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目標導航課程標準 素養解讀 核心概念1.了解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的食物物種交流。 2.了解食物物種交流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時空觀念:利用歷史年表、歷史地圖等方式描述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食物物種交流的狀況,認識世界食物物種交流的特征。 唯物史觀:認識世界物種交流、互通有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史料實證:搜集古今中外食物物種交流的相關史料,認識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交流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歷史解釋:了解“哥倫布大交換”“餐桌革命”等概念,認識近代以來世界經濟交流中各地區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新航路開辟 哥倫布大交換 物種交流 食物結構時空坐標知識點一 美洲物種的外傳 [學生用書(第7頁)]類型 物種 歐洲 中國糧食 作物 玉米 推廣:先庭院種植,后南歐普遍種植,再后來傳遍歐洲 地位:先是觀賞植物,后來成為主糧和飼料作物 明朝時傳入(三路并進); 清朝前期,全國各地多有種植; 乾隆、嘉慶年間,大規模推廣; 鴉片戰爭前,遍布全國馬鈴薯 16世紀末,作為食用作物開始在歐洲推廣 在中國的傳播歷程與玉米相似甘薯 引入歐洲后,傳播比較緩慢蔬菜 作物 番茄 先是觀賞植物,后來作食用栽培 明朝萬歷年間引入,長期被當作觀賞和藥用植物;清朝光緒年間,開始作為食用蔬菜種植辣椒 15世紀末傳入西班牙;16世紀傳到英國等歐洲國家 明朝時,傳入中國,被稱為“番椒”思考 玉米、南瓜、西紅柿、馬鈴薯、番薯、花生等作物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餐桌,它們為何會傳播到世界各地?試答:提示 新航路開辟及殖民擴張;玉米、馬鈴薯、甘薯等適應性強;人地矛盾尖銳;政府政策推動等。概念闡釋 “哥倫布大交換”“哥倫布大交換”是指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后引發的全球性交流。這種全球性交流不同于以往洲際之間的交往,它是一場東西半球、新舊大陸之間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動物、植物、人種、傳染病以及思想觀念的大規模交流與互動?! ?br/>1.(2022·寧波高二下期末)清代乾嘉時期《鄞縣志》記載:“御麥(玉米)俗呼六谷,土人謂五谷之外又一種也?!钡珦饩w時期《奉化縣志》記載:“《鄞志》作六谷……其說無據,蓋陸乃陸地之陸(注:寧波方言中‘六’和‘陸’讀音相同),此種多產于山,故名陸谷?!睂@一爭議理解最準確的是( )A.需要實物史料的支持才能結束爭議B.方言阻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C.對玉米這一新作物的認識逐漸豐富D.玉米傳播路線不同導致稱呼各異答案 C解析 據題干信息可知,對比乾嘉時期《鄞縣志》與光緒時期《奉化縣志》在玉米稱呼上的記載差異,表明人們豐富了對玉米的認識,故選C項;實物史料有利于更全面地認識歷史事物,但并非有實物史料的支持就能夠結束爭議,排除A項;題干未提及不同的方言圈間的交流障礙,排除B項;材料中是對玉米名稱來源的解釋,與傳播路線無關,排除D項。2.(2022·菏澤高二上期末)下表是14世紀以來人類食物種類及供給情況簡表(部分),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時間 地區 食物種類及供給情況14世紀 歐洲 食物以小麥、大麥和稞麥為主,多次陷入糧荒16世紀 歐洲、亞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馬鈴薯等,糧食產量極大增加A.生產技術進步 B.對外大量移民C.新航路的開辟 D.資本主義發展答案 C解析 據上表可知,16世紀后歐亞大陸食物結構中出現了美洲的特產,說明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交換,故選C項;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后生產技術才明顯進步,排除A項;對外大量移民促進歐洲食物外流,但材料強調的是歐亞發生的食物變化,排除B項;當時歐洲資本主義發展,但亞洲仍然是以自然經濟為主,排除D項。知識點二 其他地區物種在美洲的推廣 [學生用書(第8-9頁)]項目 農作物在美洲的推廣 禽畜在美洲的推廣種類 糧食類 小麥、大麥、水稻 歐洲移民把雞、牛、驢、馬、豬、羊等禽畜傳入了美洲水果類 蘋果、葡萄、甜橙、檸檬蔬菜類 黃瓜、豌豆經濟類 甘蔗推廣 小麥 由歐洲移民帶到美洲,最初僅供富人享用,后來被迅速推廣,成為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由西班牙人帶到美洲影響 小麥傳入使美洲人食物范圍擴大,小麥產業也隨之興盛。 18世紀中期,水稻成為北美第二大農作物,產量僅次于小麥 極大地改變了美洲的動物群落,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思考 閱讀教材“早期英屬北美殖民地農作物分布圖”,思考其他地區物種在美洲的傳播有何特點?試答:提示 最先在大西洋沿岸種植,再由沿海地區向內地推廣種植。主題一 物種交流——從局部交流到全球傳播名家論史 美洲物種的外傳美洲許多農產品是歐亞非諸國人民從未見過的。如玉米這一美洲特產,地理大發現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菸(煙)草、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美洲農產品之傳播到世界,增加了人類的食物供應,也因此促進了人口的增長。——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解讀 美洲作物在新航路開辟后,伴隨殖民擴張傳入亞歐非各洲。它們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增加了食物供應,促進了人口增長。史料探究 物種在新舊大陸間的傳播材料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產于美洲的糧食作物玉米、馬鈴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之后傳播到亞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傳的同時,也有很多歐亞作物傳入美洲,如:小麥、大麥、水稻,蘋果、葡萄、檸檬,黃瓜、豌豆,甘蔗等。此外,歐洲移民還把牛、驢、羊、雞等禽畜傳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摘編自《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經濟與社會生活》根據材料,指出16世紀以來物種傳播的特點。試答:提示 特點:①種類多:有糧食、果蔬、經濟作物、畜禽等。②范圍廣:涉及歐洲、亞洲、非洲、美洲。③以食物物種為主。④雙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種的外傳,也有其他地區物種在美洲的推廣。深化拓展 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新航路開辟后世界物種交流的特點(1)歐洲主導性:伴隨歐洲的殖民掠奪進行。(2)內容豐富性: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圍全球性:在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進行。(4)結果兩重性:改變了食物結構,加速了生產專業化,推動了貿易進一步發展,使世界各地聯系日益緊密;沖擊了某些地區舊有的社會結構,伴隨著殖民掠奪。(5)時間長期性:新航路開辟后,開始了物種大交流。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6)過程雙向互補性。1.(2022·寧波高二下期中)下圖為某一農作物物種傳播示意圖。該物種是( )A.玉米 B.小麥 C.水稻 D.葡萄答案 B解析 示意圖中的農作物原產于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南部,之后分別傳入東亞、歐洲、非洲和美洲,結合所學可知,該物種是小麥,故選B項。2.(2022·湖州高二期末)17 世紀初,北美弗吉尼亞的英國移民向英王報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進攻,就必須保證糧草,小麥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谷物,必須將其栽活。”18 世紀,北美已經有蛋殼、西西里島、白、紅幾種小麥。以下關于小麥的傳播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麥由歐洲移民帶到美洲②小麥在北美的推廣改變了當地食物結構③小麥的傳播根本上改變了歐洲殖民者擴張的手段④小麥在18世紀中期成為北美的第一大農作物A.① B.①②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小麥經歐洲人傳到了美洲,最開始是由富人享用,故①正確;小麥傳入美洲后,被迅速推廣,成為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從而改變了美洲的食物結構,故②正確;小麥的傳播只是歐洲殖民擴張的一個附加產物,不會對殖民手段產生影響,故③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到18世紀中期,小麥成為北美第一大農作物,故④正確;選擇C項符合題意。知識點三 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 [學生用書(第9-10頁)]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不同種類的玉米適應了非洲復雜的氣候環境,使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來源玉米、甘薯引入中國,豐富了糧食種類馬鈴薯提高了歐洲人的抗饑荒能力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 馬鈴薯在歐洲的種植,小麥在北美的推廣,改變了當地的食物結構,豐富了人們的食物種類新作物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為人類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推動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在北美,水稻除供應本地消費外,大量用于出口,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在中國,外來農作物使糧食供應總量增加,糧食除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外,還投入市場出售,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 美洲 ①動物繁殖的數量遠遠超出了土地承載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種植農作物,導致原始森林被濫伐。 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中國 耐旱高產作物的引進,使得以前不適宜耕種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擴大了耕地面積。但過度的墾荒造田,導致了水土流失思考 美洲物種的傳播對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有何作用?試答:提示 改變傳統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緩解饑荒,促進人口增長;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化水平,緩解農民地租負擔;改變農業生產結構;促進畜牧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思維點撥 “餐桌革命”明朝末年以來,美洲的豆類、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國、東南亞的廣大亞洲地區傳播,以其豐厚的產出和充足的營養支撐著眾多的人口,打破了傳統的糧食結構,這些現象被稱作“餐桌革命”。主題二 物種交流——哥倫布大交換的影響名家論史 哥倫布大交換對中國的影響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與東北地區。但是,僅以這些地區生產的糧食,猶不足維持明代中葉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開始,有許多新的糧食作物引進中國,最為重要者為甘薯與玉米。甘薯“畝可得數千斤,勝五谷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兩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補稻米與麥類之不足。且不拘土壤與地形,或可在山地種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將過去認為無法使用的土地,一概變為農田。——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解讀 明清時期新作物的傳入改變了中國人民傳統的糧食結構,緩解了中國的人地矛盾,但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史料探究 哥倫布大交換的全球影響材料一材料二 大宗煙草、玉米、橡膠等新物產出現于歐洲市場;原來在近東貿易中數量極少的商品如香料、茶葉、大米、蔗糖等成為大宗商品,進出口量驟增……許多昔日的奢侈品成為大眾日用品。——摘編自李吟楓《世界市場的形成及歷史作用》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大陸和舊大陸在哪些方面進行著交流與聯系?這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試答:提示 交流與聯系:新舊大陸之間物種交流、疾病傳播。影響:不同物種的交流推動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促進世界經濟聯系增強。疾病傳播給人類帶來災難。深化拓展 從“歷史解釋”角度理解美洲高產作物在中國傳播的影響(1)使農作物種類增多,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糧食壓力有所緩解,緩和了人地矛盾,促進了人口增長。(2)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糧食結構和人們的飲食習慣,豐富了中國人的日常飲食。(3)更多的土地用來種植經濟作物,推動了農作物的商品化,客觀上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4)大量荒地被開墾,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造成了一些地區的結構性貧困,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些地區的可持續發展。1.(2022·連云港高二下期末)1500年,亞歐大陸人口約為4.25億。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達到5.45億。從1700年開始,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到1750年,人口達到7.2億,1800年人口突破9億。這種狀況( )A.降低了工業革命的人力成本B.促進了全球商品貿易網的形成C.推動了國際勞動分工的出現D.得益于大航海帶來的物種交換答案 D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歐大陸人口從1500年之后增長迅速,新航路開辟后帶動了物種交換,高產作物的種植使得人口的增長速度急速增加,故選D項;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人口的增長,沒有明確全球貿易與人口增長之間的具體關聯,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具體的國際勞動分工的表現,排除C項。2.到了18世紀,玉米和馬鈴薯在亞歐人飲食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撐著眾多的人口。從西歐到中國的土地上,美洲的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維生素,并使飲食有滋有味。對這一現象解讀正確的是( )A.歐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B.工業化帶來的糧食增長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種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飲食結構D.糧食作物是早期亞歐貿易的主要交易品種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了18世紀亞洲、美洲以及歐洲物種交流對世界各地飲食結構的影響,故C項正確。玉米和馬鈴薯屬于美洲的物種,故A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工業化的影響,故B項錯誤。D項材料未體現。知識體系 學科術語1.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等物種陸續傳播到歐洲、亞洲、非洲等地。 2.新航路開辟后,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和雞、牛、羊等禽畜傳入美洲。 3.食物物種交流豐富了人們的食物種類,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推動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4.新物種的引進對當地生態環境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家國情懷物種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文明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不是沖突的根源,而是互補的基礎,是創新發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國家之間,交流互鑒越頻繁、越深入,彼此之間也就越認同、越尊重,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就越穩固。交流互鑒越稀少、越浮淺,相互之間也就越容易誤解,越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拔拿饕蚨鄻佣涣?,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面對當前世界各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和摩擦,我們要以開放的態度,堅持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習近平講話整理解讀 多元多彩、和合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態勢,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人類文明演進的基本規律,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史學前沿植物、動物、人口和病菌在哥倫布和其他歐洲水手的遠航探險以后,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傳播。16世紀伊始,傳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人口數量銳減。1500—1800年,可能有1億以上的人口死于傳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疾病。但是,從長期來看,由于糧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傳播,物種交流所帶來的人口增長是大于人口損失的。從18世紀開始直到現在,世界人口持續增長,營養改善是促進世界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小麥、水稻、甘蔗、蘋果等從歐亞大陸來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番茄、辣椒、花生等農作物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生根發芽。——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解讀 物種交流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物種交流有利有弊,一方面食物物種交流促進了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病菌傳播給人類帶來了災難。感悟與思考 記錄點滴心得 培育歷史學科素養課時精練1.(2022·衢州市高二上期末)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物種陸續傳播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下列作物原產于美洲的是( )①葡萄?、诟适怼、塾衩住、芨收?br/>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葡萄原產于西亞,故①錯誤;甘薯原產于美洲,故②正確;玉米原產于美洲,故③正確;甘蔗原產于亞洲,故④錯誤;選擇C項符合題意。2.(2023·營口市高二月考)地理大發現后,歐洲社會生活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食物,一度被視為“邪惡的植物”,十八世紀以后被稱為“地下蘋果”,迅速普及。以下選項中最有可能是該種食物的是( )A.馬鈴薯 B.小麥 C.水稻 D.辣椒答案 A解析 據所學可知,隨著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產于美洲的馬鈴薯傳入歐洲,16世紀末,開始作為食用作物在歐洲推廣,18世紀時,幫助法國度過饑荒,由于部分野生馬鈴薯含有龍葵堿,加上直接生吃,中毒事件層出不窮,一度被視為“邪惡的植物”,人們稱它為“地下蘋果”,故A正確。3.(2022·杭州高二下期末)傳統的歐洲作物,無論是小麥、大麥、燕麥都是冬季或春季作物。仲夏后通常是饑荒的季節,而玉米恰好在這個時段成熟,利用夏季閑置的土地,而且產量大大超過了它們,玉米得到了一個“災難時期的生命線”的稱號。由此可見,玉米種植( )A.提高了土地利用率B.有利于緩解饑荒C.改變農業生產結構D.促進了人口增長答案 B解析 由題干中可知,玉米種植有利于緩解仲夏后的饑荒,故選B項;題干并未提到玉米的種植是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排除A項;題干中并未提到玉米種植在農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也就無法體現是否改變了農業生產結構,排除C項;題干中提到的是玉米種植可以緩解饑荒,而不是促進人口增長,排除D項。4.(2022·定州市高二上期末)著名農史學家石聲漢曾對域外引種作物名稱做過分析:凡是名稱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為兩漢兩晉時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稱前冠以“?!弊值闹参?,大多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稱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為南宋至元明時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稱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見,中國古近代對域外作物的引種( )A.呈單向交流模式 B.帶有較強的歧視性C.以美洲作物為主 D.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答案 D解析 據材料可知,不同時期引入不同的物種,名稱前冠也是不一樣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故選D項;中國古代在對外交流中本土的物種也傳播到了其他地區,是雙向交流模式,排除A項;“胡”“?!薄胺薄把蟆钡仍~,體現了中國人對外來物種的好奇性,看不出歧視性,排除B項;明清時期傳入的玉米、番薯等來自美洲,之前的有的來自西域等地,排除C項。5.(2023·金華高二檢測)李百川小說《綠野仙蹤》(乾隆年間成書)四十九回:何公子遞下十二兩銀子揚長而去,苗禿子幫閑罵道:“不想他是個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貨物。”據此,對“西番柿子”推斷正確的是( )A.僅作為觀賞植物存在B.當時不作為食用蔬菜C.該物種來自西亞地區D.乾隆年間被引入中國答案 B解析 據材料“中看不中吃的歪貨物”可知,乾隆時期番茄不作為食用蔬菜,故選B項;番茄除用作觀賞外,還可以當做藥用植物,排除A項;番茄來自美洲,排除C項;番茄明朝萬歷年間被引入中國,排除D項。6.16世紀伊始,隨著新航路開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等地生根發芽。另一方面也有許多新物種來到美洲。下列物種屬于歐洲人帶入美洲的是( )A.小麥、水稻、牛、馬B.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馬D.馬鈴薯、番茄、花生、葡萄答案 A解析 小麥、水稻、牛、馬都不是美洲原有產物,故A項正確。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原產地都是美洲,故B、C、D三項排除。7.(2022·昆明高二上期末)水稻本是英國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紀開始,正是非洲人種植水稻的技藝使北美南卡林羅納變成充滿生機的“水稻王國”,并把水稻種植“提高到令歐洲人欽佩的水平”。這反映了,當時北美地區( )A.生產關系發生了顯著變化B.非洲人的社會地位提高C.食物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D.水稻種植超越歐洲地區答案 C解析 18世紀中期,水稻成為北美第二大農作物,產量僅次于小麥,故選C項;題干提及的是水稻的傳播,而非生產關系的變化,排除A項;16世紀開始,非洲人被西歐殖民者擄掠,販賣到美洲作奴隸,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體現出“超越歐洲地區”,排除D項。8.(2022·寧波高二下期末)16世紀末,馬鈴薯作為食用作物開始在歐洲推廣。17世紀上半葉,英國入侵愛爾蘭,搗毀莊稼,致使大多數農作物歉收乃至顆粒無收,唯有生長在地下的馬鈴薯安然無恙,幫助愛爾蘭人度過荒年。愛爾蘭逐漸成為以馬鈴薯為主食的國家。這說明馬鈴薯的種植( )A.提高了歐洲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B.改變了區域食物結構,影響飲食習慣C.延緩了殖民擴張過程,推動文明發展D.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導致莊稼歉收答案 B解析 材料說明馬鈴薯的種植改變了愛爾蘭這一區域的食物結構,影響了飲食習慣,故選B項;題干信息體現的是馬鈴薯幫助愛爾蘭人度過荒年,并成為其主食,未提及促進人口增長,排除A項;題干未提及馬鈴薯可以延緩殖民擴張的過程,排除C項;題干中莊稼歉收的原因是英國人的入侵,而不是馬鈴薯的種植,排除D項。9.(2023·武漢高二質檢)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16世紀傳入西非和中國,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有歷史學家在評論玉米在世界上的傳播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對該評價理解最準確的是( )A.玉米的傳播是世界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B.緩解糧食壓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C.價格革命使得玉米價格比黃金價格更高D.玉米的傳播使世界不同地區的聯系加強答案 B解析 玉米屬于高產作物,大規模種植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糧食壓力的作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故選B項;世界人口增長的原因眾多,材料沒有對玉米推廣種植與其他原因進行比較,故“主要原因”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明確玉米與黃金的價格,排除C項;世界不同地區的聯系加強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而不是玉米的傳播,排除D項。10.18世紀以前,英國人習慣用自家的小園子供養自己。19世紀中期,英國工人的飲食水平隨著工資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工資較高的工人吃得較好;在工資最低的工人家里,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說明當時英國( )A.食物供應商品化趨勢明顯B.工業革命摧毀了小農經濟C.新航路開辟改變了飲食結構D.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18世紀以前英國人的食物主要是自給自足的,19世紀中期英國工人則依據工資水平來決定所吃的食物,食物需要使用工資來購買,這說明當時英國食物供應商品化趨勢明顯,故A項正確。B項無法由材料得出,排除;新航路開辟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排除;材料并未比較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D項排除。11.(2022·衢州高二下期末)新航路開辟后,不同地區之間的食物物種交流,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下列不能體現這一說法的是( )A.“番椒:叢生,白花。子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B.“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狀”C.“六月……火傘火珠,未足為喻。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D.“俗嗜酒,馬嗜苜?!谑翘熳邮挤N苜蓿、蒲陶(葡萄)肥饒地”答案 D解析 葡萄等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番椒”指辣椒,原產于美洲,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傳播,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玉蜀黍”指玉米,原產于美洲,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傳播,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六月……故名”指美洲的番茄,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傳播,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12.(2022·黃岡高二下期中)15世紀末,哥倫布第二次遠航美洲時,將水稻等作物帶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隨后的一兩個世紀內,水稻種植逐漸擴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區。18世紀以后,北美的水稻種植業進入到黃金時期,稻米成為純粹的經濟作物。由此可見,水稻在北美的播種( )A.為北美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B.提高了北美農業的集約化水平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飲食習慣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答案 A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水稻傳入美洲后,促進了北美農業發展,故選A項;題干未提及農業集約化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題干未提及北美居民在水稻傳入前后飲食結構的變化等信息,排除C項;“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是工業革命,排除D項。13.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煙葉、玉米和馬鈴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傳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馬、牛、驢等動物,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則隨著歐洲移民一起進入美洲。這說明( )A.殖民活動客觀上推動文明交流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C.新航路開辟帶來經濟繁榮D.農作物種植不受地域影響答案 A解析 材料表明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煙葉、玉米、馬鈴薯等物種傳入歐洲,而水稻、甘蔗、葡萄等歐亞農作物和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入美洲。由此可知,殖民活動客觀上推動文明交流,A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排除;材料沒有反映經濟是否繁榮的問題,C項排除;據常識可知,農作物種植不受地域影響顯然是錯誤觀點,D項排除。14.(2023·佛山市高二月考)據學者研究,18世紀中葉開始,玉米和番薯在中國南方大規模推廣,至19世紀下半葉進一步推廣到北方。同時期人口增長情況如下表。(單位:千人)1680—1880年中國人口(曹樹基—中國人口數據庫1393—1953)年份 1680 1776 1820 1851 1880人口 184 993 311 645 383 287 437 323 364 339由此可知,清代( )A.玉米番薯種植與人口同步增長B.玉米番薯推廣是人口增長的主因C.人口壓力促進玉米番薯的推廣D.北方山地多不利于玉米番薯種植答案 C解析 從18世紀中期我國開始大量種植玉米和番薯,并且快速地向北方推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玉米和番薯都是高產作物,能夠應對人口不斷增加帶來的糧食壓力,故選C項;人口增長從17世紀中后期開始,番薯和玉米的推廣種植從18世紀中期開始,并不同步,排除A項;玉米和番薯的推廣種植是應對人口增長的措施而非主因,排除B項;我國北方多平原,地形較為平坦,多山地的是南方,排除D項。15.美國歷史學教授克羅斯比在《哥倫布大交換》中講道:“歐洲人發現南北美洲并來此定居時,帶到新大陸來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帶來的雜草種子,所有這些組成一個生物旅行箱,這個旅行箱由原產于歐洲的和來自亞非的一些物種組成。”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 )①促進了不同大陸間的物種交流②推動了各大陸的城市化進程③給美洲人民的生存環境帶來威脅④促進了美洲的原始資本積累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C16.(2022·昆明高二下期末)(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92年以后的玉米、馬鈴薯傳播示意圖——摘編自[美]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材料二 咖啡原產于非洲,6世紀傳入阿拉伯半島,15世紀后傳播到歐洲。17世紀初,威尼斯商人開設了歐洲第一家咖啡館。此后,英國的牛津、倫敦,法國的巴黎、馬賽等地也相繼開設咖啡館。17世紀中葉,荷蘭人將咖啡移植到錫蘭島,后傳到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18世紀初,咖啡推廣到北美?!幾浴督洕c社會生活》材料三 滇池被譽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親湖”,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加強滇池治理的力度。1982-1995年,由巴西引入水葫蘆,凈化了滇池水質,增加了水面綠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內其他植物生長。1997年后,從墨西哥引入小龍蝦,有效治理了綠藻、紅藻污染,滇池水質明顯改善,但小龍蝦繁殖過盛,影響了本土魚類生長。——摘編自李玲玲、劉秋琳《從啟動治滇到精準治滇,細數滇池治理歷程及轉變》(1)有學者認為,材料一中的現象引發了中國明清時期的“經濟與社會生活”變動,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5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咖啡為例,說明全球性物種交流的重大意義。(5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物種交流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5分)答案 (1)說明:高產作物的大量引入,緩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使明清經濟發生變動;改變了人們的食物結構,豐富了食物種類,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推動社會生活發生變化。(2)意義:豐富了人類物質生活;加強了世界聯系,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3)問題:應從國情出發因勢利導;注重生態平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