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影視音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音樂是電影不可缺少的因素。本課通過對電影音樂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如表達主題思想、抒情狀物,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暄染氣氛、強化情緒、深化視覺效果、加強戲劇性、轉換場面、描繪景物等,特別要引導學生感受同一段音樂,由于音樂要求的變化所引起的不同情緒的變化。教學目標:1.通過音樂與畫面的結合,體會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2.了解電影《祖國的花朵》《英雄》的故事梗概。教學重點: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影視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 在音樂創(chuàng)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參與音樂活動創(chuàng)編和表演,并能在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課題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影嗎?清說出你喜歡的一部電影的名稱,并說說這部電影吸引你的地方。(學生自由暢談)師:電影是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藝術,是集導演、編劇、錄音、攝影、音樂、美術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少了哪一項都不能成為電影,其中音樂與電影更是聯系緊密。從為影片的畫面配樂發(fā)展到不在依附電影,成為與電影平起平坐的的獨立體,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有人說,音樂使電影成為真正的視聽藝術。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幾部電影和其中的配樂。了解和感受音樂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出示課題二、 欣賞《祖國的花朵》配樂1. 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音樂1)提問,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聽到這個音樂你想了怎樣的畫面到什么?2)學生回答2.師:講解這部電影的故事梗概 ——播放課件 學生朗讀課間3.師:講解這段音樂的出處的。學生朗讀文字4.師:現在我們就來欣賞這個片斷。思考音樂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轉換場景,描繪景物) 三、欣賞主題音樂1.師:欣賞完輝煌壯麗的畫面,我們再來欣賞一段優(yōu)美的電影音樂,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這個音樂該配以什么樣的畫面?(學生回答)2.教師講解音樂的出處。3.欣賞電影片段,體會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學生邊看邊聽教師的旁白。4.總結音樂在這個場景中的作用五、總結1.師:通過對以上電影的分析,我們了解到音樂在電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學生朗讀3.教師總結:音樂已經成為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的音樂不僅是電影的配樂,而且是有完整構思的獨立的音樂,許多電影音樂的選段都是經典的音樂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教學思考:音樂欣賞課,需要靜心去聆聽,用心去感悟。因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音樂的習慣,掌握一定的聽音樂的方法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日常教學所需,也是讓學生終身受用的。我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適宜的內容,在教學中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想象、感受和體悟,再根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讓孩子喜歡音樂,從音樂中發(fā)現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美。最近,給五年級的學生上《影視音樂》一課。我想,影視音樂本身就對學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貼近他們的生活,能引起情感共鳴,再加上熟悉的電影、電視情節(ji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境,體會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音樂的情感。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是這樣來思考的:一、以情導境——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歌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一課時的教材內容是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和欣賞優(yōu)秀電影音樂。這里教材給了教學者足夠的空間,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整和教材制定教學內容。首先,我請學生欣賞一段無聲畫面,請他們找一找問題,提一提建議。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作用,對影視作品中的音樂產生學習的興趣。隨后請學生唱一唱自己喜歡的影視歌曲,調動他們的已有經驗,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本課對影視音樂的探索之旅。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是一首優(yōu)秀的影視歌曲,幾乎家喻戶曉,童叟皆知。但是這首歌曲對情緒、氣息、音色等要求都很高,而且是一首兩個聲部的合唱曲,因此實際學習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如何既能讓學生保持對歌曲的學習興趣又能初步較完整地表現歌曲呢?我是這樣的設計的:1.欣賞電影《祖國的花朵》片段,注意電影中的背景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既了解、回顧了電影,也使學生對歌曲產生情感共鳴,忍不住想要唱一唱。2.欣賞《讓我們蕩起雙槳》音畫結合。通過畫面與歌曲相結合,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影片主人公愉快的心情。在欣賞之前我先出示了三個問題,請學生在欣賞時關注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情緒和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讓他們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欣賞,也暗示了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讓他們能安靜地聆聽音樂。如果老師堅持不懈地這樣引導孩子,那他們一定會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習慣。3.唱熟悉的第一樂段。4.演唱高聲部旋律。5.學唱低聲部旋律。低聲部旋律不被大家熟悉,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但是他與高聲部相比能夠找到一些特點,那就是旋律的走向比較相似,節(jié)奏也基本相似,但是有兩個小節(jié)的旋律走向是相反的。我請學生幫我畫畫旋律線,注意高低兩個聲部的旋律,找一找他們的異同。讓學生觀察低聲部旋律,自己找到特點和規(guī)律,對唱準低聲部是很有幫助的。實際的演唱效果也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6.合唱兩個聲部的第一個音,初聽合唱的效果。7、合唱。8、完整演唱歌曲。這里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自己選擇演唱形式,甚至可以自由競爭來做領唱。在輕松和諧氛圍中完成歌曲的演唱。二、以情創(chuàng)境——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激發(fā)學生的豐富的聯想。本課的第二部分內容我選擇的是電影《英雄》的原聲音樂《風》。《英雄》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國產大片,但他們對電影中的音樂關注有多少呢?同樣我也是先出示問題,讓學生關注音樂中的音響,想象畫面。當學生聽到號角、戰(zhàn)鼓的聲音時,身體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動了起來,我從他們的表情動作中看出,雖然只有音樂沒有畫面,但是學生已經聽懂了音樂。隨后播放畫面,請學生從音樂元素去分析音樂是如何表現畫面的,通過課件把學生總結的羅列出來,使其一目了然,也為今后用正確的方法分析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三、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感受、體驗、理解音樂內涵。第三部分內容是為畫面選擇音樂。我選擇了電影《英雄》中秦國攻打趙國書館一戰(zhàn)。選擇它的原因是這段畫面的原配音樂很有意味,場面是驚心動魄的打斗,而音樂卻是緩慢、悲涼的,與畫面形成一種反差。如果在不熟悉電影內容,不了解電影要表達的真實意境,是較難理解這段原配音樂的。音樂雖然緩慢卻很有張力,雖然悲涼卻充滿著不屈不撓的斗志,這樣的音樂解釋給學生聽是有難度的,如果僅憑語言的描述,學生一定覺得索然無味,到頭來一無所獲。如何能既讓學生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境,同時又能保留學生對影視音樂可貴的興趣呢?最終我是這樣的設計的:我先讓學生欣賞這段無聲的畫面,讓他們看著畫面想象音樂,當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想象用緊張激烈的音樂合適,因為畫面很緊張激烈。在這里我沒有否定他們的說法,也沒有發(fā)表什么意見去左右他們的想法。接下來,我播放三段音樂讓學生聽賞后選擇。一段是喜慶的音樂;一段是緊張激烈的打斗音樂;一段是悲涼、沉重的原配音樂。絕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緊張激烈的打斗音樂,因為從畫面來看,擋箭速度飛快,戰(zhàn)斗緊張激烈,而音樂的速度也是快的,力度是強的,情緒聽上去也是緊張激烈的,所以與畫面很相配。學生沒有選擇標準答案,他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分析的,我覺得挺有道理,為什么一定要標準答案。千人一面呢?我把第二段音樂與畫面結合起來播放,音畫的結合很完美,確實讓我感到戰(zhàn)斗的緊張激烈,隨后我請學生根據音樂元素及作用去分析音樂,把他們分析的結果羅列出來。這時,有一位學生站了起來,他是這樣說的:“我選擇第三段音樂。我看過《英雄》,我記得這一段好象不單是表現戰(zhàn)斗。趙國就要滅亡了,他們心里一定非常難受,第三段音樂就給我這種感覺,所以我選第三段。”聽完他的闡述,很多同學都若有所思。于是我把第三段音樂與畫面結合起來播放,盡管存在兩種不同的選擇,但他們投入地聆聽音樂,這個過程是積極思考的,我覺得這就夠了。播放完后我問學生有沒有新的感受?學生陷入了思考。我抓住時機請他們分析第三段音樂的音樂元素及對影片的作用,把結果和第二段音樂分析的結果歸納到一起,再次引起思考。我覺得分析到這里就可以了,“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音樂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這兩段音樂都無可厚非。只是最后總結時,我說:隨著大家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會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當我說完后,我看到學生若有所思的表情,我很欣慰,一個有爭議的音樂片段引起了他們的思考,在他們的心里激起了浪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聽賞音樂的方法,養(yǎng)成了聽賞音樂習慣,也增加了他們的信心,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勇敢表達,而這一切都不是言語所能達到的,音樂的影響力、感染力遠遠超過了言語本身。影視音樂有烘托情感、渲染氣氛、刻畫內心、概括劇情、塑造形象等作用,是影視作品中的一個有效的藝術手段。影視音樂只是影視作品的組成部分,和鏡頭、畫面、色彩、對話一樣,其特點是側重與畫面的結合,注重與故事情節(jié)的匹配。相信我們今后會更加關注和熱愛影視音樂,一起去體驗音樂所特有的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