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鐘聲滴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學唱歌曲《鐘聲滴答》,唱準附點音符,變化音,平穩柔和演唱歌曲。參與演唱、聆聽、律動,感受合唱作品的和聲美和諧美,感受其豐富的藝術表現力。欣賞《G大調小步舞曲》,從而了解貝多芬的其他作品,了解交響樂。教學重點唱準連續的附點音符和變化音,二聲部的學習。教學難點演唱歌曲二聲部,體驗多聲部的和諧之美。教學過程導入視頻導入。《G大調小步舞曲》的律動。體會四句旋律的不同。這首樂曲的作曲家就是聞名世界的貝多芬。【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導入,從視覺和聽覺上加深對音樂的印象,外加上律動可活躍課堂氣氛。聆聽全曲師:后人將它填上了歌詞就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鐘聲滴答》。師總結:填詞歌曲以“鐘聲嘀嗒”為題,既保留了原曲典雅如歌的風格,又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嘀嗒的鐘聲,像在反復叮嚀、囑咐,激勵、鼓舞人們珍惜一去不復返的歲月,不斷進取,奔赴美好的前程。聆聽全曲,思考旋律可以分為幾部分?(A+B單二部曲式)(三)新授歌曲1. 學習A段,先高聲部,再低聲部,找到規律都是三度的關系。注意臨時的變音記號和連續的附點音符。2. 跟著錄音唱低聲部的歌譜。3. 跟著錄音唱低聲部的歌詞。4. 學習B段,高聲部歌譜5. 帶入歌詞。【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歌曲,對聲部的熟悉,方便接下來的學習。(四)加入動作演唱1. 師:請同學們加上我們一開始視頻中的動作。體會弱起節奏。(弱起節奏時都是沒有動作的)2. 師:這一次我們做動作的時候忽略反復記號,我們看看從動作中可否知道可以分為幾個樂句?(四句,是起承轉合的關系,第三句也是歌曲的高潮句)3. 跟著錄音演唱歌曲(部分同學和老師唱低聲部)【設計意圖】通過律動更好的讓學生體會音樂中的節拍,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氛圍。(五)作品介紹貝多芬一生創作了一些短小精悍的音樂小品,其中包括十幾首小步舞曲,而《G大調小步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流傳最廣的一首,成為外國通俗名曲之一。 歌曲《鐘聲嘀嗒》就是采用貝多芬的《G大調小步舞曲》第一部分填詞而成的。原本的樂曲是有三個部分,為復三部曲式,《鐘聲滴答》只是將它的前面兩個部分填入歌詞。這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G大調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指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三拍子舞曲。拓展不光這首《鐘聲滴答》是根據古典音樂所改編的,還有其他,這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課堂小結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鐘聲滴答》這一課愛上古典音樂,也希望課后能現在身邊有沒有其他的音樂是根據古典音樂所改編的,以后有機會再可以一起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