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人口容量教案【教材分析】本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的第三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主線之一,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人是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本節的學習為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及區域地理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設置地球最多養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這兩個問題作為段落的標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探求正確的答案,雖然不能得到精準的數字,但是通過學習能夠知道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認識到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環境、資源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通過不同時期我國人口方面國策的制定,探究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深遠影響。【學情分析】高一下學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通過第一節“人口增長模式”的學習也對人口增長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通過人口增長所引發的問題引出人口合理容量是可行的。本校學生(城市地區)對人口問題具有一定的直觀感受,加之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強,思維較活躍,教學活動也可以建立在生活實例或虛擬情境的基礎上,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學目標】1、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及其與人口數量增長的關系。2、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影響因素。3、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特點、意義及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教學重點與難點: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教學重難點】重點:1.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2.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難點: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計2.理解人類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國須采取相應措施【新課導入】近幾千年來,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長,而且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公元初年時,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億到3億,而目前已超過了60億,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世界人口增長了20多倍。據預測,下世紀末全球人口可能達到處100億以上。地球只有一個,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們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口呢?一個國家或地區,又能容納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適的數量呢?【新課講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教師:人類社會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發展的,特定環境以其空間和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限度,在學術界進行相關研究時,就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來表示。(大屏幕提供“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閱讀材料)教師:知道什么是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吧,說說看。學生:“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所能承受的人類活動作用的閾值。也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教師:對,很好。它涉及了多種指標,其中的哪一項指標,是人們考慮得最多,引用得最多的?學生: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指標。(推進)教師:這項指標又被人們稱為什么?學生:環境人口容量。教師:教材給它下的定義是怎么說的?學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教師:從這個定義的表述中,大家仔細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或互相議論,仔細辨別后了解到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歷史時期、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對比分析)教師:下面咱們就逐個來看看這些因素的具體影響。教師: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哪個相對更突出?學生:資源。教師:確實如此。事實上,人類社會的發展,正是建立在不斷開發利用資源的基礎上的。一個地區,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其所能供養的人口相應也多,反之則少。譬如:同在歐洲的德國和梵蒂岡,前者現有人口8000多萬,后者人口只有1000左右。香港經濟繁榮,以1000多平方千米土地維持680多萬人,社會穩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但若要它供養如河南9000多萬人,則情況可想而知。(延展)教師:那是不是資源相對少的國家(地區),其供養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別忙回答,先看看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材料展示)(師生互動)同讀材料,教師啟發引導,展開討論材料一:滴灌是法寶滴灌比漫灌節水1/3~l/2。滴灌可使單位面積土地增產1/3到5倍。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達90%。滴灌有效防止土壤鹽堿化和土壤板結。以色列水資源總共才16億立方米,其用水總量為20億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處理和海水淡化補足。1962年,一位農民偶然發現水管漏水處的莊稼長得格外好。水在同一點上滲入土壤是減少蒸發、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農藥最有效的辦法。發明滴灌以后,以色列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米,而農業產出卻翻了5番。政府每年農業科研經費上億美元,占農業產值的3%。3500多個高科技公司。7個研究所,250多位博士研究員,正在從事750多個科研項目。以色列把科技興農作為國策。農業發展主要受益于科技,農業投入也主要用于農業科研,政府通過宏觀調控和具體指導,鼓勵農民采用新技術。科技使農業工業化,以色列農業增產的95%靠科技。以色列的農業奇跡表明,科技就是生產力,農業的未來在于科技。教師:這下大家找到原因了吧?學生:是的。教師:什么原因?學生:有發達的、以滴灌技術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教師:大家回答的很正確。(推進)教師:可見,科技發展水平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相應地區自然資源不足的缺陷的。大家想想,現在世界上哪些國家(地區)就是憑借科技優勢,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雄厚財力物力,靠大量進口資源來維持其國民生活的,能否列舉一些?學生:美國、日本、德國等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是。(承轉)教師:那么,除了資源和科技之外,還有什么因素也能顯著影響一個地區的人口供養能力呢?學生:人口的生活和消費水平。教師:正是。教師:大家設想一下,中國現在的13億人,如果生活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輝煌時期之一的大唐貞觀年間,會怎么樣?學生:絕大多數會死掉。教師:為什么?不都生活在同一個中國嗎?學生:雖然在同樣的中國,但以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生產能力和生產力水平所能生產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畢竟少,與現在相比是十分有限的。這只能養活當時中國的幾千萬人口,根本養活不了現在如此多的人口。再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消費水平也遠比那時候高,這樣,那時有限的那些財富,對于現在如此多的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教師:原來如此。高潮(重難點突破)教師:從剛才我們分析的現實中國與盛唐時期的中國供養人口數量的巨大差異中,大家是否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便就某個確定的地區而言,所有能夠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這樣的話,考慮這些因素而估計出的當地的環境人口容量的數值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學生: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如果地區確定,時間明確,那么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影響因素的數量是不是相對確定的?學生:是的。教師:那么,由此推算出的環境人口容量是不是也就相對確定了?學生:是的。(歸納承轉)教師:由上,我們可以歸納出環境人口容量的兩大基本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下面,我們看教材,具體了解一下,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應當怎么進行?對全球和我國,相應的評估結論會怎樣?學生:(讀圖,討論)1.讀圖思考2.怎么看待世界環境人口容量的三個不同結果?[教師精講]各種資源的綜合決定著環境承載力,在所有不同種類的資源中,相對最少的資源直接決定環境承載力的大小;這個最小值就是環境人口容量。(師生互動)教師:三種環境人口容量評估的結論為什么會不同?學生:它們評估時的假定條件不同。教師:想一想,三種不同觀點的人,他們各自的依據分別是什么?學生:樂觀論者:人類是大自然中最高級的生物,有聰明才智,人類科技進步的潛力是無窮的;悲觀論者:所有的資源潛力再大,終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供養有限的人口,有些資源已經瀕臨枯竭,因此現在地球上人口已經太多;持中間觀點的人:雖然有些資源已經瀕臨枯竭,但人類科技的發展潛力還是存在的,因此100億左右是世界的環境人口容量。教師:分析得很好。下面咱們再看一下“活動”。請大家考慮:1.材料中提到的中國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多少,它主要以什么作為評估依據,為什么?學生:中國的環境人口容量是16億。它是以中國的土地資源作主要依據。2.評估出的人口為16億,現在是13.7億。那是不是意味著形勢還并不嚴峻,還挺充裕?學生:不是,現在形勢已經十分嚴峻。教師:何以見得?學生:(回憶前述內容后)我們的人口基數龐大,每年的新增人口仍然很多;資源相對短缺嚴重,數十種主要的基礎礦產和能源資源中已經有很多短缺,如石油;環境污染已相當嚴重,并且還有繼續擴大和蔓延的趨勢。教師: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繼續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兩項基本國策。(總結過渡)教師:前面我們深入探討了環境人口容量的有關細節。環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定時期、一定地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但大家想一下,一日三餐,剛夠溫飽,好像就可以持續供養吧?學生:是啊!教師:可那是咱們向往的嗎?學生:肯定不是。教師:那你們想過什么樣的日子?學生:幸福日子。教師:怎樣的日子可以稱得上幸福呢?學生:生活方式合理,生活水平健康,不危害子孫后代。教師:過這樣的日子恐怕得消耗比僅僅一日三餐有保障就行的日子更多的資源和財富。那么,一切條件等同的情況下,能夠供養的人口肯定就會明顯減少了吧?育網版權所有學生:是的。教師:這樣的人口數值,人們把它稱為什么?學生: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教師:對。大家在書上上找到它的定義后,考慮這個數值是否是確定的?要評估它的話,要考慮哪些因素,這些因素與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否相同?學生:它也是不確定的,但也是相對確定的。對它進行評估,需要考慮的因素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標準要更高些。教師:人類同處一個地球上,那么,我們評估不同的國家(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時,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大家都按統一標準執行?學生:不行,不可能。教師:為什么?學生:因為各國、各地區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各個因素有不同的表現。比如環境資源條件,比如經濟發展水平,各國各地區各有其自身特點。發達國家人口少,消耗的資源卻很多,人均收入高,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高。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增長也快,人均收入少,消費水平也低,貧困人口眾多。教師:這樣看來,要在世界上形成和保持一個人口合理容量也很艱巨。不過再怎么艱巨,人們還是得努力吧?學生:是的。教師:那該怎么去努力呢?學生:一是各國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內;二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有追求過好日子的平等權利。教師:為此,我們該怎么做呢……課后大家不妨好好去想一想【板書】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一)概念1、概念2、與人口數量增長的關系(二)影響因素1、自然資源狀況2、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3、人均消費水平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1)定義(2)特點(3)意義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必要性(2)具體措施【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響因素,要能夠結合實例明確二者的區別與聯系,能夠結合實例說出資源環境承載力與自然資源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呈正相關,與人均消費水平負相關;要能夠正確認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在謀求人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