政負擔,難以持續 引發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情境閱讀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明初在地方設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三司”,互不隸屬,雖是強化中央集權之舉,但事權不一,不利于彈壓地方。明宣德、正統以后,中央政府開始設置總督、巡撫這樣的臨時官員,到各地方代表中央,以節制三司,統一協調地方權力,消除牽制、扯皮、效率遲緩之弊。——摘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解讀 明初三司事權不一,互不統屬,行政效率低下;之后設總督、巡撫,既保證了地方行政長官擁有相對集中的權力,又不違背中央集權的原則。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既注重調節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又因地制宜地設置地方行政長官的轄區。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養歷史學科素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3·廣東學業水平考試)內閣制度確立后,內閣逐漸獲得票擬權,以致“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由此可知,當時( )A.中央集權受到削弱B.六部執行效率不斷降低C.宰相制度得到重建D.中樞決策程序發生變化答案 D解析 據材料可知,內閣逐漸獲得票擬權,內閣首輔的地位已經和漢唐時期的宰相類似,說明內閣地位和權力逐漸提高,即中樞決策程序發生變化,故選D項;材料強調君主專制,而非中央集權,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六部執行效率不斷降低”,排除B項;“重建”說法錯誤,排除C項。2.明朝司禮監在剛開始設立時并無特殊之處。明中期之后,司禮監的職能從侍奉宮廷生活轉變為參與政治,其機構中的秉筆、隨堂太監負責“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朱”“凡內之傳宣,外之奏請屬焉”。秉筆太監中最得寵者,還監管東廠,“權重視總憲兼次輔”。這種現象( )A.加劇了君主與宰相的矛盾B.說明君主專制必然導致宦官專權C.源于君主強化權力的需要D.說明司禮監掌握了法定的決策權答案 C解析 據材料可知,明朝司禮監權力來源于皇帝的信任,這適應了君主強化權力的需要,故選C項;明朝初年就廢除了宰相制度,排除A項;君主昏庸怠政,宦官趁機竊權會導致宦官專權,并不是君主專制必然導致宦官專權,排除B項;司禮監只是皇帝的內侍機構,沒有獲得法定的決策權,排除D項。3.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亞某市有這樣一副對聯:“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此對聯稱贊的是( )A.利瑪竇到東方 B.玄奘西行天竺C.鑒真東渡日本 D.鄭和下西洋答案 D解析 該對聯出現在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稱贊的是鄭和下西洋,故選D項;利瑪竇是西方傳教士,與“立功異域”“探險先河”不符,排除A項;玄奘西行天竺與鑒真東渡日本是宗教行為,與“開哥麥探險先河”不符,排除B、C項。4.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繼光整修桃渚城以抗倭,整修后的桃渚“城上有臺,臺上有樓,高下深廣,相地宜以曲全,懸嘹城外,纖悉莫隱。”史學家認為這一年是明代抗倭歷史由守轉攻,最終獲得勝利的轉折點。下列關于抗倭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倭寇”侵擾沿海始于明初B.戚家軍在臺州抗倭九戰九捷C.戚繼光和俞大猷曾聯手抗倭D.倭寇曾得到海盜和奸商支持答案 A解析 “倭寇”侵擾我國東部沿海始于元朝末年,而不是明初,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戚繼光領導的戚家軍在臺州抗倭取得九戰九捷的輝煌戰績,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戚繼光和俞大猷曾聯手抗倭,并最終蕩平了倭寇,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倭寇曾得到海盜和奸商支持,勢力不斷壯大,對東南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破壞,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5.永樂年間,明朝政府發動所屬藏漢人民,兩次修筑川藏驛路,“自是道路畢通,使臣往還數萬里”。這一舉措( )A.推動了中國與中亞之間的交流B.提升了民眾的文化水平C.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D.有利于海外貿易的發展答案 C解析 修建川藏驛路,有利于加強中央政府與西藏的聯系,有利于鞏固統一,故選C;西藏不屬于中亞地區,修建道路與提升民眾文化水平無關,明朝時期,西藏地區不對外進行海外貿易,故A、B、D均排除。6.1644年紫禁城史無前例地出現過三個皇帝。李自成的軍隊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縊殉國。6月3日李自成舉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爾袞率清軍進占北京。10月30日,清順治帝行定鼎登基禮。以上史事相關的結論正確的是( )A.李自成登基標志著大順政權建立B.明思宗自縊標志著明朝滅亡C.順治帝定鼎標志著清朝開始建都D.多爾袞入京標志著清朝統一答案 B解析 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自縊身亡,這標志著明朝滅亡,故選B項;李自成先建立了大順政權,又攻破了北京,之后才舉行登基大典,排除A項;順治帝定鼎標志著清朝開始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而不是開始建都,排除C項;多爾袞入京后,又用了20多年的時間,才把明朝殘余勢力消滅,完成了清朝統一,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