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運動的小車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科學思維:能通過對比觀察、測量,發現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3.探究實踐:通過觀察撞擊實驗,認識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4.態度責任:發展研究能量的興趣;意識到通過實驗結果作為證據而形成觀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具有能量的物體所產生的現象來認識、理解能量。 教材分析: 《運動的小車》是2017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的內容,通過前面5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運動和力之間的關系,包括讓物體運動起來的動力和阻礙運動的摩擦力。本節課將通過三個活動從能量的角度去研究運動的物體,同時也是以運動的小車為載體來認識能量。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對能量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多數已經會使用“能量”這個詞。他們知道發光、發熱的物體是有能量的,也聽說過光能、水能、風能等,但是在兒童的認知中還沒有一個關于能量更概括性的概念,本課將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 教學準備: 教師:小車、小木塊、斜面、測量紙、記錄單、班級匯總表、音叉、課件及相關視頻素材等。 為學生準備:小車、小木塊、斜面、測量紙、記錄單。教學過程一、聚焦“運動”,揭示課題 1.出示物體運動的視頻,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 2.像這樣運動的物體可以做這么多事情,我們就說它們具有能量。 3.老師今天帶來了一輛小車,你能讓小車具有能量嗎?(可以讓小車運動起來) 4.(揭題)真的是這樣嗎?運動的小車和能量之間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運動的小車》(出示課題) 二、探索 活動一:讓小車擁有能量 1.出示小車,提問:怎樣讓小車具有能量。(生小組活動) 2.發現總結:你們是怎么讓小車具有能量的呢?(用手推讓小車運動起來;給小車一個力讓小車動起來) 3.追問:怎么看出來小車有能量呢?(被小車撞擊后的手有點痛) 活動二:撞擊實驗 1.出示材料,提問:如何利用這些材料證明運動的小車與能量之間的關系?(小組討論) 2.生分組設計實驗。 3.注意事項及溫馨提示 那么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學生交流:測量紙的擺放,起點出發,木塊擺放,測算距離,做三次,取中間值(這里的中間值就是數學中的中位數,如數據19,17,18,那么中間值就是18) 當木塊滑行成以下樣子(出示圖片),該如何測量距離?(如圖所示) 出示實驗記錄單 溫馨提示 ①小車從同一位置自然滑下; ②木塊每回擺回起始位置; ③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 溫馨提示能看明白嗎? 什么是自然滑下呢?(手不能去推他) 等下我們將選取幾個小組將相應的數值可以移到自己的數據的位置。注意等會移的時候,每個人要一個來,不能夠兩個同時移,它就會可能會出現問題。好吧,我說明白了嗎? 4.播放演示視頻 下面請材料員領取材料,開始實驗。里面還有一張表格,要及時記錄。 5.小組實驗,匯報交流 坡度越小,小車運動的速度越慢,小車具有的能量越小;坡度越大,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快,小車具有的能量越大。 活動三:敲擊實驗 1.播放敲擊實驗視頻,問:你有什么發現? 2.生觀看后匯報:緩緩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發出的聲音弱,小球彈起高度低,說明橡皮槌能量越??;較快揮動橡皮槌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較強,小球彈起較高,說明橡皮槌的能量較大;當快速揮動橡皮槌時,音叉發出的聲音強,小球彈起高,說明橡皮槌的能量大。 小結 通過剛剛的兩個實驗你有什么發現? 運動的物體都有能量; 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它所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應用 1.出示學校門口的限速圖標。 問:這是什么意思?(限速20,數學上面指的是速度要小于20千米/小時) 能不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一下為什么要限速?(車的運動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學校門口人多,撞到容易出車禍) 2.今天知道了這個結論。對于你的生活中遇到車子的時候有什么啟發嗎? (1)看到車子得先靠到邊上,等車子過了以后再走。 (2)過馬路的時候要看紅綠燈,不能闖紅燈。否則就容易發生事故。發生事故的時候會怎么樣?小車會把能量傳給人,你就受傷了。 (3)在過沒有斑馬線的馬路上,要先看左邊右邊有沒有車再過。所以我們這爸爸媽媽經常告訴我們走路的時候要注意來往車輛有沒有道理。 3.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運動的物體有能量? (1)有風的時候不要站在樹下,樹上的東西砸下來容易砸到人。所以特別小心。 (2)運動的球類也可能有能量,所以大人告訴你,就是在運動的時候不要靠近,容易受到傷害。 (3)快速踢飛的足球可能也有能量,所以我們的足球不能對著人踢,如果踢到人了。能量就傳到人的身上了。 小結:所以我們經常見到: 出示嚴禁高空拋物等標志。你能說說他跟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有什么關系嗎? (1)圖一是禁止奔跑標志。如果你跑步跑太快的話,可能會撞到人,人就會受傷。這是因為在跑的人有能量會傳送到另一個人的身上。所以老師讓我們在走道上不要奔跑。 (2)圖2是戴頭盔標志。騎自行車或者坐電瓶車的時候要戴好頭盔。因為如果你從車上掉下來了,你在快速運動的時候是會產生巨大的能量的,這個時候有頭盔保護就能夠緩解。 (3)圖三是禁止高空拋物標志。物體從空中掉下來會砸到人,會受傷,因為空中掉下來的物體有能量。 小結:運動的物體都有能量。雖然,有時候這些運動的物體的能量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但是我們也需要能量。(課件出示圖片)比如我們需要電能讓燈泡發光,需要食物來帶給我們能量,生活中常見的能量有光能、電能、太陽能等等??梢哉f如果沒有能量,就沒有我們這個精彩展示世界。 【板書設計】 6. 運動的小車 速度 能量 快 大 慢 小 【作業設計】 1.在撞擊實驗中,將小車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滑下,這樣做是為了( ) A.使小車滑下后具有不同的速度 B.使小車滑下所用的時間不同 C.使小車滑下通過的的距離不同 2.下面現象不能說明物體具有能量的是( ) A.剎車失靈的車撞壞了護欄 B.滴水穿石 C.一個小木塊在桌上靜止不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