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課件(共25張PPT)-2025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課件(共25張PPT)-2025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考點一:
1.封建社會剝削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
2.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階級社會剝削產生的基礎
3.私有制確立的標志土地變成私有財產
4.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不等于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間的矛盾
5.階級矛盾是階級社會的主要矛盾,資本主義社會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6.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農民階級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和少量土地,不完全依附地主階級
7.唯物史觀(哲學)對剩余價值學說(具體學科)有指導作用
8.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不等于歷史前提,歷史條件包括歷史前提和思想來源
9.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
10.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一切矛盾難以治愈的根源
考點二
1.新中國成立時,未確定社會主義制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2.新中國沒有實現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過渡(三大改造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過渡)
3.新中國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4.新民主主義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第一次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5.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第二次結合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
6.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7.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開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8.改革開放實現了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9.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物質基礎
首選用卷
1.舊石器時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是磨制石器,石鐮屬于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
2.奴隸社會,統治階級占有全部生產資料,邁入人類文明時代的門檻
3.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第一次飛躍)
4.十月革命開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
5.調整生產關系不一定促進生產力發展(只有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才促進生產力發展)
2024年高考
政治大一輪復習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 救國→立國→富國→強國
革命(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7-1949.10)
建設(立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1949.10-1978.12)
改革(富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12-2012.11)
復興(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2012.11-今 )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1.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2.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通過對改革開放發展進程的學習,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文化自信。
2.科學精神:能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科學內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考情預測 一般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主要結合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考查改革開放的進程、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和發展等,難度適中。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知識·概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發展中國
開啟:1978·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意義
起步階段:1978-1992
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
全面深化階段:2013至今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歷史意義:四個面貌、三大飛躍
現實意義:一個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定四個自信
偉大的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開放的意義
意義
啟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主題: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理論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自主學習
1. 改革開放的標志是什么?這次會議有何歷史意義?
2. 改革開放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注意重點事件的時間和內容?
(率先突破、重要步伐、關鍵步伐、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十四大、十四屆三中、此后重點 、十六屆三中、2013、2017、2018、2019... )
3. 改革開放有何重要意義?(如何理解“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4.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 是如何創立、發展和完善的?P36第一段
5. 中特理論體系主題包括哪幾部分內容?如何理解?(內容、地位、意義)
6.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內容有何關系?有何要求?制度優勢的重要性?
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開放
改革
1.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改革的根本目的:
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3.改革的作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人民群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動力
核心考點一:偉大的改革開放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3.1 偉大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的進程
改革開放的意義
1
2
重難突破
1.開啟——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備忘錄P11
會議內容 ( )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會議意義 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啟( ) ;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一、改革開放的進程
起步階段(1978-1992年)
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年)
全面深化階段(2013年至今)
備忘錄筆記
重新確立≠確定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期≠新時代)
十一屆三中全會
農村改革率先突破
南方談話、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區分新時期)
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特區(邁出關鍵步伐)
設立海南省、海南特區
開放浦東。
十四屆三中全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
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部署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十二屆三中全會:改革重點轉向城市;
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加入世貿,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對外開放線
對內改革線
1978
1984
1980
1988
1990
1992
1993
2001
2003
2012
起步階段
開放沿長江5個城市,之后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明確目標—建立—完善—全面深化
開啟階段
全面深化階段
一、改革開放的進程
進入 新階段
2013
2017
設立上海自貿區
十九大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農村 城市改革
1.農村率先改革,鄉鎮企業迅速發展
2.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二、對外開放
1.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
2.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3.標志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
4.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額作用:
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2.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十二屆三中全會 1984
1980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1992年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
2001 加入世貿組織
2017 十九大
1992 黨的十四大
1993 十四屆三中全會
2003 十六屆三中全會
2013 十八屆三中全會
1978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92 黨的十四大
改革開放的進程——重點關注
對中國意義:
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四個面貌)
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三個飛躍)(迎來了≠實現了)
③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有之路+兩個關鍵一招)
④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使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補充)
對世界意義:
①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者,極大促進了世界的發展和進步,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穩定繁榮貢獻了中國動力;
②將以自身發展壯大為全球健康發展和世界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或(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更多重要貢獻);
③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成功開辟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中國道路。
二、改革開放的意義 P12備忘錄
拓展:為什么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四個面貌)
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三個飛躍)
③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有之路+兩個關鍵一招)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⑤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思考:改革開放是基本國策嗎
拓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P38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③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保證。
④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我國取得巨大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
⑤堅持思想解放,推進理論創新是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一招。
思考: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因是改革開放嗎?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
2
考點精講: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提出: 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
3.發展: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讀、60秒
全國黨代會 黨代會報告題目及主題
十二大 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十三大 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十四大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
十五大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
十六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十七大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十八大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十九大
理論 形成時間 代表人物 主題 基本內容 作用
鄧小平 理論
“三個 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學 發展觀
習近平 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1978
鄧小平
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1989
江澤民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后
2002
胡錦濤
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成功在新的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
2012
習近平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
構成 地位 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聯系】
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行動指南)
①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力的集中體現)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道路自信
堅定理論自信
堅定制度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
五、難點突破
六個必由之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P36-38
1.1982,十二大后黨所有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圍繞的主題是:
2.鄧論科學回答的主題是:
3.(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 )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
二、四個自信 P40-41
1.( )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 ( )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 ( )則國家穩 。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力的集中體現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 )為指導 堅守( )立場 立足( )
3.四個自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 )
4.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 )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地位是: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地位是: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地位是: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地位是:
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制度穩
馬克思主 義
中華文化
當代中國實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社會主義
必由之路、唯一正確道路
正確理論、科學理論、行動指南
根本制度保障
精神追求、精神標識、精神力量
鄧小平理論
江澤民三個代表
胡錦濤 科學發展觀
鄧、三、科、習
制度優勢
制度競爭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總結提升:為什么說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
(3)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體系,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知識·總結
偉大的改革開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進程
意義
起步
逐步深化
全面深化
啟示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改變面貌
重要法寶
迎來飛躍
必由之路
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黨領+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要求
堅定四個自信
必由之路
創立
發展
(2024廣東卷) 鄧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殺出一條血路來",之后進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調要“摸著石頭過河”。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作出“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重要論斷。對此,如下解讀正確的是( )
①“殺出一條血路來”指明了打破帝國主義封鎖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方向
③“摸著石頭過河”說明改革伊始就明確了發展藍圖
④“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求加強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詳解】①:鄧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殺出一條血路來”,強調的是發展經濟特區,與打破帝國主義封鎖無關,且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打破了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①不選。 ②:鄧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我國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②正確。③:“摸著石頭過河”說明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奮力開創改革開放新征程,而不是改革伊始就明確了發展藍圖,③不選。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重要論斷,說明了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強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④正確。故本題選C。
(2024湖南卷)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以來,我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有力維護公平正義,到頒布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護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績單,詮釋了( )①破除制度障礙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②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的弘揚是實現社會變革的直接動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價值導向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詳解】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艱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不選。②: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的弘揚”不能作為實現社會變革的直接動力,②不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常山县| 嘉义县| 云霄县| 绥阳县| 遂平县| 武乡县| 黎城县| 丘北县| 新和县| 乳山市| 长丰县| 无锡市| 翼城县| 云林县| 略阳县| 河池市| 安福县| 城步| 江津市| 柳河县| 小金县| 南通市| 西华县| 六盘水市| 台州市| 仁化县| 柳江县| 定结县| 阿图什市| 鹤壁市| 新建县| 铅山县| 辽源市| 太保市| 马尔康县| 郓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河北省| 安乡县| 绥江县|