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1. 下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②④① C.⑤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⑤2.制作臨時裝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邊相接觸水滴,再輕輕蓋上,目的是( )A. 有利于放大 B. 避免產生氣泡C. 有利于對光 D. 載玻片不容易破裂3.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下列操作步驟可能導致出現如圖所示現象的是( )A. 撕取 B. 展平 C. 蓋片 D. 染色4.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若視野中有許多氣泡,原因最可能是制片過程中( )A. 沒有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 B. 滴水過多C. 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D. 染色時間過短5.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概括為( )A. 擦撕滴展蓋染吸 B. 擦滴撕展蓋染吸C. 擦滴撕展染蓋吸 D. 擦滴撕展染蓋6.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不正確的是( )A. 撕取的洋蔥內表皮要盡量的薄B. 撕取的洋蔥內表皮要在水滴中展平C. 載玻片中央滴一滴鹽水D. 蓋蓋玻片時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7.正確一蓋蓋玻片是成功制作臨時裝片的關鍵。如圖所示是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正確的是( )A. B.C. D.8. 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發現視野中出現大量氣泡。最可能原因是在制片過程中( )A .玻片沒有擦干凈B.蓋片操作不規范C.未吸去玻片上多余的水D.染色不均勻9.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A. 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后,調節②來觀察物像B. 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C. 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D. 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10.如圖表示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與觀察的部分步驟,請據圖回答:(1)②是蓋蓋玻片操作。正確的方法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做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______而影響觀察。(2)______(填序號)表示染色的步驟。(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應將裝片向______移動后才能達到⑥的效果。此時顯微鏡目鏡和物鏡的讀數分別是“10×”和“10×”,這些細胞被放大了______倍。(4)繪制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結構圖時,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______來表示。參考答案1. B解析:制作臨時裝片的順序可記為擦,滴,撕,展,蓋,染”,記住了這幾個動詞的順序就記住了制作臨時裝片的順序。如圖中,①染,②展,③撕,④蓋,⑤滴。2.B解析:在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產生氣泡,氣泡與細胞重疊不易觀察。其正確操作是: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緩緩的蓋下,這樣水充滿載玻片與蓋玻片之間,避免產生氣泡。故B符合題意。3.C解析:從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來看,視野中出現了很多氣泡,這是在蓋蓋玻片時不規范造成的。4. C解析:氣泡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所以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若視野中有許多氣泡,是由于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蓋蓋玻片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C正確。5. B解析: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為: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鑷子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平→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平→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正確的順序是:擦→滴→撕→展→蓋→染→吸。6. C解析:A.為了能夠清楚的去觀察撕取的洋蔥內表皮要盡量的薄,A正確;B.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開,目的是沒有重疊,便于觀察,B正確;C.載玻片的中央滴的是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而不是鹽水,C錯誤;D.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現氣泡,D正確。7. A 解析:A.圖中操作過程中,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可以防止出現氣泡,A符合題意;B.圖中操作中從上向下蓋蓋玻片,會造成氣泡出現,B不符合題意;C.圖中操作中蓋玻片距離水滴太遠,也會造成出現氣泡,C不符合題意;D.圖中操作中蓋玻片接觸水滴的中央,會使液體外溢,D不符合題意。故選A。8. B解析:氣泡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所以圖中的黑色物像為氣泡,是由于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9. C 解析:A、低倍鏡換高倍鏡后,只需轉動甲圖中①細準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錯誤;B、乙圖中,②表示的物鏡鏡頭長,放大倍數大,看到的細胞數量少,B錯誤;C、丙圖物像在右下方,在觀察物像時,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視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動正中央的話,玻片標本應往右下方移動。C正確;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由于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范造成的,D錯誤。故選:C。10. 答案:(1)氣泡(2)③(3)右下方 100(4)細點解析:(1)在“蓋”這一步,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產生氣泡,影響觀察效果。(2)如圖中所示:①是“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②是“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③是“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3)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左移動的。題中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標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動移到視野中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分別是“10×”和“10×”,則此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10×10=100倍。(4)繪圖時應該注意:①圖形大小、位置要適當;②較暗的部分用細點表示;③標注名稱時,一般在圖的右側引出水平指示線;④一般在圖的下方寫出所畫結構的名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課題名稱 1.2.2.1植物細胞(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與作用本節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觀察細胞、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正確操作顯微鏡的基礎上,進一步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植物細胞,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本節在本章乃至整個初中生物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2、教學分析本節課內容來自人教(2024)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二節《植物細胞》。“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是初一新生開始做的第二個顯微鏡實驗,實驗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需要理解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和原理。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通過對該實驗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整合能力。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難點: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具備一定的顯微鏡使用技能,為本節實驗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剛接觸微觀世界的學生,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這有助于他們主動探究學習。而觀察細胞的前提是必須制作好臨時裝片,因此,訓練學生的實驗規范,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通過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了解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科學思維: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逐步發展基于生物學事實的歸納與概括能力,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究實踐: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態度責任:通過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過程,培養科學嚴謹的實驗探究態度。學習評價 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學知識 1 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2 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實驗能力 通過練習制作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以提高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態度 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設計思路 本節讓學生在正確操作顯微鏡的基礎上,進一步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植物細胞,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思維。首先通過“想一想,議一議”創設情境,讓學生意識到如果使用顯微鏡觀察,便需要對觀察的材料進行處理,引出玻片的概念和類型。再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制作植物臨時裝片。制作臨時裝片是本節重點,對以后的生物學知識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規范顯微鏡的操作過程。教學流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直接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的圖片:康康學會使用顯微鏡之后,想看看真實的細胞是什么樣的。他直接把植物的葉片放到載物臺上,按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規范操作,卻沒有觀察到細胞。 學生觀看圖片和資料,思考、討論,分析原因:葉片太厚,不透光,所以無法看到細胞。 通過教材的“想一想,議一議”激發學生興趣與思考,導入課堂。新知探究 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 展示三種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的觀察示例:菠菜葉切片、血細胞涂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裝片。1.按制作方法分類:裝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個體微小的生物也可直接制成裝片。切片:用從生物體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展示蠶豆葉橫切永久切片和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的示例。兩種玻片標本區別在于:是否可以長期保存。2.按保存時間分類:臨時玻片標本:不能長期保存永久玻片標本:可以長期保存3.玻片標本的制作材料展示載玻片和蓋玻片圖片,是玻片標本的制作材料。 學生觀看菠菜葉切片、血細胞涂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裝片在顯微鏡下的觀察圖像,理解三種玻片標本的不同。學生了解裝片、切片、涂片的制作方法的不同。學生觀看蠶豆葉橫切永久切片和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理解按保存時間的長短,可分類為臨時玻片標本和永久玻片標本。學生認識載玻片和蓋玻片。 通過示例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三種玻片標本的不同之處,從而理解玻片標本按制作方法可分類為裝片、切片、涂片。通過示例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永久切片和臨時裝片的不同之處,從而理解玻片標本按保存時間的長短可分類為臨時玻片標本和永久玻片標本。實驗探究: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 實驗·探究: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一、實驗目的: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二、材料用具:洋蔥,番茄,彩椒,黑藻、清水,碘液,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等。三、方法步驟1. 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①展示操作圖片: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說一說: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的目的是什么?②展示操作圖片:將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說一說: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沒有清水,細胞會有什么現象?③展示操作圖片: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薄而透明的內表皮。說一說:有同學認為撕取內表皮時,越大越好,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④展示操作圖片: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展平。說一說:把撕下的內表皮展平的目的是什么?⑤展示操作圖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說一說:先降一邊先接觸水,然后緩緩的蓋上,這樣操作的目的是?⑥展示操作圖片: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說一說: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有什么作用?觀察比較“未染色觀察到的細胞”和“染色觀察到的細胞”玻片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情況。分析:為什么需要染色?請你總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2.嘗試制作其他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展示彩椒的圖片,提示:可取一小塊果皮,放在載玻片上,果肉面朝上,用刀片盡量刮去果肉,取最薄部分果皮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展示黑藻的圖片,提示:黑藻的葉片比較薄,可用鑷子直接取一片黑藻的幼嫩小葉,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展示西紅柿的圖片,提示:用解剖針輕輕挑取成熟的番茄果肉少許,均勻涂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使其散開,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 學生閱讀教材23頁的“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目的和材料用具,了解實驗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分組進行實驗1: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一步的操作重點是“擦”,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二步的操作重點是“滴”,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三步的操作重點是“撕”,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四步的操作重點是“展”,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五步的操作重點是“蓋”,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觀看圖文資料,理解第六步的操作重點是“染”,并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染色便于觀察細胞的結構,特別是細胞核。學生總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擦—滴—撕—展—蓋—染—吸。學生觀看圖文資料,了解“制作彩椒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黑藻細胞臨時裝片”和“制作西紅柿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重點,并按小組選擇實驗。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了解實驗的目的和材料用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每一步操作要求和圖片展示,引導學生理解具體的操作,再通過“說一說”,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操作的目的和意義。學生按步驟進行實驗,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引導學生知道內表皮不展平,容易出現細胞堆疊的現象,不易于觀察。引導學生知道先降一邊先接觸水,然后緩緩的蓋上的目的是避免出現氣泡,影響觀察。由于在每一步操作時已經提煉了關鍵字,學生總結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時也很容易,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通過圖文展示,提示學生制作其他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應該注意什么,學生可選擇性地進行實驗,分組選擇不同的材料進一步練習鞏固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和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 學生總結歸納本課的收獲。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本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進一步鞏固新知。作業設計 實驗:觀察周邊環境中的植物,你還想觀察哪種植物的細胞?請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板書設計 第二節 植物細胞(第一課時)(共26張PPT)植物細胞(第一課時)第二節第二章 認識細胞(人教版)七年級上學習目標通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1.玻片標本有哪些類型?2.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是如何制作的?想一想康康學會使用顯微鏡之后,想看看真實的細胞是什么樣的。他直接把植物的葉片放到載物臺上,按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規范操作,卻沒有觀察到細胞。原因:葉片太厚,不透光,所以無法看到細胞觀察的材料要求:薄而透明一、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新知探究1.按制作方法分類:菠菜葉切片血細胞涂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裝片新知探究用從生物體上切取薄片制成切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涂抹而成涂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裝片新知探究2.按保存時間分類蠶豆葉橫切永久切片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兩種玻片標本區別在于:是否可以長期保存。永久玻片標本臨時玻片標本:不能長期保存永久玻片標本:可以長期保存新知探究3.玻片標本的制作材料載玻片蓋玻片新知探究二、實驗探究: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新知探究(一)實驗目的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二)材料用具洋蔥,番茄,彩椒,黑藻、清水,碘液,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等。新知探究(三)方法步驟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①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擦說一說: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的目的是什么?去除載玻片和蓋玻片的雜物,避免影響觀察新知探究②將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說一說: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沒有清水,細胞會有什么現象?沒有清水,細胞將失水而形態發生改變,不利于觀察目的: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新知探究③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薄而透明的內表皮。撕說一說:有同學認為撕取內表皮時,越大越好,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不對。內表皮越大,很容易卷縮,更不利于觀察細胞。新知探究④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展平。展說一說:把撕下的內表皮展平的目的是什么?內表皮不展平,容易出現細胞堆疊的現象,不易于觀察。新知探究⑤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蓋說一說:先降一邊接觸水,然后緩緩的蓋上,這樣操作的目的是?避免出現氣泡,影響觀察。新知探究⑥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染說一說: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有什么作用?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讓染色更加充分。新知探究觀察分析:比較沒有染色和染色觀察到的細胞情況,說說為什么需要染色?染色的目的:便于觀察細胞的結構,特別是觀察細胞核新知探究擦滴撕展蓋染吸總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嘗試制作其他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新知探究提示:可取一小塊果皮,放在載玻片上,果肉面朝上,用刀片盡量刮去果肉,取最薄部分果皮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新知探究提示:黑藻的葉片比較薄,可用鑷子直接取一片黑藻的幼嫩小葉,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新知探究提示:用解剖針輕輕挑取成熟的番茄果肉少許,均勻涂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使其散開,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課堂小結植物細胞玻片標本實驗: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依據材料的處理方式:切片、涂片、裝片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擦一滴一撕一展一蓋一染一吸制作彩椒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黑藻葉片細胞臨時裝片玻片標本的制作用具:載玻片和蓋玻片類型依據保存時長:臨時玻片和永久玻片制作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練習與應用1.小秦想了解番茄,制作了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制作過程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d→c→aB.a步驟操作時需使蓋玻片一端先接觸水滴C.b步驟操作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鹽水D.用顯微鏡觀察該裝片前無需用碘液染色C練習與應用2.以無色洋蔥為材料,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需要準備的液體材料有( )①清水 ②碘液 ③生理鹽水 ④酒精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B練習與應用3.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B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第一單元 生物和細胞一、單元學習內容本單元屬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版)七個主題中的第一大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對應現行人教(2024)版七年級上冊教材“第一單元 生物和細胞”的內容。在新課標中,屬于九個大概念中的第一大概念:概念1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能夠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如圖所示: 通過本主題的學習,學生能夠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尺度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初步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部分與整體相統一等觀念,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 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細胞經過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功能不同的組織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統。多細胞生物體依靠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配合,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學科核心素養呈現形式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模型或實物展示、觀察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明確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認識生物的共同特征。 結合具體實例,指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的方法,形成對細胞結構的感性認識。 通過觀察和思考、分析和討論、實驗和探究,以及調查活動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尋求答案、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教材編寫體例 1、章節設置與課程安排相適應,具備單元-章-節-課時的結構分層; 2、每節設置“通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點明本節的關鍵學習目標; 3、每節重難點以小標題形式呈現,簡約清晰; 4、每節安排有“觀察·思考”、“分析·討論”、“實驗·探究”、“調查”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在尋求答案、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5、部分章節設置有“科學方法”,總結科學研究方法。 6、課后有“練習與應用”,節后習題,“概念檢測”幫助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應用”有一定挑戰性,對理解知識、拓寬視野、訓練思維很有幫助。教材編寫特點 本單元包括“認識生物”“認識細胞”“從細胞到生物體”三章。細胞經過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功能不同的組織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統,生物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種編排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引導學生從宏觀認識生物,再從微觀認識細胞,再到宏觀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完善的認知結構。教材編寫意圖 本單元引導學生在“第一章 認識生物”的基礎上,從宏觀進入微觀“認識細胞”的學習。從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中習得的操作技能,是學習第二節“植物細胞”、第三節“動物細胞”的基礎,也是學習生物學,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的基礎。第二節“植物細胞”、第三節“動物細胞”的知識內容與基本技能,又是學習第四節“細胞的生活”的基礎。第三章“從細胞到生物體”,共四節。第一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第二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基礎,第四節“單細胞生物”說明一個細胞的生物也能完成生命活動。 本單元重在理解生物體結構的層次性,從微觀到宏觀來看,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可以理解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從宏觀到微觀來看,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可以理解為個體→器官(系統)→組織→細胞。細胞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細胞是最基本的層次,細胞的相關知識是后續各單元學習的基礎。課程資源整合、開發和應用 1.情境素材: 與細胞結構和功能有關的生活現象,如糖拌西紅柿滲出汁液、煮莧萊時湯汁變紅等;細胞學說的科學史材料;植物細胞分裂典型時期的圖片或影像資料;與細胞研究有關的科學研究成果,如克隆羊“多莉”、克隆猴“中中”“華華”等。 2.學習活動: (1)實驗探究活動:練習使用光學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制作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嘗試制作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的結構模型;觀察根尖細胞分裂的切片;觀察人體和植物體的基本組織;觀察某種原生動物(如草履蟲),并探究其取食、運動或趨性。 (2)調查與交流活動:收集有關顯微鏡技術發展的資料,討論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通過專業書籍閱讀、網絡查詢、專家訪談等,收集有關細胞研究進展方面的資料并進行交流和分享。二、單元學情分析已知內容學習方法生活經驗 通過“致同學們”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學、為什么要學習生物學、怎樣學好生物學;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第一個單元,在學習中,應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學習生物學的基本學習方法。新知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設計 正確、規范地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能夠針對觀察結果中可能出現的成像不佳等情況,從材料制備、儀器設備、操作程序等方面初步分析原因。 識別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并說出其異同點,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運用示意圖或模型等方式,展示和說明細胞各結構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 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單細胞生物的運動或趨性。 描述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過程;識別人體和植物體的主要組織;說明細胞通過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種組織,組織構成不同的器官。 識別給定生物材料所屬的結構層次,并闡明生物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有機整體。主要學習障礙有效突破方法 1、學生對于顯微鏡的使用不熟悉。 突破方法:顯微鏡的使用步驟:1)取鏡和安放;2)對光:“三轉”;3)觀察(先粗后細,先低后高);4)清潔收鏡。 2、學生記不住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突破方法:對比記憶:從微觀到宏觀 動物或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或人體;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無系統)學生學習本單元表現出的特點、習慣、興趣 七年級學生對于生物學科有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對于生物的觀察、探究具有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尺度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大多數知識屬于微觀內容,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遠,教學生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應當多給學生提供使用顯微鏡了解微觀世界的機會,增強學生對細胞、組織等微觀世界的感性認識。三、單元學習目標生命觀念 獲得認識生物、認識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初步形成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觀等生命觀念。探究實踐 能夠從生物學現象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和分析證據、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和探究的實踐活動,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組織、觀察草履蟲并探究其趨性等,初步培養探究能力和實踐經驗。科學思維 尊重事實證據,能夠運用觀察和思考、分析和討論等思維方法認識生物和細胞,運用分類和歸納的思維認識人體和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初步形成基于證據和邏輯的思維習慣。態度責任 初步理解科學觀察的本質,能以科學態度進行探究;培養樂于探索自然界的興趣,關注生物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四、單元學習評價節名 基本知識點 學習情況自評很好 一般 不好知識評價 觀察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怎樣進行觀察怎樣觀察生物生物的特征 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學習使用顯微鏡 顯微鏡的結構怎樣使用顯微鏡植物細胞 玻片標本有哪些類型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動物細胞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基本結構上的異同細胞的生活 細胞怎樣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細胞核的作用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生物體內的細胞數量是怎樣增加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多細胞生物體內多種多樣的細胞是怎樣形成的人體有哪些基本組織人體的結構層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單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是怎樣完成生命活動的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生活的關系綜合實踐項目制作細胞模型 制作細胞模型的科學性、藝術性、創新性考核方式 怎樣進行觀察——P10 一、概念檢測1.題 怎樣觀察生物——P10 二、拓展應用2.題 什么是生物——P15 二、拓展應用(1)題 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P15 一、概念檢測1.題 顯微鏡的結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要轉換物鏡,需要調節( D ) A.粗準焦螺旋 B.細準焦螺旋 C.遮光器 D.轉換器 怎樣使用顯微鏡——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需要從側面看著物鏡并旋轉粗準焦螺旋,將鏡筒下降。從側面看著物鏡的目的是( C ) A.使物鏡降到能看清物像 B.使物像對準光源 C.防止物鏡壓碎玻片損傷鏡頭 D.防止污染鏡頭 玻片標本有哪些類型——從菠菜葉上切取的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 B ) A.裝片 B.切片 C.涂片 D.光片 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制作洋蔥表皮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可概括為( A ) A.擦→滴→撕→展→蓋→染→吸 B.擦→滴→撕→展→染→蓋→吸 C.撕→擦→滴→展→蓋→染→吸 D.撕→擦→滴→展→染→蓋→吸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是( D ) A.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液泡 B.細胞膜、細胞質、液泡、細胞核 C.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葉綠體 D.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 B ) A.細胞壁、細胞質、葉綠體 B.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 D.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基本結構上的異同——P30 一、概念檢測1.題 細胞怎樣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菠菜放入開水中水會變綠,放入清水中水不會變綠。這是因為( D ) A.葉綠素遇熱從細胞壁上脫落 B.葉綠素溶于熱水而不溶于冷水 C.菠菜細胞受熱可以產生葉綠素 D.過熱破壞了細胞膜的透性,葉綠素滲出 細胞核的作用——P36 一、概念檢測1.題 生物體內的細胞數量是怎樣增加的——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使細胞( B ) A.體積增大 B.數量增多 C.功能增強 D.種類增多 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N條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是( D ) A.N→N→N B.N→2N→2N C.2N→2N→N D.N→2N→N 多細胞生物體內多種多樣的細胞是怎樣形成的——細胞的分化是指( D ) A.細胞數量增加的過程 B.細胞體積增大的過程 C.細胞失去分裂能力的過程 D.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逐漸發生變化的過程 人體有哪些基本組織——P46 一、概念檢測2.題 人體的結構層次——下列關于人體系統構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系統是由形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群構成的 B.多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組合就構成系統 C.系統是由許多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細胞構成的 D.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 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P49 一、概念檢測2.題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植物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 D ) A.個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B.細胞→器官→組織→個體 C.細胞→器官→組織→系統→個體 D.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單細胞生物是怎樣完成生命活動的——P54 一、概念檢測2.題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生活的關系——可以監測環境污染的單細胞生物是( C ) A.酵母菌 B.草履蟲 C.眼蟲 D.衣藻.能力、態度、小組合作評價表(見下頁)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及分值 得分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優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進(4-0) 生評 他評 師評活動態度(15%) 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對課知識學習興趣一般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實現未能預定任務合作交流(20%) 與人合作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 基本能和同學配合,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有需要時才和同學合作,喜歡個人學習與人溝通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意見,能合作解決問題 會傾聽同學意見,基本能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不太喜歡發言和傾聽同學意見,不喜歡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探究實驗(30%) 動手操作 能熟練操作試驗器材,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驗任務 操作器材較熟練,能夠完成試驗任務,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實驗任務,或者效率太低觀察分析 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幾乎不能得出實驗結論成果展示(35%) 匯報 交流 生物術語運用準確,語句通順,表情豐富 生物術語運用較準確,語句比較通順 沒有使用生物術語 ,過于口語化五、單元教學實施整體教學 思路 關鍵問題子問題核心任務評價設計許多生物學問題的答案,都需要到細胞中去尋找。為什么說機器人不是生物?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差別大嗎?細胞也要“吃”東西嗎?它會排出廢物嗎? 新細胞是怎樣產生的?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哪些生物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它們如何生活?怎樣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生物學的基本方法——觀察。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征。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觀察與思考),通過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是什么,有何區別?細胞是如何獲取物質和能量的,在此過程中各結構起什么作用?讓學生準備一些自己想觀察的植物細胞材料。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顯微鏡以及如何制作和觀察玻片標本。再通過對比法記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通過細胞獲取物質和能量,了解細胞的生活及細胞核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生物的結構和生命活動,首先要了解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在這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了解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了解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人體內各種各樣的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分別是什么,有何區別?單細胞生物的如何進行生命活動?在認識和學習細胞的基礎上,了解細胞分裂分裂的過程,從微觀到宏觀的順序來認識動物體和人體的構成。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認知順序。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來認識植物體的構成,并認識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讓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以及更深入地認識到生物體有嚴整有序的結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使學生對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更深入的認識。學習方法 和策略 1、充分利用本地的生物資源,組織學生識別生物的特征,嘗試開展分類活動。 2、通過列表等多種方式,對動、植物細胞的結構,人體與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等進行比較,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結構與功能觀。 3、認識校園內的植物并掛牌。 4、收集當地一種養殖動物的相關資料。收集和交流單細胞生物的資料文件。課程資源 多媒體資源:常見動植物實物、圖片、影像資料,細胞分裂分化的視頻等。 實驗室資源:顯微鏡、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 生活資源:校園植物、動物園等。 硬件設施資源:白板、投影儀、擴音器。單元教學 結構圖課時課型 分配 第5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課程內容 課時安排 課型第一節 觀察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1 新授課第二節 生物的特征 1 新授課第一節 學習使用顯微鏡 1 新授課第二節 植物細胞 1 新授課第三節 動物細胞 1 新授課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 1 新授課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 新授課第二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1 新授課第三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1 新授課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1 新授課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細胞模型 1 新授課個性化單元作業設計 教學內容 個性化作業觀察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觀察活動:選身邊的1—2種不認識的生物,觀察記錄它們的特征。查找資料,設法認識它們。生物的特征 畫思維導圖: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和總結生物的共同的特征,并舉例說明。學習使用顯微鏡 實驗室活動:指認并說出顯微鏡的各個結構及其功能。植物細胞 實驗:觀察周邊環境中的植物,你還想觀察哪種植物的細胞?請制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動物細胞 交流討論:請通過專業書籍閱讀、網絡查詢、專家訪談等,收集有關細胞研究進展方面的資料,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細胞的生活 交流討論:莧菜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我們在餐桌上見到的炒紅莧萊的湯汁是紅色的,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解釋湯汁變紅的原因。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交流討論:植物體能夠合成促進細胞分裂的物質。人工合成的促進細胞分裂的物質在農業生產上有著廣泛應用,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農業上如何通過調控植物細胞分裂來提高產量。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畫思維導圖:嘗試用圖解的形式表示人體的結構層次,并與同學交流。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畫思維導圖:嘗試用圖解的形式表示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并與同學交流。單細胞生物 交流討論:單細胞生物既具有細胞的結構特點,也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課本以外的一種單細胞生物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動的。制作細胞模型 任選一種課堂上沒有做的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制作細胞模型,與同學分享制作模型過程中的感悟。2 / 2/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 通過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了解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結構。 科學思維: 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逐步發展基于生物學事實的歸納與概括能力,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探究實踐: 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 態度責任: 通過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過程,培養科學嚴謹的實驗探究態度。學習重點 通過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學習難點 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課前預習】1.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物體時,必須讓 穿過被觀察的物體,這樣子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觀察的材料一定要 。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對材料進行處理,并制成 。2.常見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用 或 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個體微小的生物也可直接制成 。:用從生物體材料上 的薄片制成。:用液體的生物材料 制成。3.上述三種玻片都可以做成 的(可長期保存)或 的(不能長期保存)標本。玻片標本的制作,需要 (托載標本的玻璃片)和 (覆蓋標本的玻璃片)4.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①用潔凈的 把 和 擦拭干凈。②將 放在實驗臺上,用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③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 撕取一小塊 的 ,將它浸入載玻片上的 中,用鑷子 。④用鑷子夾起 ,使它的 先接觸載玻片上的 ,然后 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 上,避免出現 。⑤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 。用 從蓋玻片的 吸引,使 浸潤標本的全部。5.嘗試制作其他植物細胞臨時裝片①彩椒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彩椒 較厚,不容易 。制作過程中,可取一小塊 ,放在 上, 面朝上,用刀片盡量 果肉,取 部分果皮放在載玻片的 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 。②黑藻葉片細胞臨時裝片:黑藻的葉片比較薄,可用鑷子直接取一片黑藻的幼嫩小葉,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 。③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用 輕輕 成熟的果肉少許,均勻 在載玻片中央 中并使其散開,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 。6.練習畫細胞結構簡圖①圖的大小要 ,在紙上的位置要 。一般稍偏 ,以便在 和 注字和書寫圖名。②根據觀察到的物像(不要照書畫),用 輕輕畫出 ,經過修改,再正式畫好。務必使圖形 。③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 表示。越暗的地方 應越 。④一般在圖的 注文字說明。用 引出 ,在線旁注字。⑤在圖的下方要寫上所畫圖形的 。【課中研學】1.閱讀課本22頁,說一說玻片標本有哪些類型。(1)按制作方法有哪些分類?(2)按保存時間有哪些分類?(3)玻片標本的制作材料有哪些?2. 實驗探究: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1)實驗目的: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2)材料用具:洋蔥,番茄,彩椒,黑藻、清水,碘液,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解剖針等①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按步驟進行實驗,歸納并總結: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②嘗試制作其他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課堂總結】【課堂練習】1.小秦想了解番茄,制作了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制作過程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d→c→aB.a步驟操作時需使蓋玻片一端先接觸水滴C.b步驟操作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鹽水D.用顯微鏡觀察該裝片前無需用碘液染色2.以無色洋蔥為材料,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需要準備的液體材料有( )①清水 ②碘液 ③生理鹽水 ④酒精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3.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可見光;薄而透明;玻片標本2.裝片;撕下;挑取;裝片;切片;切取;涂片;涂抹3.①永久;臨時;載玻片;蓋玻片;紗布;載玻片;蓋玻片②載玻片;滴管;清水③內側;薄而透明;內表皮;水滴;展平④蓋玻片;一邊;水滴;緩緩;內表皮;氣泡⑤碘液;吸水紙;另一側;碘液2.①外表皮;撕取;果皮;載玻片;果肉面;刮去;最薄;水滴;裝片。②裝片③解剖針;挑取;涂抹;水滴;裝片3.①適當;適中;左上方;右側;下方②鉛筆;細胞輪廓;真實③細點;細點;多。④右側;尺子;指示線⑤名稱【課堂練習】1、C2、B3、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2.1植物細胞(第一課時)》分層練習.docx 《1.2.2.1植物細胞(第一課時)》學案.docx 《1.2.2.1植物細胞(第一課時)》教案.doc 《1.2.2.1植物細胞(第一課時)》課件.pptx 第一單元 生物和細胞 大單元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