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能認真地聆聽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從音樂要素如旋律、節奏、節拍、調式等方面探討作品所表現的意境。2、 能背唱樂曲的音樂主題,認知中國傳統音樂“換頭和尾”“魚咬尾”這兩種創作手法的基本規律與方法。3、 欣賞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能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樂曲各段所表現的情景。教學重、難點:1、重點:(1)初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換頭合尾”變奏法。 (2)熟悉樂曲及主題思想,演唱、演奏樂曲主旋律,在音樂律動的過程中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簡單合奏協作能力與群體意識。 2、難點:通過音樂欣賞進行文學藝術的創作,喚起學生潛在的創造想象力。教學過程:課前展示課件封面,播放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背景音樂。一、情境導入老師在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樂下有感情的朗誦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古詩《春江花月夜》,通過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古詩引入這節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今天,老師將要向大家推薦一首用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 【課件演示】 1、向學生展示配有背景音樂且具有古色古香風格、寫有《春江花月夜》標題的頁面。 2、簡介樂曲:這是一首典雅優美抒情的民族管弦樂曲。它宛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輕輕地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這首樂曲以動人的旋律,巧妙的構思與手法,使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是我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崇高聲譽,曾多次在西方國家進行演奏,受到極大歡迎,被譽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內樂團媲美”的優秀曲目。 【課件演示】春江花月夜的十個標題:1、江樓鐘鼓 2、月上東山3、風回曲水4、花影層疊5、水云深際6、漁歌唱晚7、回瀾拍岸8橈鳴遠瀨9、欸乃歸舟10、尾聲。本節課主要學習1、江樓鐘鼓2、月上東山4、花影層疊6、漁歌唱晚9、欸乃歸舟10、尾聲二、新課教授: 1、欣賞第一樂段《江樓鐘鼓》,學生思考問題,教師在樂曲播放過程中適時地啟發誘導學生圍繞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欣賞。 【思考題】 ①在樂曲中出現了哪些中國民族樂器? ②比較樂句與樂句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課件演示】 (1)先展示寫有思考題的頁面,之后播放音樂及與樂曲意境相關的視頻,伴隨著畫面的切換進行欣賞。(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11 在樂曲中多次出現了琵琶、洞簫、古箏、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21 師彈琴,生演唱主題音樂兩遍,觀察樂句與樂句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魚咬尾)(3)教師講解民間旋律創作手法:魚咬尾(4)《江樓鐘鼓》結尾兩個小節非常重要,多唱幾遍,因為這兩個小節是貫穿全曲的另外一種民族創作手法。2、欣賞《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思考題】①剛剛演唱的兩個小節出現在樂曲的什么地方?這兩段和主題音樂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②當你聽到 這兩小節時,請隨音樂哼唱出來。(1) 播放《月上東山》《花影層疊》音頻。(2)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剛剛演唱的兩個小節出現在樂曲的結尾部分。樂曲的音樂意境優美,樂曲結構嚴密。它每一段的結尾都是一樣的,而前面卻有 所變化。這就是中國傳統樂曲中常用的“換頭合尾”變奏法。它能充分發揮各種樂器的作用,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或主題。4、 欣賞《漁歌唱晚》【思考題】①樂曲前后情緒是否一致?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變化?②當你聽到 這兩小節時,請隨音樂哼唱出來。(1)播放《月上東山》《花影層疊》音頻。(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整個樂段速度由慢到快再到慢,力度由弱到強再到弱表明了漁民高興的心情。漁歌唱晚在前面的慢板中,除了蕭和琵琶演奏出帶有歌唱性的旋律表達漁民在江面悠然自得的歌唱,里面還用到了一種樂器來提升和表現樂曲的情緒和表現力度,就是木魚,接下來再聽一遍樂曲,師生用打響指代替木魚,體會漁民悠然自得的歌唱。5、欣賞《欸乃歸舟》【思考題】速度有什么變化,表明漁民回家的心情是怎樣的?(1) 播放《欸乃歸舟》音頻(2)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強,作者這樣創作是為了顯示漁舟由遠而近的音樂形象,表明漁民回家時激動興奮,急切的。欸乃的意思是搖櫓的意思,再次播放《欸乃歸舟》,師生跟著音樂共同體驗搖櫓劃船。6、欣賞《尾聲》【思考題】①描繪了怎樣一種意境和畫面?②當你聽到 這兩小節時,請隨音樂哼唱出來。(1) 播放《欸乃歸舟》音頻(2)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尾聲部分音樂是第一段部分主題音調的綜合,從速度、力度、情緒上又回到整首樂曲開始時的寧靜幽雅的情景,好像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三、請你也來試一試請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春江花月夜》(唱、文字、畫等格式不限)四、小結今天我們欣賞的《春江花月夜》它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給我們高度藝術美的享受,同學們對我們的傳統民族音樂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見解,民族音樂還有非常非常多優秀的作品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靠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同學們課下更多的關注、關心我們的民族音樂,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天的課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