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 2023.10.13第2課時 大氣運動【學習目標】1.結合圖示,解釋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2.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熱力環流與生產、生活的聯系。3.結合課本內容,明確氣壓梯度的概念。4.運用圖表資料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對風速和風向的影響。【自主預習】熟讀課本P36-P38,標注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并根據課本內容,嘗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熱島效應等。熟讀課本P38-P39,結合解析圖分析風的形成,并從中歸納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在風形成的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風向的判斷方法。【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創造和諧城市”是每個城市追求的目標。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就“城市熱島”現象展開了研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市區與郊區之間熱力環流的方向。(2)簡要分析導致市區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的原因。畫出城市和郊區的近地面的等溫面和等壓面。利用相同的熱力環流的原理,畫出下圖中山谷風。探究二材料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風是一個表示氣流運動的物理量。它不僅有數值的大小(風速),還具有方向(風向)。因此風是向量,風向是指風的來向。2021 年暑假期間,濟南市的某同學到威海市旅游,她發現當地風向具有明顯的晝夜變化,并繪制如下示意圖。圖示時間是白天還是夜晚?風向如何?此時的風對威海市大氣環境的有利影響有哪些?2. 若無外部大氣環境影響,試判斷圖示時間,陰天和晴天相比哪個時段的風力較大?理由是什么?【當堂檢測】下圖示意南半球熱力環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甲乙兩地天氣特征描述合理的是( )A. 甲地氣壓高于乙地 B. 甲地氣溫低于乙地C. 乙地降水高于甲地 D. 甲地日較差小于乙地2.甲乙兩地之間的風向是( )A. 東南風 B. 西南風 C. 東北風 D. 西北風地面冷熱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氣壓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風。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的等壓線分布,圖中箭頭表示該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圖中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23·四川綿陽高一期中)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圖a為四川廣安某山區的傳統民居圖,民居坐北朝南,屋前為石質(水泥)院壩,屋后種植林木,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室內不需要空調同樣有納涼的效果。圖b為該民居穿堂風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夏季白天,屋前石質院壩較屋后山林地( )A. 氣溫更高,氣壓更低 B. 氣溫更低,氣壓更高C. 氣溫、氣壓均較高 D. 氣溫、氣壓均較低6.為抵御冬季南下冷風且提高室內保暖效果,該民居白天可以( )A. 打開后窗,關閉前門 B. 關閉后窗,打開前門C. 后窗、前門均打開 D. 后窗、前門均關閉7.廣安民居適應當地環境,利用“穿堂風”這種建造格局符合( )A. 月相的變化 B. 大氣保溫作用 C. 水循環原理 D. 熱力環流原理8.讀“北半球近地面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力的名稱: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a力的指向與等壓線之間呈現什么關系?__________,其方向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3)若無d,只受a、c影響,b最終將與________平行。4.在實際大氣中,b與等壓線之間________9.讀“某地區等壓線圖(北半球)”,回答問題(1)在圖中標出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的位置。(2)在圖中畫出高壓脊線(用——表示)和低壓槽線(用.......表示)的位置。(3)圖中甲地的風向是________風,乙地的風向是______風。(4)甲地的風力較乙地的風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5)若丙與丁之間形成熱力環流,則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為下沉氣流的是________。二、綜合題 10.2011年中國不少城市經受了罕見的高溫考驗,一份“成都城市熱島效應遙感研究資料”顯示,成都城區內外溫差最高可達8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在上圖中繪出“城市風示意圖”。(2)若該城市建設對大氣有污染的工業,建在A處還是B處 為什么 (3)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你認為在城市環境建設中可采取什么措施 2.2 第二課時 大氣運動答案探究一:市區為上升氣流,郊區為下沉氣流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礦物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風散熱。略4.略探究二白天。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此時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或降低溫度).增加空濕度,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2)晴天時風力較大。理由: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白天陸地增溫快,海洋增溫慢,因此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但如果是陰天,則海陸之間的溫差比晴天時小,因此風力較小。一、選擇題1.D 2.D【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甲的高空是高壓,則近地面為低壓,空氣為上升氣流,推測甲地溫度高,空氣受熱膨脹,多陰雨天氣,云層厚,氣溫日較差小,而乙的高空是低壓,則近地面為高壓,空氣為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氣溫日較差大,D正確,ABC錯誤。第2題,乙高空為低壓,則地面是高壓,則氣流由乙流向甲,此處為南半球,風受到向左的地轉偏向力,同時受到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變成西北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3.D 4.B【解析】第3題,結合所學知識,近地面風的形成與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有關,其中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摩擦力與風向相反,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讀圖可知,乙代表的是地轉偏向力,甲是風向,丙是地轉偏向力,丁是摩擦力,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水平氣壓梯度力,結合上題,乙箭頭垂直于等壓線,因此乙是水平氣壓梯度力,B正確,排除ACD。故選B。5.A 6.B 7.D【解析】第5題,石子地面比熱容小,升溫快;林地比熱容大,升溫慢;因此夏季白天,石質院壩升溫速度快,溫度高,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因此A正確;溫度會升高,氣壓會降低,因此B錯誤;在開放的環境下,溫度越高氣壓越低。因此C、D錯誤;因此選A。第6題,四川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西北風,緊閉屋后窗戶,可以阻擋北方冷空氣,同時切斷穿堂風;開啟前門,利于屋內與院壩之間保持對流,從而保持室內溫度,同時使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疾病發生。因此選擇B;打開后窗不利于保暖,因此排除A、C;后窗和前門均關閉不利于通風,因此D排除,故選B。第7題,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受冷地區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流。因此穿堂風符合熱力環流原理,故選擇D;月相的變化和水循環與題意無關,故排除A、C;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就是指大氣的溫室效應,它既包括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的透射作用,也包括大氣對地球長波輻射的截留作用。本題不涉及因此排除B;故選擇D。【答案】8.(1)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2)垂直于等壓線;高壓;低壓;(3)等壓線(4)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個交角【答案】9.(3)西北;偏南(4)大;甲地等壓線較密集,氣壓梯度力較大(5)丙;丁10.(1)略(2)B處。B處位于城市風環流的外側,大氣污染物不易隨城市風吹向城市,造成的污染較輕。(3)合理規劃城市布局,增加綠地面積比例;將耗能多的企業外遷;提高科技水平,降低企業能耗;屋頂綠化;建設水景公園;建設衛星城,降低市區人口密度;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機動車出行率;興建節能建筑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