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8課 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 學案(含解析)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部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8課 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 學案(含解析)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部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第8課 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
目標導航
課程標準 素養解讀 核心概念
認識世界市場的形成對商業貿易的意義。 唯物史觀:結合歷史遺存、文獻記載等相關史料,認識世界市場的形成和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 歷史解釋:了解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制等概念,認識新航路的開辟與近代商業貿易對世界的影響。 世界市場 資本原始積累 資本輸出 官督商辦 官商合辦
時空坐標
知識點一 世界市場的形成 [學生用書(第40-41頁)]
初步 形成 背景 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
過程 ①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大規模殖民掠奪; ②17-18世紀,荷、英、法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入殖民地爭奪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影響 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業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基本 形成 原因 ①工業革命后,大機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資本主義國家需要更廣闊的世界市場和原料產地; ②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
影響 資產階級憑借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
最終 形成 原因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除輸出商品和掠奪原材料外,還利用資本輸出,控制落后國家的經濟命脈,榨取大量財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影響 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加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思考 根據馬克思所說的“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說明世界市場不斷發展的原因。
試答:
提示 工業革命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從物質上增強了資本主義的力量。隨著工業革命的擴展,資本主義各國為搶占更為廣闊的商品市場和更多的原料產地,大肆侵略擴張。
概念闡釋 世界市場
世界市場是世界范圍的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是通過商品交換把各國市場緊密聯系起來的總體。它發端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的新航路開辟和西歐殖民擴張,最終形成于20世紀初。其形成的歷史,就是資本主義勢力從歐洲擴張到全世界的歷史,就是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納入到資本主義國際分工體系的歷史。
主題一 世界市場的形成
名家論史 世界貿易中心的變遷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1900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為:英國19%,美國12%,德國13%,法國9%。從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業制成品的貿易額都增加了兩倍多。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解讀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獨霸世界經濟的格局被打破,世界經濟形成了多個貿易中心的新格局。
史料探究 世界市場的形成
材料一 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亞歐大陸上從一個地區運貨到另一個地區,而貨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絲綢、寶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紀后期,新世界的種植場生產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運往歐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進歐洲各種水果,如橄欖以及葡萄。美洲的特產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馬鈴薯、番茄、甘薯、花生及南瓜等。——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二 沃德·巴特雷指出,整個殖民地時期(1492—1820),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銀超過40億比索,即14萬多噸。而據厄爾·漢米爾頓的研究,就有約2億比索通過明朝在馬尼拉一帶的貿易站流向了中國,36億比索則流向了西歐諸國,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國,而西班牙自己僅存2億比索。
——摘編自[德]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
根據材料指出18世紀后期世界發生的變化,并簡析流入西歐諸國的36億比索的白銀“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國”的原因。
試答:
提示 變化: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商品的種類增多。原因:新航路開辟后,東西方交通和商路暢通;白銀流入西歐,使金銀貶值,消費能力提高;中國手工業生產水平高;西歐對中國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的需求大;中國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對外國產品需求量不大。
深化拓展 從“歷史解釋”角度全面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項目 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 最終形成 全球化發展
時間 15-18世紀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 20世紀40年代以來
推動因素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 工業革命、殖民擴張 第二次工業革命、殖民擴張 現代科技進步、市場經濟、國際組織
技術條件 指南針、帆船 火車、汽船 飛機、汽車、電報、電話 網絡
主導國家 葡、西、荷、英 以英國為首 帝國主義列強 世界大多數國家主動參與
交換物品 奴隸、金銀、各地稀有品 工業品、原料 工業品、原料、資本 科技、金融、工業品、服務、勞務等
商業經 營方式 商品交易所、證券交易所、股份制貿易公司等 銀行、百貨公司、股份制公司、證券交易所等 跨國公司、股市 跨國公司、電商
影響 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豐富和便利了人類生活,推動了世界的進步;世界各地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造成了貧富差距;世界各地相互依存,造成金融風險、疫情的傳播和環境問題等
1.(2021·北京高考)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相符的是(  )
史實 結論
A 16世紀,葡萄牙占據了好望角、馬六甲、澳門等地 葡萄牙壟斷了整個歐亞大陸的貿易
B 1670年,荷蘭商船總噸位達568萬噸,超過了法、英、西、葡等國的總和 17世紀末,荷蘭開始成為海上霸主
C 19世紀,德國開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亞的航線,還與美國締約通商 標志著以德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D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召開8次關稅會議,議定了各會員國彼此免稅的項目 促進了二戰后國際貿易的發展
答案 D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關貿總協定是一個政府間締結的有關關稅和貿易規則的多邊國際協定,它的宗旨是通過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差別待遇,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與流通。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召開8次關稅會議,議定了各會員國彼此免稅的項目,促進了二戰后國際貿易的發展,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葡萄牙沒有壟斷整個歐亞大陸的貿易,排除A項;17世紀中葉,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成為17世紀海上殖民強國,B項時間錯誤,排除;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C項。
2.(2023·大灣區一模)廣州地區有飯后食用檳榔以消食的傳統,其流通模式如下圖。19世紀40年代以后廣州食用檳榔的習俗逐漸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農產品商品化導致飲食習俗的變遷
B.鴉片大量涌入取代檳榔成癮品地位
C.外貿格局的劇變帶來檳榔價格上漲
D.太平天國興起導致檳榔運輸的阻隔
答案 C
解析 鴉片戰爭后白銀的外流和原材料的輸出導致檳榔價格上漲,從而影響了廣州地區食用檳榔的習俗,故選C項;農產品商品化在明朝時期已經得到發展,時間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鴉片,排除B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時間是19世紀50年代,且太平天國的勢力范圍并未深入廣州和海南,排除D項。
知識點二 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 [學生用書(第42-44頁)]
1.背景:新航路的開辟及歐洲人的殖民擴張,促進了商業貿易的發展。
2.表現
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 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新的亞洲貿易中心形成 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南亞、東南亞、東亞,建立殖民地或定居點,在東亞海域展開了激烈的商業競爭,形成新的亞洲貿易中心
新貿易航線、樞紐的形成 葡萄牙殖民者經營從印度經澳門至日本的三角貿易。西班牙殖民者開辟了從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爾科的大帆船貿易航線。果阿、澳門、長崎、馬尼拉等地成為國際貿易的樞紐
近代世界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
創立銀行 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
證券交易所 17世紀后,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國際證券交易的中心
百貨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在法國巴黎開業。1892年,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制貿易公司 英國和荷蘭分別成立東印度公司,荷蘭和法國分別成立西印度公司。這些貿易公司由國家給予種種特權,在世界各地經營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對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國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 近代銀行的建立 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中國通商銀行
股份制企業出現 19世紀70年代,官督商辦與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
證券機構出現 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
大型百貨公司出現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先施百貨公司
商品種類的增多 原因 世界市場的初步建立
表現 煙草、咖啡、可可和茶葉等紛紛進入歐洲市場
東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歐洲變為了供普通人消費的大眾化商品
新航路開辟后,非洲成為殖民者擄掠黑人奴隸的場所,奴隸也成為貿易商品
18世紀后期,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 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貿易格局 17世紀,英國通過各種手段打擊荷蘭,并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漸控制了海上貿易
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
多中心的世界貿易新格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等新興工業國家興起,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思維點撥 歐洲市場的變革一方面是指市場擴大,即歐、亞、非、美四大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初步形成了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另一方面是指商路和貿易中心的改變,即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思考 1600年12月31日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授予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皇家許可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該公司有哪些特點?
試答:
提示 享有國家授予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特權;壟斷貿易;殖民擴張。
圖解歷史 近代中國新的商業經營形式
概念闡釋 官督商辦
官督商辦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創辦近代民用工業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發展近代新式工礦企業的重要經濟形式之一。其主要流行于19世紀七八十年代。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委派官員來管理。洋務派早期創設的民用企業大都采用這種形式。
主題二 世界市場形成與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
名家論史 東西方的貿易模式
從全球社會結構運動的視野來看,16世紀后期這種結構性的供求關系一旦形成就對全球物質生產、環境生態以及社會發展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而兩條發展道路或兩個世界之間的“大分流”也因此而形成:一條是亞洲式的,通過追求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市場的不斷擴大來節約資本,從而以市場擴張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另一條是歐洲或西方式的,通過追求資本的利潤率和資本的積累,形成不斷變遷的世界“資本中心”外圍的結構,并利用這個資本中心,對于廣闊的外圍和“邊緣”加以排斥和剝削。
——摘編自韓毓海《五百年來誰著史》
解讀 亞洲式經濟發展道路和西方式經濟發展道路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史料探究 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商業貿易的變化
材料 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雛形出現,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在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世界貿易也發生巨大的變化。下表為1870年、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占比。
年份 英國 美國 德國 法國 俄國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 ①為1872年數據。
——根據[德]庫欽斯基著,陳東旭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史研究》編制
依據上述表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表中數據反映了什么問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試答:
提示 問題: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美、俄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則有所提高,表明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影響: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加劇,加速了一戰爆發。
深化拓展 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近代商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的關系
(1)商業革命推動了技術革新和組織形式的創新。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手工工場必須改善其組織形式與技術革新,這為工業革命積累了技術。
(2)商業革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需的大量資金。商業革命期間,通過殖民掠奪和海外貿易,歐洲攫取了豐厚的利潤,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
(3)商業革命刺激了人文主義的發展,渴望得到財富的精神成為社會思潮,這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4)商業革命期間建立的許多商業形式如股份制公司、銀行等,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許多借鑒和便利。
(5)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資產階級在全世界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推動了商業革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發展。
1.(2023·1月浙江選考)1896年,盛宣懷上奏:“銀行昉(開始)于泰西……各國通商以來,華人不知務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銀行乃推行來華,攘我大利。近年中外士大夫灼見本末,亦多建開設銀行之議”“合天下之商力,以辦天下之銀行,但使華行多獲一分之利,即從洋行收回一分之權”。據此可知,盛宣懷建議開設銀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實現對外貿易壟斷
B.與外商爭奪利權
C.抵制洋貨、提倡國貨
D.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合天下之商力,以辦天下之銀行,但使華行多獲一分之利,即從洋行收回一分之權”可知,盛宣懷建議創辦銀行,抵制洋行的經濟侵略,與外商爭奪利權,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壟斷對外貿易,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抵制洋貨,排除C項;民族工業在洋務運動后期已經產生,排除D項。
2.(2022·6月浙江選考)結合所學,分析下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1895-1911年商辦工業企業行業結構狀況表(部分)
類別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創辦 企業數 資本額 (萬元) 創辦 企業數 資本額 (萬元) 創辦 企業數 資本額 (萬元)
輕工業 111 1 524.8 62 1 515.8 408 5 198.1
重礦業 18 376.7 20 486.0 77 2 322.7
交通業 53 62.2 43 3 459.9 104 3 926.9
——據《中國現代化歷程》資料整理訂定
A.重礦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B.以輕工業為主的民族工業發展相對較快
C.傳統經濟形式已然淡出歷史舞臺
D.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1895—1911年商辦工業企業行業結構狀況表”可知,1895—1911年各階段的商辦工業企業中,輕工業的創辦企業數和資本額始終增長較快,說明清末以輕工業為主的民族工業發展相對較快,B項正確;重礦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始終處于領先地位,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由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近代,傳統的小農經濟形式一直存在,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淡出歷史舞臺,排除C項;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才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
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
1.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加強了世界各地的商業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2.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向全球擴張,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逐步形成。 3.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商業經營方式和國際貿易格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家國情懷
廈門是中國近代最早開放通商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9世紀90年代以前,廈門的進口貿易一般比較穩定。鴉片長期是最大宗的進口貨物,棉花和棉織品次之。19世紀90年代以后,鴉片進口大量減少,雜貨類進口價值快速增加,其中增加值主要來自大米和新興的煤油、火柴、面粉等洋貨……甲午中日戰爭以后,各類商品進口類別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棉布類比戰前增加了一倍,達到40余種,雜貨類比戰前增長了將近三倍……開埠以后的廈門一直是一個商業城市,城市工業不發達,所以很少進口生產資料。在西方工業制成品雜貨類中增加的主要是各種消費資料,品種繁多、五花八門……隨著廈門商業的日益發展興旺,廈門的商人組織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到19世紀末已經形成了“十途郊”的行業公會的組織形式(“途郊”中的“途”是行業的意思,“郊”則專指頂盤商,即直接從生產商購貨的批發商)。1904年廈門商會的正式成立才成功的對傳統商人組織進行了近代化的整合。
——摘編自劉良山《近代廈門對外貿易發展研究(1862—1911年)——以歷年廈門海關
貿易統計報告為中心》
解讀 廈門商貿發展的新變化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廈門近代化和城市化,進一步使中國淪為西方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輸出場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史學前沿
工業革命期間的國際商業貿易,從交易的地域范圍說,它不是少數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而是囊括世界大部分地區的貿易;從交易的時間說,它也不是偶然的、間斷性的貿易,而是經常的、頻繁的往來貿易;從交易的商品種類來說,它已不限于只供少數人享用的珍貴物品,而是供人民生活需用的大宗消費品和供生產需用的大宗原材料、機器設備等;從交易的規模說,也遠不是過去少數國家之間的貿易量所能比擬的。——摘編自《世界經濟史》
解讀 工業革命期間國際商業貿易交易的地域范圍更廣;交易更經常、更頻繁;交易的商品種類更豐富;交易規模更龐大。
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育歷史學科素養
課時精練
1.(2023·長春一模)甘蔗原產自印度,原本是王室貢品和貴族奢侈品。16—18世紀被探險家和殖民者帶到巴西、海地等地區,由非洲黑奴大量種植,制成蔗糖銷往世界各地。至18世紀末,甘蔗已成為大眾的調味品。這反映了(  )
A.經濟發展使飲食結構趨同
B.生產技術的革命性變化
C.世界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D.全球性市場的最終形成
答案 C
解析 材料體現了殖民擴張后世界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故C項正確;世界物種交流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但是經濟發展使飲食結構趨同說法過于絕對,故A項錯誤;生產技術的革命性變化出現在工業革命時期,故B項錯誤;全球性市場最終形成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故D項錯誤。
2.(2022·寧德高三上期中)下表是19世紀晚期中國對外貿易狀況統計表
(單位:百萬元,指數:1871-1873年為100)
年代 進口貿 易凈值 指數 出口貿 易凈值 指數
1871— 1873年 106 100 110 100
1881— 1883年 126 118.9 108 98.2
1891— 1893年 219 206.6 167 151.8
據表可知,當時中國(  )
A.自主開放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B.民族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
C.外貿狀況總體呈現出超態勢
D.與外國經濟聯系日趨緊密
答案 D
解析 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進口指數與出口指數均在增加,意味著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貿易聯系增強,故選D項;近代中國是被迫打開國門,“自主開放”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19世紀70—90年代初,民族工商業應為產生階段,“迅速發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進口指數大于出口指數,中國外貿狀況應為入超狀態,排除C項。
3.(2023·北京海淀區高三上期末)14、15世紀,非洲東海岸的基盧瓦(位于今坦桑尼亞)居民從印度進口棉紡織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學家還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國瓷器。基盧瓦的商人進口這些商品,將從內陸地區獲得的黃金、奴隸和象牙賣出。這反映出基盧瓦(  )
A.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參與印度洋貿易圈的商業活動
C.同宋朝政府有著直接貿易往來
D.販賣奴隸到美洲以換取奢侈品
答案 B
解析 題干顯示基盧瓦居民從印度進口某些貨物,并將從非洲內陸地區獲得的物產或者奴隸賣出,這意味著基盧瓦參與了印度洋貿易圈的商業活動,故選B項;西非的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排除A項;14、15世紀是元朝時期,排除C項;販賣奴隸到美洲以換取奢侈品的是西歐人,排除D項。
4.(2022·揚州高二下期末)下圖呈現了15—16世紀的部分航海線路,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海上航線完全被歐洲人控制
B.海上航線進一步加強歐亞聯系
C.近代交通發展決定文明交往
D.統一的世界性市場已較為完善
答案 B
解析 從地圖上看,歐亞之間有了多條航線,說明這兩者之間的聯系加強,故選B項;“完全”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航海線路沒有說明交通工具,不能體現近代的交通發展,排除C項;15—16世紀,統一的世界性市場還沒有形成,排除D項。
5.19世紀中后期,中國茶、絲出口大增形成白銀內流,銀價驟跌造成通貨膨脹;其時歐美主要國家先后采納金本位制,國際金價上漲,列國強迫清政府將白銀賠款改為按金價支付,加劇了晚清經濟的蕭條。這反映出(  )
A.戰爭賠款影響清王朝經濟轉型
B.條約體系阻礙中國金融調整
C.金本位制提升西方商品競爭力
D.全球化沖擊清王朝經濟安全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可知中國近代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使白銀內流,加劇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清政府的經濟安全,故選D項。
6.(2023·湖北高中名校聯盟高三測評)據統計,1866至1886年,中國茶葉出口貿易進入巔峰時期,其中漢口茶葉出口占全國總量的34.3%。此后,隨著英國購買市場的轉移,中國茶葉出口貿易受到沖擊,但由于俄國市場需求的旺盛,漢口茶葉出口仍保持上升趨勢。這反映了(  )
A.市場開拓影響貿易興衰
B.英國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C.茶葉出口呈現多元格局
D.漢口成為對外貿易中心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俄國市場填補了英國退出后的市場份額,使得漢口茶葉出口仍能在中國茶葉出口衰落的大格局下保持上升趨勢,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了英國茶葉購買市場的變化,未涉及消費結構,排除B項;材料僅反映茶葉出口到英、俄,不足以體現出口的多元格局,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漢口成為重要的茶葉貿易口岸,而非對外貿易中心,排除D項。
7.(2023·巴蜀中學高三月考)下面為20世紀前期中國對外貿易出入超變動表,從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出超(+),入超(-);單位:百萬元
年份 美國 英國 法國 俄國(蘇聯)
1909—1911年 0 -90 +56 +46
1919—1921年 -89 -110 +32 +14
1929—1931年 -205 -76 +40 +53
A.清政府未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
B.中英雙邊貿易英國占據優勢
C.法國對華貿易較英國更為活躍
D.經濟危機使蘇聯購買力下降
答案 B
解析 據表格內容可知,在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入超地位,即進口大于出口,說明英國占據優勢,故選B項;表格中缺少1840年至1909年的貿易數據,故中美之間是否進行貿易的說法不能根據表格數據判斷,排除A項;據表格數據可知,中英之間的貿易差額遠大于中法之間的貿易差額,排除C項;據表格數據可知,經濟危機期間,中俄貿易中國是出超地位,說明出口大于進口,且數值較之前有大幅度上升,說明蘇聯購買力提升,排除D項。
8.(2022·宣城高二下期末)下列三幅圖片是近代上海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真實記錄,它們可以用來佐證(  )
    
A.上海是舊中國的經濟中心
B.中國經濟領域的新變化
C.開埠通商是經濟發展保障
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誕生
答案 B
解析 近代以來,伴隨著西方列強入侵,本國民族企業不斷發展,投資銀行的建立以及洋務企業的興辦,均帶動中國經濟領域發生新的變化,故選B項;材料沒有明確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與上海地區的比較,故“上海是舊中國的經濟中心”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開埠通商僅是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而非保障,邏輯錯誤,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有洋務企業而非僅有民族企業,排除D項。
9.(2023·江門高三調研)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首次提出“復式簿記”的概念,建議商人在進行交易時,要以“貸方”和“借方”的身份在總賬中記入兩次,從而使經營者加強盈利意識。這反映了當時(  )
A.價格革命影響廣泛
B.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C.商業觀念得到更新
D.近代科學已經產生
答案 C
解析 據材料“要以‘貸方’和‘借方’的身份在總賬中記入兩次,從而使經營者加強盈利意識”可知,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社會對商業經營的規范性要求更高,所以“復式簿記”概念的產生反映了當時規范經營的商業觀念的更新,故選C項。
10.(2022·紹興高二下期末)鴉片戰爭后,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新的商業經營形式被引入中國,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下各項中,創辦于上海的有(  )
①1865年匯豐銀行 ②1872年輪船招商局
③1876年開平礦務局 ④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
⑤1900年先施百貨公司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1865年匯豐銀行”創立于香港,故①錯誤;“1872年輪船招商局”是由李鴻章在上海創立,故②正確;“1876年開平礦務局”創辦于河北唐山,故③錯誤;“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創辦于上海,由盛宣懷舉薦,故④正確;“1900年先施百貨公司”成立于香港,故⑤錯誤;選擇A項符合題意。
11.(2023·長沙模擬)到19世紀末,世界經濟體分成了核心區、邊緣區和半邊緣區三個部分,新興工業國和現代工業文明國處于生產技術含量高、資本密集、高工資產品所在的核心區,傳統農業國則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國際分工,呈現出低度發展和邊緣性發展的狀況。這反映出當時(  )
A.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C.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D.世界各國間的依賴程度加深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19世紀末,世界經濟體分為三個部分,新興工業國、現代工業文明國和傳統農業國承擔不同的分工,都從屬于世界經濟體,這體現了世界各國間的依賴程度加深,故選D項;材料反映出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是政治發展不平衡,排除A項;19世紀末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排除B項;世界經濟體的分工,即世界經濟結構并未發生巨大變化,是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結果,排除C項。
12.(2022·臨沂高二下期末)下面所列為世界某一發展趨勢中的重要歷史現象。這些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  )
·貿易股份公司的出現和發展 ·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歐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A.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
B.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C.世界各大洲之間貿易的擴大
D.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世界貿易的發展歷程,而世界貿易的發展是由貿易的不斷擴大導致的,故選C項;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只能促進貿易股份公司的出現和白銀流入中國,無法推動國際分工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排除A項;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只能促進國際分工,無法說明其他現象,排除B項;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與材料中的歷史現象時間不符,排除D項。
13.(2023·滄州高三摸底)16世紀后期,在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當局對大帆船貿易實行特許證制度,而且該證可以買賣。從墨西哥、秘魯到菲律賓,大量西班牙人憑借他們在美洲獲得的白銀大量搶購特許證,導致特許證的價格飆漲。由此可知,當時(  )
A.三角貿易利潤豐厚
B.西班牙人重視資本積累
C.太平洋貿易活躍
D.歐洲商業格局發生變化
答案 D
解析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等西歐國家開辟了新航路,成為國際貿易中心,故選D項;三角貿易是15—19世紀在歐洲、非洲、美洲間的奴隸貿易,排除A項;西班牙被稱為“黃金漏斗”,其財富未轉化為資本,排除B項;“太平洋貿易活躍”只是對題干現象的重復,排除C項。
14.(2022·菏澤高二上期末)1689年英王威廉三世為東印度公司頒發特許狀:“根據實際需要,公司有權在東印度任何要塞、工廠和種植園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機構,有權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根據董事會的決議,公司有權為保衛其貿易領域內的要塞、工廠和種植園等組建軍隊,實施軍事上的防衛,并宣布對這些地區擁有主權。”這說明東印度公司的職能是(  )
A.壟斷貿易 B.經濟掠奪
C.軍事統治 D.殖民擴張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可知東印度公司具有行政、軍事等大權,成為英國殖民擴張的主要方式,故選D項;壟斷貿易是東印度公司殖民擴張的方式之一,排除A項;經濟掠奪主要是建立工廠和種植園,是殖民擴張的方式之一,排除B項;東印度公司只是擁有軍隊和防衛權,但軍事統治強調政治、軍事為一體,相互作用,排除C項。
15.(2022·衢州高二下期末)下表為1750—1900年世界上部分國家或地區在世界制造業產值中所占份額(單位:%)。下列項中,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
國家(地區) 1750年 1800年 1860年 1900年
西方(歐美) 18.2 23.3 53.7 77.4
中國 32.8 33.3 19.7 6.2
印度 24.5 19.7 8.6 1.7
A.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B.所列亞洲地區國家的占比整體呈下降趨勢
C.兩次工業革命提高了歐美制造業產值在全球的比重
D.世界殖民體系的日漸形成促使歐美和亞洲的實力易位
答案 A
解析 1750—1900年西方(歐美)在世界制造業產值中所占份額不斷上升,達到77.4%,中國、印度所占份額不斷下降,說明世界貿易以西方(歐美)為中心,而不是多中心,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
16.(2023·北京昌平區高三上期末)(10分)白銀與貿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貿易路線和白銀流向示意圖
材料二 1830—1846年中國白銀外流數量
——數據來源:林滿紅《銀線:19世紀的世界與中國》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分別描述葡萄牙、西班牙開辟的通往中國的海上貿易路線。結合所學,分析白銀大量流向中國的原因。(4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1830—1846年中國白銀外流數量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路線:葡萄牙—大西洋—印度洋—中國;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中國。
原因:新航路開辟后,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中外貿易中,中國的絲、茶、瓷器等商品具有優勢,為中國賺取了大量白銀。
(2)變化:白銀外流數量在1830—1838年處于上升趨勢,1838—1842年處于下降趨勢,1842—1846年又變為上升趨勢。
原因:第一階段:鴉片戰爭前,外國鴉片商人逐年擴大對華走私鴉片,導致白銀外流數量上升;
第二階段:中國的禁煙運動打擊了外國的鴉片走私,鴉片戰爭影響了中外貿易,白銀外流數量下降;
第三階段:鴉片戰爭后,《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開放五口通商,關稅自主權遭到破壞,外國的鴉片走私再度猖獗,白銀外流數量上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凯里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乌兰县| 兴山县| 高密市| 霞浦县| 东光县| 修水县| 米泉市| 什邡市| 汉源县| 扶绥县| 双流县| 正阳县| 逊克县| 漠河县| 贺兰县| 泰和县| 吕梁市| 建始县| 大连市| 海丰县| 天津市| 成武县| 新丰县| 龙口市| 监利县| 康定县| 齐河县| 开江县| 霍林郭勒市| 泽普县| 伊春市| 怀柔区| 十堰市| 鸡泽县| 夏邑县| 喀喇| 吉木乃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