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時48 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國際法與文化重構 學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課時精講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時48 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國際法與文化重構 學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課時精講

資源簡介

課時48 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國際法與文化重構
【考點定位】
選擇性必修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和基本特征及評價。 2.近代西方國際法的形成、發展及外交制度的確立。 3.近代西方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及不同文化的碰撞。
知識點一 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
1.淵源【鏈接·選擇性必修1·P50】
羅馬法 (1)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2)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日耳 曼法 中古時期,各日耳曼王國在記載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稱為“日耳曼法”,作為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
教會法 教會根據基督教神學,制定和頒布了教會法
2.發展【鏈接·選擇性必修1·P51】
3.特征【鏈接·選擇性必修1·P52】
(1)國家權力結構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
(2)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
(3)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4.評價: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財產多少往往決定法律地位的高低;同時,對個人權利的認定也有逐漸改進的過程。
助學助考
1.學習聚焦——辨正誤
①在羅馬法的基礎上,英國和法國分別發展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②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獨立,強調保障個人的權利。(√)
③西方的法律制度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存在著許多的局限性。(√)
2.挖掘教材——學思用
①1764年,意大利人貝卡里亞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摘自選擇性必修1教材P52)這體現了案件判決的原則是什么?
提示 “無罪推定”的原則。
②律師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后,各國紛紛頒布法律,支持被告自己或聘請律師辯護。(摘自選擇性必修1教材P5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律師制度的形成有何意義?
提示 為被審判者提供辯護,減少法官對法律的誤讀。
知識點二 近代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鏈接·選擇性必修1·P70-71】
1.背景
(1)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
(2)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
2.過程
(1)《戰爭與和平法》(1625年):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
(2)《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年)
①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
②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
(3)維也納體系: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會議及此后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建立起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國際關系體系,即維也納體系。
(4)近代外交制度
①17世紀時,歐洲國家的君主們派遣常駐外交使節和外交使團。在此基礎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
②外交制度的建立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減少戰爭行為開辟了新的途徑。
3.影響
(1)國際法的應用范圍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
(2)各國之間還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試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3)西方各國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助學助考
1.學習聚焦——辨正誤
①17—19世紀,近代國際法形成并得到發展,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
②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所確立的有關國家主權和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是現代國際法的基礎。(√)
③維也納體系是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國際關系體系。(√)
2.挖掘教材——學思用
①1648年,(三十年戰爭的)交戰各方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摘自選擇性必修1教材P70)這對國際法的發展有什么貢獻?
提示 是國際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和分水嶺;和約確立了國家主權平等、領土主權等原則,標志著國際法形成。
②公戰能夠由各方主權者單獨發動,在王權政制下這種權力(發動戰爭)理所當然屬于君主。(摘自選擇性必修1教材P70)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 君主擁有宣戰權。
3.必考概念——拓視野
國際法:指國家在相互間交往的關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習慣規則和條約規則的總和。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國際法的制定者是參與國際關系的國家,各國通過協議而制定對國家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原則、規則和制度。
知識點三 近代戰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1.獨立戰爭后的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鏈接·選擇性必修3·P67—68】
(1)美國文化
多元特征 的孕育 北美居民在種族、血緣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樣性;在開拓殖民地的過程中,各種文化相互融合與混合
共同文化 的形成 ①美式英語的形成;飲食文化、藝術生活本土化;地方自治,勤儉務實、重視教育和創造精神等成為北美文化的一部分。 ②獨立戰爭直接推動了美利堅民族和美利堅文化的形成。權力制衡原則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
(2)拉丁美洲的文化
①變化原因: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大量西、葡移民的到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②變化的表現:形成等級分明的“混血社會”;傳統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為主體,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
2.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鏈接·選擇性必修3·P69—70】
(1)原因
(2)內容: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
(3)表現
3.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鏈接·選擇性必修3·P70—71】
表現 向被殖民地區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和基督教,改造甚至消滅被殖民地區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
影響 被侵略的民族的文化呈現出新的多樣性
代表 ①中國:學習西方以求自強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 ②印度:上層精英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號,印度傳統文化頑強地保留下來 ③埃及:建立君主立憲制,保留自己的宗教和傳統生活方式
助學助考
1.學習聚焦——辨正誤
①獨立戰爭后的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多元性。(√)
②1787年的聯邦憲法,標志著美國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權力制衡原則是其顯著特征。(√)
③自由女神像是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
④在拉丁美洲,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形成等級分明的“混血社會”。(√)
⑤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成為獨立戰爭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⑥拿破侖戰爭后,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越來越成為歐洲普遍的政治訴求。(√)
⑦拿破侖戰爭推動歐洲大陸封建制度的瓦解。(√)
⑧在回應殖民者文化侵略的過程中,被殖民者會不同程度地接受外來文化,也會努力保護傳統文化。(√)
2.挖掘教材——學思用
①列寧曾評價十二月黨人:“他們同人民的距離非常遠。但是,他們的事業沒有落空。”(摘自選擇性必修3教材P69)如何理解這段話?
提示 由于沒有發動人民群眾,勢單力薄,最終導致了起義失敗,但在俄國傳播了民主、自由、革命的主張,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繼,最終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②鄭觀應于1894年完成的《盛世危言》一書,貫穿“富強救國”主題,主張“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等。(摘自選擇性必修3教材P71)這一文章的發表有何作用?
提示 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
③19世紀后半期中國爆發了反洋教運動。(摘自選擇性必修3教材P71)這體現了中國民眾什么精神?
提示 自發的反帝愛國精神。
主題一 傳承與創新——近代西方的法律體系與國際法的形成[3年4考]
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體現的特點 (2023·山東高考,11)
2.國際法的基礎 (2023·浙江6月選考,12)
3.國際法的形成 (2023·浙江1月選考,21)
4.近代國際法的形成 (2022·北京高考,13)
視角1 史料證史——近代西方法律體系的特點
史料 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傳統,很快推廣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議會制定,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卷》
思考 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西方法律體系形成的特點。
提示 強調法律至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體系;主權在民;在國家權力結構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司法實踐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等。
視角2 學者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作用
史料 在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美國和法國等歐美國家相繼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在革命的過程中各國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憲法,被稱為近代憲法。資產階級國家強調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必須受到憲法和法律的制約。其次是以憲法和法律來規定公民基本權利,并且依法約束和控制國家權力的行使。
——摘編自許兵《試論近代憲法的基本功能》
思考 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歐美國家憲法和法律的主要功能。
提示 憲法以根本法形式確立本國政體,強調憲法至高無上的權威;建立憲法和法律約束的有限政府;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維護國家的穩定。
視角3 學者研究——近代國際法的特點和影響
史料 威斯特伐利亞公會(1643—1648年)是近代國際法產生的標志。會議……確立了國家主權和主權平等原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出的民族自決、不干涉內政、戰爭中貫徹人道主義原則逐步為國際社會接受,成為國際法的原則。從格勞秀斯開始……都把國際法主體鎖定在歐洲國家這個范圍,與尚處在“野蠻狀態”或“半野蠻狀態”國家之間的關系不能用國際法來調整。
——摘編自王慶海《國際法》
思考 根據史料,概括近代國際法的主要特征。
提示 主要由西方國家確立;內容上強調國家主權、主權平等、人道主義等原則,屬于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觀念的體現;使用范圍上排斥歐洲國家之外的國家和地區。
1.歷史解釋——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異同
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
不同點 法律淵源 主要是判例法 主要是成文法
法律形式 以高級法院判決中所確立的法律原則,也即判例法為主體 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法較為完整,一般不存在判例法
法律分類 偏重實用,通常按照普通法與衡平法分類 基本分為公法與私法
法官作用 法官地位突出,可以創立先例,并作出新的解釋 司法與立法分工明確,法官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判決,作用不突出
涵蓋地區 主要代表是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 主要代表是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
相同點 法律本質 建立在近代資產階級生產方式上的法律體系
指導思想 都受到啟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鳩、盧梭等人學說的深刻影響
法律傳統 都以羅馬法、日耳曼法、教會法為主要法律傳統
2.歷史解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意義
(1)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以及處理戰后情況的先例。
(2)確立了國家領土、國家主權和國家獨立是國際關系中應共同遵守的準則。為近代國際法創立奠定了基石。
(3)和約廢除了以羅馬教皇為中心統治西歐國家的神權政治體制,打破了西歐帝國神權統治下的“世界主權論”,成為近代國際關系產生的起點。
(4)和約締結后,常駐外交代表機構制度走向確立。
(5)它所確立的一些原則成為全球性現代化國際關系的原則。
主題二 碰撞與交融——近代戰爭與西方的文化擴張[3年6考]
1.近代中外文化的交融 (2023·海南高考,4)
2.拿破侖對外戰爭對文化的影響 (2023·新課標卷,33)
3.近代歐洲制度變革與文化交流 (2023·浙江6月選考,18)
4.近代戰爭與文化影響 (2021·北京高考,13)
5.拿破侖的貢獻 (2021·浙江6月選考,19)
6.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2021·浙江1月選考,19)                
視角1 史料證史——北美文化的特點
史料 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美利堅民族是一個由許多民族(或種族)組合而成的民族。北美大陸地沃人稀、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早期移民靠勤奮求實的開拓精神……他們重視個人價值,提倡信仰自由……于是美國白人大肆宣揚“白人優越論”,對印第安人、黑人等有色人種推行種族歧視政策。
——崔纓《簡論早期移民對美利堅民族性格的影響》
思考 依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北美當地文化的特點。
提示 崇尚民主和自由、重視工商業、地方自治、勤儉務實、重視教育、注重個體和創造精神等;同時,白人對黑人、印第安人的種族歧視和文化優越感根深蒂固。
視角2 名家說史——拉丁美洲文化的特點
史料 拉美文化的基本結構是在獨特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隨著西歐移民成為拉美的主要居民而形成了以西歐文化為主體的結構。無可否定,雖然在殖民地時期許多西歐殖民者及其后裔在美洲社會與自然環境中生活,并同其他種族居民雜居在一起,具有不同于歐洲本土居民的特點,但由于他們在語言、文字、宗教、習俗等方面仍同歐洲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拉美與西歐在文化上關系密切。
——祝令建《世界文化概論》
思考 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從宗教角度指出拉丁美洲“西歐文化”的內容,并分析拉美文化形成“以西歐文化為主體的結構”的歷史原因。
提示 內容: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歷史原因:歐洲殖民侵略,導致印第安人數量銳減,文化也遭到打擊;歐洲移民大量移居拉美,西歐移民成為拉美主要居民;殖民者在美洲傳播西歐文化。
視角3 學者觀點——拿破侖戰爭與歐洲文化重構
史料 法國革命及其后的戰爭加強了歐洲各地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在法國,建立在自由、平等、博愛基礎上的共和國激發了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感,鼓舞人們振作起來抵抗外國軍隊對革命的破壞,保衛革命的成果。革命領導人將《馬賽進行曲》定為國歌,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在西班牙、荷蘭、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隨著革命的進行和拿破侖軍隊的入侵,民族意識洶涌而起。對拿破侖及其帝國的反對同樣也激發了各國人的民族感情。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思考 依據史料概括拿破侖戰爭的作用。拿破侖戰爭后歐洲的政治文化出現了哪些新的因素?
提示 作用:激發了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感;加強了各國民族認同感,民族主義得到發展(國旗、國歌、國家節日等確立);激發了被征服國家的民族意識。
新的因素:自由、平等、法治、共和、民主、民族、獨立、革命。
1.歷史解釋——美國文化與拉美文化的異同
(1)不同點
①美國文化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為主體,吸收世界各種族、各地域文化構成的多元文化,不是本土的文化,是外來文化;拉丁美洲文化既包括外來文化,又保留了一部分本土文化傳統。
②美國文化體現了西方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權等觀念;而拉丁美洲文化則體現了土著居民爭取民族獨立的要求。
③美國文化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權和權力制衡原則是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展;而拉丁美洲的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出現了擁有獨裁權力的考迪羅。
(2)相同點:都受到外來移民的影響;以歐洲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存在著對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種族壓迫和歧視;原美洲文化遭破壞;都受啟蒙思想影響。
2.歷史解釋——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政治文化出現的新因素
(1)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力量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日益強大。他們要求爭取更多的權利,進一步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2)民族民主意識的空前覺醒,反對專制制度,爭取民族獨立,要求實現國家統一。
(3)維也納會議確立的維也納體系壓制革命,違背歷史發展潮流,引起歐洲各國的反對。
(4)歐洲各國貴族軍官、工人、學生和市民等積極參加革命,表現出極大的革命熱情。
【練·教材改編題//固基礎】
1.(據選擇性必修1教材P52“教材知識”改編)近代西方國家法律制度強調保護個人權利。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并且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這說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
A.真正做到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
B.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斗爭武器
C.力求保證司法程序的規范和公正
D.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答案 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近代西方國家法律制度強調保護個人權利,堅持公正和無罪推定,并且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說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力求保證司法程序的規范和公正,C項正確;“真正做到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說法絕對,排除A項;材料內容未體現反封建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說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力求保證司法程序的規范和公正,未體現“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排除D項。故選C項。
2.(據選擇性必修1教材P52“史料閱讀”改編)意大利法學家貝卡里亞在1764年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這一主張旨在(  )
A.保障個人的權利 B.強調法官的尊嚴
C.確保司法的獨立 D.凸顯契約的神圣
答案 A
解析 材料“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是對無罪推定的描述,主要是為了保護個人的權利。故選A項。
3.(據選擇性必修3教材P67“學思之窗”改編)美式英語是一種以英語為主的語言形式。在美式英語中,一些單詞來自印第安語,如tamarack(落葉松)、pone(玉米餅)等;還有一些單詞來自非洲黑人語言,如tote(搬運)、okra(秋葵)等。這表明(  )
A.美國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
B.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的工具
C.外來文化沖擊了美國本土文化
D.種族多樣性促進文化的交流互鑒
答案 A
4.(據選擇性必修3教材P71“教材知識”改編)《盛世危言》中寫道:“欲攘外,亟須自強;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這一主張(  )
A.已成為社會的廣泛共識
B.旨在宣揚民主革命的思想
C.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
D.推動維新思想的廣泛傳播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可知其主張發展工商業,改良政治,屬于維新思想的范疇,有利于推動維新思想的傳播,D項正確;“廣泛共識”的表述夸大,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維新思想,并不是民主革命思想,排除B項;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的是新文化運動,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練·高考真題//明考向】
命題點1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1.(2023·山東高考,11)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承認了瑞士和荷蘭獨立,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國界;1815年形成的維也納體系,恢復了拿破侖戰爭前的歐洲均勢,創立和重建了一些國家。這反映了歐洲(  )
A.國際協調機制更趨合理
B.國家主權意識不斷增強
C.各國完成了向民族國家轉變
D.大國主導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答案 B
解析 據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承認了瑞士和荷蘭獨立,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國界”、維也納體系“恢復了拿破侖戰爭前的歐洲均勢,創立和重建了一些國家”,這反映了國際關系發展過程中,逐漸增強了對國家疆界的認同和對國家主權的尊重,故B項正確。命題點2 拿破侖戰爭的對外擴張
2.(2023·新課標卷,33)下圖為1808年歐洲的一幅時事漫畫,名為《蛛網里的科西嘉蜘蛛》,圖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國,左上角的“蒼蠅”是指英國。該漫畫反映的是(  )
A.維也納體系的建立 B.拿破侖戰爭的局勢
C.拿破侖帝國的覆滅 D.英國推行綏靖政策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808年歐洲正處于法國拿破侖帝國統治時期,整個蜘蛛網以法國為中心,可得出當時拿破侖帝國已經控制了歐洲大陸,而此時英國孤懸于大陸之外,這是對拿破侖戰爭局勢的反映,故選B項。維也納體系建立的時間和拿破侖帝國覆滅的時間均是1815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C項。英國在二戰前夕推行綏靖政策,排除D項。
命題點3 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3.(2023·海南高考,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說苑·至公》。歐洲學者在17世紀用拉丁文給《論語》作注時,認為中國人心胸寬廣、有君子之德,援引了這一典故,但將其中的“弓”換成了西方騎士慣用的“盾”。這說明(  )
A.文獻轉譯曲解原著價值立場
B.文明交融推動世界文化繁榮
C.文教推廣帶有個體主觀經驗
D.文化借鑒基于特定歷史語境
答案 D
解析 歐洲學者在援引“楚弓楚得”這一典故時,結合歐洲騎士慣用“盾”的歷史文化背景,將“弓”換成“盾”說明歐洲學者在借鑒中國文化時,結合自身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了調整,故D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互助| 瑞丽市| 万源市| 米易县| 长治市| 扎鲁特旗| 环江| 三门县| 建瓯市| 平安县| 呼和浩特市| 惠州市| 哈密市| 通州市| 南丰县| 东港市| 八宿县| 永泰县| 凌海市| 南康市| 六盘水市| 阳泉市| 绥化市| 炉霍县| 阜城县| 和硕县| 武隆县| 资中县| 万载县| 巨鹿县| 临汾市| 准格尔旗| 太仆寺旗| 绵竹市| 滦平县| 沭阳县| 云梦县| 朔州市| 河东区|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