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中國國家發展戰略舉例學案【學習目標】1. 理解中國為什么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和中國怎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 理解循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差別。懂得清潔生產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學習重難點】1.國家海洋權益、海洋發展戰略及其重要意義。2.嘗試分析國土開發戰略區位優勢及措施。【預習新知】建設主體功能區1、主體功能概念一個區域可以同時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最______________、最________的功能被稱為主體功能。2、建設主體功能區的地理背景(1)適宜開發的____________少我國山地多,平原少,扣除必須保護的耕地和已有_____________,今后可用于開發的土地面積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3%。適宜開發的國土面積少,人均可利用_______________區域差異明顯,這決定了我國必須________利用土地,減少對土地的占用。(2)________________分布不均我國區域開發受到自然資源實際情況的制約。(3)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我國中度以上生態脆弱區域占_______________的一半以上。(4)區域經濟發展______________我國經濟呈現_____________趨勢,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區域。3、主體功能區的劃分依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狀況,我國的主體功能區劃分為______________區域、_____________區域、_____________區域和____________________區域。這里的“開發”特指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1.范圍:橫跨我國_____________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級行政區。2.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區位優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發展規劃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空間格局,建立區域協同合作機制,更好地推進_______________4.措施(1)________________,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2)___________________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統籌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設。(3)_____________,建設具有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修復_______________為首要任務。拓展藍色經濟空間1.我國海洋國情(1)海域遼闊,__________________。(2)自北向南縱跨______________三個氣候帶、___________顯著,__________影響大。(3)___________十分豐富。如油氣資源、金屬礦物、海洋生物、海洋能等。(4)__________種類多,包括風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5)擁有多種海洋生態系統類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海洋環境狀況_______。河口、海灣以及大中城市鄰近海域污染亞重;海洋生態破壞加劇。2.建設海洋強國戰略舉措(1)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_______,維護____________。(2)拓展藍色經濟空間,要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維護海洋權益1.概念海洋權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范圍海洋權益的范圍包括___________,還包括本國管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海床和底土等。3.幾個基本概念(1)___________: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包括沿海國沿岸的河口、港口、海灣、海峽等。(2)__________:鄰接陸地領土和內水的一帶海域。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最寬不超過12海里。(3)___________: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不超過12海里。(4)__________:在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200海里。(5)___________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過200海里,則yi 般不應超過350海里。(6)_________:在國家的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鞏固訓練】1.M省提出要“積極穩妥”地開發西沙群島旅游資源。讀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西沙群島典型的旅游資源有( )①熱帶島礁②熱帶雨林③海洋生物④民族風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小題2】穩妥開發西沙旅游資源是因為當地( )①基礎設施薄弱②生態環境脆弱③遠離祖國大陸④淡水資源匱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小題3】開發西沙旅游資源有利于( )A.促進當地工業生產 B.促進當地經濟發展C.大規模開發海洋資源 D.擴大當地島礁面積2.明確與海洋權益有關的各個概念的范圍是維護海洋權益的前提。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內水是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它包括沿海國沿岸的河口、海灣和( )①海港②湖泊③河流④海峽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小題2】在有關海洋權益的各個概念中,其范圍不超過12海里的是( )A.大陸架 B.領海 C.內水 D.專屬經濟區3.2022年5月30日,浙江溫嶺潮光互補型智能光伏電站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該項目依托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一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如圖),在潮汐電站庫區水面上建設光伏組件進行光伏發電,形成“日月同揮齊發力、水上水下齊發電”的場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我國在樂清灣海域所擁有的海洋權益是( )A.內水權益 B.領海權益C.毗連區權益 D.專屬經濟區權益【小題2】與原先潮汐發電相比,溫嶺潮光互補發電的最大優勢是( )A.節約土地面積 B.減少碳的排放C.發電量更穩定 D.建設成本更低4.海洋權益是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權利和利益。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一國可主張的海洋權益的范圍包括( )A.本國的內水和領海B.本國管轄的毗連區、專屬經濟區C.大陸架海床和底土D.以上都是【小題2】有關我國在別國管轄的海域享有權益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別國領海中享有無害通過權B.國際航行海峽中享有過境通行權C.在別國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開發權D.在別國大陸架上享有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自由權5.下圖為各類海域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圖中正確的是( )A.①為毗連區 B.②為領海C.③為專屬經濟區 D.④為內水【小題2】在①海域填海造陸主要是利用了該海域的( )A.礦產資源 B.能源資源 C.生物資源 D.空間資源6.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由橋梁、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和橋梁的人工島共同構成。下圖為“港珠澳大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對我國而言,港珠澳大橋附近伶仃洋水域屬于( )A.內海 B.毗連區 C.專屬經濟區 D.公海【小題2】海上人工島的建設是利用了海洋的( )A.化學資源 B.旅游資源 C.動力資源 D.空間資源7.海洋權益是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權利和利益。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一國可主張的海洋權益的范圍包括( )A.本國的內水和領海B.本國管轄的毗連區、專屬經濟區C.大陸架海床和底土D.以上都是【小題2】有關我國在別國管轄的海域享有權益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別國領海中享有無害通過權B.國際航行海峽中享有過境通行權C.在別國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開發權D.在別國大陸架上享有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自由權8.南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南海諸島環境優美,景色宜人。2012年,中國在永興島設立三沙市,加強了對南海諸島的執法管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南海諸島淡水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少 B.蒸發量大 C.島嶼面積小 D.下滲量大【小題2】中國設立三沙市的主要目的是( )A.開發海洋資源 B.維護海洋權益C.保證航海安全 D.考察海底地形9.宮古海峽是我國船只進出太平洋,從近海走向深海的重要通道。宮古海峽十分寬闊,除了南北靠近島嶼的12海里范圍屬于日本領海之外,其他水域都屬于國際公共水道。下圖是2021年4月遼寧艦航母編隊遠海訓練航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遼寧艦穿越宮古海峽海域維護的海洋權益是( )A.領海權益 B.公海權益C.專屬經濟區權益 D.毗連區權益【小題2】此次遠航訓練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臺灣島的周邊海域的石油、天然氣資源B.提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C.監測航線海域的環境并制定保護環境的措施D.為我國漁民提供精確的氣象信息和導航服務10.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漸突出。江蘇的經濟在我國處于領先地位,但蘇南、蘇中、蘇北差距仍然較大,三個區域長期存在“1+1+1<3"的現象。為此,江蘇提出“1+3”功能區戰略,以打破三大板塊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壘,使蘇南、蘇中進一步融合起來,形成更為強大的經濟增長核,更好地輻射、帶動和支撐包括蘇北腹地在內的其他區域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以上材料說明的是( )A.經濟持續發展 B.社會持續發展C.生態持續發展 D.區域協調發展【小題2】以下觀點不符合區域協調發展內涵的是( )A.統一區域文化建設,全部實現脫貧B.發揮區域優勢,構建合理的區域分工體系C.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D.正確處理平等與效率的關系,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