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級上冊同步精講精煉學案(全國通用)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專題5.5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1.物理觀念:(1)了解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2)經歷制作簡單的望遠鏡的過程。(3)了解望遠鏡的發展歷程,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生活的影響。2.科學思維:利用對比方法學習物鏡與目鏡工作原理。3.科學探究:通過合作交流,通過報刊、網絡等進行查閱,以培養他們通過各種公共信息資源收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自制望遠鏡的過程。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前輩利用望遠鏡來觀測天空事例為契機,讓學生學習科學家探索宇宙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獻身科學,勇于發現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以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是知道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原理,能夠制作望遠鏡;難點是理解望遠鏡的工作原理。一、制作望遠鏡望遠鏡種類很多,其中一種是由兩組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組成。1. 探究望遠鏡的原理【實驗器材】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實驗步驟】①先用一個凸透鏡(焦距大的)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注意成像情況。②再用另一個凸透鏡(焦距小的)觀察上面得到的物體的像,注意成像情況。③將兩凸透鏡的位置對調,再觀察遠處的物體,對比兩次成像的大小。【分析論證,歸納結論】①將焦距較大的透鏡放在焦距較小的透鏡前面,觀察物體,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像,遠處的物體看上去放大了(選填像的性質)。②將兩凸透鏡的位置對調,將焦距較小的透鏡放在焦距較大的透鏡前面,再觀察遠處的物體,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像(選填像的性質)。2. 望遠鏡的構造望遠鏡由兩組透鏡組成,每組透鏡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焦距比較長,叫物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焦距比較短,叫做目鏡。望遠鏡示意圖 雙筒望遠鏡我們見到的普通望遠鏡和軍事望遠鏡都是雙筒的,是雙筒望遠鏡。它的兩個鏡筒都是拐了彎的,在拐彎處分別安裝了兩個“全反射棱鏡”。這種設計一方面縮短了鏡筒的長度,另一方面經過那兩塊棱鏡的兩次反射也能使本來倒立的像正立過來。3. 望遠鏡的原理(1)物鏡與目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兩次成像,先縮小,后放大。(2)望遠鏡的成像光路圖注意:①目鏡把物鏡所成的像進行放大。目鏡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對于物鏡所成的像而言的。最后成像與物體本身比,是倒立、縮小的虛像。②物鏡和目鏡的距離等于兩個透鏡的焦距之和。(由于物體距望遠鏡的距離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且無限靠近焦點,可以近似地認為在焦點處,要使目鏡的放大倍數盡可能最大,則這個像要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且盡可能靠近焦點)。(3)視角物體距離物鏡很遠,它的像卻離物鏡很近,這樣的像應該是縮小的,為什么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會感到像被放大了?原來,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視角越大,對物體觀察越清楚。①視角的概念從眼睛的中心向物體兩端所引的兩條直線的夾角。視角的大小不僅和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還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②望遠鏡對視角的放大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望遠鏡所成的像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增大了視角,因而通過望遠鏡能清楚地看到遠處的物體。(4)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如圖所示,這樣的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為 n=f物/f目。其中,f物是物距的焦距,f目是目距的焦距。4. 設計簡易望遠鏡(1)確定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自制的望遠鏡可以采用單片的凸透鏡作為目鏡和物鏡。為了讓成像質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過大,取放大倍率為2~3倍即可。(2)選擇物鏡和目鏡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可以選擇老人閱讀用放大鏡的鏡片,也可以使用老花鏡的鏡片,還可以直接購買凸透鏡。利用本章所學知識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并根據放大倍數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在選擇兩塊凸透鏡時,除了需要滿足焦距的要求,物鏡的直徑還要比目鏡的直徑大一些。測量凸透鏡的直徑,以便于制作直徑合適的鏡筒。由此,應選擇焦距較長、直徑較大的凸透鏡作為物鏡,焦距較短、直徑較小的凸透鏡作為目鏡。(3)設計鏡筒在用望遠鏡對不同遠近的物體進行觀察時,需要調節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如圖所示,鏡筒可以設計成兩段,讓物鏡的鏡筒較目鏡的鏡筒粗一些,這樣套在一起,便于在使用時調節。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大一些。5. 制作及調試望遠鏡(1)制作根據所選凸透鏡的焦距和直徑制作鏡筒。例如,可以選用如圖所示的兩塊凸透鏡。其中,物鏡的焦距約為20cm,直徑約為5cm;目鏡的焦距約為10cm,直徑約為4cm。想一想:對于上圖的制作方案,你有沒有辦法減小望遠鏡兩個鏡筒間的縫隙 另外,還應注意每段鏡筒的長度需合適,以便留出前后調節的空間。制作時,根據凸透鏡的焦距、直徑等數據,以及對鏡筒長度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現成的圓筒狀物品(如裝羽毛球的筒),也可以通過截取適當尺寸的長方形紙板(如瓦楞紙板或其他材料),并把它卷起來制成鏡筒。此外,還要考慮如何把物鏡和目鏡方便地固定在鏡筒上。(2)試用與調整把目鏡鏡筒插入物鏡鏡筒內,把目鏡放到眼前,通過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在觀察時要通過對鏡筒長度的調節,改變物鏡與目鏡間的距離,直到在望遠鏡中看到遠處物體清晰的像為止。6. 反思與拓展(1)通過望遠鏡看到正立的像的方法這里制作的望遠鏡使用了兩塊凸透鏡,觀察到的遠處物體的像是倒立的,怎樣才能通過望遠鏡看到正立的像呢 第一種方法:如圖所示,物鏡使用凸透鏡,目鏡使用凹透鏡,望遠鏡所成的像就是正立的了(伽利略望遠鏡)。第二種方法:是使用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反射裝置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顛倒一次,再左右顛倒一次。請你利用上面的方法改進你制作的望遠鏡,也可以針對你發現的望遠鏡的其他問題,設計解決的辦法,讓你的望遠鏡更加完善。二、望遠鏡與宇宙探索1. 使用望遠鏡探索宇宙的歷程(1)伽利略望遠鏡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是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人。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個觀測到了木星的衛星、太陽黑子和月球上的環形山。(2)“海王星”的發現1846年,科學家根據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還存在一顆未知的行星。不久,人們用望遠鏡在預測的位置發現了這顆行星,它被命名為“海王星”。伽利略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3)哈勃太空望遠鏡為改進對星體的觀察,1990年美國向太空發射了一臺望遠鏡,叫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排除大氣層的干擾,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4)郭守敬望遠鏡與“中國天眼”我國不僅古代在天文觀測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現代也對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貢獻。2009年,郭守敬望遠鏡建成,并于2011年啟動光譜巡天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取光譜數突破千萬量級的望遠鏡。2020年,中國天眼正式開放運行,它是目前全球單口徑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射電天文望遠鏡。2. 我們的宇宙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1)宇宙:我們的宇宙中擁有上千億個星系;(2)銀河系:銀河系只是宇宙中上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異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銀河系需要10萬年的時間。(3)太陽系: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繞它運行。此外,還有若干其他天體繞太陽轉動。(4)地球: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三條軌道上,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考點1. 望遠鏡組成【例題1】如圖所示,該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并進行繪制的科學家是開普勒B.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投影儀C.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縮小的像D.①是物鏡,②是目鏡【答案】C.【解析】A.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并進行繪制的科學家是伽利略,故A錯誤;B.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故B錯誤;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靠近眼睛的是目鏡,離眼睛較遠的是物鏡,故D錯誤。故選C。考點2. 望遠鏡原理【例題2】望遠鏡的原理是將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焦點附近成一個 像,落在目鏡的 ;再經目鏡使這個像再成一個 像。物鏡相當于 ,目鏡相當于 。【答案】倒立縮小的實,焦點內,正立放大的虛,照相機,放大鏡。【解析】望遠鏡成像時相當于照相機,將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焦點附近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把物鏡所成的倒立縮小實像繼續放大,故實像應該落在目鏡的焦點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考點3. 望遠鏡制作【例題3】如圖所示,取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把焦距較長的放大鏡放在前面遠離眼睛,焦距較短的放大鏡放在后面靠近眼睛,通過兩個放大鏡看前面的物體,調整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物體是 (選填“變大”或“變小”);若接著把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前后對調,物體是 (選填“變大”或“變小”)。【答案】變大,變小。【解析】通過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演示望遠鏡成像原理,前面焦距大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物鏡,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的實像,后面焦距小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目鏡,用來把這個實像放大,所以我們看到了物體倒立、放大的像。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若望遠鏡的兩個凸透鏡位置顛倒,焦距小的作為物鏡,焦距大的作為目鏡,則放大倍數小于1,成縮小的像。考點4. 宇宙及物質世界的尺度【例題4】下列各物體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地球、太陽、銀河系 B.銀河系、太陽、地球C.銀河系、地球、太陽 D.太陽、銀河系、地球【答案】B【解析】宇宙中擁有數十億個星系,銀河系只是這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異常巨大,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繞它運行,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所以選B。一、加深對望遠鏡的認識(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大)物體。(2)組成: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物體的叫物鏡,焦距較長;靠近眼睛的叫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的第二焦點與目鏡的第一焦點重合。(3)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但是由于“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望遠鏡的直徑比我們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還有一種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物鏡,用凹透鏡作目鏡(伽利略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作物鏡。望遠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軍用望遠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二、加深對望遠鏡的理解1. 望遠鏡的作用是看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物鏡的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但是像離我們的眼睛更近了,該像又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再次經過目鏡的放大,我們觀察像的視角變大,這樣就能觀察的清楚了。為了盡可能使第二次成像成得較大,可使望遠鏡物鏡的后焦點與目鏡的前焦點重合。2. 使用望遠鏡能夠看清遠處的物體的原因:遠處的物體經過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后,所成的像還是比物體本身小,但是視角變得很大;另外,望遠鏡的物鏡直徑大,可以會聚足夠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因此,人眼就能很清楚的看清遠處的物體了。3. 自制望遠鏡時,根據放大倍數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物鏡的焦距要大于目鏡的焦距。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大一些。(滿分100分,答題時間60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一、選擇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1.在下列四幅圖中,每幅圖都能展示出一定的物理知識。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反映太陽系由許多行星圍繞太陽轉動,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B.乙圖是伽利略時代的望遠鏡;C.丙圖是顯微鏡的結構圖。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丁圖給出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用凸透鏡制作簡易望遠鏡,對望遠鏡工作原理分析,錯誤的是( )A.望遠鏡的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B.望遠鏡的兩個透鏡,可以用老花鏡的鏡片來代替C.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的像落在目鏡焦點以內D.望遠鏡的物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3. 2016年11月14日夜空出現的“超級月亮”如圖所示。下列對“超級月亮”的解釋,你認為比較合理的是( ) A.月亮本身變大了B.月亮距離我們很近時,視角變大了C.月亮距離我們很遠時,視角變小了D.月亮變大且距離我們很近4. 首次把望遠鏡指向太空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愛迪生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察天體,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B.1846年,根據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了“海王星”。C.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升空,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D.銀河系是宇宙星系中的一員,太陽是銀河系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八大行星,地球在第四條軌道上。6. 要想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到較暗的星,可行的辦法是A.增大目鏡的焦距 B.增大物鏡的焦距C.增大目鏡的直徑 D.增大物鏡的直徑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1. 望遠鏡是用來觀察 物體的一種光學儀器。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 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 鏡。物鏡使遠處的物體在 附近成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 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2.望遠鏡由____目鏡和______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______凸透鏡,它們使遠處物體先成實像,后成虛像。3.有一種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鏡,它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鏡,成______、_____的____像;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物鏡,它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______、____的_____像.4. 現有兩個焦距分別為50cm和200cm的凸透鏡,如果要用這兩個凸透鏡做一個開普勒望遠鏡,需要準備一個 cm長的鏡筒.5.為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用于天文觀察四百周年,聯合國將2009年定為天文年。伽利略望遠鏡利用了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它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的。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作 ,靠近眼睛的叫作 。前者的作用與 相同。6. 市面上有許多很便宜的玩具望遠鏡,幾個同學合買了一個回來進行探究:先將目鏡放在眼睛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將望遠鏡掉個頭,將物鏡放在眼鏡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你兩次觀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寫出區別:眼睛觀察目鏡:_____;眼睛觀察物鏡:______。三、綜合能力題(共19分)1.(7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望遠鏡的發明17世紀初,荷蘭制造眼鏡的技術已經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藝是磨制凸透鏡和凹透鏡。人們經常與凸透鏡和凹透鏡打交道,用它們可以矯正遠視眼和近視眼,但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把透鏡和透鏡放在一起組合起來使用。1608年的一天,在荷蘭眼鏡制造商漢斯的作坊里,一位學徒無事拿著兩個磨制好的透鏡片在眼前對著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遠處的物體變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這件怪事告訴了老板漢斯。漢斯馬上試驗證實了這種現象,為了更便于觀察,他把這兩個透鏡片裝在一個筒里,稱之為“窺鏡”,這就制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望遠鏡。正是有了望遠鏡的幫助,荷蘭艦隊能在敵艦發現他們之前就先行發現敵艦的動向,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打敗了強大的西班牙艦隊,使荷蘭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望遠鏡發明的消息很快在歐洲各國流傳開了。1609年,伽利略得知望遠鏡這種新儀器,馬上意識到它的價值和作用。他立即動手制作,并且不斷改進,造出了一架放大20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開了天文學全新的一頁。伽利略利用望遠鏡發現了木星有衛星,觀察了月面,繪制了月面圖,觀察到太陽黑子。伽利略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學說,在知識界產生了巨大反響,人們爭相傳誦“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通過以上閱讀,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2. (12分)“金星凌日”是一種天文奇觀,即從地球上看去,有一個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1)要使觀測到的景象更加清晰,最好借助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觀察;(2)“金星凌日”現象可以用 原理來解釋。光在傳播過程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3)如圖為太陽及八大行星示意圖,據圖分析,你認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還能看到“ 凌日”現象。核心素養學習目標知識解讀易錯警示示典例精講明確考向向方法總結思維進階課節精練達標培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級上冊同步精講精煉學案(全國通用)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專題5.5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1.物理觀念:(1)了解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2)經歷制作簡單的望遠鏡的過程。(3)了解望遠鏡的發展歷程,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生活的影響。2.科學思維:利用對比方法學習物鏡與目鏡工作原理。3.科學探究:通過合作交流,通過報刊、網絡等進行查閱,以培養他們通過各種公共信息資源收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自制望遠鏡的過程。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前輩利用望遠鏡來觀測天空事例為契機,讓學生學習科學家探索宇宙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獻身科學,勇于發現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以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是知道望遠鏡的基本結構,原理,能夠制作望遠鏡;難點是理解望遠鏡的工作原理。一、制作望遠鏡望遠鏡種類很多,其中一種是由兩組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組成。1. 探究望遠鏡的原理【實驗器材】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實驗步驟】①先用一個凸透鏡(焦距大的)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注意成像情況。②再用另一個凸透鏡(焦距小的)觀察上面得到的物體的像,注意成像情況。③將兩凸透鏡的位置對調,再觀察遠處的物體,對比兩次成像的大小。【分析論證,歸納結論】①將焦距較大的透鏡放在焦距較小的透鏡前面,觀察物體,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像,遠處的物體看上去放大了(選填像的性質)。②將兩凸透鏡的位置對調,將焦距較小的透鏡放在焦距較大的透鏡前面,再觀察遠處的物體,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像(選填像的性質)。2. 望遠鏡的構造望遠鏡由兩組透鏡組成,每組透鏡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焦距比較長,叫物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焦距比較短,叫做目鏡。望遠鏡示意圖 雙筒望遠鏡我們見到的普通望遠鏡和軍事望遠鏡都是雙筒的,是雙筒望遠鏡。它的兩個鏡筒都是拐了彎的,在拐彎處分別安裝了兩個“全反射棱鏡”。這種設計一方面縮短了鏡筒的長度,另一方面經過那兩塊棱鏡的兩次反射也能使本來倒立的像正立過來。3. 望遠鏡的原理(1)物鏡與目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兩次成像,先縮小,后放大。(2)望遠鏡的成像光路圖注意:①目鏡把物鏡所成的像進行放大。目鏡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對于物鏡所成的像而言的。最后成像與物體本身比,是倒立、縮小的虛像。②物鏡和目鏡的距離等于兩個透鏡的焦距之和。(由于物體距望遠鏡的距離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且無限靠近焦點,可以近似地認為在焦點處,要使目鏡的放大倍數盡可能最大,則這個像要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且盡可能靠近焦點)。(3)視角物體距離物鏡很遠,它的像卻離物鏡很近,這樣的像應該是縮小的,為什么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會感到像被放大了?原來,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視角越大,對物體觀察越清楚。①視角的概念從眼睛的中心向物體兩端所引的兩條直線的夾角。視角的大小不僅和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還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②望遠鏡對視角的放大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望遠鏡所成的像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增大了視角,因而通過望遠鏡能清楚地看到遠處的物體。(4)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如圖所示,這樣的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為 n=f物/f目。其中,f物是物距的焦距,f目是目距的焦距。4. 設計簡易望遠鏡(1)確定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自制的望遠鏡可以采用單片的凸透鏡作為目鏡和物鏡。為了讓成像質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過大,取放大倍率為2~3倍即可。(2)選擇物鏡和目鏡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可以選擇老人閱讀用放大鏡的鏡片,也可以使用老花鏡的鏡片,還可以直接購買凸透鏡。利用本章所學知識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并根據放大倍數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在選擇兩塊凸透鏡時,除了需要滿足焦距的要求,物鏡的直徑還要比目鏡的直徑大一些。測量凸透鏡的直徑,以便于制作直徑合適的鏡筒。由此,應選擇焦距較長、直徑較大的凸透鏡作為物鏡,焦距較短、直徑較小的凸透鏡作為目鏡。(3)設計鏡筒在用望遠鏡對不同遠近的物體進行觀察時,需要調節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如圖所示,鏡筒可以設計成兩段,讓物鏡的鏡筒較目鏡的鏡筒粗一些,這樣套在一起,便于在使用時調節。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大一些。5. 制作及調試望遠鏡(1)制作根據所選凸透鏡的焦距和直徑制作鏡筒。例如,可以選用如圖所示的兩塊凸透鏡。其中,物鏡的焦距約為20cm,直徑約為5cm;目鏡的焦距約為10cm,直徑約為4cm。想一想:對于上圖的制作方案,你有沒有辦法減小望遠鏡兩個鏡筒間的縫隙 另外,還應注意每段鏡筒的長度需合適,以便留出前后調節的空間。制作時,根據凸透鏡的焦距、直徑等數據,以及對鏡筒長度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現成的圓筒狀物品(如裝羽毛球的筒),也可以通過截取適當尺寸的長方形紙板(如瓦楞紙板或其他材料),并把它卷起來制成鏡筒。此外,還要考慮如何把物鏡和目鏡方便地固定在鏡筒上。(2)試用與調整把目鏡鏡筒插入物鏡鏡筒內,把目鏡放到眼前,通過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在觀察時要通過對鏡筒長度的調節,改變物鏡與目鏡間的距離,直到在望遠鏡中看到遠處物體清晰的像為止。6. 反思與拓展(1)通過望遠鏡看到正立的像的方法這里制作的望遠鏡使用了兩塊凸透鏡,觀察到的遠處物體的像是倒立的,怎樣才能通過望遠鏡看到正立的像呢 第一種方法:如圖所示,物鏡使用凸透鏡,目鏡使用凹透鏡,望遠鏡所成的像就是正立的了(伽利略望遠鏡)。第二種方法:是使用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反射裝置把所成的像先上下顛倒一次,再左右顛倒一次。請你利用上面的方法改進你制作的望遠鏡,也可以針對你發現的望遠鏡的其他問題,設計解決的辦法,讓你的望遠鏡更加完善。二、望遠鏡與宇宙探索1. 使用望遠鏡探索宇宙的歷程(1)伽利略望遠鏡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是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人。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以確鑿的證據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個觀測到了木星的衛星、太陽黑子和月球上的環形山。(2)“海王星”的發現1846年,科學家根據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還存在一顆未知的行星。不久,人們用望遠鏡在預測的位置發現了這顆行星,它被命名為“海王星”。伽利略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3)哈勃太空望遠鏡為改進對星體的觀察,1990年美國向太空發射了一臺望遠鏡,叫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排除大氣層的干擾,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4)郭守敬望遠鏡與“中國天眼”我國不僅古代在天文觀測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現代也對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貢獻。2009年,郭守敬望遠鏡建成,并于2011年啟動光譜巡天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取光譜數突破千萬量級的望遠鏡。2020年,中國天眼正式開放運行,它是目前全球單口徑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射電天文望遠鏡。2. 我們的宇宙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1)宇宙:我們的宇宙中擁有上千億個星系;(2)銀河系:銀河系只是宇宙中上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異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銀河系需要10萬年的時間。(3)太陽系: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繞它運行。此外,還有若干其他天體繞太陽轉動。(4)地球: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三條軌道上,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考點1. 望遠鏡組成【例題1】如圖所示,該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并進行繪制的科學家是開普勒B.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投影儀C.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縮小的像D.①是物鏡,②是目鏡【答案】C.【解析】A.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并進行繪制的科學家是伽利略,故A錯誤;B.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故B錯誤;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靠近眼睛的是目鏡,離眼睛較遠的是物鏡,故D錯誤。故選C。考點2. 望遠鏡原理【例題2】望遠鏡的原理是將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焦點附近成一個 像,落在目鏡的 ;再經目鏡使這個像再成一個 像。物鏡相當于 ,目鏡相當于 。【答案】倒立縮小的實,焦點內,正立放大的虛,照相機,放大鏡。【解析】望遠鏡成像時相當于照相機,將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焦點附近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把物鏡所成的倒立縮小實像繼續放大,故實像應該落在目鏡的焦點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考點3. 望遠鏡制作【例題3】如圖所示,取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把焦距較長的放大鏡放在前面遠離眼睛,焦距較短的放大鏡放在后面靠近眼睛,通過兩個放大鏡看前面的物體,調整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物體是 (選填“變大”或“變小”);若接著把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前后對調,物體是 (選填“變大”或“變小”)。【答案】變大,變小。【解析】通過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演示望遠鏡成像原理,前面焦距大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物鏡,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的實像,后面焦距小的凸透鏡相當于望遠鏡的目鏡,用來把這個實像放大,所以我們看到了物體倒立、放大的像。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若望遠鏡的兩個凸透鏡位置顛倒,焦距小的作為物鏡,焦距大的作為目鏡,則放大倍數小于1,成縮小的像。考點4. 宇宙及物質世界的尺度【例題4】下列各物體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地球、太陽、銀河系 B.銀河系、太陽、地球C.銀河系、地球、太陽 D.太陽、銀河系、地球【答案】B【解析】宇宙中擁有數十億個星系,銀河系只是這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異常巨大,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繞它運行,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所以選B。一、加深對望遠鏡的認識(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大)物體。(2)組成: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物體的叫物鏡,焦距較長;靠近眼睛的叫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的第二焦點與目鏡的第一焦點重合。(3)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但是由于“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望遠鏡的直徑比我們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還有一種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物鏡,用凹透鏡作目鏡(伽利略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作物鏡。望遠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軍用望遠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二、加深對望遠鏡的理解1. 望遠鏡的作用是看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在物鏡的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但是像離我們的眼睛更近了,該像又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以內,再次經過目鏡的放大,我們觀察像的視角變大,這樣就能觀察的清楚了。為了盡可能使第二次成像成得較大,可使望遠鏡物鏡的后焦點與目鏡的前焦點重合。2. 使用望遠鏡能夠看清遠處的物體的原因:遠處的物體經過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后,所成的像還是比物體本身小,但是視角變得很大;另外,望遠鏡的物鏡直徑大,可以會聚足夠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因此,人眼就能很清楚的看清遠處的物體了。3. 自制望遠鏡時,根據放大倍數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物鏡的焦距要大于目鏡的焦距。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大一些。(滿分100分,答題時間60分鐘,根據下面給出的試題答案與解析自測自評)一、選擇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1.在下列四幅圖中,每幅圖都能展示出一定的物理知識。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反映太陽系由許多行星圍繞太陽轉動,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B.乙圖是伽利略時代的望遠鏡;C.丙圖是顯微鏡的結構圖。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丁圖給出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答案】A【解析】A.甲圖反映太陽系由許多行星圍繞太陽轉動,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B.乙圖是伽利略時代的望遠鏡;C.丙圖是顯微鏡的結構圖。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丁圖給出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用凸透鏡制作簡易望遠鏡,對望遠鏡工作原理分析,錯誤的是( )A.望遠鏡的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B.望遠鏡的兩個透鏡,可以用老花鏡的鏡片來代替C.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的像落在目鏡焦點以內D.望遠鏡的物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答案】D【解析】ABC.望遠鏡的物鏡與目鏡兩個透鏡都是凸透鏡,可以用老花鏡的鏡片來代替。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的像落在目鏡焦點以內,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BC正確,不符合題意;D.望遠鏡的物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像在一倍焦距到兩倍焦距之間,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 2016年11月14日夜空出現的“超級月亮”如圖所示。下列對“超級月亮”的解釋,你認為比較合理的是( ) A.月亮本身變大了B.月亮距離我們很近時,視角變大了C.月亮距離我們很遠時,視角變小了D.月亮變大且距離我們很近【答案】B【解析】超級月亮是指月亮距離地球最近的狀態,此時,月亮圍繞地球轉動,到達離地球最近的地方,距離我們最近,使視角增大,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好像比平時的增大了。實際上月亮本身的大小不變。故選B。4. 首次把望遠鏡指向太空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愛迪生【答案】B【解析】歷史上第一次嘗試進行光速的測量,也是第一個把望遠鏡用于天文學研究的物理學家是伽利略,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察天體,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B.1846年,根據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了“海王星”。C.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升空,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D.銀河系是宇宙星系中的一員,太陽是銀河系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八大行星,地球在第四條軌道上。【答案】D【解析】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察天體,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B.1846年,根據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了“海王星”。C.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升空,使人類觀測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D. 銀河系是宇宙星系中的一員,太陽是銀河系恒星中的一員,太陽周圍有八大行星,地球在第三條軌道上。6. 要想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到較暗的星,可行的辦法是A.增大目鏡的焦距 B.增大物鏡的焦距C.增大目鏡的直徑 D.增大物鏡的直徑【答案】D【解析】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眼鏡的叫目鏡,靠近被測物體的叫物鏡,物鏡的作用是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要想觀測到較暗的星,可以將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得較大,這樣可以會聚更多的光線,從而看的更清晰,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1. 望遠鏡是用來觀察 物體的一種光學儀器。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 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 鏡。物鏡使遠處的物體在 附近成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 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答案】 遠方 目 物 焦點 放大【解析】望遠鏡是觀察遠方物體的一種光學儀器。目鏡與物體根據位置進行區分,靠近眼鏡的叫目鏡,靠近被測物體的叫物鏡。物鏡的作用是使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望遠鏡由____目鏡和______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______凸透鏡,它們使遠處物體先成實像,后成虛像。【答案】目鏡 物鏡,凸透鏡。【解析】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遠處物體先成實像,后成虛像。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相當于照相機);目鏡的作用像一個普通放大鏡,以物鏡成的實像為物,成一個正立、放大虛像。3.有一種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鏡,它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鏡,成______、_____的____像;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物鏡,它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______、____的_____像.【答案】放大;正立;放大;虛;倒立;縮小;實.【解析】本題中所說的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眼鏡的叫目鏡,靠近被測物體的叫物鏡.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的作用是使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4. 現有兩個焦距分別為50cm和200cm的凸透鏡,如果要用這兩個凸透鏡做一個開普勒望遠鏡,需要準備一個 cm長的鏡筒.【答案】250【解析】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可以制成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焦距較長,故物鏡焦距200cm,目鏡焦距50cm,物體通過物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同時向也在目鏡的焦點以內,所以鏡筒長度應為250cm.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焦距較長。5.為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用于天文觀察四百周年,聯合國將2009年定為天文年。伽利略望遠鏡利用了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它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的。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作 ,靠近眼睛的叫作 。前者的作用與 相同。【答案】 物鏡 目鏡 照相機【解析】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物鏡。物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照相機,被觀測物體在物鏡(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正好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內的位置,又通過目鏡(凸透鏡)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6. 市面上有許多很便宜的玩具望遠鏡,幾個同學合買了一個回來進行探究:先將目鏡放在眼睛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將望遠鏡掉個頭,將物鏡放在眼鏡前面觀察前面的景物,你兩次觀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寫出區別:眼睛觀察目鏡:_____;眼睛觀察物鏡:______。【答案】 物體變大變近了 物體變小變遠了【解析】玩具望遠鏡是采用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的結構,凸透鏡即物鏡距離物體的距離時比較大,遠遠的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這個實像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又恰好成在凹透鏡(目鏡)的一倍虛焦距和二倍虛焦距之間,通過凹透鏡的折射,在凹透鏡的另一側成一個倒立的放大的虛像,倒立再倒立,就成了正立的像了;所以眼睛觀察目鏡時是望遠鏡的正常使用,現象是:物體變大變近了。若將望遠鏡掉頭,物體在凹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就會在凹透鏡的另一側成一個倒立的縮小的虛像,這個虛像又恰好在目鏡(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凸透鏡就會把這個像放大,但放大倍數肯定沒有正放時大,所以眼睛觀察物鏡時現象是:物體變小變遠了。三、綜合能力題(共19分)1.(7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望遠鏡的發明17世紀初,荷蘭制造眼鏡的技術已經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藝是磨制凸透鏡和凹透鏡。人們經常與凸透鏡和凹透鏡打交道,用它們可以矯正遠視眼和近視眼,但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想到把透鏡和透鏡放在一起組合起來使用。1608年的一天,在荷蘭眼鏡制造商漢斯的作坊里,一位學徒無事拿著兩個磨制好的透鏡片在眼前對著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遠處的物體變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這件怪事告訴了老板漢斯。漢斯馬上試驗證實了這種現象,為了更便于觀察,他把這兩個透鏡片裝在一個筒里,稱之為“窺鏡”,這就制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望遠鏡。正是有了望遠鏡的幫助,荷蘭艦隊能在敵艦發現他們之前就先行發現敵艦的動向,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打敗了強大的西班牙艦隊,使荷蘭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望遠鏡發明的消息很快在歐洲各國流傳開了。1609年,伽利略得知望遠鏡這種新儀器,馬上意識到它的價值和作用。他立即動手制作,并且不斷改進,造出了一架放大20倍的望遠鏡。伽利略把這架望遠鏡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開了天文學全新的一頁。伽利略利用望遠鏡發現了木星有衛星,觀察了月面,繪制了月面圖,觀察到太陽黑子。伽利略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學說,在知識界產生了巨大反響,人們爭相傳誦“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通過以上閱讀,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答案】望遠鏡的發明,是常見的兩個透鏡片的組合,看起來應該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人們并沒有有意識地運用“組合”這種方法,使得望遠鏡很晚才出現。如果人們學會運用組合技法的話,望遠鏡可能會提前很多年被發明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方法技巧在技術發明中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體會,且陳述的理由符合短文的中心思想即可。通過對以上短文的閱讀,同學們就會體會到只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認真思索,就能發現很多科學規律,甚至某些科技產品的發明。2. (12分)“金星凌日”是一種天文奇觀,即從地球上看去,有一個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1)要使觀測到的景象更加清晰,最好借助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觀察;(2)“金星凌日”現象可以用 原理來解釋。光在傳播過程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3)如圖為太陽及八大行星示意圖,據圖分析,你認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還能看到“ 凌日”現象。【答案】 望遠鏡 光的直線傳播 不需要 水星【解析】(1)顯微鏡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觀察微小物體,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的望遠鏡,能夠用來觀測遠處的星體情況。(2)“金星凌日”現象的成因是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金星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在地球上看,金星在太陽表面移動,這就是“金星凌日”現象;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說明光在傳播過程中不需要介質。(3)如圖所示,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分析,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有水星,所以當水星轉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就會發生“水星凌日”現象。核心素養學習目標知識解讀易錯警示示典例精講明確考向向方法總結思維進階課節精練達標培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5.5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原卷版) .doc 專題5.5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