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簫》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認識漢族古老的樂器——“簫”,聆聽其音色,初步了解、學習簫的呼吸方法及演奏姿勢。2.對比感受“一字多音”樂句中優(yōu)美流暢的情緒,用生動、富有表情的聲音學唱歌曲《簫》。3.學習力度記號(F、P、漸弱記號),對比力度記號加入歌曲后的不同感受。教學重點:感受漢族音樂,加入力度記號感受音樂情緒,用優(yōu)美又不失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簫》。教學難點:讀準歌詞節(jié)奏;準確學唱一字多音部分;能吹響簫。教學教具:多媒體、電子琴、簫教學內(nèi)容:導入:情境導入:生隨著民樂合奏《紫竹調(diào)》來到教室,安靜坐下后聆聽音樂。說說感受,引出漢族小調(diào)《紫竹調(diào)》。介紹漢族樂器——簫。聆聽“簫”吹奏的旋律,感受音色的圓潤、典雅,認識簫是一件漢族古老的吹奏樂器。學習和模仿“簫”的吹奏呼吸方法,了解其吹奏姿勢,學習兩段旋律。(1)學習“簫”吹奏的呼吸方法:嘴巴張開“哈氣”,慢慢吐氣,并用“突”模仿吹奏旋律。(2)對比第一句和第二句,尋找樂句中的不同之處,點出“擴充句”。(3)發(fā)聲練習。新課教授:1.初聽歌曲。初聽音樂,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復聽歌曲。加入拍手的動作,再次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并尋找相似樂句。3.無聲模唱。張開嘴巴默唱,再次聆聽、感受相似的旋律!4.歌曲教唱。(1)讀歌詞。①生自己朗讀,熟悉歌詞和節(jié)奏。②邀請學生說一說不熟悉的詞和節(jié)奏,并邀請個別學生朗讀歌詞。③師加入雙響筒朗讀,引導學生聽老師和同學讀的有什么不同。④糾正錯誤節(jié)奏(附點節(jié)奏和兩拍的長短),生加入拍手的動作,師加入雙響筒打節(jié)拍,完整讀歌詞。(2)學唱歌曲,分句教唱。①慢速,逐句教唱。重點:對比聆聽并感受第一樂句中的一字多音,感受漢族音樂的柔美婉轉(zhuǎn);最后兩個樂句,生學習小寶寶學會吹簫后洋洋得意的表情。②中速,糾正樂句。重點引導學生,接不上的樂句銜接。③原速,完整跟唱。加入動作表情。(3)完整演唱歌曲,糾正歌曲。完整跟琴聲演唱;糾正不準確的地方。(4)處理歌曲,加入力度對比。介紹力度記號:F、P、漸弱記號,感受加入力度記號后歌曲所帶來的不同的音響效果。(5)跟伴奏演唱,帶著力度對比演唱。5.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加入力度對比,生在適當?shù)牡胤郊尤雱幼鳎貌煌难莩问剑▽Τ㈩I(lǐng)唱加齊唱等)演唱歌曲。三、延伸與拓展:1.介紹漢族。觀看漢族歌舞、樂器等圖片,了解漢族的悠久歷史。2.播放“簫”演奏樂曲的視頻。再次聆聽簫演奏的視頻,并模仿其演奏動作,隨音樂做一做。3.請個別學生觸摸、吹奏樂器“簫”,并談一談對“簫”的初步印象。請個別學生吹一吹,談一談對簫的感受。小結(jié):師生再見,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