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2、利用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的相關知識分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2.科學精神:理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3.公共參與: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教學重點】中國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觀看視頻《光復中華昔日之輝煌》泱泱中華幾千年文明遭遇史上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既有工業時代所產生的先進武器,還有資本時代所產生的先進理念和先進的體制強敵,我們的制度落后了,我們的思想落后了,我們的人落后了,要想光復中華昔日之輝煌,一要思想啟蒙,二要改造社會,面對西洋五花八門的思想和制度,我們要辨析。思考:面對西洋五花八門的思想和制度我們要怎么來辨析呢?哪一個才適合我們中國呢?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導入新課:這就面臨著怎樣選擇的問題,跟我一起走進《覺醒年代》看中華文化何以復興!新課講授:出示課題——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第一幕: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議題一:艱難求索,終尋中華文化復興路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北大教授錢玄同主張廢除漢字》和《復古派在行動》并閱讀材料《如何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的不同聲音》20世紀初,對于如何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中國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應。錢玄同廢除漢字的主張和復古派便是其中的兩種典型代表。議學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內容和中國近代史知識完成下面表格,并嘗試分析為何這些復興主張都不能讓中華文化走向復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近代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與結果:(1)探索:為了民族復興,再鑄中華文化的輝煌,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尋找救國良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進入中國,各種主張紛紛登場亮相。(2)結果: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不能解決中國文化走向何處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南陳北李相約建黨》議學問題:1、20世紀有這么多“主義”,我們為什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2、說明我們又是如何傳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2、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1)指明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為中華文化發展指明了社會主義方向。(2)重要轉折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3)文化發展進入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議學情境三:觀看視頻《習近平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強調: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陜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倳浺辉購娬{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來,就是要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議學問題:結合以上議學情境回答下面問題1、除了延安精神,你知道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還培育了哪些民族精神嗎?2、這些民族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什么關系?3、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發揮了什么作用 我們為什么要弘揚光榮優良傳統、紅色血脈?我們應該如何發展先進文化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哪些因素的影響 3、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文化的發展(1)作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2)成果:(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原因)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在立足實踐的基礎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突破提升:正確認識三種文化(3)中國共產黨如何發展中華文化第二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必然性議學情境三:觀看視頻《《覺醒年代》等主旋律為何“破圈”?》議學問題:從于和偉老師對于《覺醒年代》破圈原因的分析中,談談你對好的文化作品衡量標準的認識,如何判斷一種文化是否有生命力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如何判斷一種文化是否有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1、文化生命力的判斷標準看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就是要看(1)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2)它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3)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議學情境四:圖文分析議學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議學提示: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決定因素: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②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③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④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⑤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議學情境五:閱讀材料《二十大報告摘錄》我們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定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議學問題:走什么樣的文化發展的道路才能與二十報告強調的想契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意義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1)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3)才能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4)才能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本課小結:課堂練習:1.(2023春·北京延慶·高一統考期末)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戰略部署,為我們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 )①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②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③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決定的④是由我國全體公民的根本利益決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故①②符合題意。③: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②錯誤。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而不是由我國全體公民的根本利益決定的,④錯誤。故本題選A。2.(2023春·河南新鄉·高二統考期末)近年來.S省政府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全省初步形成了兼具宏觀與具體、思路與措施、目標與任務、保障及責任的政策體系,為建立科學的文化遺產觀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導。之所以要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因為( )①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②沒有民族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豐富和發展③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載體承載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④傳統文化能夠代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①說法錯誤。②③:之所以要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因為沒有民族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載體承載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②③符合題意。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2023秋·湖南邵陽·高二統考期末)中國共產黨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 )A.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B.世界的前途與命運問題C.全人類的幸福和貧困問題D.全中國人民的幸福和貧困問題【答案】A【詳解】A:中國共產黨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A符合題意。BCD:從根本上解決了“世界的前途與命運問題”、“全人類的幸福和貧困問題”、“全中國人民的幸福和貧困問題”,這些提法夸大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作用,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4.(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我國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下列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說法錯誤的是( )A.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繼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要求決定的B.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根本主題C.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相匹配D.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前進方向【答案】A【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A: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A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BC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相匹配,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根本主題,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前進方向,BC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2023春·江西·高二校聯考階段練習)80多年來,紅軍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壯麗的遠征感動了世界上無數的人們。在突破湘江封鎖線時,面對十幾倍于己的強敵,師長陳樹湘一身是膽、毫無懼色。他率領全師戰士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城墻”。傷重被俘后,陳樹湘自己絞斷腸子,壯烈犧牲。被阻在湘江東岸的紅軍大部也彈盡糧絕,英勇就義。烈士鮮血染紅了湘江,以至當地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據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長征精神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長征精神是不同個性紅軍戰士共同理想信念的集中體現③長征精神的內涵是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確定的④長征精神是衡量先進文化的價值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紅軍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壯麗的遠征感動了世界上無數的人們。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確。②:偉大的長征精神是無數的不同個性紅軍戰士共同理想信念的集中體現,②正確。③:長征精神的內涵是在長征中形成的,不是在老百姓口頭交流中確定的,③錯誤。④:長征精神屬于文化范疇,并不能成為衡量先進文化的價值尺度,④錯誤。故本題選A。6.(2023秋·重慶長壽·高二統考期末)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黨中央高度重視英烈保護工作,如確定每年的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在各地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頒布實施英雄烈士保護法,依法保護英雄烈士遺屬的合法權益;發揮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陣地作用。黨中央采取上述舉措的目的是( )①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②頒布相關法律,設置教育陣地③推動文化創新,促進社會的發展④增進歷史自覺,傳承家國情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④:黨中央高度重視英烈保護工作,通過頒布和實施英雄烈士保護法等舉措依法保護英雄烈士遺屬的合法權益,發揮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陣地作用。黨中央這樣做的目的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增進歷史自覺,傳承家國情懷。①④符合題意。②:頒布相關法律,設置教育陣地是黨中央的做法不是目的。②不符合題意。③:材料強調保護英烈,未提及文化創新。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7.(2021秋·江蘇鹽城·高二濱??h五汛中學??茧A段練習)中華文化由衰微轉向重振的轉折點是( ?。?br/>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新中國的成立C.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D.改革開放的開始【答案】C【詳解】C: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由衰微轉向重振的轉折點,C正確。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但不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轉向重振的轉折點,A排除。B: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了起來,但不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轉向重振的轉折點,排除B。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但不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轉向重振的轉折點,排除D。故本題選C。8.(2023·陜西商洛·鎮安中學模擬預測)某地依托“平西情報聯絡站”打造了“特色紅色教育課程體系”,通過“沉浸式實景+VR虛擬空間”的方式,使游客置身于影視級布景空間中,將搜證、邏輯推理等相關角色扮演與紅色主題教育融合起來,加深了游客對老一輩情報人員堅忍不拔革命精神的體悟。該地的做法( )①有助于使參觀者建立與紅色歷史文化的情感連接②活力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③借助媒體融合的傳播優勢改變了文化傳播的手段④厚植了家國情懷,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延續血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特色紅色教育課程體系”使游客置身于影視級布景空間中,將相關角色扮演與紅色主題教育融合起來,可見該地的做法有助于使參觀者建立與紅色歷史文化的情感連接,①正確。②:材料展現的是革命文化而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不符合題意。③: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借助媒體融合的傳播優勢,通過“沉浸式實景+VR虛擬空間”的方式創新了文化傳播的形式,并沒有改變文化傳播的手段,③不符合題意。④:“特色紅色教育課程體系”,加深了游客對老一輩情報人員堅忍不拔革命精神的體悟,可見該地做法厚植了家國情懷,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延續紅色血脈,④正確。故本題選B。9.(2023·全國·高二假期作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共筑中國夢》……百多年來,紅色音樂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相伴而行,奏響了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凱歌,助推民族復興的巨輪破浪前行。這說明,紅色音樂( )①是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反映②并不是因其先進性而反作用于社會生活③為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④可以為不同時代和階級服務且經久不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詳解】①:百多年來,紅色音樂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相伴而行,說明文化創作來源于實踐,紅色音樂是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反映,①符合題意。②:紅色文化作為優秀文化具有先進性,反作用于社會生活,②說法錯誤。③:紅色音樂奏響了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凱歌,助推民族復興的巨輪破浪前行,說明紅色音樂為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③符合題意。④:紅色音樂是無產階級的音樂訴求,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紅色資源濃縮紅色記憶。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行的“精神之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文物史料專題展”上,首版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等一件件文物持續引發觀展熱潮。用好紅色資源是因為它( )①見證黨艱辛而輝煌的奮斗歷程,是寶貴的精神財富②承載偉大的革命精神,是奮進新征程的根本動力③賡續紅色血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紅色資源濃縮紅色記憶,它見證黨艱辛而輝煌的奮斗歷程,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賡續紅色血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為弘揚革命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載體,①③符合題意。②:說法錯誤,紅色資源為奮進新征程提供精神動力,不是根本動力,②排除。④:后半句說法錯誤,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④排除。故本題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