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選自現代京劇《紅燈記》,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李玉和一家三代人的革命故事。這首歌曲飽含小鐵梅對父親和革命事業的敬仰之情,充分體現了鮮明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學習這部作品,學生不僅能感受到京劇藝術的魅力,還能從中汲取愛國主義的力量。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小朋友對京劇的了解還比較有限,但他們天性好奇,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欲。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戲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解釋京劇的特點,同時輔以豐富的視聽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京劇藝術。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了解京劇的基本特征,如獨特的唱腔、豐富的臉譜和精致的服飾等。2.藝術表現:鼓勵學生學會輕聲哼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的片段,感受京劇唱腔的獨特韻味。3.創意實踐:指導學生嘗試模仿京劇的基本表演動作,如水袖、走臺步等,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4.文化理解:幫助學生認識京劇作為國粹的文化價值,培養他們對傳統戲曲的興趣和尊重。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京劇的藝術特色,了解京劇的基本知識,包括唱腔、臉譜、行當等。2.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京劇唱腔的獨特風格,克服對方言的陌生感。六、教學方法:欣賞法:通過觀看和聆聽京劇片段,直觀感受京劇藝術。講解法:簡明扼要地介紹京劇知識,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示范法:教師演示京劇唱段和動作,讓學生有模仿的對象。討論法:引導學生交流感受,加深對京劇的理解。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說唱臉譜》音頻、《都有一顆紅亮的心》視頻、京劇臉譜圖片、簡單的京劇道具(如水袖)。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非常特別的藝術形式。我們先來聽一首有趣的歌,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播放《說唱臉譜》)師:聽完這首歌,你們覺得它在講什么呢?生:(可能的回答)講的是京劇、臉譜、唱腔等。師:沒錯!這首歌介紹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角——京劇。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京劇的奧秘吧!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今天要學習的京劇片段。它來自一部現代京劇《紅燈記》,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特殊的革命家庭的故事。(簡要介紹《紅燈記》的背景)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這個片段。大家仔細聽,看看能發現什么特別的地方。(播放《都有一顆紅亮的心》視頻片段)師:看完這段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覺得京劇和我們平常聽的歌有什么不同?生:(可能的回答)唱腔很特別、有特殊的化妝、動作很夸張等。(二)探究師:很好!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現在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京劇的幾個特點。1.地方語言師:京劇使用的是什么語言呢?生:(可能的回答)北京話。師:對,京劇使用的是北京方言。我們再來聽一遍,感受一下這種語言的韻味。(重播片段,重點關注語言)2.伴奏特點師:京劇的伴奏有什么特別之處?生:(可能的回答)有鑼鼓聲。師:沒錯!京劇的伴奏主要包括京胡、月琴、小三弦,還有鑼鼓點。我們再聽一遍,重點感受這些樂器的聲音。(重播片段,重點關注伴奏)3.臉譜師:京劇中,演員臉上的彩繪叫什么?生:臉譜。師:對!臉譜是京劇的一大特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性格。比如,紅色代表忠誠勇敢,藍色代表剛強狡猾。(展示不同顏色的臉譜圖片)4.行當師:京劇中的角色分類叫做"行當"。主要有生、旦、凈、丑四種。我們今天看到的李鐵梅屬于哪種呢?生:(可能的回答)旦。師:對,李鐵梅屬于"花旦",是年輕女性角色。5.唱腔風格師:京劇的唱腔主要有兩種:二黃和西皮?!抖加幸活w紅亮的心》屬于西皮,它的特點是活潑剛勁,適合表現慷慨激昂的感情。(三)示范師:現在,老師來給大家示范一小段京劇唱腔,大家仔細聽,待會兒我們一起來嘗試。(教師示范演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片段)師:聽完老師的示范,誰來試試看?不用害羞,我們一起來學習。(鼓勵學生嘗試演唱)環節三:鞏固延伸師:大家學得真棒!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我會播放不同的戲曲片段,你們猜猜哪個是京劇,哪些是其他的戲曲。(播放京劇、黃梅戲、豫劇等片段,讓學生辨別)師:除了京劇,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戲曲,比如黃梅戲、豫劇、越劇等。希望大家以后有機會也能去了解它們。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京劇這門獨特的藝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有著獨特的唱腔、豐富的臉譜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承載著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希望大家能繼續關注和喜愛京劇,讓這門傳統藝術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作業:1.和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京劇知識。2.嘗試搜集一些有趣的京劇故事或知識,下次上課時和大家分享。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播放《說唱臉譜》這首現代歌曲,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引入京劇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探究音樂環節:從多個角度介紹京劇特征,包括語言、伴奏、臉譜、行當和唱腔等,讓學生全面了解京劇的藝術特色。通過反復欣賞和討論,加深學生對京劇的理解和感受。(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游戲形式讓學生辨別不同戲曲,既鞏固了對京劇的認識,又拓展了其他戲曲知識,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整體認知。十一、板書設計京劇《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特征:地方語言(北京話)伴奏(京胡、鑼鼓等)臉譜(紅、藍等)行當(生旦凈丑)唱腔(二黃、西皮)|國粹文化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媒體資源和互動教學,有效激發了學生對京劇的興趣。學生們對京劇的獨特唱腔和豐富多彩的臉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為今后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礎。在講解京劇特征時,我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并配以直觀的圖片和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相對抽象的概念。學生們在模仿京劇唱腔時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雖然發音還不夠準確,但他們的勇于嘗試的精神令人欣慰。今后可以考慮增加一些簡單的京劇表演動作練習,如水袖、走臺步等,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在課程設計上,可以進一步優化時間分配,為學生的實踐活動留出更多時間。同時,可以考慮引入一些小組合作活動,如讓學生分組討論不同臉譜的含義,或者嘗試創作簡單的京劇表演片段,以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傮w而言,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目標,為學生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播下了種子。今后將繼續探索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