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同一首歌---盤王歌》教學設計設計思想:本課安排在湘版教材《同一首歌》的第三課時。同一首歌,蘊意在祖國同一片藍天下,同唱民族團結之歌。我縣是瑤族自治縣,瑤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的一大分支,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得天獨厚的瑤族音樂資源。通過學生參與開發地方課程和應用資源,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可以使學生更有價值地對比和體驗我縣經濟、音樂文化的發展變革。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提高音樂藝術教育教學質量,對學生全面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根據新課標理念,讓學生欣賞了《盤王歌》后,通過視聽欣賞,自主感受乳源《盤王歌》的風格,并引導學生探究其形成原因以及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體會音樂與生活、音樂與地理環境、音樂與人文環境的關系。在對《盤王歌》學習過程中,感受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變化,體驗不同音樂表現形式的美,體驗乳源瑤族的美。教材分析: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受、體驗音樂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認識、理解乳源瑤族族民間音樂與人民生活、勞動、文化習俗的密切關系,是當前音樂教育的一重要目標。通過對《盤王歌》的聽賞,知掌握山歌的概念和特點?!侗P王歌》是我國少數民族音樂中艷麗的一朵奇葩。她以其高亢嘹亮又委婉流暢、細膩優美而深入人心,不僅成為瑤族民歌的代表,而且深受瑤族人民喜愛,因而成為瑤族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對《盤王歌》不熟悉,特別是漢族學生,幾乎是沒有接觸過,為了使《盤王歌》散發活力和魅力,本課我在這首極具乳源瑤族代表性《盤王歌》的學習前,通過瑤族文化的欣賞,加深學生對瑤族民歌特點的認識,從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教學目標:1.了解并體驗乳源瑤族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乳源瑤族民歌的喜愛和學習興趣。2.學會演唱具有乳源瑤族民歌代表性的歌曲《盤王歌》。引導學生結合音樂基本表現要素,進一步培養其音樂感受及欣賞能力。3.培養學生熱愛各民族民歌的感情,讓他們懂得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教學重點:掌握乳源瑤族音樂的特點。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積極參與情感體驗。教學方法: 討論法、練習法、聆聽法、情境法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用具:鋼琴,黑板,多媒體,音像資料等。教學方法:創設情景法、啟發誘導法、歸納總結法、講練結合法。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觀看課件,欣賞圖片,初步了解瑤族風土民情。播放瑤族舞曲。二、新授1.熟悉瑤族的歷史,了解盤王的故事。(1)瑤寨風光,出示圖片。師:瑤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東坪、必背、流溪。村寨坐落周圍依山傍水,竹木疊翠,風景秀麗。 (2)瑤族的服飾。師:瑤族的服飾非常的漂亮,你們看,出示課件(服飾)。(3)瑤族文化。師: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論男女都能唱歌,較有名的有《盤工歌》、《歌山瑤》、《親人來到咱瑤寨》,每到盛大的瑤族節日或拜盤王時候,他們就會敲起長鼓唱起歌。播放視頻,初步感受。2. 播放音樂,初聽全曲,初步感受,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并各小組討論完成問題。3.師生一起分析歌曲,小結出歌曲的音樂特點。樂曲為單三段體結構,感情豐富、音樂形象鮮明,生動地描繪了瑤族青年男女在節日夜晚歡歌漫舞的情景,表達了瑤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4.演唱歌曲,學生隨琴聲演唱歌曲。分段演唱歌曲。(1)我們來演唱樂曲的第一部分,回答老師的兩個問題,1、說說你聽了的感受和你聯想到了什么。我感覺這段旋律優美動聽,明亮高亢,好像感覺到身著盛裝的瑤族姑娘們贊美盤王。(2)下面我們來演唱樂曲的第二部分。歡快的節奏,節拍是不固定的。欣賞樂曲的氣氛熱烈,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歌舞達到高潮,全曲在熱烈歡暢的情緒中結束(3)師:下面我們來學第三部分,這是寬廣的旋律。喜悅之情,贊美,感情的升華。(4)師:下面學習尾聲。注意節拍。5.跟隨伴奏全班齊唱演唱歌曲。四、小組體驗表演,學生評價。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盤王歌》,了解了瑤族豐富的風情文化,相信這一優美的主題將永遠留在同學們的記憶當中,我們乳源瑤族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有機會我們再學習我們瑤族的民族文化好嗎?教學反思:瑤族音樂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非物資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非常獨特的精神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以“自然習得”和“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瑤族人民大多已遷入城鎮生活,思想觀念和風俗禮節隨著時代發生了變化,瑤族音樂已不再是當地人情感生活中的主要方式,瑤族音樂傳承的土壤漸失。同時,受到現代流行音樂文化的沖擊,瑤族年青一代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感興趣,參與者越來越少。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充分利用音樂課堂傳播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情,并激勵他們不斷探索、發展和創新民族音樂。通過瑤族音樂進課堂,進校園,讓瑤漢族學生了解民族歷史,認識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民族的優良傳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