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人類戰爭的階段性:人類歷史上,戰爭連綿不斷,每個時代的戰爭起因不盡相同。原始社會的人們主要為爭奪自然條件優越的生活區域而戰;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人們通過戰爭開疆拓土,建立帝國;資本主義興起后,各大國為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進行的戰爭曾發展為世界大戰。 2 戰爭影響的雙重性:一方面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給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破壞;另一方面,又在客觀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鋒,促進了人類文化的交融和發展。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目標導航課程標準 素養解讀 核心概念1.通過了解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 2.認識戰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 1.時空觀念:結合歷史地圖,了解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 2.歷史解釋:概述希臘化時代的特點和蒙古西征的影響,認識戰爭造成了文化破壞,也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 3.唯物史觀:辯證地看待戰爭對文化的影響,認識古代戰爭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意義。 亞歷山大東征 希臘化時代 蒙古西征 《馬可·波羅行紀》時空坐標知識點一 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 [學生用書(第63-64頁)]1.亞歷山大遠征過程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統治 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結果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影響 消極 戰爭給被征服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這些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斷積極 促進了文化融合,推動了希臘化進程圖解歷史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2.希臘化時代含義 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大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表現 ①在希臘化世界中,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治階級,被征服地區原有的上層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②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③被征服地區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展局限 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的鄉村地區,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概念闡釋 希臘化指希臘文化在空間地域上的擴展,它的直接結果就是希臘文化向東方各地區的傳播和滲透,與此同時,東方文化對希臘也進行著反向滲透,多種文化的融合構成了希臘化文化。問題思考 閱讀教材“學思之窗”,這本是一場平常的民間糾紛,但這位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提示 托勒密王朝的統治者是馬其頓人。托勒密王朝讓希臘人充當士兵,給了他們一系列特權,希臘人和馬其頓人成為埃及的統治者。與此相反,埃及人是被統治者,是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不同的異族,所以這位希臘人試圖利用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從國王那里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判決。 主題一 文化的破壞與重構——“希臘化時代”名家論史 希臘化時期西亞北非文明交流材料 “希臘化”一般指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亞、中亞和希臘世界,包括他去世后建立的三個王朝……其實這一時期地中海和西亞、北非歷史的基本特點是東西方文明大交匯,以及東方各文明之間更加密切地交往。——黃民興《文明對話:希臘化時期西亞北非歷史的個案》解讀 希臘化時期希臘、西亞和北非文明交往密切,形成東西方文明大交匯。史料探究 視角1 “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城材料一 在希臘化時代的城市中,最著名的要數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城在希臘化時代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斯特拉波稱其為“已知人類世界最大的百貨商店”。然而,商業中心似乎還不足以概括亞歷山大里亞的特性,它還是著名的政治中心。在亞歷山大城里,希臘人和外國人住東城,埃及人住西城,猶太人住戴爾塔區,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大熔爐。——摘編自楊巨平《碰撞與交融——希臘化時代的歷史與文化》根據材料一,概括亞歷山大城居住區的特色,結合所學說明這一特色對文化發展的影響。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特色:分區聚族而居。影響:既保有埃及文化,又融入了希臘、猶太等多種文化,形成多種文化并存、互相滲透的多元格局。視角2 “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的政策材料二 在蘇薩一次盛大奢華的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親自帶頭同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女兒斯塔提拉結了婚。……后人稱這一行動為“歐亞聯姻”,而且整個婚禮是按照波斯人的傳統習俗進行的。在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鄭重宣布: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親自饋贈給他們許多禮物以示鼓勵。——摘編自傅利華《略評亞歷山大東征》閱讀材料二信息,分析亞歷山大所實行的政策的作用。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與東方貴族聯姻,贏得當地人的好感與支持,緩和了與被征服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維護帝國的穩定;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深化拓展1.歷史理解——亞歷山大政策對“希臘化時代”的影響2.歷史解釋——古代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1)多元性:馬其頓擴張后的帝國空前的廣袤,首次統一了地中海以東的領域,跨越亞、歐、非三洲。這次對外擴張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包括希臘文化、埃及文化、西亞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的希臘化世界。(2)開放性:伴隨著東西方文明的交互滲透,超越種族和國界的觀念開始呈現。在希臘化的過程中,各地區和各部落之間的差別在縮小,從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閉關自守性在逐漸發生著變化,經濟和文化的聯系在擴大,人們的活動超越了過去的城邦界限,出現了統一的希臘化世界的經濟體系,希臘化時期的世界主義取代了過去狹隘的民族主義,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臘化世界呈現開放的局面。1.(2023·天津河北區一模)下面地圖的名稱應該是( )A.羅馬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C.東羅馬帝國 D.希臘化世界答案 D解析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故選D項;羅馬帝國是統一的大帝國,且統治范圍環繞地中海,與地圖信息不符,排除A項;亞歷山大帝國此時已分裂,排除B項;東羅馬帝國統治區域集中在敘利亞到北非、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等地區,且東羅馬帝國建立時托勒密埃及早已滅亡,排除C項。2.(2023·佛山二模)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羅河三角洲氣候炎熱,服飾以亞麻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氣候較冷,羊毛服飾占據主流。亞歷山大東征后,埃及的婦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臘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飾元素也較為普遍。這說明( )A.地中海阻隔導致南北兩岸文化差異B.碰撞促進了區域間文化的交流C.亞歷山大東征促進埃及文明的進步D.亞歷山大推行希臘化成效突出答案 B解析 據材料“埃及的婦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臘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飾元素也較為普遍”可知,亞歷山大東征客觀上促使埃及與希臘之間存在文化交流,出現了相互學習對方穿著服飾的現象,故選B項,排除A項;材料突出希臘與埃及文明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推動埃及文明的進步,排除C項;材料說明希臘人也會受到東方文明的影響,體現了文明交融是相互的,排除D項。知識點二 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 [學生用書(第65-66頁)]背景 13世紀初,中國北方草原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蒙古汗國概況 第一次 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 滅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 13世紀中葉,蒙古以西亞地區為目標,攻占巴格達結果 形成了四大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影響 社會經濟 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東西交流 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民族遷徙 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誤區警示 客觀評價蒙古西征戰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戰爭破壞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另一方面戰爭又在客觀上有利于文化的交融與發展,但是戰爭從來不是對外交往的主旋律,友好往來才是主要方式。蒙古西征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改變了一些地區的文化面貌。主題二 文化的交鋒與交流——蒙古西征名家論史 蒙古西征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材料 1294年,伊利汗國為擺脫財政危機,開始用雕版印刷紙幣。到了14世紀,印刷術便由波斯傳入了歐洲。火藥的傳入是13世紀在蒙古人與阿拉伯人的戰爭中,阿拉伯人學會了這種技術并將其傳至歐洲。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手稿》中說:“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強大杠桿。”——摘編自陳西進《蒙元王朝征戰錄》解讀 蒙古西征推動了四大發明的外傳,對歐洲走出中世紀影響深遠。史料探究 對蒙古西征的歷史評價材料 對于自成吉思汗開始的蒙古西征,長久以來,人們對此褒貶不一。蘇聯1957年出版的《蘇聯域外的東方中世紀史》是這樣概括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時間里,血洗了亞歐國家。前所未有的災難落到了被征服國家人民群眾的身上。征服、破壞了他們的城市,踐踏了他們的田野,消滅了他們的生產力和文化。”但是,法國學者麥撒卻這樣說道:“蒙古人西征,將以前閉塞之路途完全洞開,將各民族集聚一處……中世紀滿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見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現光明。當時戰爭殺人,盈野盈城,似為人類慘禍,而不知實如空天霹靂,將幾百年之酣睡懶病,自夢中警醒。”——楊峻嶺《試析蒙古西征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簡述材料中關于蒙古西征的評價有何不同?對蒙古西征為何會有不同的評價?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不同:一種評價認為蒙古西征是前所未有的災難,對被征服地區經濟文化發展造成嚴重的破壞;另一種評價認為蒙古西征恢復了東西方交通,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提供了契機。原因:評價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不同。啟示: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做出辯證的、全面的評價,既要看到評價對象的積極方面,也要看到消極方面。深化拓展 唯物史觀——蒙古西征對東西方文化發展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蒙古西征內外發達的“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規模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②蒙古西征幾乎把亞洲合為一體,進一步加強了東亞與中亞、西亞之間的聯系,大大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③蒙古西征將亞歐大陸連成一片,恢復、加強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擴大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規模。④蒙古統治者對東西方貿易和技術交流的重視和保護措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⑤蒙古帝國的宗教政策兼容并蓄,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⑥蒙古西征導致的東西方人口大遷徙和蒙古帝國時期各國人士頻繁的來往以及蒙古統治者對西域人的信任政策,進一步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2)消極影響①蒙古大軍大肆屠殺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并焚毀城市和建筑,把城市變成“煙霧和灰燼”,這種毀滅性的殘酷行為,破壞了被征服地區的文明和生產力,阻礙了被征服地區的發展和進步。②對被征服地區的毀滅性打擊,在客觀上也阻滯了人類自身的進步。1.(2023·淮南高二月考)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承繼蒙古汗國本部,以大都為首都所在。在其他征服地區,則先后形成了四大汗國。四大汗國內部民族龐雜,語言、宗教、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差異明顯,但它們仍尊元為宗主國。這一局面( )A.為中外文明交流創造了條件B.改變了歐亞內陸的文化格局C.給被征服地區帶來深重災難D.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答案 A解析 四大汗國雖然內部民族龐雜,但它們仍尊元為宗主國,具有一定形式上的統一性,故選A項;“改變了歐亞內陸的文化格局”說法有些夸大,且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蒙古西征的破壞性,排除C項;清朝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排除D項。2.(2023·寧波“十校”聯考)有學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卻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地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說明蒙古西征( )A.客觀上加強了文化交流B.引發了民族遷徙C.客觀上促進了思想解放D.引發了宗教改革答案 C解析 據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在思想上打破了歐洲基督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客觀上促進了思想解放,故選C項;材料主旨是蒙古西征對歐洲單方面的影響,而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民族遷徙,排除B項;蒙古西征發生于13世紀,而宗教改革是在16世紀,二者相距甚遠,排除D項。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1.希臘化時代的文化是希臘文化與西亞、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響的產物。 2.蒙古西征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交流,改變了一些地區的文化面貌。 3.蒙古西征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 教材補遺 亞歷山大遠征軍的人員構成及其影響亞歷山大遠征軍主要由馬其頓人和希臘雇傭兵組成,亞歷山大在對東方的遠征中至少留下了36 000名希臘雇傭兵,讓他們在各處定居下來。他們都是希臘文明的載體。東征中還有許多隨軍學者,包括工程師、地理學家、測繪師、哲學家、歷史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沿途搜集了大量東方各國的政治、經濟以及民情風俗方面的資料,他們與當地人交流來往,使東西方文化互相補充。——摘編自李麗玲《淺析亞歷山大統治政策與希臘化文明的形成》解讀 亞歷山大遠征過程中雇傭軍定居、學者與當地人的交流來往,對希臘文化的傳播、希臘化時代的出現影響重大。學術前沿 蒙古西征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當時蒙古帝國控制下的東西方廣大地區內,有兩個文化中心,一個是中亞古伊朗文明的伊斯蘭文化中心,一個是中原黃河流域的漢文化中心,在蒙古大軍的三次西征之后,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中心展開了廣泛的交流。這個時期很多西域人自愿或者被迫來到中土,西域人的東遷正如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所說:“但在今天,許多真主的信徒已朝那邊邁步,抵達極遙遠的東方國家,在那里成家,以至多不勝數。”這些東遷的西域人與當時的女真人、西夏人、南宋人、蒙古人等相互交流、影響。——摘編自陳靜《淺析蒙古西征及對當時世界的影響》解讀 蒙古帝國通過西征幾乎將亞洲合為一體,加速了東西方交流的進程,為世界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觀點爭鳴 對蒙古西征及其歷史影響的重新審視與國內學者較多關注元朝的統治不同,國外學者更加關注蒙古帝國的世界性,他們對于蒙古西征、四大汗國等問題進行了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其中,美國學者梅天穆于2012年出版的《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是一部重要的代表作。該書的核心內容是蒙古時代的“全球化”及影響,時間范圍從12世紀延續到20世紀,空間范圍從東亞綿延至西歐,超越時空限制,勾勒出宏觀的歷史脈絡,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了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后,一個新的歐亞世界的產生過程。在蒙古統治者的推動下,東西方的交流有了大幅度發展,孕育出了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了修正。解讀 該學者把蒙古征服與隨后的東西方交流置于全球史視野下進行討論,充分展示了蒙古帝國的世界性,是一部值得參考的重要著作。不過由于主題和視角所限,對于蒙古西征的消極影響闡述不足。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育歷史學科素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時精練1.“他(亞歷山大)促使民主氛圍濃厚的希臘以主動的姿態同專制主義的東方發生了廣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區開始了幾百年的‘希臘化時代’。”希臘化表現在( )①希臘文化中心發生了變化 ②促進希臘人和其他民族交融 ③希臘文化的傳播范圍擴大 ④被征服地區希臘化非常徹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 亞歷山大東征使得希臘文化中心逐漸東移,故①正確;亞歷山大東征促成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等逐漸融合,故②正確;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傳播范圍擴大,故③正確;被征服地區仍然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傳統,并非徹底希臘化,故④錯誤;選擇A項符合題意。2.(2023·1月浙江選考)亞歷山大的遠征,開啟了大約300年的“希臘化時代”。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多個新的希臘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宮——一般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該中心位于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創建的亞歷山大博學園,有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宮,④處于埃及亞歷山大城,D項正確。3.(2023·長沙高三聯考)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后,參照波斯的儀式,要求屬下將領跪拜自己。這些將領認為依照馬其頓風俗,只有在敬神時才用跪拜禮,因此拒絕跪拜亞歷山大。最終,亞歷山大作出讓步,馬其頓的將士可以不跪拜自己。這一事件可以說明( )A.東西方文明有優劣之分B.長期征戰激化君臣矛盾C.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影響D.亞歷山大統治隱患重重答案 C解析 馬其頓將士不認為君主是神,因此遵循傳統禮儀不跪拜亞歷山大,體現了他們的人文思想。亞歷山大也沒有用自己的權勢強迫馬其頓將士服從,體現了對他們的尊重。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表現,故選C。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排除A。出征前和出征后,馬其頓將領都不跪拜亞歷山大,而且不能以是否跪拜來判斷亞歷山大的統治是否穩固,排除B、D。4.(2022·福建高二期中)在亞歷山大的遠征中,反抗馬其頓統治的希臘城邦底比斯被夷為平地,居民被賣為奴;腓尼基名城推羅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幾乎都被屠殺,婦女和兒童被賣為奴隸。這些史實說明( )A.歷史的進步必然伴隨著殘酷的戰爭B.戰爭給被征服地區帶來災難C.戰爭為文化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D.戰爭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答案 B解析 材料體現了亞歷山大在擴張過程中,毀壞城邦、屠殺土著成年男子、奴化被征服地區居民等史實,說明戰爭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B項正確;“歷史的進步必然伴隨著殘酷的戰爭”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戰爭為文化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排除C項;“戰爭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5.(2023·葫蘆島一模)由于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普及到整個中東,形成一個新文明。隨著許多人被逐出傳統的環境,他們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過去在舊城邦,生活比較簡單,法律、道德、宗教和義務全有明確規定,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現在,城市居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無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軍事征服( )A.推動了區域文明一體化B.鞏固了馬其頓帝國統治C.沖擊了當地居民的心理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融答案 C解析 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的軍事征服沖擊了被征服地區的傳統和習慣,沖擊了當地居民的心理,故選C項;亞歷山大軍事征服推動了古典希臘文化對中東地區的影響,但帝國很快分裂為三個主要國家,因此A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亞歷山大的軍事征服及強制推行古典希臘文化,引起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僅維持了十年國家即分裂,鞏固了馬其頓帝國的統治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亞歷山大的軍事征服推動了古典希臘文化的東傳,但材料并未體現東方文化對亞歷山大帝國的影響,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2023·嘉興二模)下表為13世紀蒙古汗國三次西征的概況表,下列項中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第一次西征 1219—1225年 攻滅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 1235—1242年 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西征 1252—1260年 攻陷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A.第一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發動B.第二次西征征服了基輔羅斯C.第三次西征時馬可·波羅由陸路來華D.蒙古西征改變了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答案 C解析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由陸路來華,與第三次西征時間(1252—1260)不符,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1218年,中亞的花剌子模國扣留蒙古商隊,殺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復仇為由,發動第一次西征,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滅亡金朝后,蒙古發動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即征服了基輔羅斯,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蒙古西征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改變了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7.(2023·泰安高二檢測)在蒙古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統治期間,弗拉基米爾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傳教中說:“難道說我們的土地沒有被侵占?我們的妻子兒女沒有被抓去當俘虜?……我們的尊嚴掃地,財富、勞動、土地全都成了異族的財產。我們恥辱地為鄰國效勞,成為敵人嘲笑的對象。”據此可推知,蒙古的對外征服( )A.激發了當地民眾的反抗情緒B.直接導致了俄羅斯勢力衰落C.引起了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D.改變了落后地區的文化面貌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俄羅斯民眾對蒙古統治充滿不滿情緒,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俄羅斯的發展狀態,無法體現俄羅斯勢力的衰落,排除B項;俄羅斯民眾的態度不能代表歐洲國家的態度,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俄羅斯民眾對蒙古統治的態度,無法得出“改變了落后地區的文化面貌”的結論,排除D項。8.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藍色花紋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制作花紋的顏料“鈷藍”由波斯商人帶來,它的花紋既有漢人推崇的梅蘭竹菊、蒙古人喜歡的牡丹、芍藥,也有西亞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這些特性表明( )A.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B.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C.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前列D.中華文明是經久不衰、綿延不斷的答案 B解析 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國青花瓷既包括中國文化元素,也包括外國文化元素,表明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故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9.(2023·深圳高二檢測)據《尼康編年史》記載,1382年脫脫迷失汗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守城的俄羅斯人用火器擊退了蒙古軍。到了15世紀時,火器已經在俄羅斯成為廣為人知的武器,俄羅斯人成功掌握了火器制造和使用技術。材料可以佐證( )A.蒙古族最早發明了火藥武器B.俄羅斯深受拜占庭文化影響C.蒙古西征促進先進文化傳播D.阿拉伯人將火藥傳到了西歐答案 C解析 根據材料“1382年脫脫迷失汗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守城的俄羅斯人用火器擊退了蒙古軍,到了15世紀時,火器已經在俄羅斯成為廣為人知的武器”可以得出蒙古西征促進先進文化傳播,C項正確;蒙古族最早發明了火藥武器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到拜占庭文化,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阿拉伯人,排除D項。10.(2023·伊犁高二聯考)某歷史學習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圖片,請判斷他們的學習主題是( )亞歷山大帝國對外擴張形勢圖《馬可·波羅游記》 絲綢之路A.中華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經濟文化交流C.帝國的擴張與崛起D.文明的碰撞與交流答案 D解析 從材料中亞歷山大帝國的擴張,馬可·波羅的游記以及絲綢之路,可以看出都是起到了文明文化交流傳播的作用,反映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D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的擴張并沒有到達中國,體現不出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無關,排除A、B項;絲綢之路沒有體現帝國的擴張與崛起,排除C項。11.(2023·石家莊調研)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以希臘—馬其頓聯軍統帥的身份開始了對波斯帝國的征服。亞歷山大將原來波斯帝國的版圖據為己有,希臘文化成為凌駕于當地文化之上的強勢文化。同時,他還把東方大量的學術資料帶到希臘。這反映出( )A.不同地區文明碰撞交流B.東西方文明呈現開放性C.人們不斷反思本土文化D.世界隔絕的狀態被打破答案 A解析 題干反映亞歷山大對外擴張中,一方面把希臘文化傳播出去,同時還把東方文化帶到希臘,這表明不同地區文明相互交流、借鑒,故選A項;亞歷山大帝國的擴張,以武力為后盾,使希臘文化成為強勢文化,當地人被動地接受外來文明,不能說明東西方文明的主動開放,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戰爭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未體現反思本土文化,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隔絕狀態被打破,排除D項。12.(2023·岳陽一模)亞歷山大的部隊進入埃及后,亞歷山大向孟菲斯的神牛化身阿匹斯獻祭,并致以崇高敬意;在規劃亞歷山大里亞時,他特地辟出空間供奉埃及繁殖女神;他還親自拜訪錫瓦綠洲的阿蒙神廟,對阿蒙神表現出特別的尊重。亞歷山大此舉意在( )A.籠絡埃及神職人員B.擴大希臘文化影響力C.確立統治的合法性D.改變馬其頓宗教信仰答案 C解析 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通過宗教手段緩和希臘世界與埃及之間的矛盾,借助埃及的宗教權威樹立統治的合法性,故選C項;籠絡埃及的神權勢力只是亞歷山大樹立統治權威的方式而不是目的,排除A項;擴大希臘文化影響力是亞歷山大一系列措施的客觀影響,排除B項;亞歷山大此舉主要出于政治統治目的而不是宗教信仰,排除D項。13.(2023·馬鞍山二模)埃及出土文獻中記載了一對父子名字的變化:公元前119年,兒子使用希臘和埃及雙名,其父僅用埃及名字;公元前116年,父子均用雙名;公元前115—101年,父子均只用希臘名字;公元前101年,兒子被描述為“一個馬其頓人”。這可以用來佐證( )A.血緣關系影響政治選擇B.民族沖突改寫歷史記憶C.文化交流促進族群認同D.帝國擴張塑造同質文明答案 C解析 材料體現父子逐步接受和融入了其他族群文化,故選C項;材料未反映血緣關系影響政治選擇,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父子名字的變化且埃及習慣逐漸希臘化,這體現了民族的交融而非沖突,排除B項;姓名變化是民族交融的表現,不能看出文明是否同質,排除D項。14.(2022·山東名校高二下期中)蒙古人征服羅斯各公國后,羅斯國大公和其他王公須得到金帳汗(欽察汗國統治者的通稱)的恩準才能即位。每當羅斯王公即位時,金帳汗就要指定羅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權代理人主持即位儀式。用汗的名義立為羅斯大公的人,還須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監督。由此可知。欽察汗國對東歐的統治( )A.適度倚重當地的貴族B.嚴重依賴監察體系C.具有政教合一的特點D.體現中央集權思維答案 A解析 據材料可知,蒙古人利用當地的勢力來進行統治,故選A項;材料體現的是權力的歸屬問題,無法判斷其監察機構,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欽察汗國的管理方式為羅斯公國君權由欽察汗國授予,排除C項;委派當地人全權管理的方式,不利于汗國對地方的直接管控,不利于中央集權,排除D項。15.(2023·吉林高二聯考)在西征時,隨蒙古軍隊西至歐洲的有蒙古人、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與此同時,也有因戰爭而東遷的不同民族的人,這種遷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殘酷的。這種“被迫”的遷徙客觀上( )A.使西方國家依附于蒙古B.埋下了帝國分裂的隱患C.導致阿拉伯帝國的衰落D.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答案 D解析 據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導致不同民族被迫遷徙,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也隨之得到傳播,即客觀上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選D項;“依附”說法錯誤,排除A項;蒙古帝國的分裂,主要是制度上的缺陷和文化上的割裂造成的,排除B項;9世紀后半葉起,阿拉伯帝國就進入分裂和逐漸衰落時期,與蒙古西征無關,排除C項。16.(2023·邯鄲高二檢測)(15分)戰爭給人類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破壞,但又在客觀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遠征過程中,亞歷山大堅決鎮壓了那些頑強抵抗地區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沿海城市推羅后,他殺死了8 000個當地居民,將30 000人賣為奴隸,這種政策起到震懾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識濃厚的地區,他則不以征服者和稱霸者的姿態出現,而是采取溫和的政策,尤其是對宗教采取寬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勵東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當地傳統習俗舉行婚禮。他遠征時“隨行的人員很完備,包括自然科學家、測量學家、歷史藝術家等”。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在一些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許多以亞歷山大命名的新城,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軍事要塞,同時也是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摘編自蘇振興《論亞歷山大遠征》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過程中顯示了他極其殘酷的一面,在戰爭過程中有極其野蠻的屠殺屠城行為,但在宗教政策上極為寬容,“在成吉思汗統治下,我們見到了在整個亞洲大陸上建立的最為徹底的宗教寬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總是搜索當地的工匠、科學家、天文家等并將其帶回蒙古帝國,與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先進文化技術尤其是火藥、羅盤、印刷術、造紙術先后傳入歐洲,打破了漢唐以來歐亞各國封閉壁壘,對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很大影響。他建立了龐大的驛站傳遞系統,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聯絡線、運輸線。海上絲綢之路也在宋元時期繼續發展,泉州成為當時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摘編自王雪娜《歷史的跨越——亞歷山大遠征與成吉思汗西征》(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亞歷山大遠征與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點。(5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亞歷山大遠征與成吉思汗西征對人類文明的影響。(10分)答案 (1)相同特點:武力侵略,手段殘暴;政策靈活;宗教政策寬容;重視科技成果的交流;傳播了先進文化;等等。(2)影響:促進了不同民族間的交融;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產生新的民族;推動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帶動了絲綢之路的繁榮,促進了東西方商業的交流與發展;對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破壞,一定程度上阻斷了當地文明的延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