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教案【教材分析】本節內容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分析和講解,一是介紹了地域文化的定義與特點,讓學生認識地域文化。二是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鄉景的體現,讓我們理解地域文化對城鄉生產景觀、聚落景觀、建筑格局、建筑結構等的影響。三是通過案例案例:特色民居建筑一福建客家土樓,分析了土樓所體現的地域文化。本節共安排了三個,第一目是地域文化。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地域文化。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材安排了知識窗“地域文化的主要特點”,并通過“探究地域文化”活動加深和鞏固對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首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城鄉景觀,再以舉例說明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城鄉景觀如何體現地域文化,由于城鄉景觀極為復雜,常常在一個景觀里體現多重文化,教材并沒有系統地理地城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只是舉些實例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城鄉觀中的地域文化表現。第三目是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上樓案例,活動以云南紅河哈梯田景觀為例,探究城鄉觀體現的地域文化,并介紹了探究鄉村地文化的一般步驟。【學情分析】認知起點分析:通過本章前兩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已具備關于鄉村結構、地域文化和景觀的概念等知識,為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的學習提供認知基礎。學生經過必修一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識。思維能力分析:高一年級學生已具有更高水平的抽象概括思維,能夠運用理論知識綜合分析素材,然而,考慮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需要巧妙運用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和概括能力。生活經驗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鄉村聚落景觀,對其所處地理環境、產業結構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借助鄉土地理案例進行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感知基礎。【教學目標】1、結合實例,從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鄉村景觀蘊含的地域文化及成因。(綜合思維)2、通過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認識人類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難點】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上的體現。結合實例說明鄉村景觀如何體現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協調關系。【新課導入】出示視頻:師:徽州民居的外部形態主要有大塊白色墻體構成。日出到日落,光的投影變幻無窮,猶如一副丹青水墨畫。瓦爾帕萊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該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戶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顏色,赤橙黃綠,異彩紛呈。安徽歙縣徽派建筑在選色上反差很大,以黑白為主。這兩地的建筑景觀風格迥異,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建筑景觀的不同特點,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城鄉景觀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新課講解】師:文化如同空氣,我們置身其中,須臾不能脫離。文化源于人類對自身和世界的感悟與認知。我們每天從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現象,它們可能與我們身邊熟悉的文化有許多不同。這說明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語所云“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形成,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如建筑、服飾、飲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質方面的,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同學們都知道哪些相關的地域文化呢?生:粵語、潑水節、四川火鍋……師:感受地域文化我們可以從景觀入手,景觀分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行云飛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人文景觀也稱文化景觀,是人類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記,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農田、村落、礦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類所創造的文化景觀。城鄉景觀既包括聚落整體,又包括聚落內的建筑、道路等。不同的自然環境與長期以來的人類活動,給我們的城鎮與鄉村造就了景色各異的景觀。我們可以從城鄉景觀的角度來探尋地域文化及其影響。(課件展示上海外灘、江蘇周莊、深圳拓荒牛)師:通過上面的多媒體展示,我們可以看到城鄉景觀與當地的地域文化有極大的關聯,同學們還可以看一下課本43、44頁的活動題。并思考下列問題:1.從材料中,找出體現紅河哈尼梯田以下幾個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生產活動、用水、用地制度、價值觀、審美情趣。2.討論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際之間傳承、不同地方傳播。一千多年前,生活在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開辟了梯田,種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賴山泉溪流。經長時間摸索,人們發現森林是涵養水源的寶庫,必須保證山上的森林面積足夠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間規定特定范圍的森林不得砍伐。這里處于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不穩定,季節分配也不均勻。為了緩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溝渠,連接各家的稻田。每個村都選出一位正直公正、責任心強的人來擔任分水官,負責分配每一田塊的用水量。各村之間也有分水的約定。尤其在干旱的季節,分水制度更為重要。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學生自學P45,思考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有何關聯?教師多媒體展示江西婺源月亮灣:1.鄉村景觀體現人地和諧(宅高田低: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諧鄉村景觀。)教師多媒體展示福建土樓:2.鄉村景觀體現當地人們的社會組織形態、精神追求等。南方土樓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共御外敵的要求、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學生閱讀教材P46,宏村景觀與地域文化。教師作簡要介紹。宏村位于皖南山區,歷史上屬于古徽州,因其獨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遺存體現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宏村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順地勢、水勢,引溪流、匯泉水,構建了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調節氣溫、生產、生活用水,而祠堂、南湖書院等建筑組合體現耕讀文化。(過渡)在世界上,目前城鎮是人們聚居的主要場所,2010年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世博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鎮景觀一樣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完成以下填空:1.地域文化同樣體現在城鎮景觀中。相比很多現代城鎮都是鋼筋混凝土、玻璃之類的灰色調,有一些城鎮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會有自己的色調、色彩,例如,我國江南城鎮的粉墻黛瓦,意大利佛羅倫薩的黃橙交織。智利瓦爾帕萊索老城區住房的顏色五彩繽紛,就與該港口城市同歐洲的貿易往來有很大關系。2.城鎮中的各種建筑,不單純是為某種用途而建造的,它還反映了某種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3.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蘊,而一座城鎮的空間格局,或整體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種價值追求。教師:展示教材P47“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圖片及補充文字材料【四合院: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四合的“四”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墻形成四合,開一個門。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引導學生完成下列各題:(1)北京的四合院如何體現“合”的內涵?(2)四合院的建筑格局體現了北京人的什么性格特征?(3)試從北方氣候的角度入手,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學生:閱讀圖文資料,交流討|料論,學生代表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資料拓展:世界城市景觀差異與形成城市建筑 表現 原因建筑格局 美國城市 市中心區摩天大樓高聳入云,四周建筑物錯落其間 城市發展歷史短,移民影響大,經濟發展快歐洲城市 市中心區一般很少建現代化高樓大廈,高大樓群聚集的情況更為少見 城市發展歷史悠久,城市格局與主體建筑風格已經形成建筑風格 杭州 將城市有組織地融入自然環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北京 皇宮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則沿城市中軸線排列 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華盛頓 國會大廈居于高處 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建筑結構 中國 圍墻是中國建筑的主要景觀,中國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西方 美國建筑絕少有圍墻,西方園林強調整齊劃一、直率敞朗、和盤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板書】一、地域文化1、地域文化概念2、景觀3、城鄉景觀二、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1、鄉村景觀2、紅河哈尼梯田3、鄉村景觀案例三、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1、城鎮景觀2、民居3、城鎮景觀案例【課后反思】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域文化的概念,然后從很多具體的城鄉景觀案例中了解到地域文化會影響到城鄉景觀的形成,同樣城鄉景觀也在反映著當地的地域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它們無不展現著人與自然和和諧共處。最后我們通過調查北京市四合院的布局、開發與保護現狀活動,地域文化的角度認識到保護傳統民居的重要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