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紅蜻蜓》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紅蜻蜓》是一首深受喜愛的日本兒童歌曲,由才華橫溢的三木露風作詞、山田耕筰作曲。這首歌曲以其優美的旋律和真摯的情感,描繪了童年時代珍貴的記憶。全曲僅有8小節,結構簡潔而精妙,和聲色彩豐富多彩,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和欣賞。歌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喚起他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和對生活的熱愛。三、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小朋友們對音樂充滿了好奇和熱情。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夠準確地演唱簡單的歌曲。然而,在二聲部合唱方面,他們的經驗還比較有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正處于童年的美好時期,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和期待。他們容易被優美的旋律所打動,也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些特點為本節課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引導學生感受《紅蜻蜓》優美動人的旋律和深情款款的情緒,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審美能力。2.藝術表現:培養學生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的能力,幫助他們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向往。3.創意實踐: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式演繹歌曲,激發他們的音樂創造力。4.文化理解:通過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了解日本音樂文化,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深入感受音樂情緒,用優美的聲音深情演唱歌曲,培養他們良好的聆聽習慣。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二聲部合唱技巧,特別是第二聲部的第2、3小節和最后兩小節的演唱。六、教學方法:為了使教學更加生動有效,本節課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富有意境的畫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內容。2.示范法:教師親自示范演唱,為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參考。3.分組練習法:通過小組練習,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4.欣賞法: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版本的歌曲,拓寬音樂視野。七、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設備、精心制作的課件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輕聲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美麗的歌曲。在開始之前,讓我們先欣賞一幅美麗的畫面。"教師播放一幅黃昏的畫面,柔和的光線灑滿整個教室。教師溫柔地問道:"孩子們,看到這幅畫面,你們有什么感受呢?"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很溫暖!""讓人感到平靜。""像是在回家的路上。"教師點頭贊許:"是的,你們說得真好。這幅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黃昏的美好。現在,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在這美麗的晚霞中,飛來了一群紅色的蜻蜓,會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學生們興奮地描述著自己的想象。教師繼續說道:"真是太美了!這些美麗的紅蜻蜓不僅帶來了美麗的畫面,它們還為我們帶來了一段動聽的旋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教師播放第二聲部旋律,柔美的音樂聲在教室里回蕩。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教師在黑板上優雅地畫出第二聲部的旋律線,說道:"孩子們,我們來想象一下,這條線就是蜻蜓飛舞的路線。讓我們跟著這條線一起唱一唱,好嗎?"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跟著旋律線學唱。教師注意到一些學生在第二、三小節和結束部分遇到了困難,于是耐心地說:"這幾個地方可能有點難度,我們一起來重點練習一下。"教師示范演唱這些難點部分,并鼓勵學生反復練習。接著,教師播放第一聲部旋律,說:"現在,我們來聽聽另一只蜻蜓帶來的音樂。聽聽看,它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學生們仔細聆聽,分享自己的發現。教師贊許地說:"你們聽得真仔細!沒錯,這個旋律的起伏更大,飛得更高呢。我們一起來學唱這個旋律吧。"(二)探究教師播放完整的《紅蜻蜓》歌曲,柔聲問道:"聽完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們踴躍發言:"很優美!""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感覺很溫暖。"教師微笑著說:"你們的感受真棒!這首歌確實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這首歌的故事。"教師生動地講述了《紅蜻蜓》的創作背景,描繪了日本富士山下小女孩采桑果時被晚霞和紅蜻蜓吸引的美麗景象。(三)示范教師拿起歌詞,深情地說:"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美麗的歌詞吧。誰愿意來試試?"一位學生站起來,在教師的鼓勵下,用充滿感情的聲音朗讀歌詞。教師贊賞道:"讀得真好!現在,讓我們跟著鋼琴的伴奏,把這美麗的歌詞唱出來。"教師彈奏鋼琴,帶領學生演唱歌曲。在練習二聲部合唱時,教師溫和地提醒:"記住要注意換氣,兩個聲部要互相傾聽,像是兩只蜻蜓在空中翩翩起舞。"環節三:鞏固延伸教師興致勃勃地說:"《紅蜻蜓》這首歌非常受歡迎,有很多不同的演唱版本。讓我們來聽聽另一個版本,看看有什么不同。"播放另一個版本后,教師問道:"你們聽出了幾種不同的演唱形式?"學生們熱烈討論,指出了齊唱、合唱和領唱的部分。教師鼓勵道:"太棒了!現在,讓我們也來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演唱這首歌吧。"學生們分組嘗試各種演唱方式,教室里充滿了歡樂的歌聲。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溫和地說:"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美麗的《紅蜻蜓》,感受到了音樂帶給我們的美好回憶。童年的時光是那么珍貴,就像這首歌一樣,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現在,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作業:教師微笑著說:"回家后,請大家繼續練習演唱《紅蜻蜓》。你們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首歌的情感,比如可以輕聲細語地唱,也可以充滿激情地唱。下次上課時,我們一起分享你們的創意表演。"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展示黃昏畫面和播放旋律,激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習興趣。(2)探究音樂環節:通過講述歌曲背景故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歌曲內涵,感受音樂所傳達的情感。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欣賞不同版本的《紅蜻蜓》和嘗試多種演繹方式,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掌握。這種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十一、板書設計《紅蜻蜓》旋律特點:優美流暢情感表達:懷念童年二聲部合唱要點:1.注意換氣2.聲部協調3.情感投入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圍繞著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緒、理解歌曲背景展開。通過創設情境、示范演唱、分組練習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歌曲演唱技巧,特別關注了二聲部合唱這一難點。課程安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照顧到了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又為音樂基礎較好的學生提供了挑戰。通過欣賞不同版本的《紅蜻蜓》,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了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學生們對于創造性活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未來的教學中,可以考慮增加更多的創造性環節,如編創簡單的律動或改編歌詞,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在二聲部合唱的練習中,一些學生還存在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考慮設計更多的互動練習,如小組間的對唱比賽,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自信心。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演唱《紅蜻蜓》,還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激發了對美好童年的珍惜之情。這種將音樂學習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我將繼續探索如何更好地將音樂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音樂課不僅是一門技能課,更成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力和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