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30 人民解放戰爭【考點定位】中外歷史綱要 選擇性必修1.中國共產黨爭取民主與和平的斗爭。 2.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認識國民黨大陸敗亡和人民勝利的原因及意義。 國民黨政府的“憲政”與中國共產黨政權建設的探索嘗試。知識點一 人民解放戰爭的爆發1.爭取和平與民主的斗爭(1)重慶談判背景 ①國人心愿:抗戰勝利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②兩種前途: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而國民黨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結果 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雙十協定》。規定: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2)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但很快被國民黨否決。2.全面內戰的爆發(1)內戰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2)全面進攻: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3)重點進攻陜北解放區 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山東解放區 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取得孟良崮戰役的勝利3.國民黨的“憲政”和統治危機(1)國民黨的“憲政”【鏈接·選擇性必修1·P16】①確立: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李宗仁為總統、副總統,建立總統府,取代國民政府。②評價:為國民黨獨裁統治披上“憲政”的外衣。(2)統治危機經濟 困局 原因 濫發紙幣、巧取豪奪影響 濫發紙幣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巧取豪奪造成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民不聊生政治 困局 1946年11至12月,國民黨包辦的“國民大會”召開,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進一步暴露了國民黨當局堅持獨裁和內戰的真面目助學助考1.學習聚焦——辨正誤①抗戰勝利后,蔣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內戰”的策略,積極準備發動內戰。(√)②重慶談判使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動,在人民面前表現出了和平的誠意。(√)③1946年重慶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和平建國綱領得到貫徹執行。(×)④1946年國民黨頒布《中華民國約法》,確立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⑤國民黨的倒行逆施所導致的經濟、政治困局,表明國民黨政權面臨統治危機。(√)2.挖掘教材——學思用①閱讀圖片“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合影”。(摘自必修教材P157)指出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的實質目的。提示 借談判贏得準備戰爭的時間。②閱讀教材P158“北平學生‘反饑餓反內戰大游行’隊伍通過天安門廣場”。這反映了什么問題?提示 問題:全面內戰爆發后,國民黨政權面臨統治危機。3.必考概念——拓視野第二條戰線:指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成功運用和影響下,國民黨統治區廣大愛國學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階層人民群眾廣泛參加的,以反對國民黨政權的內戰、獨裁、賣國政策為主要內容的愛國民主運動。知識點二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經濟: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內容:1947年夏,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制度。(2)意義: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成為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2.政治(1)政權建設【鏈接·選擇性必修1·P17、89】措施 ①解放區設置行政區,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 ②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要“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③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后成為新中國的法定貨幣意義 鞏固了新興的人民政權,為新中國的政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2)北平和談:1949年4月,中共代表團和國民黨南京政府代表團在北平談判,但談判最終破裂。3.軍事(1)戰略進攻: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2)戰略決戰遼沈戰役(1948年9—11月) 東北野戰軍 東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淮海戰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 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 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平津戰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三兵團 基本解放華北全境(3)渡江戰役:1949年4月21日,發起渡江戰役。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4.思想: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開內容 ①提出了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基本方針 ②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告誡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原因 ①國民黨: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意義 ①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②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助學助考1.學習聚焦——辨正誤①解放軍在粉碎國民黨軍隊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后,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②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并不是建立土地公有制,實行的是農民土地所有制,提高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③三大戰役前,人民解放軍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④三大戰役徹底消滅了國民黨軍隊,推翻了國民政府的統治。(×)⑤1949年中共在陜西延安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⑥南京國民政府的覆滅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完全勝利。(×)⑦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⑧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是中國人民和歷史的選擇。(√)2.挖掘教材——學思用①《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中提到:“平分土地利益極多,辦法簡單,群眾擁護,外界亦很難找出理由反對此種公平辦法……”(摘自必修教材P159)結合土地改革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何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和支持?提示 土地改革運動,基本上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制度,使億萬農民獲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②1948年7月至11月,國民黨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至此,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取得優勢。(摘自必修教材P160)這表明了什么?提示 人民解放軍取得軍事上的優勢,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戰階段。3.必考概念——拓視野《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通過。主要內容:徹底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設立人民法庭。通過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主題一 國運抉擇——中共爭取和平與民主的斗爭[3年3考]1.中共爭取民主和平的背景(2022·北京高考,8)2.抗戰勝利后中共的軍事準備(2022·廣東高考,9)3.重慶談判時的形勢(2021·廣東高考,9) 視角1 史料證史——抗戰勝利初期國民黨的政治策略史料 目前與共產黨談判,乃系窺其要求與目的,以拖延時間,轉移國際視線,俾國軍抓緊時機,迅速收復淪陷區中心城市。待國軍控制所有戰略據點、交通線,待寇軍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優越軍事形勢與共產黨作妥協談判。如彼不能在軍令、政令統一原則下屈服,即清剿之。——蔣介石絕密電報(1945年9月20日)思考 根據史料概括歸納蔣介石談判的目的。提示 借談判拖延時間,為發動全面內戰作準備;借談判之機,誘使中國共產黨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視角2 學者觀點——重慶談判史料 重慶談判是在抗戰結束后極端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國共兩黨試圖通過和平協商解決中國前途和命運問題的一次嘗試。毫無疑問,歷史為國共兩黨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機遇,共產黨抓住這個機遇,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讓步①。而國民黨卻缺乏遠見和誠意,在讓步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使國共兩黨失去了這次和解的機遇②。——張小滿、宋廣偉《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的妥協與讓步》解讀主旨 史料主要敘述了重慶談判的特點及其影響細讀 ①指簽署了有利于實現和平與民主的“雙十協定” ②指國民黨撕毀國共協議,發動內戰思考 根據史料,指出國共兩黨失去和解機遇、共同建國的主要原因,并談談重慶談判的啟示。提示 主要原因:國民黨堅持獨裁和內戰。啟示:黨派利益應與民族利益、人民利益聯系在一起;在國共兩黨關系問題上,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歷史解釋——解放戰爭時期的三種建國方案(1)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地主買辦資產階級,要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2)以一些主張“第三條道路”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要建立一個資本主義國家。(3)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要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并且經過這個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主題二 民族獨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3年2考]1.解放戰爭后期中共的經濟政策(2022·湖南高考,9)2.解放戰爭時期土地改革的影響(2021·全國乙卷,30)視角1 史料證史——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探索史料一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對解放區大舉進攻,國內形勢急劇變化,中共中央迅速確立新的工作方向。……中共中央發出“后方比著搞生產”的號召,帶領各界群眾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生產運動,各軍區也組織了不同規模的生產支援活動。1946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種媒介,廣泛發動宣傳攻勢,連續報道“蔣介石出賣民族利益、破壞和平、發動內戰、堅持實行法西斯獨裁的罪行”。——摘編自《軍隊政治工作歷史資料》等史料二 1948年5月,中共中央著眼戰略形勢發展,決定將晉察冀、晉冀魯豫解放區合并成立華北解放區……1948年9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莊召開,選出了華北人民政府組成人員。1948年12月,華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一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人民幣,并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法定貨幣。——摘編自王檜林《中國現代史》等思考 (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解放戰爭開始后中國共產黨為取得勝利采取的主要措施。提示 措施:參軍參戰,軍事動員;開展生產運動;土地改革;加強在國統區的斗爭;發動宣傳攻勢,占據輿論陣地;正確的戰略戰術。(2)根據史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華北解放區成立和人民幣誕生的作用。提示 建立華北行政區,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有利于新中國的政權建設;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有利于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的恢復、金融機構建設和人民政權的鞏固;華北解放區的成立推動了平津地區的最后勝利和北平的和平解放。視角2 觀點討論——國民黨統治的敗亡史料 抗戰勝利后不到四年的時間,國民黨政權就覆亡了。學術界對國民黨政權迅速崩潰的原因進行了長期探討。一種觀點強調,國民黨的腐敗是其迅速垮臺的根本原因,表現在堅持一黨專政、個人獨裁,在政治上陷于孤立①;發動內戰,遭到全國人民反對;戰后接收時大小官員聚斂錢財,人們失望等。有的專家強調,國民黨在軍事上指揮無能,上下脫節,軍隊內部派系林立,以鄰為壑,嚴重削弱了部隊的戰斗力,各個軍事集團在戰場上節節敗退,這成為國民黨垮臺的主要原因。還有的觀點強調,國統區財政經濟的崩潰②是國民黨在大陸敗亡的重要原因。——摘編自齊濤主編《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現代卷》解讀主旨 史料闡述了對國民黨政權覆亡的原因的探討細讀 ①解放戰爭時期,召開偽國大和炮制偽憲法導致國民黨反動派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 ②指國統區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經濟陷入崩潰思考 試分析史學界對國民黨政權迅速崩潰現象持有各種歷史解釋的原因。提示 歷史事實是客觀的,但歷史解釋具有主觀性。研究者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出發對同一歷史事件(現象)作出的解釋可能不盡相同。史料中的三種觀點代表了政治、軍事和經濟三個不同的研究角度。學者們分別從這三個角度觀察,因而得出了三種不同的觀點和結論。1.歷史解釋——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制度探索的影響(1)有利于加強黨對各行政區的集中統一領導。(2)能夠比較充分地照顧到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從而有利于支援解放戰爭,恢復和發展生產。(3)有利于建設新型民主政治,維護和鞏固良好的革命秩序,能夠推進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管理。(4)為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完成各項過渡性任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為后來建立全國統一的政權奠定了必要的基礎。2.家國情懷——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意義(1)從近代中國革命角度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2)從現代化發展角度來說,實現了民族獨立,為現代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經濟建設、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政治前提。(3)從世界政治影響角度來說,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對國際格局的發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具有久遠的影響。(4)從社會主義發展角度來說,是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勝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練·教材改編題//固基礎】1.(據中外歷史綱要上P157“學思之窗”改編)1946年初,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表對于時局的宣言:“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創造自由自主的國家。……二十世紀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創造自由自主的國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國家才有力量。……非先實行民主決無從實現統一。”這表明當時( )A.民主黨派宣傳西方民主思想B.民主黨派堅持走第三條道路C.民主黨派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D.民主黨派反對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方針答案 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題干信息,抗戰勝利后,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馬敘倫等人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積極投入反對內戰、爭取和平、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愛國民主運動。1946年初,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表對于時局的宣言,提出了結束國民黨一黨專制、保障人民民主自由權利等主張,這表明當時民主黨派反對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方針,D項正確。2.(據中外歷史綱要上P159“史料閱讀”改編)1947年9月,《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中提出:“土地會議應該采取徹底平分土地的方針,將農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鄉為單位,山地以村為單位,除少數重要反動分子本身外,不分男女老少,在數量上(抽多補少),質量上(抽肥補瘦)平均分配。”這一做法( )A.延續了抗戰時期的土地政策B.加速了民主革命的勝利C.推動解放戰爭進入反攻階段D.利于壯大革命統一戰線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除少數重要反動分子本身外,不分男女老少,在數量上(抽多補少),質量上(抽肥補瘦)平均分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提出徹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這與解放戰爭時期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有關,目的是調動農民革命的積極性,這有利于加速民主革命的勝利,故選B項。3.(據中外歷史綱要上P160“史料閱讀”)在解放戰爭中,國共兩黨的力量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1948年7月至11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00萬人,使其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A.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B.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C.淮海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D.渡江戰役的順利進行答案 B解析 據材料“使其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可知,1948年9月至11月,遼沈戰役勝利結束,東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故選B項。4.(據中外歷史綱要上P162“問題探究”改編)1948年,中共中央在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時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口號,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這表明( )A.解放戰爭決戰時機成熟B.中共組建聯合政府的條件成熟C.國民黨的統治日益孤立D.民主協商建國的雛形已經初現答案 C解析 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黨派”響應,說明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不得人心,故選C項;解放戰爭決戰是在1948年9月展開的,時間不符,排除A項;此時是在戰略進攻階段,還沒有主力決戰,談不上“條件成熟”,排除B項;民主協商建國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后,排除D項。【練·高考真題//明考向】命題點1 重慶談判與國內政治局勢1.(2022·北京高考,8)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后,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民主人士、國民黨要員等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界( )A.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C.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答案 D解析 據材料“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可知,抗戰結束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主要是討論和平建國問題,社會各界的哀悼活動說明人民大眾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故選D項。命題點2 中共的斗爭口號2.(2022·廣東高考,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 )A.“武裝自衛” B.“向敵后發展”C.“救亡圖存” D.“解放全中國”答案 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在全面內戰爆發之際,中共中央清醒地估計國際國內形勢,向解放區軍民發出“武裝自衛”的號召,以期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恢復國內和平,故選A項。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共中央向新四軍的致電號召“向敵后發展”,排除B項;1840年鴉片戰爭后,“救亡圖存”就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時代主題,排除C項;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排除D項。命題點3 解放區土地改革3.(2021·全國乙卷,30)土改后,太行山區某農民要買一頭驢,談好價錢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們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規矩,男的開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開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這件事可以反映出,當時解放區( )A.男尊女卑觀念消亡B.家庭成員經濟地位發生變化C.按勞分配得到實施D.傳統的社會倫理秩序被顛覆答案 B解析 “男尊女卑觀念消亡”的說法過于絕對且和史實不符,排除A項;隨著解放區政治經濟改革的開展,使女性的經濟地位有所提高,B項正確;“按勞分配得到實施”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C項;“傳統的社會倫理秩序被顛覆”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命題點4 解放戰爭后期中共對經濟的探索4.(2022·湖南高考,9)1949年3月,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全市職工積極分子大會上強調,“私營工廠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這表明北京市( )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退讓B.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答案 B解析 由題干“1949年3月”可知,題干信息發生在北京和平解放之后、新中國建立之前。私營工廠的工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是說,他們在共產黨政權下可以當家作主;而“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說明還存在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這說明當時北京市允許民族資本家開設的私營工廠存在,這是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的表現,故選B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