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 一年級上冊 《我們自己》單元 6. 觀察與比較 教學設計及反思單元 《我們自己》 課題 觀察與比較 課時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學習內容及要求 5.5人體由多個系統組成 1~2年級 ④識別人的眼、 耳、 舞、 舌、 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運用人體多個感覺器官共同參與活動,能夠觀察、分析、比較事物的諸多特征,可以對事物進行更全面的描述。 科學思維 運用多種器官進行觀察比較,從單純的感覺信息逐漸走向對事物的整體認知。 探究實踐 1.通過給醬油水按顏色深淺排序活動,對醬油水的含量進行比較,認識事物的變化及特征。 2.思考并實踐配置三杯顏色深淺不同的醬油水,通過畫圖的方式記錄配置方法。 態度責任 分享自己的發現和做法,列舉感覺器官的功能,增強愛護感覺器官的意識。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過感覺器官的共同參與,配置出三杯不同顏色的醬油水。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能如實描述事物的特征和配置的方法,并將配置的方法記錄下來。教學 準備 教師:1.教學課件;2.醬油湯。學生:1.記錄單;2.每組一份醬油、礦泉水;3個杯子、滴管、一次性小勺子。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上課 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 課前談話,提出要求: 主要內容: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一起探索身體的奧秘。一、引發關注、聚焦問題(預設3分鐘) 材料準備:醬油湯 1.小游戲:嘗一嘗,猜一猜。 出示一杯醬油湯。引入:老師手中有一杯獨特的飲品,誰來品嘗一下。(一位同學品嘗) 2.提問:它是什么?(預設:嘗出了醬油味)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醬油,可以使菜湯更鮮美! 3.出示三杯醬油水。提問:現在這里有三杯醬油水,你覺得哪杯醬油水味道濃,為什么?(猜測:顏色深的味道濃,顏色淺的味道淡) 4.揭示課題:觀察與比較(板書)。 【設計意圖】醬油湯是學生熟悉的,以品嘗導入,激發好奇心,并且適當鋪墊,更好地銜接探索活動。二、探索研討、引導發現(預設30分鐘) 材料準備:教學課件 活動一:給醬油水排序、編號 1.任務:出示醬油水圖片,按顏色深淺排序并編號。 2.學生觀察、排序并編號。 3.提問:我們根據什么排序?(預設:顏色深淺)用到哪個感覺器官判斷出顏色深淺的?(預設:眼睛)又是怎么編號的呢?(預設:顏色淺的我編為序號1……) 4.小結:我們用眼睛觀察比較,發現醬油顏色深淺不同,按深淺進行排序并標上了序號。 5.提問:除了眼睛看,我們還能加入別的感覺器官去觀察,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信息呢?(預設:可以用鼻子聞氣味,用嘴巴嘗味道) 提示:老師準備的是礦泉水或涼白開,可以品嘗,在生活中陌生的物品不要輕易品嘗! 6.小結:在排序的過程中發現,醬油滴加多,顏色深,氣味濃,味道重;滴加少,顏色淺,氣味淡,味道淡。 【設計意圖】通過視覺器官觀察醬油水圖片,按顏色深淺給圖片排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研討分析用鼻聞、用嘴嘗也能比較醬油的多少,多感官方法的指導為后續活動做了鋪墊。 活動二:配置醬油水 材料準備:教學課件、記錄表、醬油、礦泉水、3個杯子、滴管、一次性小勺子 1.談話:剛才觀察了老師配制的醬油水,現在想不想自己動手配制醬油水呢? 2.出示任務:配制三杯顏色深淺不同的醬油水。提問:你準備怎么配制? 3.教師演示指導:滴管的使用(特別指出怎樣算一滴)。 4.學生實驗,完成記錄表。 5.交流反饋:我們的配制方法與經驗。 6.提問:在配制過程中,我們使用了哪些感覺器官,分別有什么發現? 7.讓學生自由發表,并整理疑問。 8.小結:在配置醬油水的過程中,我們有多個感覺器官參與,有視覺(眼睛)、嗅覺(鼻子)、味覺(舌頭)、觸覺(皮膚)。在很多活動中,人體感覺器官是共同參與,這使得我們獲得的信息更全面,判斷更準確。 【設計意圖】給醬油水的觀察排序活動到配置醬油水活動,體現了活動的進階性,在具體的配置醬油水活動中中,引導學生充分體驗感受人體多個感覺器官共同參與了觀察與比較,從感覺走向了感知。三、整理小結,提升認識(預設3分鐘) 材料準備:印泥 部分班級學生“時間膠囊”信息記錄表再次投屏展示。 教師演示印手印活動,學生在記錄表的正面印上手印。 信息補充:課后和家人一起補充完善。 封存儀式:自選膠囊材料進行封存,自選封存方式,等六年級時再打開。 【設計意圖】將寫有對自己生長期待的記錄表封裝起來,裝在一個叫作“時間膠囊”的容器中,期待六年級時的再次打開。印手印活動也讓活動更有儀式感,考慮到一年級學生信息填寫存在困難,將課堂延伸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完成“時間膠囊”的制作。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說明理由,訓練學生有理有據說明想法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證據證明的實證意識。四、深入家園、拓展研究(預設4分鐘) 1.提問:再配制一杯醬油水,讓它也能排在1 杯和3號杯之間,你準備怎么做? 2.交流反饋。 3.出示檸檬水。提問:老師每天要喝一杯檸檬水,你覺得我是怎么配制的呢? 4.小結:回家可以自己動手配制醬油水、糖水、檸檬水,從中感受科學的味道!五、板書設計六、練一練 一、選擇題 1.哪個感官能快速分辨出水和白醋() A.眼睛 B.鼻子 C.嘴巴 D.耳朵 2.蘋果、香蕉、草莓、葡萄,哪個觸覺感受最粗糙() A.蘋果 B.香蕉 C.草莓 D.葡萄 3.同時運用多種感官,能夠更()地比較出物體的差異 A.準確 B.不準確 C.模糊 D.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個水果從視覺角度最接近球形() A.香蕉B.草莓C.西瓜D.菠蘿 5.小紅家晚飯吃紅燒肉,下面()的描述用到了不止一種感覺器官 A.媽媽說:“紅燒肉的顏色真好看” B.爸爸說:“紅燒肉好香好軟呀” C.小紅說:“紅燒肉真好吃” D.小狗說:“紅燒肉聞起來真香” 判斷題 醬油水顏色越淺,醬油越多。 運用感覺器官,我們只能辨別出物體的顏色。 仿真水果是沒有辦法挑出來的。 鑰匙掉進空桶的聲音是清脆的。 同時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我們獲取的信息更加全面準確。 參考答案: B 2.C 3.A 4.C 5.B ×2.×3.×4.√5.√七、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八、課堂反思 在前幾課的學習中,我們已認識了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并用它們觀察周圍的世界,發現反復觀察事物能讓我們獲得更多信息,以更全面地認識事物。本課中,將通過配置醬油水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人體多個感覺器官共同參與活動,從感覺走向感知,觀察、分析、比較事物的諸多特征,能夠對事物進行更全面的描述。聚焦板塊通過問題“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醬油水里醬油的多少”,引發學生 思考。探索板塊的主要活動是“觀察三杯醬油水,按照顏色深淺排序并標上序號?!蓖ㄟ^教師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學生配置三杯不同深淺不同的醬油水,并完成記錄單。研討板塊引導學生發現只用視覺器官獲得的信息太單一,嗅覺、味覺等器官的加入,能獲得更全面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配置出三杯不同顏色的醬油水。拓展板塊在學生認識了醬油水顏色深淺與醬油多少有直接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滴加不同數量的醬油,實現醬油水顏色深淺在1號杯和3號杯之間。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能用各種感覺器官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但用多種器官共同參與觀察比較事物的意識較薄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同時運用多種器官進行觀察比較,從單純的感覺信息逐漸走向對事物的整體認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