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古以來,人類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展,并在遷徙過程中帶來了不同文化的交融。
(1)人口遷徙:由于生存環境、經濟發展、政治局勢等因素使歷史上出現不同方式的人口遷徙。古代印歐人的遷徙、中古時期游牧民族的大遷徙促進了區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近代歐洲人的殖民擴張改變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結構,造成了非洲人口的嚴重損失,驅動了亞洲勞工的大量遷移;現代社會人口遷徙的主要動力來自經濟全球化,戰爭、自然災害和經濟惡化等也造成了規模日益增長的難民群體。
(2)文化交融:人口遷徙與文化認同既是多樣文化廣泛接觸、交流與傳播的歷程,又是不同文化交融的過程。古代游牧民族的幾次大遷徙對亞歐大陸各主要區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大影響;近代跨洲人口遷徙帶來了所到地區的文化重構,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現代移民社會面臨著文化認同的新課題。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目標導航
課程標準 素養解讀 核心概念
1.了解古代歷史上跨洲、跨國家、跨地區不同規模的人口遷徙。 2.認識在遷徙與融入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 1.時空觀念:了解印歐人、亞歐游牧民族遷徙的概況。 2.史料實證:認識印歐人文化的特點。 3.唯物史觀:理解印歐人、亞歐游牧民族遷徙對區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4.家國情懷:認識多元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游牧民族 印歐人 赫梯帝國 五胡內遷 海上民族 日耳曼人
時空坐標
知識點一 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
[學生用書(第35-36頁)]
1.印歐人遷徙的概況
背景條件 印歐人馴養了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
活動區域 從公元前2千紀初起,陸續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
結果 憑借馬和馬拉戰車等武力上的優勢,或征服遷入地區的居民,或與被征服者融合,分別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臘人和雅利安人,對整個亞歐大陸區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圖解歷史 印歐人的主要遷徙區域
問題思考 印歐人早期遷徙的原因有哪些?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游牧民族的特性,喜好劫掠、不耐耕作之苦;食物匱乏且來源不固定;對馬的馴化和利用,臨近農業富庶的文明;自然環境的變遷尤其是氣候的變化。
2.對早期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
赫梯人 公元前17世紀,赫梯人在小亞細亞建立赫梯帝國;公元前14世紀,赫梯帝國進入鼎盛時期
波斯人 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西亞和北非文明區被統一起來
希臘人 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爾干地區形成了古代的希臘人,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把馬和鐵等帶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亞地區陸續興起一系列國家,印度歷史進入列國時代。種姓制度和佛教成為古代印度社會的重要符號,并對周邊地區特別是東南亞產生重大影響
主題一 古代印歐人的遷徙及影響
名家論史 印歐人遷徙的原因
材料 因為在公元前三千紀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區中,小亞細亞離亞歐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紀后半期正是公認的印歐語系各民族開始移民的時期。看來吸引他們的東西乃是毗鄰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這種富庶使該地區很容易招致蠻族的劫掠。
——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
解讀 由于地理位置和毗鄰文明的富庶,引發了印歐人的遷徙。
史料探究 古代印歐人的遷徙
材料 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15世紀,是印歐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遷徙。這次大遷徙使得除中國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沖擊并開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間進行了融合……印歐人的第二次大遷徙因公元3世紀起匈奴人的西進而引發。難民們沖破羅馬帝國邊境,并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全線崩潰……占領西羅馬帝國崩潰后的廣袤領土,各自據地為王。
——摘編自藍琪《印歐種人的第二次遷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印歐游牧民族的兩次大遷徙的不同原因,并簡要分析這兩次大遷徙分別對亞歐政治版圖帶來的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第一次: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穩定;自然災害的發生等。第二次:匈奴人的西進。
影響:第一次大遷徙形成了眾多古文明。如希臘文明中的邁錫尼文明和荷馬時代、西亞的赫梯文明、南亞的印度文明等;第二次大遷徙促使一些新的國家先后崛起。
深化拓展 唯物史觀——古代游牧民族遷徙的原因、特點和影響
原因 游牧民族的生活特點;民族性格;發達文明的吸引;為征服其他民族而遷徙;技術條件的支持
特點 環境 游牧民族遷徙主要是逐水草而居,根據季節干濕,轉換草場
地區 遷徙的主要地區是亞歐一帶
方式 主要是武力征服后遷入
影響 改變了遷入地的面貌,推動了社會的轉型;影響了遷入地的文明,創造了新的文明
1.(2023·嶗山高二月考)伏爾加河和頓河是現代西方人的母親河,在這里生活著現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印歐人。游牧和遷徙成為印歐人最顯著的特征。印歐人的大遷徙中,形成了歐洲的一些古老民族。印歐人能夠實現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農業的產生
B.畜牧業發達
C.鐵器的發明和使用
D.馬的馴化和馬拉戰車的發明
答案 D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人類身體上的局限,進行大規模活動是不太現實的。如果沒有技術和運輸上的保障,印歐人是難以進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體性遷徙的。印歐人馴養了馬匹,發明了馬拉戰車,為他們日后的大遷徙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D項正確;A、B、C三項并不是印歐人能夠實現大遷徙的主要原因,排除。
2.(2023·臨沂高二調研)“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沖擊,為歷史之發展、為世界史帶來了不少有積極意義的影響。首先是兩者之間擴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對方學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術。”對這段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
A.民族遷徙改變了農耕世界政治格局
B.民族遷徙打破了相對封閉并促進了發展
C.民族遷徙破壞了農耕地區經濟發展
D.民族遷徙激化了游牧和農耕世界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強調了游牧民族和農耕世界之間的交流,說明民族遷徙打破了世界相對封閉的狀態并促進了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政治格局,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民族交往的進步性而非破壞性,排除C、D兩項。
知識點二 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 [學生用書(第36-37頁)]
概況 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 ①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 ②日耳曼人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
3—6世紀 ①匈奴人逐步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 ②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同時,部分北方人民因戰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③日耳曼人各支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7—8世紀 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影響 ①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 ②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圖解歷史 亞歐游牧民族遷徙對文化交流的影響
問題思考 農耕民族遷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遷入地的文化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人多地少的地理環境;統治者的擴張;躲避戰亂、躲避迫害等。
影響:希臘人、羅馬人把他們的文化輸出到地中海沿岸各地;中國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主題二 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名家論史 早期區域文化的變化與發展
材料 到了公元前500年……歐亞大平原已經被古印歐人的遷徙完全改變了面貌,從印度河流域直到不列顛島,古印歐人喚醒了橫跨東西上萬公里的土地,將那里帶入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這些游牧的詩人們在不經意之間,創造了安納托利亞文明、吠陀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臘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凱爾特文明等。整個歐亞大陸從此真正意義上走出了蒙昧時代。——摘編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解讀 古代歐亞移民遷徙推動了區域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史料探究 古代游牧民族大遷徙對世界文明演進的影響
材料 從公元7世紀到17世紀,整整十個世紀,歐亞大陸的霸主,并不是農耕民族,而是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誰擁有了優質的駿馬和彪悍的騎兵,誰就左右了戰場。不僅是軍事的實力,而且在精神氣質上也是如此。來自草原的蠻族元氣一旦來到黃河流域,與中原的軸心文明結合,就不是流亡到南方的中原王室與貴族所能對抗的。南方之強,在于精致的文化與開放的經濟,而北方之強,在于來自草原的組織力與行動力。隋朝與唐朝的開國者們,都有鮮卑的血統,又經歷了幾代人的封建化,胡漢兩族血脈與文化的相融,造就了北方軍事實力、政治組織力都形成了遠遠高于南方的強勢。
——摘編自許紀霖《農耕、游牧與海洋文明視野中的南北文化》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匈奴人和日耳曼人等游牧民族如何影響了歷史進程,并結合史實予以說明。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影響一:首先是憑借強大的戰斗力侵擾農耕民族,甚至改變了中國和歐洲的政治版圖。相關史實:日耳曼人滅亡西羅馬帝國,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滅亡西晉。
影響二: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在沖突中融合,促進了歐亞大陸區域文化的轉型。相關史實:隋唐時期,經歷長時間胡漢兩族血脈與文化的相融,北方文化吸收了游牧文化的長處,造就了北方在軍事實力、政治組織力都遠遠高于南方的強勢。
深化拓展 唯物史觀——分析古代民族大遷徙對中西方文化發展的不同影響
(1)對西歐:民族大遷徙使西歐出現了一種嶄新的文化。昔日的羅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羅馬文化、日耳曼文化與正在興起的基督教文化一起,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形成了一種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這種文化成為日后西方文化的淵源。
(2)對中國:民族大遷徙促進了中華文化的新發展。自漢代以來,經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統一,所有內遷到中原的北方諸族,逐漸與漢民族相交融。不僅為漢民族文化的發展融入了新的血液,也為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貢獻,進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新發展。
1.美國某學者曾說:“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團的經驗。一個社會集團所有的種種發現可以傳給其他社會集團;彼此之間的交流越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越多。”下列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
A.約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進冶鐵技術
B.3—6世紀形成高潮的歐亞大陸民族大遷徙
C.19世紀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建牧場
D.宋元時期棉花從陸、海兩渠道傳入內地
答案 B
解析 公元3—6世紀形成高潮的歐亞大陸民族大遷徙為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交往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故B項符合題意;赫梯人改進冶鐵技術體現了其生產力的進步,但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19世紀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建牧場是建立在剝削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基礎上的,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C項;D項所述與材料中的“社會集團”“相互學習的機會”等信息不符,排除。
2.古代拜占庭帝國保存并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部分文化遺產,并把基督教傳到東歐;阿拉伯文化融合了希臘羅馬和西亞的傳統文化。這說明( )
A.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摧毀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區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展
C.亞歐游牧民族文化與遷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亞歐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優越
答案 B
解析 在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過程中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文明因交流而豐富,B項正確;“摧毀了原住民的文化”表述與題干信息“保存并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部分文化遺產”不符,排除A項;從題干信息“保存并繼承”“融合”可知亞歐游牧民族文化與遷入地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展,排除C項;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優劣之分,排除D項。
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
1.印歐人的遷徙推動了亞歐大陸中西部幾個重要文化區域的形成和發展。 2.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促進了區域文化的發展。 3.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過程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4.古代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內遷,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史學前沿 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帝國后期羅馬社會腐化墮落的加深,使得羅馬人的親“蠻”心理加強,以至“日耳曼人在羅馬人眼光中,既不是仇敵,也不是陌生人。在他們之間沒有種族矛盾的存在,在多事的第五世紀之前,這兩個種族彼此熟悉甚至互相混雜,已有四百年之久”。隨著西羅馬帝國在經濟政治上的全面危機,羅馬國力銳減,“羅馬由它的仇敵看來,好像是一個硬殼,包藏著柔軟的核。一旦外殼被戳穿之后,蠻族就可以流入而充滿了它的內部”。
——劉愛蘭《民族大遷徙對中西文化發展的影響》
解讀 材料分析了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碰撞與交融,日耳曼人以雇傭兵身份移居羅馬帝國,利用羅馬帝國衰落的機會,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史學研究 印歐人遷徙對區域文化的影響
印歐人的一支腓尼基人于公元前15世紀開始向地中海沿岸殖民。公元前11世紀,他們在塞浦路斯建立了殖民地;然后,又從那里向愛琴海擴展。到公元前9世紀末,他們已進入地中海西部,并在非洲西北岸、西班牙南岸、西西里島、馬耳他島和巴利阿里群島建立起商業據點和殖民地。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帝國。為了獲得錫和琥珀,腓尼基人還大膽地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遠航到英格蘭的康沃爾。真正的音標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字母文字。他們于公元前13世紀將原有文字發展成由23個輔音音符所組成的字母系統。這一字母系統后經希臘人增補元音字母而進一步完備,形成希臘字母。后來希臘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并最終成為西方各國的字母。
——藍琪《印歐種人的第二次遷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解讀 印歐人的遷徙促進了海洋貿易的發展和字母文字的出現,推動了文化區域的形成。區域文化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它構成了一定地域內共同生活的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背景,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歷史和現實,深刻塑造和影響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育歷史學科素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精練
1.(2023·長春月考)有學者在《印歐種人的遷徙與古羅馬文明》中指出:“食物是古印歐人的第一生存目標,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使得他們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只要發現有更為理想的地方,他們就用大牛車載起所有行李,朝那里遷移。”材料旨在強調印歐人遷徙的( )
A.武力優勢 B.技術條件
C.經濟因素 D.路線方向
答案 C
解析 材料說明印歐人遷徙是為了獲取食物,屬于經濟因素,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印歐人遷徙的武力優勢、技術條件、路線方向,排除A、B、D三項。
2.(2023·青島高二期中)下表所示是語言學家在研究原始印歐語時的一些發現。
與原始印歐語有同根詞語、語法語音相似的語言 梵語、波斯語、拉丁語、希臘語、日耳曼語、俄羅斯語
有關社會生活的高頻用語 蜂蜜、縫、編織
有關動植物的高頻用語 熊、羊、牛、豬,白楊、山毛櫸、橡樹等落葉喬木
有關生產工具的高頻用語 軛、犁、車轄、輪軸、柄、挽具、轂
據此推斷,古印歐人在遷徙的過程中( )
A.存在與當地文化相交融的現象
B.掌握了成熟的農耕技術
C.交通運輸工具的種類十分豐富
D.同化了遷徙地區的文化
答案 A
解析 從表中內容可知,印度、波斯、希臘、俄羅斯等國的語言與原始印歐語有相似之處,這說明古印歐人在遷徙的過程中存在與當地文化相交融的現象,A項正確;“成熟”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B項;據材料無法得出交通運輸工具的種類十分豐富,排除C項;“同化”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
3.(2023·濟寧高二月考)約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壯大的印歐人開始分裂為多個部落,并逐漸向外遷徙。他們總是帶著自己的家眷、習俗和武器來到一個個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為當地的主人。這說明當時印歐人( )
A.主要靠游牧捕獵為生
B.仍過著原始群居生活
C.代表了世界先進文明
D.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
答案 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印歐人大遷徙的重要特征為帶著家眷、習俗和武器遷徙到陌生地方,并征服一個個地方成為當地的主人,這充分體現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獵為生的生活特征,故A項正確。
4.(2023·無錫高二期中)“古印歐人的大遷徙所帶來的文明沖擊,使整個歐亞大陸在真正意義上走出了蒙昧時代,為以后人類文明向現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這說明( )
A.古印歐人是歐亞大陸的解放者
B.文明在不斷交流與融合中進步
C.遷徙是文明發展的最根本原因
D.沒有古印歐人就沒有現代文明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古印歐人的遷徙推動了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從而有利于歐亞大陸的進步和發展,故B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文明發展有多種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因素,而非人口遷徙,排除C項;D項夸大了古印歐人對文明發展的影響,排除。
5.(2023·長沙高二期中)印歐人入侵前,雖然西亞、南亞、南歐已經出現了古代文明,但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個別地區。印歐人入侵后,使南亞次大陸到西歐幾乎連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歐人的遷徙( )
A.促進了眾多新的文明出現
B.引發了沿途民族的大轉移
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會發展
D.促進了區域文明間的交流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印歐人的入侵推動了地區之間的聯系,D項正確;據材料無法得知是否有新文明出現,排除A項;區域間的交流會引發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動,但不一定引發民族大轉移,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提及被征服地區在文明形態、水平上的變化,排除C項。
6.(2023·濟南高二統考)公元前4000年后,東歐平原游牧民族古印歐人開始了跨越3 500年大遷徙。古印歐人征服并毀滅了許多古老的文明,許多新的文明也就誕生了。據此推知,印歐人的遷徙對亞歐大陸的影響是( )
A.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B.影響文化發展
C.人口急劇減少 D.促進民族交融
答案 B
解析 據題意可知,古印歐人的遷徙,既毀滅了許多古老的文明,但也促進了許多新文明的誕生,所以說印歐人的遷徙影響了歐亞文化的發展,B項正確;印歐人的遷徙也促進了許多新文明的誕生,并不僅僅導致文明衰落,排除A項;材料不能說明人口急劇減少,排除C項;材料并不能體現文明的消亡和誕生是否促進了民族交融,排除D項。
7.(2023·沈陽高二月考)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間,印歐人的一支——雅利安人南下侵入印度河上游流域并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創建了最初的種姓制度;而印歐人另一支——吐火羅人也在靠近中國西北部的地區定居,并將小麥帶入中國。這說明印歐人的遷徙( )
A.對當地的發展進步起到了消極影響
B.對所到地區區域文明發展產生影響
C.對古代印度和中國的影響最為深遠
D.加劇了被征服地區的社會不平等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未涉及當地的發展進步,排除A項;“最為深遠”夸大了其影響的程度,排除C項;D項與題干無關,排除。
8.(2022·十堰高二下期末)公元前2000年前后,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使用青銅武器,乘著馬拉戰車從小亞細亞等地來到希臘半島的中部和南部。他們完全接納了發展程度較高的希臘克里特島文明。這說明印歐人的遷徙( )
A.統一了希臘和北非的文明
B.加速了游牧民族的文化消亡
C.促成了希臘化世界的誕生
D.擴大了先進文明的傳播范圍
答案 D
解析 作為游牧部落的印歐人完全接納了發展程度較高的希臘克里特島文明,說明其遷徙擴大了先進文明傳播的范圍,故選D項;題干并未提及北非地區及其文明,排除A項;題干僅提到了印歐人完全接納了克里特島文明,并不能說其文化就會加速消亡,排除B項;希臘化世界的誕生是公元前4世紀晚期由亞歷山大東征促成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
9.貴霜帝國的建立,為佛教的東傳創造了有利條件。2012年10月,位于古絲綢之路東道北段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出土了17枚銅幣,經鑒定為貴霜帝國的錢幣。這表明貴霜帝國的建立( )
A.促進了南亞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
B.溝通了中亞與歐洲之間的商貿聯系
C.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樞地帶
D.保存和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
答案 A
解析 貴霜帝國是大月氏人西遷而建立的,它的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結合材料中在古絲綢之路上發現了該帝國的錢幣可知,貴霜帝國的建立促進了南亞與中國之間的交往,A項符合題意。
10.(2023·阜新二中調研)歐洲這塊古老的大陸,通過吸取來自非洲、中東、印度的輝煌文明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其他文明相繼沒落的歷史時期不斷成長,達到了一系列文化高峰。在此過程中,移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事例說明( )
A.人類的遷徙活動從未停止
B.人口遷徙是一種文化活動
C.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D.移民給當地帶去的都是先進文化
答案 C
解析 根據材料可得出,文化的傳播與人口遷移有一定的關系,C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人類遷徙活動是否停止,排除A項;B項說法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11.(2023·晉中高二模擬)公元前17世紀,赫梯人在小亞細亞建立赫梯帝國,多次入侵兩河流域和埃及在西亞地區的土地,與埃及多次發生爭霸戰爭。公元前13世紀中期,赫梯與埃及簽訂合約(如圖),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軍事合約。這一石刻合約可以用來佐證( )
A.海上民族的崛起
B.赫梯文明的發達
C.赫梯人與古埃及人的民族大交融
D.戰爭是古代文明擴展的方式之一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赫梯與埃及多次發生爭霸戰爭,這一石刻合約見證了雙方從戰爭到和平的歷程,可見戰爭是古代文明擴展的方式之一,D項正確;赫梯與埃及的合約沒有涉及海上民族信息,排除A項;赫梯與埃及的合約是雙方妥協的結果,不能證明赫梯文明的發達,排除B項;赫梯人與古埃及人并沒有實現民族交融,排除C項。
12.3—6世紀,亞歐游牧部落開始了新一輪的大遷徙,在中國,匈奴人逐步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建立政權;在歐洲,日耳曼人利用羅馬帝國衰落的機會,滅亡了西羅馬帝國。以下關于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正確的是( )
①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 ②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 ③促進區域文化的交流 ④游牧文明逐漸取代農耕文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均是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故選D項;游牧文明沒有取代農耕文明,亞歐游牧民族的遷徙是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一次大沖擊,④錯誤,排除A、B、C三項。
13.(2023·肇慶高二檢測)古代人口的遷徙,既面臨文化的挑戰,也推動著文化的認同。下列表述中體現古代人口遷徙所帶來的文化認同的是( )
A.中國古代匈奴人南遷,學會了農耕和定居生活
B.東漢時期,羌族內遷激化了漢羌矛盾
C.由于古希臘的殖民活動,米諾斯文字最終消失了
D.美國的西進運動促進了美國獨特文化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古代匈奴人南遷,學會了農耕和定居生活,體現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A項符合題意;B、C項屬于人口遷徙所帶來的文化挑戰,不符合題意,排除;美國西進運動中的移民大多來自東部13個州,在西進過程中,孕育發展了個人主義精神、實用主義精神等,這屬于人口遷徙對區域文化形成發展的影響,不是文化認同,排除D項。
14.(2023·滄州高二檢測)1世紀時,日耳曼人還沒有金屬工業,但至3世紀上半葉,已經有了自己的金屬、織布和造船等工業。到5世紀末,日耳曼人的金屬工業“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不僅是鐵和青銅,甚至連金和銀也可以經常加工制作,還出現了仿照羅馬錢幣而鑄造的裝飾用金片。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 )
A.羅馬商品經濟的發展領先世界
B.亞歐大陸政治格局的變化過程較為緩慢
C.歐洲農耕文明的進程被迫打斷
D.民族遷徙促進了區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3—6世紀,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在民族遷徙的過程中,促進了區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D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民族遷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并非羅馬商品經濟的發展領先世界,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亞歐大陸政治格局的變化,排除B項;歐洲農耕文明的進程被迫打斷,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
15.(2023·濟寧高二月考)下表為某學者在研究古代歷史過程中搜集整理的史料,據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題是( )
史料1 印歐人在進入西亞、西歐、北歐和印度的廣大地區后,與當地居民融合,發展成為新的居民
史料2 古代印歐人在大規模遷徙中,與所到地區農耕民族交融,導致了新的文化區域的形成
史料3 匈奴人劉淵建立前趙政權,追尊蜀漢后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A.人口遷徙促進區域開發
B.民族交融推動文化認同
C.戰亂頻繁導致人口流動
D.世界人口結構發生改變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人口的遷徙和流動,推動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認同,綜合以上材料,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區域開發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戰亂頻繁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世界人口結構發生改變的內容,排除D項。
16.(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說印歐種人遷徙是一種常態,他們“牧牛,并從事少量的耕作。因為主要靠畜牧為生,所以只要發現有更為理想的地方,他們就用大牛車載起所有行李,朝那里遷移”。況且“他們一貫貪圖更大的畜群,更大的牧場”,遷徙就這樣與他們的生存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食物是古印歐人的第一生存目標,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使得他們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游牧和遷徙成為古印歐人最顯著的特征”。
——據孫振民《印歐種人的遷徙與古羅馬文明》整理
材料二 自古以來,人們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展,并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創造了地域文化。古代游牧民族的幾次大遷徙對歐亞大陸各主要區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據周明博《全球通史》整理
(1)材料一強調影響印歐人遷徙的原因是什么?(5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亞歐游牧民族的遷徙產生的影響。(10分)
答案 (1)原因:經濟因素(出于生存本能)。
(2)影響:①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②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