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儒林外史名著知識點梳理系列練習題及答案【作者簡介】吳敬梓(1701--1754年),清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諸生。早年生活豪縱,后家業衰落,移居江寧。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托病不赴,窮困以終。工詩詞散文,尤以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等。吳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共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吳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于饑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他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深刻的揭露。【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寫的是“儒林”之“外史”。換句話說,《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體現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寫世間真事”窮極文人情態,針砭時弊,諷喻世人。作者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而科舉制度已經過興盛之期,顯露出它的弊端。文士們醉心舉業,道德淪喪。《儒林外史》主要描寫對象為儒林文士,正如魯迅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做影子。為避免清代統治階級的迫害,吳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說成明代。作者托明寫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動描繪吃人的科舉制度、禮教制度和腐敗的政治體制,展現了一幅封建科舉時代的社會風俗畫卷。【內容簡介】《儒林外史》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典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反動統治的罪惡和虛偽。整書開首以王冕“視功名如糞土”為引子“敷陳大義”,把歷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舊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個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寫的是周進、范進一批八股學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鮮亮麗的形象。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著筆墨的便是蘧公孫婁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過是附庸風雅之輩,接著又引出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物來,坑蒙拐騙,混跡“文壇”上。最后作者寫下琴棋書畫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長,謀生吃飯,閑暇便做“學問”,自言“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為性情相近,故此時常學學。至于我們這個賤行,是祖父遺留下來的,難道讀書識字,做了裁縫就玷污了不成?況且那些學校中的朋友,他們另有一番見識,怎肯和我們相與!而今每日尋得六七分銀子,吃飽了飯,要彈琴,要寫字,諸事都由得我。又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情節梗概】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明朝立國,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嘆:這種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僅不會為國家選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將來的讀書人恐怕也只有這一條榮身之路了,他們因此會把學問、道德、做官、退隱的準則都看得輕了。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運!王冕是反對八股取士、自甘清貧的隱士,然而在當時的社會里,像王冕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間,文人們所走的是一條醉心于科舉功名的歧路。明憲宗成化末年,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一位教書先生,名叫周進,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一天,他與姐夫來到省城,走進了貢院。他觸景生情,悲痛不已,一頭撞在了號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滿地打滾,哭得口中鮮血直流。幾個商人見他很是堪憐,于是湊了二百兩銀子替他捐了個監生。他馬上就向眾人磕頭,說:“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于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于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后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后,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到處說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會與常人一樣的,對范進更是畢恭畢敬。后來,范進入京拜見周進,由周進薦引而中了進士,被任為山東學道。范進雖然憑著八股文發達了,但他所熟知的不過是四書五經。當別人提起北宋文豪蘇軾的時候,他卻以為是明朝的秀才,鬧出了天大的笑話。科舉制度不僅培養了一批庸才,同時也豢養了一批含官污吏。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地有什么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高要縣知縣湯奉,為了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對朝廷各項法令嚴加執行。朝廷有禁殺耕牛的禁令,湯奉不問因由,竟然將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師父活活枷死,鬧得群眾義憤填膺,鳴鑼罷市。事發后。按察司不僅沒有處罰湯奉,反而將受害的回民問成“奸發挾制官府,依律枷責”之罪。如此“清廉”的知縣,一年下來居然也搜刮了八千兩銀子。官吏們貪贓枉法,而在八股科舉之下,土豪劣紳也恣意橫行。舉人出身的張靜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奪。為了霸占寺廟的田產,他唆使七八個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奸,讓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高要縣的監生嚴致和是一個把錢財看作是一切的財主,家財萬貫。他病得飲食不進,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發管莊的仆人下鄉,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嗇成性,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他的哥哥貢生嚴致中,更是橫行鄉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兇,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說成是貴重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著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為兒子,謀奪兄弟家產,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科舉制度造就了一批社會蛀蟲,同時也毒害著整個社會。溫州府的樂清縣有一農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來樸實敦厚。為了贍養父母,他外出做小買賣,流落杭州。后來遇上了選印八股文的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贈給他十兩銀子,勸他讀書上進。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買賣,一面用功讀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縣的賞識,被提拔考上了秀才。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祿,他更加刻苦學寫八股文。不料知縣出了事,為避免被牽累,他逃到到杭州。在這里,他結識了冒充名士的頭巾店老板景蘭江和衙門里當吏員的潘三爺,學會了代人應考、包攬訟詞的本領。又因馬二先生的關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選家”,并吹噓印出了95本八股文選本,人人爭著購買,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都在書案上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不久,那個曾提拔過他的李知縣被平了反,升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著去了京城,為了巴結權貴,他拋妻棄子去做了恩師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貧困潦倒中死在家鄉。這時,幫助過他的潘三爺入了獄,匡超人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和前程,竟同潘三爺斷絕了關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對曾經幫助過他的馬二先生他不僅不感恩圖報,還妄加誹謗嘲笑,完全墮落成了出賣靈魂的衣冠禽獸。科舉制度不僅使人墮落,同時也是封建禮教幫兇。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又對女兒說:“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難道反而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八天以后,女兒穿著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說:“死得好!死得好!”但事過之后,當他女兒的靈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了傷心。回家看見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離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兒,凄凄惶惶,到了蘇州虎丘,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竟一下想起了穿著孝服殉夫的女兒,心里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凡此種種從明朝成化年間以來形成的風氣,到了萬歷年間則愈演愈烈。科場得意,被認為才能出眾;科場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顏淵、曾參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無能。大戶人家講的是升官發財,貧賤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馬。儒林墮落了,社會更加腐敗。看來,要尋找不受科舉八股影響的“奇人”,只能拋開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那知市井中間,真的出了幾個奇人。一個是會寫字的。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無家無業,總在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他性格乖張,但凡人要請他寫字他要齋戒一日,親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興。他若不情愿時,任你王侯將相,大捧的銀子送他,他正眼兒也不看。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靶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每日寫了字,得了人家的筆資,自家吃了飯,剩下的錢就不要了,隨便不相識的窮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爛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友讓他換鞋,他居然說我這雙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還要算抬舉你。一次,他看見和尚房里擺著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寫字,拿來就寫,當一位有權有勢的鄉紳要他去寫字時,他竟破口大罵“我又不貪你的錢,又不慕你的勢,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寫起字來!”又一個是賣火紙筒子的。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兒最喜下圍棋。他無以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帶賣火紙筒過活。那一日,妙意庵做會。王太走將進來,碰到三四個大老官簇擁著兩個人在那里下棋。大家開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們同王太剛下了半盤,就不得不投子認負,眾人大驚,就要拉著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還有個快活似殺矢棋的事!我殺過矢棋,心里快活極了,那里還吃的下酒!”說畢,哈哈大笑,頭也不回就去了。像他們這樣淡泊功名利祿的隱士在市井中還有,只不過在那些達官貴人看來,追求功名利祿才是正道。【人物形象】《儒林外史》中寫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閑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說:“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如周進、范進、梅玖);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如嚴貢生、湯知縣、王惠太守);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如楊執中、權勿用、杜慎卿、婁三、婁四公子);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如王冕、杜少卿、莊征君、虞育德)。”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寫的四類人。一、腐儒的典型——周進、范進讀過《儒林外史》的人,總也忘不了書中的周進、范進這兩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舉之前都是很窮困的,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周進六十多歲還是個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書糊口,以后隨姐夫經商記帳,在貢院參觀時,“周進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著不住。金有余道:你看,這不是瘋了嗎?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為甚么這號啕痛苦是的?’周進也聽不見,只管扶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哭的眾人心里都凄慘起來。金有余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脖子。他哪里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里吐出鮮血來。”后來商人們答應為他捐一個監生進場,他就破涕為笑,趴到地上磕頭,表示要變驢變馬來報答他們。范進也是一個連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個從二十歲考到五十四歲才中舉,而心理慘遭巨大摧殘的典型人物。他在生活中受盡凌辱,他要去考試,岳父胡屠戶罵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聽到中舉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歡喜得發了瘋。直到挨了胡屠戶的耳光之后才清醒過來。多年的愿望實現了,從此可以升官發財,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經錯亂呢。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使一些文人因迷戀舉業而完全被動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了他們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二、貪官污吏的典型——湯奉、王惠如果可憐的讀書人一旦考中了進士,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憐的讀書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會成為貪官污吏。其中湯奉和王惠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書中這樣描繪湯知縣:“次日早堂,頭一起帶進來的是一個偷雞的積賊,知縣怒道:‘你這奴才,在我手里犯過幾次,總不改業,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過朱筆來,在他臉上寫了‘偷雞賊’三個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雞,頭向后,尾向前,捆在他頭上,枷了出去。才出得縣門,那雞屁股里喇的一聲,屙出一泡稀屎來,從額顱上淌到鼻子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兩邊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將老師父上來,大罵一頓‘大膽狗奴’,重責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得緊緊的,只剩的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個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門里就滿是“戥子聲,算盤聲,銀子聲,衙役百姓一個個被他打得魂飛魄散,合城的人,無一個不知道太守的厲害,睡夢里也是怕的。”這些官吏就憑借科舉得意,升官發財,作威作福;而貪狠、蠻橫則成了他們的共同特征。這就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整個封建官吏政治的腐敗不堪。三、八股迷的典型——馬靜、魯編修科舉既然成了讀書人獵取功名富貴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于是無數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鉆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誠的八股制藝信徒當屬馬靜和魯編修了。《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馬二先生,是一個為舉業而耗盡終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終把舉業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業”,他甚至迷信八股到這樣的程度,他說:“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時候,那時用‘揚言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馬二先生是一個出入考場二十四載,依然以“生員”終身的白丁,但他仍執著的做舉業的熱衷鼓吹者,他“勸導”匡超人說:“古語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而今什么是書?就是我們的文章選本了。”這不僅寫出了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覺,而且也點出了他們不自覺的原因,正在于舉業是他們能做官的唯一途徑,這就觸及了封建社會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不合理性。另一個八股迷魯編修認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什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歪道。”魯編修已達到了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實現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作者寫他卻是從他在京城清苦得實在混不下去的返鄉途中開始的。他出場后的開場白是:“做窮翰林的人,只望著幾回差使。現今肥美的差,都被別人鉆謀去了。白白坐在京城,賠錢度日。況且弟年將五十,又無子息,只有一個小女,還不曾許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些家務,再作道理。”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筆來寫這位“成功者”,其畫外音顯然是說,以整個的個人尊嚴和物質生活享受為代價換來的翰林編修之職,除了徒有虛名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四、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儒林外史》中不僅有對儒林丑類的揭露和諷刺,而且有對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頌。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祿的知識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并作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于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作者通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得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像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免于“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為原型寫成的,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愿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在他身上蔑視科舉的思想尤為突出。他說“這學里的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這對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諷,也是批判。他敢于懷疑權威,對儒家經典的解釋者朱熹提出大膽的挑戰。他說“朱文公解經,自是一說,也是要后人與諸儒參看。而今丟了諸儒,只依朱注,這是后人固陋,與朱子不相干。”這其實是對欽定的理論標準“朱注”的否定,也是對朱熹這一權威的否定。【小說主題】全書一開始就通過周進、范進中舉前后的悲喜劇,揭示了科舉制度是怎樣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以及士子們熱衷科舉不過是為了爬上統治階級地位,升官發財,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一群考取科名的讀書人,他們出仕則為貪官污吏,居鄉則為土豪劣紳,從而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政治的腐敗。【藝術特色】第一,卓越的諷刺手法。《儒林外史》以諷刺作為全書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諷刺手法又表現出多樣性,具有鮮明的獨創性。這是此書的最主要特色。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將諷刺對象的喜劇性與真實性結合起來。作者“秉持公心,指摘時弊”(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以客觀的態度去處理事物,不以主觀偏見去閹割對象的豐富內容。小說中許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如馬純上取材于馮粹中,杜慎卿取材于青然先生,,杜少卿也是以吳敬梓自己為生活原型等。作者注意表現對象身上的喜劇性因素,又將之還原到生活之中。例如馬二先生處處顯示出可笑的喜劇性格。但他同時又富有同情心,慷慨仗義,他出資埋葬了假仙人洪憨仙,他送錢送衣資助流落他鄉的匡超人。但是作者在寫他的義舉時,又揭示了他可鄙、可笑的一面。他出題目叫匡超人做八股文,囑咐匡超人以文章舉業為重,以爭取功名富貴來榮宗耀祖,顯親揚名。又如,王玉輝是受封建禮教毒害很深的人,為了“青史留名”,他鼓勵女兒殉節,在女兒死后,還“仰天大笑道:‘死得好 ! 死得好 !’” 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兒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卻“轉為心傷,辭了不肯來”。后來在蘇州見到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他卻又想起了他的女兒,“心里哽咽,那熱淚直滾出來”。作者通過他矛盾心情的揭露,掌握了人物復雜的性格,同時又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面目。其次,《儒林外史》還善于將諷刺對象的喜劇性與悲劇性結合起來,使這部書不僅成為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為一部儒林痛史。吳敬梓善于“從悲劇中發現喜劇”。他筆下的喜劇性人物都有某種悲劇性;如周進、范進都是出身社會最下層、為了生活而不得不掙扎著向上爬的悲喜劇人物。周進考了幾十年,卻連一個秀才也沒考上,一直考到他胡子發白也仍然只是一個老童生,還受盡年青秀才梅玖的欺侮凌辱。最后,周進連一個賴以維持生計的私塾教師的職位也弄丟了,可以說是窮困潦倒之極。以至參觀貢院時,見了號板痛器,“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當人們可憐他,要湊銀子為他捐個監生時,他爬到地上磕了幾個頭,說:“勞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范進呢,幾十年來一直考試不中,弄得全家缺吃少穿,還受盡岳父胡屠夫等人的欺凌漫罵,有一天他的夢想突然實現了,自然喜出望外,以致他的精神難以承受而發瘋。范進發瘋的狀態和過程雖使人發笑,但更令人感到悲慘可憐。正因為吳敬梓給可笑注入了辛酸,給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更能發人深省。再次,用夸張法和對照法將喜劇因素放大。小說第五回寫嚴監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再如范進與張靜齋到高腰縣打秋風,湯知縣不在,只得暫住關帝廟。嚴貢生來拉關系,送來九個盤子,并且自夸說:“小弟只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正說著,他家的小廝來請他回去,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里吵哩。”嚴貢生強圈別人豬的行動,否定了他自己“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的謊言,使人啞然失笑。又如五河縣鹽商送老太太入節孝祠,滿街是仕宦人家的牌杖,滿堂有知縣、學師等官員設祭悼念,顯得一派莊嚴肅穆。但鹽商方老大此時卻正和一個賣花牙婆伏在欄桿上看這些儀仗,“牙婆一手扶著欄桿,一手拉開褲腰捉虱子。捉著一個,便一個一個往嘴里送。”形成奇怪地比照,崇高莊嚴也就在這對照中消解了。第二,《儒林外史》提供了全新的敘事框架,采用淡化情節與白描手法反映真實的生活。《儒林外史》排除了激烈的戲劇化的矛盾沖突,大力描寫平平淡淡、細瑣平常的生活,這一特色比同樣是采用寫實手法的《紅樓夢》還要突出,如“馬二先生游西湖”一節,只寫他如何在西湖邊拜宋徽宗字畫、請仙問功名、吃面喝茶、看雞鴨魚肉、看女人等小事,便寫出了他的迂儒本色。由于《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斷變換的長篇小說,基本上不可能通過詳細描寫其一生經歷,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世界。所以,吳敬梓把重點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從而深入細致地表現一個相對靜止的人生相,用白描手法來速寫和漫畫人物,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儒林外史》名著閱讀題一及答案一、填空題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 代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 、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等。2.《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小說,全書共 回。它揭露了 。3.宋神宗下詔表彰的賢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4. ,元朝末年人,好讀書、善畫畫,雖被賞識,但拒絕入朝為官。后隱居于會稽山中,以此自終。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進媲美,被科舉制撥弄得神魂顛倒的可悲可憐可笑的人是 。6.,五河鄉下人, 是一個秀才,當了興販行的行頭。因說假話,在虞華軒家餓了一頓肚子。7.在《儒林外史》中, 是以一個巧取豪奪、橫行鄉里的奸詐、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現的,圍繞這點,作者記敘了好幾件事情,其中描寫最為生動傳神的是 。8. ,曾在婁家人頭會事件中騙取婁式兄弟錢財。此后,他以張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長杜府,后被蓬公孫“看破了相”。9. 原本與祖父相依為命,后隔壁開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孫女嫁與他做妻。但后來卻恩將仇報,撇下妻子。為了結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頂替、到處招搖撞騙。10.整書開首以“視功名如糞土”為引子“敷陳大義”,把歷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舊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個高人的形象。11.《儒林外史》塑造了 、 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學士12. 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的人是。13.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 ,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14.《儒林外史》中以作者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 ,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愿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二、簡答題10.在《儒林外史》中,傳主具體描寫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賣紙火筒的王太、開小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他們分別有什么奇本領 11.讀完《儒林外史》,你喜歡杜少卿其人嗎 為什么 12.思考:讀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今天,我們又為何讀書 示例(僅供參考):三、閱讀語段,回答問題。(一)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地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以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紀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13.這段文字選自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刻畫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和《范進中舉》一樣,它主要采用了________手法來達到諷刺的效果。14.作者刻畫嚴監生主要從________、________角度進行描寫。嚴監生臨死時念念不忘的是________,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________的本性。使他成為文學畫廊中一個不朽的形象。15.在趙氏之前有好幾個人猜測嚴監生為什么“伸著兩個指頭”的原因,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而沒有一下子就讓趙氏來說?(二)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16、《范進中舉》節選自我國清代一部長篇小說《 》,作者是 。17、用一句話概括選段文字的主要事件。18、本段可分為四層,請將層意概述出來,每層層意不超過四個字。19、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造成他如此境況的根本原因是:。眾鄰居對范進的態度是:。本段文字創設了一個滑稽可笑的場景,表明作者對范進的態度是:______________。20、選文的另一種技法是側面描寫,在文段中用橫線畫出來,并選一處談談它的作用。答案一、填空1.吳敬梓 清 "文木老人" 2.現實主義長篇諷刺56 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3.沈瓊枝4.王冕 5.周進 6.成老爹 7. 嚴貢生云片糕事件8.張鐵臂 9.牛浦 10.王冕 11.王周進、范進12.嚴監生(嚴致和) 13.王玉輝 14.杜少卿二、簡答題10.李遐年寫得一筆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蓋寬畫得一幅好畫,荊元彈得一手好琴。11.示例:喜歡:因為他淡泊功名、傲視權貴;慷慨仗義、樂善好施;尊重婦女,講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戰封建權威和封建禮俗。不喜歡:他不善識人。正因為他慷慨仗義。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傾囊相助,這樣也給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機。不會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財產隨意揮霍,最后背井離鄉,靠賣文墨為生。12.“學而優則壯”這句話泯沒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而現在現實生活中,雖沒有人因中了舉人而瘋瘋癲癲,但卻有人為了考博士、碩士而不擇手段;雖沒有人仗著學識換來的權勢蠻橫鄉里,但卻有人賣弄自己的知識換取來的財富。我們學習不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三、閱讀題13.嚴監生,夸張14.動作,神態,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吝嗇15.前邊的人所猜測的內容,為趙氏的話作鋪墊,可以起到更好的藝術效果16、《儒林外史》 吳敬梓17、范進因中舉而發瘋。18、①昏厥;②瘋跑;③跌倒;④瘋走上集19、因中舉而喜極發瘋;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會的毒害等)(意思對即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尖銳的諷刺,無情的嘲弄。(意思對即可)20、答案示例:如: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此處側面烘托,寫出了范進中舉之后鄰居們對其恭敬的態度。《儒林外史》名著閱讀題二及答案一、填空題。1.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藝術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 清 代作家吳敬梓。2.《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以批判科舉為中心思想的長篇小說。書中揭露了封建社會末期各種丑惡現象。3.在《儒林外史》中,嚴貢生是以一個巧取豪奪、橫行鄉里的奸詐、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現的。圍繞這點,作者記敘了好幾件事情,其中描寫最為生動傳神的是云片糕事件。4.《儒林外史》中,王冕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書中第一回目所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作為一個士人,作為一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5.匡超人 本是一個淳樸的農村少年,對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動,卻一步步走向墮落,最終變成了薄情寡義的虛偽小人。6.宋神宗下詔表彰的賢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瓊枝。7.張鐵臂曾在婁家人頭會事件中騙取錢財。此后,他以張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長杜府,后被 蘧公孫“看破了相”。8.牛浦郎 原本與祖父相依為命,后隔壁開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孫女嫁與他為妻,但他后來卻撇下妻子。為了結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頂替、到處招搖撞騙。9.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甲】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瓷杯、一雙象牙箸來。【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選段中【甲】指的是范進,該選段中的細節描寫暴露了【甲】虛偽做作的特點。10.【乙】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著不住。金有余道:“你看,這不是瘋了么 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死了人,為甚么這樣號啕痛哭是的 ”【乙】也不聽見,只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哭的眾人心里都凄慘起來。金有余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里吐出鮮血來。選段中的【乙】指的是 周進,他痛哭不止的原因是苦讀了幾十年的書,卻連秀才也未考上,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景生情。二、選擇題。11.馬二先生告訴蘧公孫作文時為主的氣是 (C)A.注疏氣 B.樸實氣C.理法氣 D.詞賦氣12.匡太公的遺囑中,要求匡超人以之為重的是 (D)A.出人頭地 B.利祿C.功名 D.德行13.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門里出現的三種聲音分別是 (A)A.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B.打人聲、罵人聲、撞人聲C.玩樂聲、唱歌聲、飲酒聲D.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14.《儒林外史》中建立軍功,卻被連降三級的將軍是 (D)A.蕭云仙 B.鮑文卿C.杜慎卿 D.湯鎮臺15.太保公要延攬他拜在門下,朋比結黨的是 (B)A.虞博士 B.莊紹光C.蘧公孫 D.杜慎卿16.《儒林外史》中,有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C)A.匡超人 B.杜慎卿C.杜少卿 D.牛布衣17.《儒林外史》中,幫婁家看守祖墳的是 (C)A.楊執中 B.申祥甫C.鄒吉甫 D.杜少卿18.《儒林外史》中的蘧家和婁家的關系是 (B)A.世交 B.姻親C.仇人 D.鄰居《儒林外史》名著閱讀題三及答案一、填空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清)代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文木老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師說》等。2.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諷刺)小說,全書共(56)回。3. 整書開首以(王冕)“視功名如糞土”為引子“敷陳大義”,把歷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個高人的形象。4. 《儒林外史》塑造了(周進)(范進)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學士。5. 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的人是(嚴監生)。6. 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恪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婆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7. 《儒林外史》以作者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愿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8. 宋神宗下詔表彰的賢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瓊枝)。9. 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進媲美,被科舉制度弄得神魂顛倒的可悲可憐可笑的人是(周進)。10、(成老爹)五河鄉人,是一個秀才,當了興販行的行頭,因說假話,在虞華軒家餓了一頓肚子。10. 在《儒林外史》中,(嚴監生)是以一個巧取豪奪、橫行鄉里的奸詐小人的形象出現的,圍繞這一點,記敘了好幾件事情,其中描寫最為生動傳神的是(云片糕事件)。11. 張鐵臂,曾在婁家(人頭會)事件中騙取婁氏兄弟錢財。此后,他以(張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長杜府,后被(蓬公孫)“看破了相”。13.(牛浦)原本與祖父相依為命,后隔壁開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孫女嫁與她做妻。但后來卻恩將仇報,撇下妻子。為了結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頂替、到處招搖撞騙。二、選擇1.《儒林外史》中,有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C )。 A、匡超人 B、杜慎卿 C、杜少卿 D、牛布衣2. 書中曾提到有一個“書呆子”(因為推崇“舉業”而麻木的人)游西湖,指的是誰:(C)(A) 蘧公孫 (B) 范進 (C) 馬二先生 (D) 婁三公子3、 請問幫婁家看守祖墳的是誰?(C)(A) 楊執中 (B) 沈祥甫 (C) 鄒吉甫 (D) 杜紹卿4、 請問蘧家和婁家是什么樣的關系?(B)(A) 世交 (B) 姻親 (C) 仇人 (D) 鄰居5、 馬二先生告訴蘧公孫作文應以何種氣為主?(C)(A) 注疏氣 (B) 樸實氣 (C) 理法氣 (D) 詞賦氣6、 請問科舉時代,選各府縣學行俱優的學員進入太學者,稱為什么?(A)(A) 貢生 (B) 學生 (C) 監生 (D) 考生7、匡太公臨死前對匡超人的遺囑是以什么為重?(D)(A) 出人頭地 (B) 利祿 (C) 功名 (D) 德行8、哪一位將軍建立的軍功,卻被連降三級?(D)(A) 蕭云仙 (B) 鮑文卿 (C) 杜慎卿 (D) 湯鎮臺9、 請問太保公要延攬何人拜在他門下,朋比結黨(B)(A) 虞博士 (B) 莊紹光 (C) 蘧公孫 (D) 杜慎卿10 請問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門里出現了哪三種聲音?(A)(A) 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B) 打人聲罵人聲撞人聲(C) 玩樂聲唱歌聲飲酒聲(D) 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三、問答題:1.《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以高妙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請以范進這個典型人物為例略作分析。以生動的語言,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運用夸張、諷刺手法,刻畫了一個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范進的形象,對封建科舉制度進行無情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2. 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名著浩如煙海。為了便于記憶,有人編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訣:東西三水桃花紅,官場儒林愛金瓶。三言二拍贊古今,聊齋史書西廂鏡。請你說出這二十字訣包括哪些古典文學名著,至少說出其中的十部。《東周列國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桃花扇》《紅樓夢》《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今古奇觀》《聊齋志異》《史記》《西廂記》《鏡花緣》。3. 在《儒林外史》中,具體描寫了四位“奇人”,他們是在寺院里的李遐年、賣紙火筒的王太、開小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他們分別有什么奇本領?李遐年寫得一筆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蓋寬畫得一幅好畫,荊元彈得一手好琴。4. 讀完《儒林外史》,你喜歡杜少卿嗎?為什么?喜歡。因為他淡泊名利,傲視權貴;慷慨仗義、樂善好施;尊重婦女、講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戰封建權威和封建禮俗。不喜歡。正因為他慷慨仗義,但凡有人求他,他都傾囊相助,這樣也給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機。不會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財產隨意揮霍,最后背井離鄉,靠賣文墨為生。5、讀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泯滅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 四、請將下列“一句話評語”和對應的名著連接起來。A《儒林外史》 a.歷史的長城 B《紅樓夢》 b.龍爭虎斗 C《三國演義》 c.書生現形記 D《詩經》 d.失去的大觀園E《聊齋志異》 e.先民的呼聲 F《史記》 f.瓜棚下的怪談Ac Bd Cb De Ef F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