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哦,十分鐘》—2/4拍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夠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對課間十分鐘的喜愛。2、掌握2/4拍的音樂知識,感受其音樂特點。3、在音樂游戲中,進行簡單的編創。教學重難點:重點: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驗2/4的音樂特點。難點:帶休止符的切分節奏及兩段不同尾聲的準確演唱。教學過程一、課前律動:師:歡迎大家來到音樂課堂,讓我們隨著音樂舞動起來。二、音樂游戲(節奏連連看)。三、節奏組合練習。1.學生自主選擇兩種課間活動的節奏組合成一條節奏短句,嘗試讀一讀。2.教師提煉組合節奏,指導讀出節奏的韻律感。①2/4 X X | X X ||②2/4 X XX | X X ||3.跟隨歌曲伴奏音樂分別拍擊以上兩條節奏。四、深入學習,演唱歌曲1.聆聽全曲,提問歌曲唱了什么內容?帶來了怎么的心理感受?2.教師范唱,學生分幾部分。3.分段學唱歌曲(1)學唱第一部分①教師范唱第一部分旋律,提示學生找出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句旋律。(55 34 | 5 0 )出現了幾次?(注意區分55 34 | 5 0|和55 34 | 5 –|的區別)②師生合作,唱一唱旋律,學生唱55 34 | 5 0|,教師唱其余部分。(可交換順序嘗試)③學唱歌詞,出示第三、第四樂句歌詞,用輕松的心情讀一讀。2/4 讓那 疲勞的 | 眼 睛 | 看看 藍 | 天 0 ||讓那 緊張的 | 大 腦 | 吹進 清 | 風 0 ||教師范讀,讀出強弱,學生找特點,引出2/4拍的強弱規律,學生運用2/4拍的強弱規律嘗試讀歌詞。(多感受、實踐,不刻意強調強弱規律)④完整演唱第一部分。(總結第一樂段節奏:緊密。情緒:歡快、活潑。)(2)學唱第二部分①教師范唱第二部分歌詞,引導學生找出和第一部分在節奏、情緒的不同點。(第二部分節奏:舒展。情緒:優美、抒情。)②提示反復跳躍記號,學生試唱第二部分。解決難點:前八分休止大切分音節奏。師生合作,唱一唱旋律。(可交換順序嘗試)③學唱結尾樂句,第一句下行旋律,第二句上行旋律。④完整跟琴演唱第二部分。4.完整演唱歌曲。5.歌曲處理(1)歌曲啟發唱出2/4拍的強弱規律。(2)用不同的力度演唱前后兩個部分。“課間十分鐘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從哪里可以感受出同學們對課間十分鐘的喜愛?”“可以用怎樣不同的力度表現呢?”(第一部分:中弱,第二部分:強)(3)啟發學生在第一部分出現休止符的地方,加入象聲詞“叮鈴”。6.跟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五、拓展欣賞欣賞同主題兒童歌曲《哦,十分鐘》六、小結課間十分鐘雖然短暫,卻是解除疲勞緊張,放松心情的重要時間,希望同學們珍惜課間十分鐘,勞逸結合、調節身心,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下課鈴響了,真正屬于你們的十分鐘來了!隨著音樂有序走出教室,放松一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