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學案【學習目標】(1)、區位的含義;(2)、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3)、農業地域的概念、類型。【學習重難點】【重點】農業區位因素【難點】農業區位因素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預習新知】農業區位因素一、農業區位思考什么是“區位”?什么是農業區位?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什么?二、農業區位因素自學教材完成以下任務:1.人們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等,以獲得所需的產品,這就是_________________。2.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響一定地方農業生產選擇的因素稱為_________________。4.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5.讀教材P55圖3.3“農業主要區位因素”,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除圖中列出的因素外,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還有哪些?6.判斷影響下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晏子使楚》中說:“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 )新疆的瓜果特別甜。(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發展種植業。( )我國南方地區被稱為“茶的故鄉”。( )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在干旱環境下發展灌溉農業。( )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那就是“訂單農業”。( )乳畜業、花卉種植、蔬菜種植、禽蛋養殖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區。( )冬季北方菜場出現南方的蔬菜。(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有計劃地建立了一批商品農業生產基地。( )7.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人文因素有哪些?舉一個你最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某一人文因素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也很重要。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自學教材完成以下任務:1.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_______可以看作是相對穩定的,而農業生產的_______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因此,對農業區位的選擇,要更多地考慮_______的發展變化。比如“蒜你狠、豆你玩、蘋什么、姜你軍”等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關系變化導致的結果。2._______的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最為直接。3.______________的改善和農產品_______、_______等技術的改進,使市場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4.江浙地區__________高,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因此需要耗用大量勞動力的傳統桑蠶業逐漸萎縮,而廣西則利用__________優越、______________且_______較低的優勢,大力發展桑蠶業。5.拉薩蔡公堂鄉的冬暖式大棚是該市蔬菜的供應地,海南是全國的蔬菜基地。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海南島與拉薩相比,蔬菜生產具有哪些自然條件上的優勢?拉薩是如何克服這一問題發展蔬菜生產的?(2)塑料大棚主要改變農業生產的什么條件?試分析拉薩發展塑料大棚的有利條件。【鞏固訓練】種子被稱為 “ 農業的芯片 ” , 20 世紀 70 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目前,我國已有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種質資源也叫品種資源或遺傳資源,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足,在海南自貿港政策大背景下,我國已在海南建設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與甘肅、四川相比,海南育種周期更短,可育種時間更長,導致該差異主導因素是( )A.市場需求 B.土壤類型 C.氣候條件 D.勞動力數量【小題2】海南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有( )①交通便利②政策支持③自然災害較少④產業基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為 “ 我國部分地區西瓜上市時間圖 ”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影響山東濰坊西瓜上市時間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熱量 B.光照 C.勞動力 D.技術【小題2】黑龍江綏化所產無公害西瓜以其皮薄、瓤脆、味甜聞名國內,黑龍江綏化無公害西瓜在全國同步上市主要得益于( )A.發達的通信網絡 B.便利的交通運輸C.優惠的政策支持 D.農業技術的改進石榴適宜生長在炎熱干旱的環境。云南蒙自石榴種植面積大,甜度高,品質好。與北方產區相比,蒙自石榴成熟早 1 - 2 個月左右。如圖為蒙自及周邊地區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該地石榴種植的主要優勢條件有( )①降水量大,河網密布②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③緯度較低,日照充足④山間盆地,地勢低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小題2】為顯著擴大省外市場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倉庫,增加果品收購量B.延遲采摘,推后上市時間C.借助電商推廣,提高知名度D.批量裝箱,降低包裝成本棉花具有耐旱、喜光、怕澇的特點。新疆土地資源豐富,近年來棉區面積一直在擴大,是我國長絨棉的重要產區,棉花品質優,產量大。圖為新疆自然環境與棉花分布示意。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新疆的環境特別適合棉花種植,圖中信息與推斷正確的有( )①棉花分布在盆地邊緣——防澇②沙漠廣布——降水少,光照充足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④周圍高山圍繞——水汽難以進入,氣候干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小題2】為提高新疆棉花產量,下列合理的是( )①提高機械化水平,擴大耕種面積②科學育種,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③加強國際合作,積極開拓進口渠道④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節約用水,讓更多土地適宜種植棉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表示某地區農業生產投入的變化過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上圖農業生產投入中,人類活動對自然因素改造比較明顯的是( )A.農業機械、化肥、農藥 B.飼料加工、科學技術C.灌溉水源、大棚 D.優良品種、城市【小題2】本地區由小麥種植改為蔬菜種植,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發生變化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市場 B.國家政策 C.交通運輸 D.科技靈芝(圖)是一種木材腐生菌,野生狀態時,常見于空氣濕度在60%以上,溫度在20~28℃之間的地下或地表枯死的樹根與樹樁上。浙江龍泉,森林覆蓋率高達84.4%,龍泉靈芝采用椴木種植,已有千年歷史,被譽為“中華靈芝第一鄉”,2010年龍泉靈芝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龍泉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以“小靈芝”撬動“大發展”,帶領當地群眾走出了一條興產業、美生態、助民生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推測適合靈芝生長的氣候條件( )A.濕熱 B.濕冷 C.干冷 D.干熱【小題2】浙江龍泉被譽為“中華靈芝第一鄉”,其主要的優勢是( )①消費市場廣闊②靈芝品質優良③信息通達度高④森林資源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小題3】“小靈芝”撬動“大發展”,直接帶動的產業有( )①房地產業②金融保險業③倉儲與物流業④文化與旅游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國部分氣候干旱區農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鋪設10-15厘米厚的砂石覆蓋層,更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下圖左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下圖右為砂田西瓜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右中西瓜比較甜,與圖左中各環節描述對應正確的是( )A.①較強,②較弱 B.①較弱,②較弱C.②較強,③較強 D.②較強,④較弱【小題2】砂石覆蓋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敘述合理的是( )A.阻礙地表水下滲 B.加強風力侵蝕C.減緩土地荒漠化 D.加劇水土流失無人農場是在人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無人智能農業裝備等,實現全天候、全過程自主完成生產作業的農業生產模式。目前,我國已在吉林、上海等地進行了無人農場的探索與實踐。建設無人農場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新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促使我國由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無人農場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是( )A.信息技術發展迅速 B.農業資源利用率低C.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D.勞動力結構變化大【小題2】與上海相比,吉林發展無人農場的突出優勢是( )A.晝夜溫差大 B.夏季光照長 C.農場規模大 D.基礎設施好神灣鎮位于廣東中山與珠海交界處,其盛產特色農產品“神灣菠蘿”作為當地一張特色名片,現已納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神灣菠蘿一年中有2個收獲期,分別在5月底和9月底,果農俗稱“夏果”(1月中旬謝花,5月底成熟)和“秋果”(6月底謝花,9月底成熟),但夏季果比秋季果風味好、香味濃。冬季,農戶分別在地表和菠蘿苗上覆蓋黑膜和透明膜以改善菠蘿生長條件。 【小題1】神灣菠蘿夏果比秋果品質更優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長期氣溫低②光照更強③晝夜溫差大④雨熱同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小題2】覆蓋黑膜和透明膜的主要目的分別是( )A.保持土壤溫度;增強反射作用B.減少水分蒸發;防止水土流失C.削弱太陽輻射;減少熱量散失D.防止水土流失;防止葉片灼傷赤峰地區種植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傳統的耕作方式是春季播種于溝(圖左圖);夏季施肥后于壟上耕地,用犁將壟土分于兩側溝中,溝變壟,壟成溝(圖右圖)。據比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春季播種于溝中,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耕地面積 B.提高土壤肥力C.提高抗旱能力 D.減少風沙侵蝕【小題2】夏季耕地,將壟土分于溝中,溝變壟,壟成溝,利于( )A.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 B.排水防澇,固根抗風C.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D.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