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那不勒斯舞曲》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那不勒斯舞曲》是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三幕中的一首精彩舞曲。這首樂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旋律歡快熱烈,充滿意大利舞曲的獨特風格。樂曲描繪了惡魔羅特巴爾特偽裝成黑天鵝來迷惑王子的場景,音樂生動地刻畫了這一戲劇性的轉折。樂曲結構清晰,分為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包含多個樂段,為學生理解音樂形式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三、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音樂欣賞能力,對節奏和旋律有一定的敏感度。他們喜歡活潑歡快的音樂,對樂器聲音充滿好奇。然而,學生對復雜的音樂結構和表現手法的理解還有限,需要通過具體的引導和實踐來加深認識。大多數學生對芭蕾舞劇《天鵝湖》可能還不太熟悉,這為我們介紹相關文化背景提供了機會。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能感受《那不勒斯舞曲》歡快熱烈的情緒,體會小號音色的特點。2.藝術表現:學生能隨音樂做簡單的律動,表現音樂的節奏和情緒。3.創意實踐:學生嘗試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發揮創造力。4.文化理解:學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的創作背景,認識芭蕾舞劇《天鵝湖》的藝術價值。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歡快熱烈情緒,識別小號的音色,理解樂曲的基本結構。2.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樂曲的二部曲式結構,感受音樂與舞蹈的關系。六、教學方法: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實踐法、游戲法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小號、打擊樂器(三角鐵、小鼓、鈴鼓等)、《天鵝湖》相關圖片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踏上一段奇妙的音樂之旅。想象一下,我們正坐在一個金碧輝煌的劇院里,舞臺上即將上演一場精彩的芭蕾舞劇。你們準備好了嗎?學生:準備好了!教師:太棒了!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來自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一首舞曲——《那不勒斯舞曲》。在欣賞之前,讓我們先來猜一猜,這首舞曲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可能的回答)歡快的、熱鬧的、優美的……教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這首美妙的樂曲。(播放《那不勒斯舞曲》片段)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教師:音樂停了,請睜開眼睛。剛才的音樂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感覺?學生:(可能的回答)很歡快、節奏感強、像在跳舞……教師:沒錯,這首《那不勒斯舞曲》確實充滿了歡快和活力。你們注意到主要的樂器聲音了嗎?學生:(可能的回答)聽到了一種響亮的樂器聲音。教師:非常好!這種響亮、明亮的聲音就是小號的聲音。小號在這首樂曲中扮演了主角的角色。(二)探究教師:現在,我們來仔細聽一聽這首樂曲的結構。它分為兩個主要部分,我們一起來找找它們的不同之處。(再次播放樂曲,并在黑板上簡單標注兩個部分)教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什么不同?學生:(可能的回答)第一部分比較輕快,第二部分更熱鬧。教師:觀察得很仔細!第一部分確實更輕快,而第二部分節奏更加強烈。這種結構我們稱為二部曲式。(三)示范教師:讓我們來看看小號是如何演奏這首樂曲的。(教師演示小號演奏片段或播放視頻)教師:小號的聲音是不是很有特點?現在,我們一起來隨著音樂做些簡單的動作吧。(帶領學生做律動,如搖擺、拍手等)環節三:鞏固延伸教師:音樂不僅可以聽,還可以參與其中。我們來嘗試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將學生分組,發放打擊樂器)教師:每個小組選擇一種打擊樂器,聽我的指揮,在音樂的強拍處敲擊。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播放音樂,指揮學生進行伴奏)教師:太棒了!你們的節奏感很強。現在,讓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要為這首音樂編舞,會是什么樣的動作呢?學生:(討論并展示自己想象的舞蹈動作)教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其實,在《天鵝湖》中,這首舞曲配合的是一段充滿異國風情的舞蹈。(展示《天鵝湖》中《那不勒斯舞曲》的舞蹈片段)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那不勒斯舞曲》,感受了它歡快熱烈的情緒,認識了小號這種樂器,還學習了二部曲式的結構。音樂不僅能帶給我們快樂,還能讓我們感受不同的文化。作業:1.搜集有關《天鵝湖》芭蕾舞劇的資料,了解它的故事情節。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繪畫、寫作)來表達聽完《那不勒斯舞曲》后的感受。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閉眼聆聽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音樂欣賞中,為后續學習奠定感性基礎。(2)探究音樂環節:引導學生從樂器、結構等多個角度分析樂曲,培養他們的音樂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打擊樂伴奏和舞蹈想象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音樂實踐,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十一、板書設計《那不勒斯舞曲》-來自:《天鵝湖》-作曲:柴科夫斯基-主奏樂器:小號-特點:歡快熱烈-結構:二部曲式第一部分:輕快第二部分:熱烈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種感官刺激和豐富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那不勒斯舞曲》。學生對小號的音色和歡快的節奏表現出濃厚興趣,積極參與到律動和打擊樂伴奏活動中。然而,在理解樂曲的二部曲式結構方面,部分學生還存在一些困難。未來的教學中,可以考慮設計更多直觀的圖示或游戲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結構。學生在想象舞蹈動作時展現出了很強的創造力,這為今后的音樂與舞蹈結合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介紹《天鵝湖》的背景,學生對芭蕾舞劇產生了興趣,這為后續的音樂文化教學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在課堂管理方面,打擊樂伴奏環節略顯混亂,今后可以制定更明確的規則和信號,以確保活動有序進行。此外,可以增加一些小組合作的環節,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總的來說,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音樂知識,體驗了音樂的魅力。今后將繼續探索如何將音樂欣賞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結合,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培養他們全面的藝術素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