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蕭》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蕭》是一首優美動聽的山東漢族民歌,采用五聲徵調式創作而成,共包含六個富有韻律的樂句。這首歌曲生動描繪了從選取竹子到制作蕭,再到吹奏蕭的整個過程,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樂器的制作工藝,更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同時了解蕭這種古老樂器的特點和文化價值。三、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小朋友們對音樂充滿好奇和熱愛,他們天性活潑,富有想象力,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然而,對于傳統樂器,尤其是蕭這樣的古老樂器,他們的認知還比較有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喜歡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融入創造性活動和互動環節,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能夠感受《蕭》這首歌曲的音樂美,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通過聆聽和演唱,培養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能力。2.藝術表現:學生能夠用優美、準確的聲音演唱《蕭》,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表達歌曲所傳遞的制作和演奏蕭的過程。3.創意實踐:學生能夠嘗試運用課本提供的音符,發揮想象力,創編簡單的旋律。通過這種創造性活動,培養音樂創作的興趣和初步能力。4.文化理解:學生能夠了解蕭這種傳統樂器的基本特征,包括其材質、制作方法和演奏方式。通過學習,增進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蕭》的旋律和節奏,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其中的音樂美。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利用給定的音符進行簡單的旋律創編。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創造力,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存在一定挑戰。六、教學方法:本節課將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包括欣賞法、示范法、討論法和創作法。通過欣賞原版音頻,學生能直觀感受歌曲的魅力;教師示范演唱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小組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創作法則能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用于播放音頻和展示圖片)《蕭》歌曲音頻蕭的圖片或實物簡譜(用于旋律創編活動)小白板和馬克筆(用于學生展示創作成果)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種非常特別的樂器,它的聲音優美動聽,歷史悠久。你們猜猜是什么呢?(播放《蕭》音頻片段)師:聽到這美妙的聲音,有沒有同學知道這是什么樂器發出的呢?生:(踴躍猜測)是笛子嗎?是竹笛嗎?師:你們猜得很接近哦!這種樂器確實和笛子、竹笛是"親戚"。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角——蕭。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就叫《蕭》。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師: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遍完整的《蕭》,感受這首歌曲的美。(播放完整音頻)師:睜開眼睛吧!小朋友們,聽完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感受呢?生1:老師,我覺得這首歌的旋律很優美,像是在講述一個故事。生2:我感覺歌詞在描述制作一種樂器,很有意思!師:你們真棒!觀察得太仔細了。這首歌確實在講述制作和演奏蕭的過程,它用優美的旋律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樂器的魅力。(二)探究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蕭是一種什么樣的樂器嗎?(展示蕭的圖片或實物)師:看,這就是蕭。它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種吹管樂器。蕭通常用竹子制成,上面有六個或七個小孔,這些小孔就是指孔。師:在歌詞中,有這樣一句話:"蕭兒對正口,口兒對正蕭"。小朋友們,你們能猜猜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生:(思考后)可能是在說怎么吹蕭吧?師:真聰明!這句話確實是在描述演奏蕭的姿勢。當我們演奏蕭的時候,要把蕭放在嘴邊,嘴對準蕭的吹口,這樣才能吹出美妙的聲音。(三)示范師:現在,老師來給大家示范一遍《蕭》的演唱,請小朋友們仔細聽,看看能不能聽出歌詞中描述的制作和演奏蕭的過程。(教師示范演唱)師:聽完老師的示范,有沒有小朋友能說說,這首歌是怎么描述制作和演奏蕭的過程的呢?生:(積極回答)先是選竹子,然后開孔,最后就可以吹奏了。師:回答得太好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我們先從第一句開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唱。(教師帶領學生分句練習,逐步完成整首歌曲的學唱)環節三:鞏固延伸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唱得很棒!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活動。看看課本上的這個創作題,它給了我們一些音符,讓我們用這些音符來編一段自己的小曲子。大家覺得怎么樣,有信心完成嗎?生:(興奮地)有!師:太好了!我們分成小組,每組有10分鐘的時間來討論和創作。記住,要發揮你們的想象力,看誰能編出最有趣、最動聽的旋律。準備好了嗎?開始!(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在各組之間巡視,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師:時間到!相信大家都創作出了精彩的作品。現在,讓我們一起欣賞每個小組的創作成果吧!(各組依次展示自己的創作,全班一起欣賞和評價)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蕭》這首美妙的歌曲。通過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演唱,還了解了蕭這種傳統樂器的特點。更棒的是,大家還嘗試了簡單的旋律創作。每個人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記住,音樂不僅能帶給我們快樂,還能讓我們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作業:1.在家練習演唱《蕭》,試著用不同的情感來表達這首歌曲。2.嘗試用家里的物品(比如吸管、空瓶子等)來模仿蕭的聲音,看看能不能創造出有趣的音效。3.和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關于蕭的知識,講講這種傳統樂器的特點。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聽音猜歌名的方式導入新課,旨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這種互動式的開場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奠定良好基礎。(2)探究音樂環節:結合圖片或實物講解蕭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直觀認識。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歌詞含義,深化對歌曲內容的理解。這種探究式學習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3)鞏固延伸環節:設計創作活動,讓學生嘗試用給定音符進行簡單的旋律創編。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同時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十一、板書設計《蕭》|山東漢族民歌|蕭的特點古老吹管樂器竹制,六或七個指孔|制作過程1.選竹2.開孔3.吹奏|創編活動運用給定音符發揮想象力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全方位地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并表現《蕭》這首富有文化底蘊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參與態度,尤其是在創編環節,他們的創造力令人驚喜。我也注意到,在旋律創作的過程中,部分學生還需要更多的指導和幫助。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考慮增加一些簡單的創作技巧指導,如音階的運用、節奏的變化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力。我認為可以進一步拓展傳統樂器文化的介紹,比如結合多媒體資料,展示更多與蕭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課堂管理方面,小組活動時的噪音控制還需要改進。我計劃在下次課前制定更明確的小組討論規則,確保課堂既活躍又有序。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學會了演唱《蕭》,還培養了他們的音樂創造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今后,我將繼續探索如何將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教學方法更好地結合,為學生創造更豐富、更有意義的音樂學習體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