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與蔬菜交朋友—蔬菜種植我能行》(教學設計)參賽年級:作者:工作單位:聯系電話:《我與蔬菜交朋友—蔬菜種植我能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懂得種植蔬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培養勞動技能。2、識別蔬菜,了解其生長習性及其特點;種植蔬菜,掌握種植方法及管理要點等。3、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種植蔬菜的能力。在實踐中體現分工合作、團結互助的精神,培養耐心細致的勞動態度。二、教學準備實物蔥等,種子、用具、課件。三、教學重點:了解蔬菜生長習性及其特點,種植蔬菜的方法。四、教學難點:1、菜種子的撒種種法。2、玉米的點種法。五、學情分析:我校地處農村,雖然學生看過家長種植,但是親手實踐過的卻很少。課上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并親自實踐,掌握種植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并感覺到生動、有趣。六、教學過程:一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一、啟發與引導:同學們,你們所知道的蔬菜有哪些呢?學生紛紛回 答:有青菜、白菜、蘿卜、黃瓜……老師用溫和的語氣說:“你們知道得真多呀,那么,你們可知道這些蔬菜是怎么來的嗎?”學生聽后隨即回答:“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是呀,我們每天吃的各種蔬菜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勞動基地種植蔬菜。”二、認識蔬菜:1、展示常見蔬菜圖片,學生認識。2、讓學生識別各種蔬菜。三、認識幾種常用的農具: 1、讓學生說說你所知道的農具有哪些。2、出示農具,讓學生說出農具名稱。3、你能說出這些農具各有什么作用嗎?四、各小組結合,討論種植方法1、事前分好的小組結合在一起,討論分到的東西的種植方法。2、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說一說。五、各小組派代表,說出種植的方法及步驟1、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2、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指正3、教師也作小結,總結各種作物的種植辦法。六、各組去親自種植。1、了解種植菜秧的方法:⑴ 把土翻松;⑵ 種植(左手拿住菜秧的莖,右手握住種菜工具刨一個小坑,把菜秧的根輕放在小坑里,然后蓋上土壓好。)⑶ 澆水(①水要澆在根部;②澆水要適量;③要連澆三天。)2、師地頭指導,同學分組去種植。①請一位老師做種菜示范,組織學生在學校開辟的勞動基地先松土,分成6畦。②分成6個小組,指導學生分組實地動手種植。(看誰種的方法正確,如有不會的同學可讓會種的同學作示范。)③每組派1個同學為菜秧澆水。(教師可稍作提醒)3、撒種子和點種子。老師示范撒種和點種的方法,學生輪番訓練。注意:撒種子后用噴壺灑水(均勻細);點種子的先在坑里澆足水,點上種,回填土,不益過深。注意事項: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別踩了別的班的地。4、學會管理:①在菜秧活后一星期可組織學生定期給它施肥。②發現田有雜草,組織學生帶好除草工具進行除草。③定期給菜捉蟲。(可噴灑除蟲藥水或用筷子抓住蟲子拈死。)七、回教室休息。(洗手)八、小結。因種植從育苗到收獲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不是一堂課、一次勞動所能完成的,必須從種植到中耕管理都做好,才能獲得豐收。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種植的方法,進行了實地練習,希望我們能夠在生活中鉆研完善種植蔬菜的能力。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蔬菜和常用農具先有個大概的認識,為下一步實踐做準備。小組討論起到強化的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腦交流種植的一些知識。教師簡單概括的總結種植步驟和方法。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能激發學生對種植的興趣,對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分組分好工有利于種植的正常進行,提升了安全性和秩序性。管理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可以鍛煉他們的耐心,細心。七、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種植蔬菜的方法,希望學生們回家后幫媽媽種植蔬菜。這節課在教室內討論好各種植物的種植方法,而且嚴密地分好工作以后,再讓學生行動。否則,地里“農夫”過多會踩壞地不說,也可能會亂作一團,無法搞好生產勞動。教室里受到老師的指導,地頭還有老師在指點,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勞動知識。對植物種多深,種子灑多少不好界定,全憑感覺,植物出來可能會稀稠不均勻,以后再慢慢改進吧,還有老師對種植的知識也幾乎是門外汗,還須加強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