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地形圖的判讀(課時2) 導學案(原卷+解析版)-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地形圖的判讀(課時2) 導學案(原卷+解析版)-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判讀(課時2) (學案)
2024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
1.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在地圖上識別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種地形類型。 1.能夠識別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種基本地形。(區域認知)2.能夠理解地形圖不同地形類型的特點。(綜合思維)3.通過學習地形的不同部位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明白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建設,樹立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4.通過制作地形模型。加強對地形的感性認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地理實踐力) 重點:5中基本地形類型。難點:能夠判讀分層設色地形圖。
任務一:分層設色地形圖
結合教材“圖2.14 地形素描圖、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完成任務一,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定義: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
2.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海拔范圍。
2.通常分層設色地形圖中:
①綠色一般表示平原,顏色越深,表示平原的海拔越低。
②橙色一般表示山地、丘陵、高原。
③藍色一般表示海洋、湖泊,水越藍,顏色越深。
④白色一般表示冰川、雪山。
【特別提示】
分層設色地形圖的作用是方面判斷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狀況。
任務二:陸上五大基本地形類型
結合教材“圖2.14 地形素描圖、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完成任務二,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
2.陸地表面有5種基本地形類型:
①高原:海拔大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
②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③盆地:四周高,中間低,海拔不限。
④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
⑤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
【特別提示】
山地和丘陵地面較為崎嶇;盆地和平原地面較為平坦。
探究一:繪制并判斷分層設色地形圖
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可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分層圖色。圖2.15是某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在圖2.15中分層涂色,判斷地形類型。
1.根據圖中高度表,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完成分層涂色。
略。提示: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涂上不同的顏色。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海拔范圍。
2.判斷圖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②還在在400—600米之間,周圍的海拔高,中間的海拔低,是盆地;③海拔在10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內部起伏較為和緩,是高原;④海拔大于1000米,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峻的山坡,是山地;⑤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是丘陵。
3,歸納小結
地形類型 等高線特點
平原 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
高原 等高線邊緣密集,而內部稀疏
丘陵 等高線彎曲,但比較和緩
山地 等高線密集,彎曲
盆地 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低
【典例】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1所示區域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答案】D
【解析】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讀圖,該地等高線多高于500米,且等高線密集,為山地地形,D正確,ABC錯誤,故選D。
探究二: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水庫庫區壩址:應選在河流流出洼地、小盆地河道最窄處。要考慮是否需要移民、水量是否充足等。在不考慮地質等條件下,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量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
2.港口: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帶,也就是陸域平坦、水域深闊的避風港灣。
3.航空港:建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中、易排水的地方;地質條件要好;注意盛行風向,并與城市保持適當距離等。
4.養老院:建在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
5.公路、鐵路線: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選擇坡度平緩、線路平穩、距離較短、彎路較少的線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線修筑的原則,避免通過陡崖、沼澤、永久凍土區地下下溶洞區等,盡量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并保證運行安全。
6.引水線選址:引水線選址關鍵是從高處向低處水能自流,線路盡可能短,避免通過山脊等障礙,從河流 游引水,水質較好。
7.居民點:盡量建在地勢平坦、開闊、靠近水源(山谷處)、交通便利、遠離污染、向陽的地區。
8.農業布局:應根據等高線地形反映出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等情況,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山地、丘陵地區適應發展林木業,平原適合發展種植業。
9.建立火情瞭望臺:要選擇在區域內海拔最高的地方。
【典例】下圖為益陽市安化縣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河段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圖中最有可能發生滑坡的地點是( )
A.④處 B.⑤處 C.⑥處 D.⑦處
3.圖中最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地區是( )
A.①處 B.②處 C.⑥處 D.⑦處
1.B 2.B 3.C
【解析】1.②處所在位置的等高線最稠密,說明其坡度最陡,水流速度最快,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④⑦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⑥處海拔低于200米,坡度較小;⑤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容易發生滑坡。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①②位于山谷,①海拔大于800米,②海拔大于700米,⑦處位于緩坡地帶但海拔較高,⑥處海拔低于200米,地勢較平坦。⑥處最適合發展種植業。C正確,ABD錯誤。故選C。
探究三:地形剖面圖
1.定義: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
臺灣島的地形剖面圖(沿北回歸線附近)
2.作用: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3.繪制地形剖面圖的方法和步驟。
①根據需要,在地形圖上選擇剖面線AB。
②確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圖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視等高線中的高度大小來確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③確定水平基線。(一般與剖面線長度一致,并與剖面線平行。)
④作基線的平行線(平行線的間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計算,繪制時使用毫米單位更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數要比圖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數要比圖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
⑤從剖面線與等等高線的交點向下引垂線,交于剖面圖中高程相同的輔助線上,待各交點都畫出后,再將這些點連成圓滑的曲線。
【典例】地形與經濟活動有著密切關系,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呈現地形的起伏。下圖為某國沿40°N的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剖面圖所在國家是( )
A.日本 B.俄羅斯 C.美國 D.印度
2.相比東部,西部山區( )
A.寬度大且海拔高 B.寬度小但海拔高
C.寬度大但海拔低 D.寬度小且海拔低
1.C 2.A
【解析】1.該國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有落基山脈、密西西比河分布,為美國,C正確;日本東臨太平洋,排除A;巴西西部與國家相鄰,不瀕臨太平洋,排除B;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排除D;故選C。
2.相比東部,西部山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些甚至超過3000米,海拔高,西部到中部距離占比寬度較大,故寬度大且海拔高,A正確,排除BC;東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海拔低,東部島中部距離占比寬度較小,故東部寬度小且海拔低,排除D;故選A。
讀我國南方地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主要地形是(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2.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 )
A.鞍部、山谷 B.鞍部、陡崖 C.山脊、山谷 D.山脊、陡崖
3.A、B兩地相對高度是( )
A.200米 B.600米 C.400米 D.400千米
4.假如B處氣溫為20℃,只考慮地形因素,那么A處氣溫大約為( )
A.22.4℃ B.-4℃ C.17.6℃ D.44℃
5.甲、乙兩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位于山谷,附近不會有河流 B.乙位于山谷,附近可能有河流
C.甲位于山脊,附近可能有河流 D.乙位于山脊,附近不會有河流
1.C 2.B 3.C 4.C 5.B
【解析】1.讀圖根據所學可知,圖示區域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主要地形是山地;C正確,排除ABD;故選C。
2.讀圖根據所學可知,等高線重疊為陡崖,兩山峰之間凹進去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為山脊,從圖中可以看出,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鞍部、陡崖;B正確,排除ACD;故選B。
3.讀圖根據所學可知,A地海拔600米,B地海拔200米,則A、B兩地相對高度為400米;C正確,排除ABD;故選C。
4.讀圖根據所學可知,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假如B處氣溫為20℃,在只考慮地形因素的情況下,A、B兩地相對高度為400米,氣溫相差2.4℃,A處氣溫大約為17.6℃;C正確,排除ABD;故選C。
5.讀圖根據所學可知,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甲為山脊,附近不會有河流;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乙為山谷,附近可能有河流;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為了有效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市某學校以王村及其周圍區域開展實地研學活動。下圖為王村及周圍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6.王村所在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7.研學路線規劃的地形部位屬于( )
A.斷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8.在改善鄉村基礎設施中,最需設置公交站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A 7.C 8.A
【解析】6.王村所在地區為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A正確,BCD錯誤,故選A。
7.讀圖可知,研學路線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起為山谷,C正確。山脊是等高線凸向低處,鞍部是位于兩座山相對低洼的地方,陡崖是等高線重合在一起的地方,排除ABD,故選C。
8.公交車站需要建在居民區附近,且要沿公路行駛,符合此條件的只有甲地,A正確;乙和丁海拔較高且遠離居民區,丙地附近無公路經過,排除BCD,故選A。
9.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峰的數字是( )
① B.② C.③ D.④
9.A
【詳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黑色三角代表山峰,所以①為山峰,A選項正確;等高線由高值凸向低值為山脊,所以②為山脊,B選項錯誤;等高線由低值凸向高值為山谷,所以③為山谷,C選項錯誤;等高線重合為陡崖,所以④為陡崖,D選項錯誤。故選A。
我國北方東部沿海地區某中學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西山進行研學旅行。下圖為西山及其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和研學的記錄卡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記錄卡片】時間:4:30位置:山峰乙的西北海拔:660米說明:太陽在東北方位上剛剛升起
10.根據圖中研學記錄卡片判斷,記錄地點在(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11.有關此次研學,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A.小清河自東向西流淌
B.在丙處見到攀巖訓練基地
C.甲、乙兩山峰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5千米
D.正值秋高氣爽,同學們感受到研學的快樂
10.B 11.B
【解析】10.讀圖可知,該圖沒有指向標,默認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記錄點位于山峰乙的西北,且海拔為660米。③、④處位于山峰乙的東南方向,不符合;①、②處位于山峰乙的東北方向,而①處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間,不符合題意;②處海拔在600米~700米之間,符合題意。 ACD錯誤,故選B
11.讀圖可知,小清河自西向東流淌;丙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可見到攀巖訓練基地;圖中比例尺為1:50000,甲、乙兩山峰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1厘米,則實地直線距離約為0.5千米;可知太陽在記錄點的東北方位,且四點三十分日出,該地晝長夜短,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附近,不屬于秋季。 ACD錯誤,故選B。
地形往往影響交通線的分布,隨著橋梁和隧道工程技術的發展,很多呈“燈泡”形遷回的普通鐵路線實現了“裁彎取直”(如圖),發展了高速鐵路。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與鐵路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AB兩點圖上直線距離約為3厘米,則兩點的實地直線距離約為( )
A.30米 B.3千米 C.0.3千米 D.30000米
13.關于圖示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
A.C點的海拔為750米 B.BC段比BD段坡度陡
C.C點所在的地形部位為陡崖 D.取直線路AB段為東西走向
12.B 13.B
【解析】12.圖中比例尺為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1千米,AB兩點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際距離為3千米,B正確,排除ACD。故選B。
13.讀圖可知,C點在海拔為740米的等高線上,故C點的海拔為740米,A錯誤;BC段經過的等高線密集,故BC段比BD段坡度陡,B正確;陡崖的等高線重合在一起,C點所在的地形部位不是陡崖,C錯誤;圖中沒有指向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辨別方向,取直線路AB段為南北走向,D錯誤。故選B。
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旅游。此季節,該地已進入雨季。如圖為該山區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④處為露營的備選地點)。完成下面小題。
14.該地河流大致( )
A.自西向東流 B.自西北向東南流 C.自東向西流 D.自東南向西北流
15.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A 15.B
【解析】14.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判讀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結合水往低處流的生活常識可知,圖中河流的流向為自西向東,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5.5月我國東南部已經進入雨季,降水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勢低洼,一旦河水上漲可能淹沒,A錯誤。②地勢平坦開闊,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離,比較適宜露營,B正確。③處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慮,C錯誤。④地位于山頂附近,氣溫較低,地勢較陡,D錯誤。故選B。
下圖是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6.圖中A、B兩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 )
A.600m B.800m C.1200m D.1800m
17.B處所示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18.土地平坦開闊易開發,最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經濟發達地區的是( )
A.E地 B.A地 C.B地 D.C地
16.A 17.D 18.A
【解析】16.由圖可知,A地的海拔是1200米,B地的海拔是6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200米﹣600米=600米。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7.由圖可知,B處所示地形是高原,因為B處所處的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D正確。盆地地勢中間低、四周高;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ABC錯誤。故選D。
18.由圖可知, E地是平原,海拔較低,地形平坦廣闊,易開發,最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經濟發達地區,A正確。A地為山峰,B地為高原, C地為盆地均不易形成大規模經濟發達地區,BCD錯誤。故選A。
19.我國某中學在家鄉開展主題為“體驗生活中的地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從乙村乘船到丙村是 (選填“順流”或“逆流”), 兩村之間的河段河流流向大致是 。
(2)本地擬在B 處建一索道到山峰C,圖上測得B地與山峰C之間的距離約為1.5厘米, 則索道線路長度至少 千米。如果同學們從B處乘索道到山峰C他們可體驗到的落差超過 米。說出該地修建索道帶來的益處 。
(3)3月份時, 同學們發現乙村的桃花已盛開,而甲村的桃花卻含苞待放,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19.(1) 順流 由西北向東南流
(2) 1.5 400 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旅游業發展
(3)海拔高,氣溫低 (地形地勢因素)
【詳解】(1)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讀,乙村位于河流上游,丙位于河流下游,乙到丙是順流而下,圖中為指向標定向,箭頭所指為北,乙到丙流向自西北向東南。
(2)圖中為線段式比例尺,含義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千米,圖上測得B地與山峰C之間的距離約為1.5厘米, 則索道線路長度至少1.5千米。等高距是100米,B處海拔1500米,C處海拔為1900—2000,根據相對高度計算公式,BC的高度差范圍在400—500米,所以落差超過400米,該地修建索道帶來的益處是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旅游業發展等。
(3)甲村開花晚于乙村,原因是地形影響,甲村海拔高氣溫低,開花晚,乙村海拔低氣溫高,開花早。
20.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張家口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分賽區之一,這里空氣質量好,天然的大雪,并且不易化;距冬奧會開幕式鳥巢車程不到一個小時;已建成大型滑雪場7家,滑雪項目已形成規模,已經承辦過很多國際賽事。張家口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津京冀一體化北京天津通往西北的重要關口。
(1)寫出圖中服務大廳的海拔范圍。滑雪者從L1至L2賽道,行進方向會發生什么變化?
(2)圖中擬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設需要架設橋梁還是開鑿隧道?說明理由。現測得賽道L1A、B兩點之間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請計算它們的實際距離。
(3)據圖文資料分析冬奧會選擇張家口作為分賽區的理由。
20.(1)2100—2130;行進方向從東北方向轉向東南方向
(2)開鑿隧道,因為1至2段等高線從高處往低處凸,說明這里是山脊,建設公路要開鑿隧道。600米。
(3)自然條件:張家口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適宜;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文化底蘊深厚等。(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回答)
【詳解】(1)讀圖分析,圖中的等高距是30米,服務大廳建在山頂處,其海拔范圍為2100 ~ 2130米。根據圖中指向標,滑雪者在L1至L2賽道上滑行,行進方向先向東北再轉向東南。即從東北方向轉向東南方向。
(2)1至2段工程建設需要開鑿隧道;為高速公路路段應盡可能平直,圖中1至2段處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說明這里是山脊,工程建設的需求要開鑿隧道。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0.15千米;已知A、B兩地的圖上直線距離是4厘米,則A、B兩地的實地直線距離是4×0.15千米=0.6千米(600米)。
(3)自然條件:張家口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張家口位于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氣候適宜;張家口冬季寒冷,積雪期長;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文化底蘊深厚等。(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回答)。
01
學習目標
02
自主學習
03
合作探究
04
知識圖網
05
強化特訓營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判讀(課時2) (學案)
2024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
1.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在地圖上識別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種地形類型。 1.能夠識別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種基本地形。(區域認知)2.能夠理解地形圖不同地形類型的特點。(綜合思維)3.通過學習地形的不同部位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明白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建設,樹立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4.通過制作地形模型。加強對地形的感性認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地理實踐力) 重點:5中基本地形類型。難點:能夠判讀分層設色地形圖。
任務一:分層設色地形圖
結合教材“圖2.14 地形素描圖、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完成任務一,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定義: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 ,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
2.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 。
2.通常分層設色地形圖中:
①綠色一般表示 ,顏色越深,表示 的海拔越低。
②橙色一般表示 、 、 。
③藍色一般表示 、 ,水越 ,顏色越深。
④白色一般表示 、 。
【特別提示】
分層設色地形圖的作用是方面判斷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狀況。
任務二:陸上五大基本地形類型
結合教材“圖2.14 地形素描圖、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完成任務二,并用紅筆在課本上對關鍵詞進行圈畫。
1.地形:地表各種 的形態。
2.陸地表面有5種基本地形類型:
①高原:海拔大 米以上,面積較 ,外圍較 、內部起伏較為 。
②山地:海拔在 米以上,具有聳立的 、陡峭的 。
③盆地:四周 ,中間 ,海拔不限。
④丘陵:海拔在 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 。
⑤平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下,寬廣平坦。
【特別提示】
山地和丘陵地面較為崎嶇;盆地和平原地面較為平坦。
探究一:繪制并判斷分層設色地形圖
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可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分層圖色。圖2.15是某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在圖2.15中分層涂色,判斷地形類型。
1.根據圖中高度表,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完成分層涂色。
2.判斷圖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類型。
3,歸納小結
地形類型 等高線特點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典例】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1所示區域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探究二: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水庫庫區壩址:應選在河流流出洼地、小盆地河道最 處。要考慮是否需要移民、水量是否充足等。在不考慮地質等條件下,水庫庫區宜選在 、 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 ,這些地區不僅庫容量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
2.港口:應建在等高線 、等深線 的海灣地帶,也就是陸域平坦、水域深闊的避風港灣。
3.航空港:建在等高線 的地方,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中、易排水的地方;地質條件要好;注意盛行風向,并與城市保持適當距離等。
4.養老院:建在坡度較 、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
5.公路、鐵路線: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選擇坡度 、線路平穩、距離較短、彎路較少的線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線修筑的原則,避免通過陡崖、沼澤、永久凍土區地下下溶洞區等,盡量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并保證運行安全。
6.引水線選址:引水線選址關鍵是從高處向低處水能自流,線路盡可能短,避免通過 等障礙,從河流 游引水,水質較好。
7.居民點:盡量建在地勢 、開闊、靠近水源(山谷處)、交通便利、遠離污染、向陽的地區。
8.農業布局:應根據等高線地形反映出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等情況,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 、 地區適應發展林木業, 適合發展種植業。
9.建立火情瞭望臺:要選擇在區域內海拔最 的地方。
【典例】下圖為益陽市安化縣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河段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圖中最有可能發生滑坡的地點是( )
A.④處 B.⑤處 C.⑥處 D.⑦處
3.圖中最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地區是( )
A.①處 B.②處 C.⑥處 D.⑦處
探究三:地形剖面圖
1.定義: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 剖面。
臺灣島的地形剖面圖(沿北回歸線附近)
2.作用: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 和坡度的 。
3.繪制地形剖面圖的方法和步驟。
①根據需要,在地形圖上選擇剖面線AB。
②確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圖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要視等高線中的高度大小來確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③確定水平基線。(一般與剖面線長度一致,并與剖面線平行。)
④作基線的平行線(平行線的間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計算,繪制時使用毫米單位更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高度數要比圖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數要比圖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
⑤從剖面線與等等高線的交點向下引垂線,交于剖面圖中高程相同的輔助線上,待各交點都畫出后,再將這些點連成圓滑的曲線。
【典例】地形與經濟活動有著密切關系,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呈現地形的起伏。下圖為某國沿40°N的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剖面圖所在國家是( )
A.日本 B.俄羅斯 C.美國 D.印度
2.相比東部,西部山區( )
A.寬度大且海拔高 B.寬度小但海拔高
C.寬度大但海拔低 D.寬度小且海拔低
讀我國南方地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主要地形是(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2.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 )
A.鞍部、山谷 B.鞍部、陡崖 C.山脊、山谷 D.山脊、陡崖
3.A、B兩地相對高度是( )
A.200米 B.600米 C.400米 D.400千米
4.假如B處氣溫為20℃,只考慮地形因素,那么A處氣溫大約為( )
A.22.4℃ B.-4℃ C.17.6℃ D.44℃
5.甲、乙兩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位于山谷,附近不會有河流 B.乙位于山谷,附近可能有河流
C.甲位于山脊,附近可能有河流 D.乙位于山脊,附近不會有河流
為了有效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市某學校以王村及其周圍區域開展實地研學活動。下圖為王村及周圍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6.王村所在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7.研學路線規劃的地形部位屬于( )
A.斷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8.在改善鄉村基礎設施中,最需設置公交站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峰的數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國北方東部沿海地區某中學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西山進行研學旅行。下圖為西山及其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和研學的記錄卡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記錄卡片】時間:4:30位置:山峰乙的西北海拔:660米說明:太陽在東北方位上剛剛升起
10.根據圖中研學記錄卡片判斷,記錄地點在(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11.有關此次研學,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A.小清河自東向西流淌
B.在丙處見到攀巖訓練基地
C.甲、乙兩山峰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5千米
D.正值秋高氣爽,同學們感受到研學的快樂
地形往往影響交通線的分布,隨著橋梁和隧道工程技術的發展,很多呈“燈泡”形遷回的普通鐵路線實現了“裁彎取直”(如圖),發展了高速鐵路。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與鐵路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AB兩點圖上直線距離約為3厘米,則兩點的實地直線距離約為( )
A.30米 B.3千米 C.0.3千米 D.30000米
13.關于圖示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
A.C點的海拔為750米 B.BC段比BD段坡度陡
C.C點所在的地形部位為陡崖 D.取直線路AB段為東西走向
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旅游。此季節,該地已進入雨季。如圖為該山區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④處為露營的備選地點)。完成下面小題。
14.該地河流大致( )
A.自西向東流 B.自西北向東南流 C.自東向西流 D.自東南向西北流
15.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圖是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6.圖中A、B兩點的相對高度大約是( )
A.600m B.800m C.1200m D.1800m
17.B處所示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18.土地平坦開闊易開發,最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經濟發達地區的是( )
A.E地 B.A地 C.B地 D.C地
19.我國某中學在家鄉開展主題為“體驗生活中的地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從乙村乘船到丙村是 (選填“順流”或“逆流”), 兩村之間的河段河流流向大致是 。
(2)本地擬在B 處建一索道到山峰C,圖上測得B地與山峰C之間的距離約為1.5厘米, 則索道線路長度至少 千米。如果同學們從B處乘索道到山峰C他們可體驗到的落差超過 米。說出該地修建索道帶來的益處 。
(3)3月份時, 同學們發現乙村的桃花已盛開,而甲村的桃花卻含苞待放,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20.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張家口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分賽區之一,這里空氣質量好,天然的大雪,并且不易化;距冬奧會開幕式鳥巢車程不到一個小時;已建成大型滑雪場7家,滑雪項目已形成規模,已經承辦過很多國際賽事。張家口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津京冀一體化北京天津通往西北的重要關口。
(1)寫出圖中服務大廳的海拔范圍。滑雪者從L1至L2賽道,行進方向會發生什么變化?
(2)圖中擬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設需要架設橋梁還是開鑿隧道?說明理由。現測得賽道L1A、B兩點之間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請計算它們的實際距離。
(3)據圖文資料分析冬奧會選擇張家口作為分賽區的理由。
01
學習目標
02
自主學習
03
合作探究
04
知識圖網
05
強化特訓營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淅川县| 南汇区| 启东市| 钦州市| 莱阳市| 咸丰县| 扎兰屯市| 英超| 襄樊市| 韩城市| 河北省| 烟台市| 陆良县| 宕昌县| 新和县| 榆中县| 陕西省| 盐池县| 玉溪市| 诸城市| 定襄县| 综艺| 盈江县| 滨州市| 阿尔山市| 新竹市| 泸西县| 徐闻县| 聂拉木县| 梁山县| 青海省| 七台河市| 潜江市| 靖西县| 洛浦县| 收藏| 榆林市| 遵义市| 荥阳市|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