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同步精品學案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核心素養】歷史解釋:了解中世紀晚期,農村墾殖運動的發展,分析歐洲莊園制度逐漸衰落和瓦解的原因。了解中世紀晚期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的出現及其意義。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概括租地農場以及新的手工工場經營方式的特點。唯物史觀:能夠通過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認識中世紀晚期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知識梳理】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農業 墾殖運動 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土地面積逐漸擴大,新開發的地區也仿效自治城市,成為具有獨立司法權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莊園制度衰落和瓦解 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租地農場建立 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租地農場主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資本主義雇傭關系出現農副產品市場化 農產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農產品和畜產品得以進入市場手工業 手工工場 變化 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并且由分散逐漸轉向集中,資本主義雇傭關系出現影響 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影響 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1.富裕農民:(1)形成: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富裕農民、騎士等不斷集中土地。(2)影響:以新的經營方式掌握了生產、交換等環節,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2.市民階層:(1)組成:城市中手工業者、商人。(2)享有權利: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3)政治影響: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課堂訓練】1.“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占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并預付部分工資,最后收回制成的產品,并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 )A.西歐城市的興起B.西歐莊園的出現C.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化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2.如圖是中世紀晚期歐洲生產領域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表明( )A.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B.社會大分工逐步完成C.世界市場初步確立 D.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3.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支配者,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強化B.資本主義性質的剝削關系出現C.西歐等級制度的形成D.莊園制度的出現4.從13世紀開始,在意大利許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資開辦作坊,控制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兩個環節,雇用一些行會手工業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產過程分成梳毛、紡線、染色、織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專門的手工業作坊完成,產品直接面向市場,這種新的生產組織方式是( )A.工廠制度 B.租地農場 C.封建莊園 D.手工工場5.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體現在( )①各地紛紛開展了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新開發地區的主人②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③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出現租地農場④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制作歷史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有效方法。下邊卡片中橫線處應填寫( )名稱:___出現時間:13世紀特點:雇工分工合作影響:出現了資本與勞動力的分離,進一步提高了生產A.墾殖運動 B.手工工場C.莊園制度 D.城市的興起7.有人認為中世紀曾是“黑暗時代”,但在15世紀的某一時期,黑暗終于消失了,歐洲蘇醒了,滌除了污垢,又開始了思考和創造,……歐洲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結構,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當中占有決定性的優勢。其中,經濟結構占有決定性優勢指的是( )A.封建經濟開始衰落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C.大機器生產的推廣 D.“蒸汽時代”的到來8.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材料主要表明( )A.農業生產飛速發展 B.領主脫離了農業生產C.城市經濟發展迅速 D.農業生產資本主義化9.歐洲中世紀后期,歐洲社會逐漸走向近代,隨著莊園主的奢侈品消費增加,他們便開始把 勞役地租轉化為貨幣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貨幣收入,不少莊園主開始將莊園的農產品大量投入市場銷售,以提高經濟收益。這一現象( )A.提高了農奴的工資水平B.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C.有利于歐洲農奴的解放D.為加強王權奠定經濟基礎10.“地主把土地租給農場主,收取地租;農場主雇傭工人,賺取利潤;農業工人出賣勞動力處在工資雇傭關系中,既無土地,也無財產。”這一社會結構反映了( )A.封建人身依附關系的強化B.農村生產力的大幅衰退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出現D.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變化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材料二 隨著土地的集中,租地農場逐漸形成,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支配者,一些富裕農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經營土地,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由于農產品的富余和城市需求的增加,農產品逐漸市場化。這一時期,手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手工工場形成。——摘編自部編版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1)觀察材料一中西歐莊園圖示,請說出莊園的耕地類型、莊園特點及其維護公共秩序的機構。(2)根據材料二,指出在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并分析“農場主”與“農業工人”的關系。(3)分析材料二中新生產經營方式的出現與材料一中莊園經濟組織的發展趨勢之間的內在聯系。參考答案1-10 CDBDD BBDBC11.(1)莊園耕地類型:分為自營地和份地;莊園特點: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機構:莊園法庭。(2)變化:出現租地農場、資本主義萌芽、農副產品商品化、手工工場等。關系: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3)內在聯系: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促使租地農場出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