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朝代 建立時間 滅亡時間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國之君夏 約公元前 2070年 約公元前 1600年 禹 相傳是陽城 啟繼禹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桀商 約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湯 亳;殷;等等 盤庚遷殷 紂周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周武王 鎬京 實行分封制;“國人暴動” 周幽王夏商周時期的重要制度制度名稱 開創時期 產生或發展概況世襲制 夏朝 在禹死后,禹的兒子啟拒不接受傳統的舉賢禪讓做法,取代禹生前推舉的繼承人伯益,直接繼承了禹的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為“家天下”分封制 西周 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周王室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受封的諸侯承擔向周王進獻貢賦的義務,其軍隊也要服從周王調遣;同時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周代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縣制 春秋戰國時期 商鞅變法中規定: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春秋諸侯爭霸和戰國兼并戰爭春秋諸侯爭霸 主要霸主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評價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災難。但在爭霸過程中,許多中小諸侯國覆滅,少數強大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當時中原的“諸夏”與周邊的“戎”“狄”“蠻”“夷”等長期交往,為民族交融創造了契機,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系中,這些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這些都反映了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戰國兼并戰爭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著名戰役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結果 七雄之間日趨激烈、連綿不斷的兼并戰爭,導致各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魏、楚、齊、秦等先后崛起,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商鞅變法背景 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魏、楚、趙、秦等諸侯國統治者紛紛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為鞏固統治、對外擴張積極創造條件。時間 公元前356年。重要人物 秦孝公、商鞅。主要內容 政治 ①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④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經濟 ①廢除舊的土地制度;②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統一度量衡。軍事 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意義 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春秋戰國時期活躍的思想文化學派 人物 時期 相關著作 主要思想主張 借鑒或啟示儒家 孔子 春秋 《論語》 “仁”;“為政以德”;“有教無類”。 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的教育和學習方法。孟子 戰國 《孟子》 “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擁護正義之戰,強調“仁者無敵”。 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平發展道路。荀子 戰國 《荀子》 主張實行禮治,提倡禮法并用,明確尊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道家 老子 春秋 《老子》 人們要順應事物內在規律來行事;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在處世上主張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辯證地看問題。莊子 戰國 《莊子》 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獨立。 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墨家 墨子 戰國 《墨子》 “兼愛”“非攻”;選賢能的人治理國家,主張統一思想,提倡節儉。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平發展道路;人才強國戰略;“光盤行動”。法家 韓非 戰國 《韓非子》 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依法治國。兵家 孫武 春秋 《孫子兵法》【跟蹤訓練】1.西周時,周公曾對成王說,你得用心考察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如果諸侯不貢天子,人民也不貢諸侯,政治就亂了。周公旨在( )A.廢除奴隸制 B.強調分封制的重要性C.建立郡縣制 D.倡導“尊王攘夷”策略2.春秋時期,魯國國君朝覲周王僅3次,而朝齊、晉、楚三國竟有33次之多。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周王室地位已經衰落 B.魯國到王都路途遙遠C.魯國國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魯國的宗親3.《管子·地圖》載:“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孫子兵法·地形篇》載:“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據此可知,當時地理知識的運用適應了( )A.水利興修 B.諸侯征戰 C.儒學興起 D.私學發展4.下圖所示是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銅冰鑒,它的中間有夾層,可放冰塊,是戰國時期貴族使用的青銅冰酒器,是已考古發現的最早“冰箱”。它可說明( )A.戰國時期貴族沉迷享樂生活 B.隨州手工業領先世界C.戰國時期禮制權威遭到挑戰 D.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5.夏商西周時期,水利工程興修較少,少有山林開發;春秋戰國時期,大量開發山林,擴大耕地,興修水利工程。促使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 B.諸侯國勢力此消彼長C.鐵制生產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經濟秩序確立6.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這有利于( )A.齊桓公成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統一大業 D.夏朝鞏固統治7.商鞅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韓非認為“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據此可知,二人都主張( )A.無為而治 B.因勢而變 C.兼愛非攻 D.尊卑有序8.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貝,商朝時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貝”字(如下表)。據此判斷,貝在商朝應該是( )甲骨文對應漢字 貝 買 貫 寶A.貨幣 B.禮器 C.食器 D.酒具9.《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內容豐富。其中,不僅提到252種動植物,還描述了動植物與環境的關系,也有選擇農作物良種的概念。這表明,《詩經》( )A.文筆清新節奏明快 B.內容通俗易懂C.蘊含樸素科學意識 D.韻律典雅優美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關知識。分析題干可知,周公認為,要考察諸侯是否納貢,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統治的穩定,這實際上是分封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諸侯有義務向天子納貢,以維持整個政治體系的穩定和運轉,因此周公的話是在強調分封制的重要性,B正確。西周是奴隸社會,不可能廢除奴隸制,排除A: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不是郡縣制,排除C:D是春秋時期一些強大的諸侯在爭霸戰爭中打出的旗號,與西周不符,排除。2.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通過對比朝覲次數可知,在魯國國君心中,齊、晉、楚三國地位高于周王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齊、楚、晉等大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對諸侯的有效約束,這使得一些勢力弱小的諸侯國棄周天子轉而投靠諸侯大國,體現了周王室地位衰落,故A正確。B不足以解釋為何魯國國君朝覲其他諸侯國的次數遠大于朝覲周王,排除;魯國和齊、晉、楚三國同屬于分封制下的諸侯國,卻要朝覲其他三國,由此可知其實力要弱于這三國,不能由此得出魯國國君是春秋霸主的結論,排除C;周王是天下共主,朝覲周王與是不是宗親無關排除D。3.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諸侯征戰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從《管子·地圖》和《孫子兵法·地形篇》的描述可以看出,地理知識被用于軍事領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諸侯征戰頻繁,因此地理知識的運用適應了諸侯征戰,B正確。“兵法”與水利無關,排除A;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不止儒學,排除C:D與地理知識無關,排除。4.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青銅器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知,銅冰鑒的出現,說明青銅器的使用已經生活化,這體現出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它體現的是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D正確。僅僅通過銅冰鑒不能說明A、C,排除;材料只說了我國的青銅器,沒有涉及其他國家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不能體現“領先世界”,排除B。5.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據材料“春秋戰國時期…興修水利工程”及所學知識可知,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制生產工具開始得到廣泛應用。鐵制農具的使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也使得人們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墾山林、擴大耕地。同時,鐵制農具的使用還使得修建水利工程成為可能,如修筑堤防、開鑿渠道等,這些工程的建設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故C正確。A屬于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影響,排除;B屬于兼并戰爭的影響,排除;春秋戰國時期并未建立起新的政治經濟秩序,排除D。6.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都江堰工程的影響。據材料“工程建成后,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可知,秦國修筑的都江堰工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其富國之路奠定了基礎,推動了秦的統進程,故C正確。A反映了諸侯爭霸的興起,排除:商鞅變法開始于公元前356年,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排除B;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與題干無關,排除D。7.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商鞅和韓非思想的比較。根據材料可知,商鞅主張順應時勢的發展而建立法度,根據國家的具體情況制定法令。韓非認為法律隨時代變化而變化,國家就能治理好;治理方式因時制宜,就能收到實際效果。所以二者都強調立法與治國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因勢而變,故B符合題意。8.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關知識。根據甲骨文中含“貝”的三個字“買”(用貝買東西)、“貫”(把貝串起來,代表一定價值)、“寶”(珍寶)等可以推測出貝在商朝用作貨幣,故A符合題意。B、C、D在題干中無法體現,排除。9.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詩經》的價值。分析題干可知,《詩經》不僅提到了252種動植物,還描述了它們與環境的關系,還有選擇農作物良種的概念。這些內容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和理解,以及在農業生產中的實踐經驗,體現了一種樸素的科學意識,C正確。A、B、D均與材料不符,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