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中國的能源安全學案【學習目標】1. 通過圖表判讀,了解我國能源供需現狀及我國能源分布現狀。2. 通過圖文資料和實例分析,認識我國石油開發利用現狀,并了解石油供需安全對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3. 通過圖文資料,了解我國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煤炭資源的利用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危害。4. 通過圖文數據,認識我國未來的能源消費趨勢。 【學習重難點】1.我國能源供需特點2.石油供需和煤炭開發利用與我國能源安全3.我國未來能源需要與安全4.石油供需和煤炭開發利用與我國能源安全【預習新知】一、中國能源供需特點1.能源安全問題是我們面臨的挑戰(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________礦產資源,提供了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資源,其供應的緊張程度日趨增加。(3)化石能源消費帶來環境污染與全球氣候變化等嚴重環境問題。(4)我國能源資源具有“富________、少油,缺________、豐水、多________”的稟賦。2.我國能源供需特點(1)能源生產與消費________大、增長快。(2)能源消費結構以________為主。(3)油氣資源相對短缺。(4)能源供給與消費空間配置________。二、石油供需與我國能源安全1.我國能源安全戰略(1)能源安全戰略:“以 為主自給,以引進 為重心”。(2)能源安全的晴雨表: 是我國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關系變化是我國能源安全變化的縮影。2.我國石油的供需變化發展階段 供需特點20世紀上半葉 “中國貧油論”盛行,我國的石油及其產品主要 20世紀60年代 由于大慶油田等大油田的開發,在 年實現了石油基本自給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 成為自給有余的凈 20世紀90年代以來 生產量的增長明顯低于消費量的增長,1993年再次成為原油凈進口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 3.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及對能源安全帶來的威脅(1)我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源地:俄羅斯以及西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2)主要影響:石油供給對國際石油市場的高度依賴、石油 ,均可能給我國的能源安全帶來威脅。[特別提醒] 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國石油的新增探明儲量會不斷增加,而且傳統大油田的產量也會有所增長,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開采成本,導致我國的石油穩產難度增大,會不利于我國的石油安全。 自學參考1.我國能源供需面臨的五大挑戰內容 具體表現人均資源量少 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儲量居第11位,天然氣可采儲量居第14位,水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蘊藏量分別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儲量,僅為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2和1/10左右人均能源消費量低 我國一次能源總消費量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費量約為世界平均值的1/2,美國的1/10,人均生活用電約為美國的2%單位產值的能耗高 我國的能源效率約為31.2%,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每萬元產值的能耗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7.2倍,也遠高于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源以煤炭為主的國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僅占約1/4,而我國卻占2/3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我國自1993年從石油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以來,石油進口依存度呈上升趨勢,2000年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30%,預計2050年將達到50%2.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1)能源地區分布不均,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地區不匹配。即西多東少、北多南少。(2)我國經濟發展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應緊張。我國耗能大的工業發展快,加劇了能源緊張。(3)能源利用率低,單位產值能耗大,浪費嚴重。(4)能源消費結構很不合理。能源勘探、開采跟不上國民經濟需求。(5)石油進口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很不穩定。(6)我國缺少石油儲備體系。三、煤炭開發利用與我國能源安全1.資源特點: 資源豐富,在數量上足以滿足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需求。2.與煤炭相關的能源安全風險的主要表現(1)供需空間明顯錯位導致的運輸安全風險(2)煤炭生產、消費所造成的環境問題①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占用 ,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產生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②消費中的問題:釋放污染性氣體,造成 和嚴重霧霾;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導致 。四、我國未來能源需求與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發展趨勢:呈現能源生產、儲存、輸送等 活躍,能源利用向 方向轉型,能源需求總量增長 等趨勢。2.我國未來的能源消費特點3.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措施(1)充分發掘 的資源潛力,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 、發展節能技術、提倡節約消費等途徑,提高能源 。(2)改善 ,大力發展 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風、光、生物質、地熱、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氣等。(3)開辟 、穩定的國際能源供應市場,確保能源運輸通道暢通;加強 ,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的能力。自學參考1.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1)開源:加大國內資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開采率;積極開發水能資源;加快發展核電;鼓勵發展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2)節流: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充分利用經濟杠桿促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能產業。(3)區際協調: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合作,建設石油儲備基地,保證我國能源的正常供應。2.積極開發新能源是實現能源利用多元化結構的主要舉措主要類型 優點 缺點 利用形式 我國主要分布地區太陽能 能量巨大、無污染、可再生 較分散,受天氣、季節影響大 光熱轉換、光電轉換 降水較少、光照充足的地區:西北地區、青藏高原風能 風力發電成本較低,無污染 風速穩定的地方少,風力又有季節性和短期變化,而且風力豐沛地區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地區,往往存在儲存和輸送問題 風力發電 風力較大的地區: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東部沿海地區水能 大壩和電廠建成后發電成本較低,無大氣污染 大壩建設可能對庫區及其周圍地區的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水力發電 水量豐富、地勢落差大的地區潮汐能 清潔、無污染 能源密度小,修大壩會阻礙船只和魚類進出 利用潮汐進行發電 沿海地區生物 質能 可再生 直接燃燒會導致環境污染,也造成資源浪費 農村比較理想的是發展沼氣 我國廣大地區地熱能 成本低廉 可供開發的地點不多,更新速度較慢,地熱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 發電、取暖、建地熱溫室 地熱能豐富的地區:青藏高原3.知識構建與要點整理課 堂 小 結 課 堂 速 記1.我國能源供需特點: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大、增長快;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油氣資源相對短缺;能源供給與消費空間配置錯位。 2.我國能源安全戰略是“以煤為主自給,以引進油、氣為重心”。目前我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源地有俄羅斯以及西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但石油供給對國際石油市場的高度依賴、石油長距離運輸,均可能給我國的能源安全帶來威脅。 3.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措施:(1)充分發掘常規能源的資源潛力,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能技術、提倡節約消費等途徑,提高能源利用率。(2)改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氣等。(3)開辟多源、穩定的國際能源供應市場,確保能源運輸通道暢通;加強國家戰略能源儲備,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的能力。 【鞏固訓練】為發展再生能源技術,德國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關閉境內所有的核電站。德國在其僅約36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建有多達17座核電站,目前大約1/3電力來自核電。下圖示意德國核電站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影響德國核電站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A.技術 B.水源 C.政策 D.市場【小題2】支撐德國關閉核電站的理由是( )A.科技水平較高 B.市場需求萎縮C.第三產業發達 D.煤炭資源豐富【小題3】德國棄核后,短期內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A.加大常規能源的供給 B.提高進口能源比重C.限制高耗能產業發展 D.大力開發水能資源綜合能源服務站是一種集石油、天然氣、電能和氫能等兩種或兩種以上供給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型綠色、低碳交通能源供應站。下圖為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站發展體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站建設的直接原因是()A.節能減排需求 B.新能源汽車推廣C.石油價格上漲 D.拓展服務項目【小題2】傳統大型能源企業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站的主要優勢有()①站點布局廣②產業基礎好③市場需求大④品牌優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干熱巖是致密不滲透的高溫巖體,普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溫度在150℃以上。通過注入溫度較低的水,吸收巖體熱量轉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發電、供暖等。干熱巖資源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的地帶。專家認為“干熱巖發電技術可大幅降低溫室效應和酸雨對環境的影響,且不受季節、氣候制約”,下圖為其示意圖。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關于干熱巖發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利用的是地熱能資源②受季節、氣候制約,發電量不穩定③資源分布廣泛,利于推廣④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大氣質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小題2】下列省區,可能會有大規模干熱巖資源的是( )A. B. .C. D. 風—光—儲聯合系統是一種新型能源系統,可避免風、光發電的不穩定性。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該系統及其配套的其他能源基礎設施將成為全球科技爭奪的高地。左圖為我國某園區風光出力與園區負荷典型日變化,右圖為該園區風—光—儲聯合系統供電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儲能在風—光—儲聯合系統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A.節能減排 B.避免電力短缺C.削峰填谷 D.增加了發電量【小題2】該園區風—光—儲聯合系統中儲能出力的主要時段為( )A.1:00~6;00 B.6:00~10:00 C.10:00~15:00 D.15:00~21:00【小題3】與獨立的風、光電力系統相比,風—光—儲聯合系統可以( )①電網斷電時“孤島”運行②降低建設成本低③減少棄風棄光現象瞭④降低電價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下圖是我國能源保障分布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我國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①沿海高,內陸低②西部高,東部低③北部高,南部低④東部高,中西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小題2】M地區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為( )①煤炭資源豐富②石油資源豐富③天然氣資源豐富④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23年4月,我國“西氫東送”首個綠氫長距離輸送管道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沿線多地預留端口,便 于接入潛在氫源。管道建成后,將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制氫。圖示意該“西氫東送”工程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與傳統長管地車運氫相比,管道運氫的主要優點是( )A.運輸范圍廣 B.機動靈活性強C.技術水平要求低 D.受自然影響小【小題2】“西氫東送”管道運輸工程的建設( )A.解決了我國能源緊張的問題B.實現東西各地協調發展C.改善東部地區能源消費結構D.改善西部地區大氣質量鈷作為電動汽車電池與儲能系統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是支撐低碳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金屬。下圖為2000~2020年日本精煉鉆生產量、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狀況示意圖。2022年,日本參與了美國和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組建的“可持續關鍵礦產(稀土、鈷、鎳等)聯盟”。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由圖可知,2000~2020年日本精煉鈷( )A.進口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B.對外依存度持續降低C.生產量總體呈增加趨勢 D.進口來源地數量減少【小題2】日本參與美國和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組建的“可持續關鍵礦產聯盟”,可以( )A.增加國內精煉鉆生產量 B.保障鈷資源供應安全C.降低鈷資源對外依存度 D.消除鈷產品貿易壁壘氫是生產高標準汽油和高端綠色化工材料的重要原料。利用化石能源制氫為灰氫,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直接電解水制氫為綠氫。2023年2月,我國最大的綠氫項目在鄂爾多斯動工(如圖),建成后將成為“西氫東送”管道的重要節點,替代目前以公路為主的氫能輸送方式。據此完成以下小題。【小題1】該綠氫項目選址在鄂爾多斯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A.清潔能源豐富 B.土地面積遼闊C.重工業基礎雄厚 D.生產協作條件好【小題2】推測未來鄂爾多斯綠氫項目發展最大瓶頸是( )A.市場競爭激烈 B.運力不足C.水資源緊張 D.技術革新慢【小題3】該項目可以有效( )A.消除東部化石能源使用B.降低東部氫氣使用成本C.縮短內地氫氣運輸距離D.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德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先行者。為更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通過發布日前電價信息(是指提前發布當日一天內的電價信息),以供電廠和消費者參考決策。圖示意2022年3月19日部分時段德國各類能源發電量與日前電價。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可再生能源發電I、Ⅱ、Ⅲ、Ⅳ分別代表( )A.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生物質能發電B.光伏發電、海上風電、陸上風電、生物質能發電C.生物質能發電、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D.生物質能發電、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電【小題2】德國采用靈活的日前電價方式,其目的是( )A.減少清潔能源消費 B.保障電力穩定供應C.促進化石能源利用 D.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目前根據氫能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將氫能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種。灰氫是通過化石燃料制氫,藍氫是工業副產品制氫,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西氫東送”輸氫管道工程起點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終點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線路完工后,輸送的綠氫將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灰氫及交通用氫。下圖為“西氫東送”線路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烏蘭察布市能成為“西氫東送”起點的突出優勢是( )A.市場需求量大 B.相關產業基礎好C.土地資源豐富 D.可再生能源充足【小題2】綠氫相對于灰氫( )A.制備技術門檻和成本更低 B.儲存運輸更安全C.終端應用實現碳的零排放 D.碳減排效果更好【小題3】“西氫東送”工程的推廣實施,對國家安全的積極意義在于( )A.助力東部地區能源轉型升級B.緩解西部地區能源緊張局面C.推動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升級D.利于中部地區改善大氣環境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